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年外出务工人员_第1页
工作报告,年外出务工人员_第2页
工作报告,年外出务工人员_第3页
工作报告,年外出务工人员_第4页
工作报告,年外出务工人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作报告,年外出务工人员 xx 年外出务工人员 文章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前景堪忧关于对 xx 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 xx 特区 xx 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企业对技术工

2、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形成农民工相对过剩,失地后进入城镇就业又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前景令人堪忧。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现状 xx 年,xx 乡总人口 12510人,农村劳动力 6940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 55.5,劳动力供给总量 5528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 533 人,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 4995 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 72,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 2036 人,占全乡富余劳动力人口的 40.8。外出劳动力中 1635 岁的有 1546 人,3645 岁的有 407 人,46 岁及以上的 83 人;外出务工人口中有男性1058 人,女性 978 人;小学及以下文化

3、 1380 人,初中文化的有 61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有 44 人。外出务工主要的原因一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二是可以学习有关专业技术;三是因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用地、铁路建设征地、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大量闲散剩余劳动力。按就业流向分: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大部分是省外,小部分流向本省其它地州市、本市其它县、区,本县其它乡镇,其中省外 1689 人,本省其它地州市 219 人,本市其它县、区 94 人,本县其它乡镇 34 人;按就业分:外出务工时间在 5 年及以上的有 231 人,35 年的有 915 人,13 年的有 510 人,1 年以下的有 380 人;按

4、收入水平分(平均月收入):1001 元及以上的有 347 人,8011000 元的有 610 人,501800 元的有 774 人,500元及以下的有 305 人;按就业行业分:从事采矿业的有 101 人,从事制造业的有 1018 人,从事建筑业的有 427 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的有 143 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有 40 人,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有 102 人,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有 80 人,从事其他行业的有 125 人。返乡农民工有 37 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从规模看,增长较快。xx 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 50 人,到 xx 年达 1866 人(

5、其中:常年打工的约 800 人,季节性打工 1066 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28.4,占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65。(二)从效益看,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xx 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务工收入 93 万元,年人均纯收入 6000 元,比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 1166 元高出 4834 元。打工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5,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三)从分布看,沿海及大中城市居多。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沿海地区打工人员 1352 人,多为年龄在 35 岁以下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年人均收入在 7000 元以

6、上。在省内打工人员 347 人,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缺乏技能的重体力劳动者,年人均纯收入在 5000 元左右。(四)从组织形式看,自发外出比重大。全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有组织输出每年在100 人左右,占打工人数的 5 左右;能人带动占外务工人数的 20;约有 75 的属自发外出务工,他们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务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务工经济在乡镇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但是,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输出规模以及经济形式,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一)输出无序,呈“松散”型。目前,全乡劳务输出仍处在初始阶段,对输出调控、引导不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长期固定下来,这部分队伍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二)信息不准,呈“盲流”型。县劳动力市场硬件虽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启用,加之县就业机构未建立,无相应人员上岗,缺乏对招工企业的实际考察。劳动力市场 _络不健全,辐射功能不强,未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信息联网,县、乡、村信息传递更是周期长、效率低,造成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因缺乏可靠的信息,信赖于道听途说和小道消息盲目外出,往往外出一、二个月返回,不仅给输入地造成了社会 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

8、费后 靠乞讨回家。(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 44 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 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 612 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 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 1380 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 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务报酬每月只在 500 元800元之间。(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

9、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增加了新的课题。三、对策及建设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

10、,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2、加强引 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协作,建立 _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

11、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

12、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 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作者:陈开龙)于 xx 年 7 月

13、 24日 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 44 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 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 612 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 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 1380 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 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务报酬每月只在 500 元800元之间。(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

14、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 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增加了新的课题。三、对策及建设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1、加大宣传力

15、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2、加强引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

16、协作,建立 _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 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

17、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

18、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作者:陈开龙)于 xx 年 7 月 24日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 21 公里,系农业大镇,工业经济欠发达,人口 3.2 万人,辖 13 个村委会,1 个居委会,驻镇单位 21 个,企业 19 个,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全镇农民法律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二、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农民工开展情况 镇系农业大镇,随着农业机械化操作进程逐步推进,每年该镇大量富裕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据统计,xx 年全镇外出流动人口 7650余人,约占总人口 24%;流入人口 35 人,所占比重较低。针对近年来,该镇外出流动人口较多

