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案4.7齐桓晋文之事鲁人必修5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7/f80b3f0d-f12e-4978-b468-1af71509e9a5/f80b3f0d-f12e-4978-b468-1af71509e9a51.gif)
![高二语文学案4.7齐桓晋文之事鲁人必修5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7/f80b3f0d-f12e-4978-b468-1af71509e9a5/f80b3f0d-f12e-4978-b468-1af71509e9a52.gif)
![高二语文学案4.7齐桓晋文之事鲁人必修5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1/7/f80b3f0d-f12e-4978-b468-1af71509e9a5/f80b3f0d-f12e-4978-b468-1af71509e9a5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方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孟子思想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富
2、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
3、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名言: 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7、有为
4、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学习过程】 一、梳理文意:准确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加点的为重点字词,划横线的为特殊句式)。 1、阅读“齐宣王问曰可”这部分对话。 (1)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阅读“何由知吾可也?君子远庖厨也。” (1)王见之,曰:牛何之? (2)吾
5、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阅读“王说王请度之。” (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乎?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阅读“抑王兴甲兵其若是,孰能御之。”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5、阅读“吾惛结尾”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
6、之也轻。 (2)此惟救死惟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品味: 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三、探究与对话: (1)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的?(从孟子的论辩艺术角度来分析)(2)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你能否发现孟子思想的影子? 四、作业布置: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友情提示:1、注意文段中
7、关键的词:妻子:妻子儿女;之:往;比:等到;反:通“返”;馁:饥饿。 2、注意文段中关键的句子:则如之何?译为:该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政治主张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六、学习反思 【知识卡片】兼词及其用法 古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常见的有“诸”、“焉、“曷”、“盍”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的合音。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如:“(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银川存量房交易税费筹划与缴纳服务合同
- 2025年家庭式感应门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蓄电池专用设备制造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 2025年度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及装修合同
- 2025年封缸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酒店会议场地租赁及特色服务合同
- 2020-2025年中国铸铁锅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消音降噪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家具安装与家居智能化升级合同协议
- 2021-2026年中国美容橄榄油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GB/T 6040-2019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 1886.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 无效宣告请求书与意见陈述书代理实务全天版-案例一
- 电子线检验标准
- 建筑施工安全员理论考核试题与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建筑工程节后复工自查表
- 华莱士标准化体系
- 快捷smt全自动物料仓储方案
- keysight眼图和抖动噪声基础知识与测量方法
- TPU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