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2祝福第一课时2_第1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2祝福第一课时2_第2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2祝福第一课时2_第3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2祝福第一课时2_第4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三导学案2祝福第一课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波峰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姓名_班级_编制周彦丽 时间 3.26 编号 审核 课题:祝福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单【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小说体裁的文学常识。 2. 了解作家作品【预习指导】1文学常识(1)定义: 小说,是以 为中心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 、 、 (2) 小说的情节 序幕 - - - -尾声(3) 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语言、肖像、 、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 、 、 ,起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2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

2、,后改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 、 、 ;散文集 (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 中的第一篇。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3、解题: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鲁迅曾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

3、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4、题解:“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每年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二、课中探究单任务1、预习单中发现的问题(小组讨论)任务2、速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任务3、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

4、的大意(内容)。任务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倒叙的作用结构上: 内容上: 【课堂总结】:1、本节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学会了哪些方法和技能? 三、课堂训练问题预设(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 )A 寒暄( xun) 送灶(zo) 陈抟(tun) 朱拓 (t ) 荸荠(bq)B 门槛(kn) 咀嚼(jje) 渣滓 (z) 炮烙(polu) 窈陷(yo)C 草窠(k) 蹙缩 (c) 歆享(xn) 牲醴 ( l ) 唾弃 (tu )D 蹒跚 (pnshn) 一瞥 (pi) 驯熟(xn) 俨然 (yn) 醉醺醺(x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

5、一项( )A由于自己好吃懒做,以前接济过他的亲戚也不愿再理他,现在他已百无聊赖了 。B、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抗震救灾的队员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C、教室里教师讲的精彩,学生学的认真,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分活跃。D、较快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很多是公认的能力型干部,他们风华正茂,精明强干,宏图正展,很受众人注目。3.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A寻死觅活宽宏大量磨拳擦掌B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C咀嚼赏鉴来龙去脉阴谋鬼计D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4.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四婶,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懒()馋,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也还提

6、起祥林嫂。A只有因为或或而且所以B唯独由于非即或者所以C只有因为非即或者所以D只有因为或或甚至所以5.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B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D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6.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

7、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四、课后综合提升训练1小说不以祥林嫂为题而以祝福为题的意义波峰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姓名_班级_编制周彦丽 时间 3.26 编号 审核 课题:祝福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单 【学习目标】3. 了解有关小说体裁的文学常识。4. 了解作家作品【预习指导】1文学常识(1)定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情节 、人物、环境 (2)小说的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3) 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语言、肖像、行为、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交代

8、人物活动时间、地点、景物,起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3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鲁迅曾以极

9、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4、题解:“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每年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二、课中探究单任务1、预习单中发现的问题(小组讨论)任务2

10、、速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序幕:祝福景象,沉闷忙碌。结局:祝福之夜, 祥林嫂寂然死去惨离人间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下文小说回忆了祥林嫂的人生遭遇。任务3、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任务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26、27以前-与祥林结婚。26、27岁-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27、28岁-被卖深山,被迫改嫁,年底生阿毛。27、28岁-丈夫患伤寒死去。30、31岁-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

11、。祭祠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31、32岁-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32、33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33、34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37、38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倒叙的作用结构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浓郁的悲剧气氛,突出反封建的主题。【课堂总结】:1、本节学到了哪些知识?2、本节学会了哪些方法和技能?三、课堂训练问题预设(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 )A 寒暄( xun) 送

12、灶(zo) 陈抟(tun) 朱拓 (t ) 荸荠(bq)B 门槛(kn) 咀嚼(jje) 渣滓 (z) 炮烙(polu) 窈陷(yo)C 草窠(k) 蹙缩 (c) 歆享(xn) 牲醴 ( l ) 唾弃 (tu )D 蹒跚 (pnshn) 一瞥 (pi) 驯熟(xn) 俨然 (yn) 醉醺醺(x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由于自己好吃懒做,以前接济过他的亲戚也不愿再理他,现在他已百无聊赖了 。B、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抗震救灾的队员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C、教室里教师讲的精彩,学生学的认真,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分活跃。D、较快走

13、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很多是公认的能力型干部,他们风华正茂,精明强干,宏图正展,很受众人注目。3.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A寻死觅活宽宏大量磨拳擦掌B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C咀嚼赏鉴来龙去脉阴谋鬼计D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4.B(A项“宏”应为“洪”,“磨”应为“摩”;C项“鬼”应为“诡”;D项“拙”应为“绌”)4.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C)四婶,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懒()馋,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也还提起祥林嫂。A只有因为或或而且所以B唯独由于非即或者所以C只有因为非即或者所以D只有因为或或甚至所以5.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B)A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B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D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6.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B)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