19、,且自觉维权意识不高这一特点,该镇司法所高度重视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其列入镇 xx 年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多措并举,着力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开通镇司法所法律服务热线,做到有问必答,答复有困难的,向上级请示;二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三是积极主动担任村(居)、驻镇有关单位法律顾问;四是适时开展法律咨询活动,镇司法所汇同综治办、派出所、团委等单位走上街道、村(居)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五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法律宣传,如农民工维权手册、劳动法、婚姻法等;六是利用外出流动人口返乡之机,集中开展普法工作。通过以上各种普法举措,对社会产

20、生了良好影响,特别是为外商投资者创造.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9/540378.html 第 2 1、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制度,依法培训得到加强.近年来,按照总局生产经营安全培训规定和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县相继下发了关于举办全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班 _。积极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10/558081.html 第 4 文盲半文盲占 0.28%、小学文明占 14.93%、初中文明占 79.68%、高中文明占4.83%、中专及以上占 0.2

21、8%。外出务工人员春秋散布上青年丁壮居多。20 岁以下占 4.22%,20-30 岁占 27.18%,30-40 岁占 37.12%,40岁以上占 31.48%。外出务工人员 90%以上没有经由专业培训,真正以“技”闯世界的不到 10%。 (二)、农民工就业散布和收入状况 经过本次查询发现,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首要从业范畴散布在建筑、服装、餐饮、电子等行业。农民工外出务工首要散布在等地。用工单位反应的信息标明,参与过技艺培训和文明水平高的农民工,更能顺应新的工作岗亭,其文明水平和把握的技艺与劳务收入成必然的正比例关系。据查询,初中文明以下年人均劳务收入在 1.2 万元左右,高中以上在 1.8 万元

22、左右。 乡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财产转移,进城务工经商,不只推进了乡村城镇化的措施,也促进了本地乡村经济建立,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当地财务增进发扬了积极的效果。 二、农民工培训工作状况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本情况 当前,我县经省、市同意,有七家培训机构取得了“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天资,辨别是: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江西工程技工 学校、进贤县职业技能高级学校、进贤县朴直电脑学校、进贤县岚湖学校、进贤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培训中间、进贤县职业培训中间。以上培训机构教员步队严谨.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2/500103.html 第 5 行政单位48

23、个、事业单位 51 个、企业单位 31 个、个体经济组织 122 个、十四个乡镇和四个社区。 一、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分布 (一)农民工的规模和数量 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 32 万人口中,91%为农业人口,目前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为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从到年底,从本县往外输出的农民工达人。 (二)进城务工人员的分布 据调查统计,全县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业、餐饮服务、商品流通行业和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数达名,平均年龄在 30 周岁,其中:女性农民工 534 人,占农民工人数 24%,本省级进城农民工 1645

24、 人,占农民工人数 65%,农民工会员人数 391 人,占农民工人数 17%。在企业单位就业的农民工 1136 人,占农民工总人数 51%;在事业单位就业的农民工 45 人,占农民工总人数的 2%;在机关就业的农民工36 人,占农民工人数的 1.6%;在个体经济组织就业的农民工 1026 人,占农民工总人数 25.7%。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 425 人,占农民工人数的 19%。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民工 351 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15.7%。 农民工日工作时间 8 小时以下的占 41%,超过 8 小时的占 59%。农民工月平均工资 430 元,能按时发放工资的占 30%。农民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25、占 20%,而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 80%,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只有 10%。 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流动性、松散性等特点,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大都从事着苦、脏、累、险的工作,使农民工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且很多人被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致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时常得不到保障。 二、全县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个方面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努力维护农民工权益。但从调查情况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作仍十分艰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工对工会组织不了解,在非公企业中建会难。 全县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仅占农

26、民工总数的 17%。究其原因之一是某些企业 _或业主对组建工会和吸收农民工入会态度不积极。在调查中了解到,非公有制企业老板担心组建工会后,员工就不好领导,是自己给自己“套绳索”,而且还要缴纳工会经费,减少一块利润。有人还提出不建工会的理论依据,说农民工有土地,身份还是农民,不属于 _。工会干部普遍反映,企业领导不同意的事绝对办不成,这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原因之二是大多数的农民工对加入工会组织的态度不积极.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2/500078.html 第 6 据调查,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攻打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差。而建

27、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工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卖苦力,挣的是“血汗钱“和”活命钱“,拖欠民工工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讲,都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二)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有些民工怕上当受骗不敢外出务工,有些为了讨要工钱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绑架,暴力,跳楼,自杀等非正常手段解决,有些看别人靠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相安无事,就放纵自己偷盗,抢劫,绑架,坑蒙拐骗等非法手段寻求生存生活,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呢? 其原因

28、是多方面的,但通过我对着方面的查询与调查,总结出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12/490607.html 第 7 “我清楚地记得 xx 我家油菜籽卖完后除去各种必交的款项,剩下的钱就只给我们娃儿买了个冷狗(当地一种冰激凌,当时售价为一元钱)。 “在那个年代,农民手里也真是没什么钱”梓潼县交泰乡政府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们下村社收农业税、提留款的时候也闹心,再动员也没用啊,有些农业搞得差的农户手里就确实就拿不出来。大多数农民交上税费后就没什么结余了。” 从那时开始,农村很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就出门打了,不愿在家干有苦又累还没什么出路的农业了

29、,打工潮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即便是国家后来陆续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从由费改税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大部分打工仔任然不愿回家务农了,出门打工还是现在很多农村青年的首选。 二、成长经历及受教育状况 当代青年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大多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家乡成长,初中毕业或职中毕业后便进入社会远走他乡开始了打工的生涯,另一种是跟随父母,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上学,由于不能在当地上学或是其他原因,大多也初中毕业便和父母一起上班了,不过这类情况较少,由于之前严格的户口受限,大多数的青年农民工是在家乡长大成人的。 记者抽样采访的一百个青年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只有初中学历,占百分之九十一,高中学历的仅为百分之六,剩下三人初中没

30、有毕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完成高中学业的六人中有五人是 90 后。 面对这样的结果,县塔山中学的龚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孩子读初中.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8/384377.asp 第九本地的失地农户和由汉源县由于修建水坝、水电站搬迁过来的失地农民。本地失地农户数量较少,只占失地农民总数的 25%,平均失地 0.8 亩/户,占失地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 20%。与之相比,汉源搬迁过来的失地农民较多,占到失地农民的 75%,每户失地在 25 亩不等,这些失地农民的土地大部分是在 xx 年开始被征用,每户的家庭 人口数 37 人,失地后剩余土地不足 1 亩,仅

31、供自给自足种点粮食。调查我们还发现失地农户的文化程度较低,80%是没有上过学或仅是上过小学,上过初中的占到 15%,而上过高中及其以上的不足 5%。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修建水坝,水电站等征地;2政府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3当地农民承包土地搞菌类种植租地;4子女外出打工,劳动力减弱,自愿出租土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据对 80 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 1800 元/人/年左右,失地后为 1200 元左右,有的甚至不足 1000 元。失地前人

32、均生活消费支出 80 元/人/月,失年地后消费支出将近 120 元/人/月比失地前增加了 50 元左右。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有的农户还可以靠卖粮食来储蓄一部分钱;而如今,粮食蔬菜基本上都要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乎上了年纪的农民。人均收入比失地前有所增加,原因是征地前他们劳动力较弱,粮食收入较低,而被征地后发放的安置费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消费支出。 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

33、。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 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失去了原本的固定经济,只能外出寻找工作,他们虽然也稍微从政府帮助农民搞基本技能培训那里学到一点东西,但是在 _的旋风下,仍然很难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据调查收集上来的数据统计,85%的失地农民正处于无业、待业的困境中,10%的失地农民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的服务性工作,极少数不足 5%的农户可以有一定的资金去做生意,搞个体经营。 3.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调查农户中约 5%的人有能力参加商业保险。大部分失地农

34、民反映政府的低保金额较低,只有不到 80 元/户/月,不足以维持每个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4/359773.asp 第十一当前,城市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劳动强度大,生活开销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文化娱乐少,技能培训少。尽管如此,但多数农民工仍认可目前生存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共分四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是:年龄在 16-65 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

35、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在社区街道上自主 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对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劳动就业、获取报酬、就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情况。 (二)调查样本的抽取 1、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分两阶段抽取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即先在制造业等 12 个主要行业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然后从中选取一定数量农民工进行调查。在抽取农民工时按照该企业(单位)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职业

36、,适当考虑了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5/362028.asp 第十二 1.1 公共场所 许多农民工在进城后找到工作前,如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提供可住宿的住房,而且又没有钱可以住在旅馆,那么他们也就大都住在本来为城市人设计、建造并管理的公共场所。 1.2 建筑工地的工棚或未竣工建筑物内 所谓的工棚,一般是指建筑工地搭建的存放钢筋、水泥、塑料管等建筑材料的临时性的简易棚子,大都是水泥瓦(石棉瓦)作顶、草席竹席挡墙,具有夏不隔热、冬不御寒的典型特征。至于建筑工地里未竣 工的建筑物,更是农民工们比较好的栖身地。 1.3 雇主提供的集

37、体宿舍里 雇主能提供集体宿舍,对农民工来说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住宿条件。但此类集体宿舍受建筑成本的限制,往往是高低铺、过道狭窄,不仅不能像城里人的住房那样有必备空间,而且没有了个人的隐私空间。 1.4 雇主家里 住在雇主家里的一般都是家庭保姆、护工等。因为要照顾小孩、老人、病人等,一般来说雇主也就不能不让农民工住到自己家里。 1.5 城中村 所谓城中村,简单的说就是城市中的村庄。中国的城中村,特指在城市急剧扩张中,政府行政和开发商尚未能够征用并强拆的农民住房群。 2 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意义 2.1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_ 城市化是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取

38、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今后较长时期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 _。1978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 17.92%,xx 年达到 45.68%,30 年提高了个近 28 个百分点,成绩有目共睹。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难度不断加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难以留在工作地实现安居乐业,而是如同候鸟一样往来于城市与农村,不断的外出务工又返乡回流。从长期来说,随着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逐步解决,可以实现劳 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有效降低生育率. :Article/zhongjibaogao/dybg/xx02/338366.asp xx 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xx 城乡社会保障

39、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 _精神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 _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州成立了贯彻落实十八届 _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专题调研组,由州人民政府州长助理张建武任组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谦任副组长,州人社局、州卫生局、州民政局、州住建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工信委为成员,由州政府办秘书四科牵头联系、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结合部门职能,围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机制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等重点内容开

40、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 1.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xx 年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和州级统筹。截止到 xx 年 10月底,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16.82 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 险参保15.84万人、新农合参保277.24万人,三项医疗保险共约300.79万人,以户籍人员为基数,综合参保率为 87.40%;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综合参保率为 101.23%。 2.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xx 年城乡居民医

41、保人均筹资水平达330 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 280 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 75.81%,实际补偿比达 64.22%;最高支付限额大幅度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最高提高到 90%,一、二档住院费用年支付最高限额分别提高到 14 万元和 16 万元,一、二档慢性病门诊年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 2.5 万元和 3 万元,实行母婴共享医疗保险待遇,妇女“两癌”和白内障在州内医院治疗,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苯比酮尿症、尿道下裂儿童在州内享受治疗的年龄从 14 周岁以下扩大到 18 周岁以下。 3.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建立了大病统筹制度,采取

42、由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公司服务的方式,将大病医疗保险交州人寿保险公司承办;全州城乡医疗大病保险年度筹资总额 4643.26 万元,覆盖 281.41 万人。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22 种重大疾病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范围,实行治疗或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xx 年 1 至 9 月,城乡医疗救助住院救助9759 人次 2693.77 万元。同时,对农村五保户等 10 类人员实行大病医疗救助。 4.城乡居民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在兴义市推行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按照贵州省的要求,xx 年全省 50%的县实施支付方式 改革,我州将在完善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门诊总额预付

43、、住院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州 127 个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和 1491 个村卫生室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全覆盖。对基层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全州共有 10 所二级以上医院在贵州省基药平台采购国家基本药物,基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26.24%;其中三级以上医院机构基药收入比例达 15%,二级医疗机构基药收入比例达 58.4%,均达到了省的要求。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全州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实施了编制管

44、理、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在州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开展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待遇。落实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一般诊疗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全州 8 县市实行了一般诊疗费预付制;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各县(市)均落实财政对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75%的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办法落实财政补助,50%的采取定额补偿形式落实补助。 7.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 1197 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州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村卫生室。xxxx 年建成中心乡镇卫生院20

45、 个,xx 年实施 48 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已完工 46 个;xx 年 争取 14 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139 个村卫生室建设和 29 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14 个乡镇卫生院已完成可研评审,预计 xx 年年底开工建设,29 个乡镇卫生周转宿舍建设实施方案已批。 8.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目前全州全科医生达 294 人,其中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的达 200 人,力争到 xx 年,使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 2 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xx 年培养 38 人(其中临床 30 人、中医

46、 8 人)。实施 590 名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临床医学类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到边远村卫生室工作的,月补助不低于 1200 元;临床医学类专科毕业或中专毕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到边远村卫生室工作的,月补助不低于 800 元,所需经费由州、县两级财政按 3:7 的比例解决,其他乡村医生每月补助不低于 300 元,州级财政补助 50 元,县级财政补助 250 元。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政府政策性补助资金和实施基药补助资金达每人每月 817 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不低于 40%的比例拨付到村级。 9.公立医院改革

47、深入推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以取消“以药补医”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xx 年,兴仁县、贞丰县、安龙县、望谟县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县级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其余县市被列入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积极探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 10.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三好一满意”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大力推行惠民便民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目前全州有 4 所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30 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以人才、技

48、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巩固深化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安排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目前全州县级医院与对口支援的三级医院均建立了远程医疗系统。 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推进。xx 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 30 元。截止到 xx 年 10 月底,全州累计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达 275.87 万人,建档率 90.45%。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人群众的规范管理,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加强农村急救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

49、机构建设,xx 年以来,新建农村卫生急救中心5 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 8 个,目前正在实施。鼓励社会办医,支持非公医院发展。xx 年全州非公立医疗机构数达 240 所,其中一级综合医院 44 所,占全州综合医院总数的 83.02%,非公立医院床位 1475张,占全州医院床位的 25.83%,非公立医院住院人次达 2.58 万人次,占医院住院人次的 24.81%。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 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快新农合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规范化医院信息建设

50、。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xx 年,全州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数 138 所,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数的 7.66%。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全州城镇化率由 xx 年的 28.15%提高到 xx 年的 32.17%,全州城镇人口达 108.04 万人,县城以上建成区面积 81.26 平方公里,县城以上城镇道路总长 407.56 公里,总面积 817.34 万平方米,人均城

51、镇道路面积 11.67 平方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xx 年全州城镇化率预计在 34%以上。 (三)就业创业机制不断完善,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1.人力资源充足。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截止到 xx 年底,我州有常住人口 281.2 万人、户籍人口为 347.92 万人,其中:男性 1796457人、女性 1682738 人,18 岁以下 974784 人、1835 岁 1037198 人、3560 岁 1070196 人、60 岁以上 397017 人);全州年末就业人员达155.11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114.24 万人、第二产业 14.62 万

52、人、第三产业 26.25 万人。 2.人才规模不断壮大。截止到 xx 年底,全州人才总量为 17.4493 万人, 其中党政人才 1.297 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 0.6139 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0371 万人、专业技术人才 5.592 万人、技能人才 4.856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 3.0531 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 600 人。 4.外出务工有序输出。xx 年,全州外出务工人员 471675 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泛渤海湾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 164455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 43.17%;长江三角洲地区 111479 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 29.26%;泛渤

53、海湾地区 28101 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7.38%;其他地区 76940 人,占省外务工总数的 20.19%)。从年龄结构看,16-20 岁 78583 人,占 16.66%;21-30 岁 183863 人,占 38.98%;31-40 岁 116395 人,占 24.68%;41-50 岁 64907 人,占 13.76%,50岁以上 27927 人,占 5.92%。从文化程度上看,外出务工初中及以下人员304665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4.59%;高中文化程度人员113230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 24.01%;大专文化程度人员 39688 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 8.41%;本科及以上人

54、员 14092 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99%。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收入约 2300 元,比 xx 年增加 150 元左 右。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定出台了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以及退休人员参保政策,并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州级统筹,建立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全州 8 县(市)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实现州级统筹,扩大失业保险金支出范围,对困难企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减

55、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费的缴纳实现了“拨改缴”;逐步将煤矿、非煤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及农民工较为集中的服务行业和其它企业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一、二、三类风险行业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1%、2%、3%,对二、三类风险行业实行费率浮动将老工伤人员纳入社会统筹管理。生育保险有效推进,将参保人员产前检查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2.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成绩。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基金收入快速增长,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止到 xx 年 11 月底,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