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础知识35594.doc_第1页
皮肤基础知识35594.doc_第2页
皮肤基础知识35594.doc_第3页
皮肤基础知识35594.doc_第4页
皮肤基础知识3559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女性肌肤在20岁左右时,体内激素分泌均衡,所以20岁左右的女性肌肤最好,女性在十岁时,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及黄体素不够充分,所以不能保持平衡,过了23岁,平衡开始被破坏,皮肤变薄、弹性减弱、血液循环不佳,新成代谢衰退。一、 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全身的面积大约是1.5-2平方米跟外界最直接接触面。皮肤的厚薄、粗细及松紧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较厚的皮肤比较粗、紧、弹性也差。较薄的皮肤则较细、松弹性也大些,躯干、掌、眼部,耳朵、乳房等处最薄。皮肤的重量占人体的重量的15,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的厚

2、度依年龄、性别、部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通常约为,0.5-2.0毫米,眼睑、外阴等部位的皮肤最薄。皮肤的生理结构:二、皮肤的分类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A、表皮层1、表皮的外观:由皮沟、皮丘和汗毛三部分组成。皮肤凹陷的部分叫皮沟;皮肤隆起的部分叫皮丘;而汗毛在皮沟和皮丘的交错处。汗腺及皮脂腺的开口则分布在皮肤之中。2、表皮的分类: 表皮: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有外及里分为:角质层(扁平)、透明层(椭圆)、颗粒层(仿垂)、有棘层(多角行)、基底层(圆柱行),表皮厚度:0.031毫米左右,PH值4.56.5角质层:由无形的死细胞重叠呈鳞屑状结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是由无核的死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

3、,作用:(1)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或者一定限度的物理摩擦(2)可以防止皮肤水分的丧失(角质层含水量在1020,最理想1520,含水量在10以下,皮肤会出现干燥,角质层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皮肤的表面是有完全角化的角质细胞组成的角质层。角质细胞是基底细胞不断分化,经历棘层和颗粒层逐渐移行到角质层形成的,扁平层的没有细胞核,并不断的崩解脱落,形成所谓的“皮屑”。这个演变过程的时间称为表皮生长周期,约34周。角质层与其表面皮脂和水份乳化形成的皮表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最表面的屏障保护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可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进入透明层:只存在于掌跖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颗粒层:有核的或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兰格罕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可以曲折阳光,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棘层:呈弱酸性(PH值7.3-7.5)是有核的活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起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基底层:由圆柱状的基氏细胞和以星状的黑色细胞组成,基底层又称母细胞层,为表皮各层细胞的再生层,细胞分裂能力佳,是修复受损表皮细胞的大功臣,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营,由于具有再生和分裂的功能,也称为生发层,黑色素细胞和基底细胞比例1:10。黑色素细胞可不断大量产生黑色素,无论任何人种,它黑色素细胞是相同不变的,产生量的多少而影响

5、人体皮肤。新细胞从基底层到达角质层需要14天,在角质层停留14天。,皮肤的角化现象: 由基底层和有棘层产生分裂的新细胞,被逐次的推向外层,到达角质层时变成无核的死细胞的过程周期为24-28天,意味着皮肤的生理代谢周期为28天。皮肤是人体最年轻的器官,在休息时,细胞分裂和再生旺盛,美容睡眠时间20:00-1:00,皮肤细胞一产生细胞最旺盛时期。新陈代谢最好时间是晚上10:00-2:00 B、真皮层1、 真皮是位于表皮之下的结缔组织,主要有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此外还有血管、神经、皮脂腺、汗腺、毛囊等。(与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组织组成,具有保温和缓冲外来震动的作用,由致密性结缔组织构成。分为乳头

6、层和网状层。 2、 乳头层:呈波浪似的乳头装,与表皮垂直紧密连接在一起,有丰富的血管及触觉小体。3、 网状层: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纤维的基质所组成(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与皮肤平行状态,纤维的基质是粘多糖体,维系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的营养供给,当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断裂,致使皱纹产生,粘多糖体的缺乏和凝固由营养不足或紫外线照射有关,致使胶原蛋白纤维断裂)。真眙的纤维结蒂组织有三种: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抗牵拉,弹力纤维具良好的弹性。如果三种纤维减少,皮肤的弹性、韧性下降,就容易产生皱纹。真皮层含水量占全部皮肤面织的60%,若低于60%,皮肤呈现干燥、起皱纹等缺水状态。4

7、、 皮肤受损伤后,其再生过程和修复时间,因受损的面积和深度而有很大的差别。小而浅的损伤,由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数天就能愈合,也不形成瘢痕。较大而深的损伤,其再生过程则较长。创伤出血和止血,并出现炎症反应,众多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局部,清除细菌。随后出现许多巨噬细胞,清备的组织,并释放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生长,生成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的结缔组织,其中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纤维少,毛细血管丰富,创伤后不久,伤口周围的皮细胞增殖并迁移到伤面。伤面残留有汗腺和毛囊的上皮也能增殖,形成覆盖伤面的上皮小岛,参与再生,最后伤面全由新生的表皮覆盖,关渐形成正常的表皮。肉芽组织也渐由纤

8、维致密的结缔组织,如创伤面积大,常需在伤面移植皮肤,以协助修复。当皮肤划伤深及真皮时,会产生疼痛感觉,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疤痕。C、皮下组织 位于皮肤的深层,由脂肪细胞所构成,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构,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湿防寒、缓冲外力、保暧的作用,脂肪细胞被分解后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皮下脂肪的厚薄还对人体的体型有影响,缺乏线条美,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皮下脂肪的厚薄,保持健美的体型,人体的胖与瘦不是由脂肪细胞的多少来决定,而是由脂肪细胞体积来决定。皮下组织的作用:1、 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9、。2、 具有衬垫的保温的作用并且缓冲外界的撞击。3、 将人体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态储存。帮助人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 三、皮肤附属器官毛发、毛囊、指(趾)甲,皮脂腺、汗腺等。1、 毛发(1) 毛发:140万根;头发:10万根。毛发主要同角质蛋白所构成,并且具有吸收功能。生长期:2-6年;停止期3-6月;衰退期1-2月,每天正常掉发量70-100根。食物(蛋白质)肠胃(酵素分解)各种胺基酸 蛋白质角化-毛发毛乳头:毛乳头分泌出毛乳汗,它具有毛发的主要来源。 血管输送2、 指甲主要构成90%角质蛋白、5-10%水份0.01%暗质爪。健康指甲:呈半透明的白色,指甲甲尘接受微笑线的边缘

10、。作用:具有美观和保护作用。 3、 皮脂腺 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为分泌物(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蛋白质、细胞的碎片所组成,呈半流动的波体状)。皮脂腺和毛囊关系密切,皮脂腺导管大多开口于毛囊漏斗部。皮脂腺基本结构分为:腺体、腺管、开口、(除了甲床、唇缘、手掌、脚底等遍部全身)。影响皮脂腺的因素:(1) 受人体荷尔蒙的影响(男性荷尔蒙使皮脂亢进,毛孔粗大,皮肤水合度降低,女性荷尔蒙皮肤水合度多,皮肤细致)。(2) 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皮脂腺亢进,反之皮脂腺越小)。(3) 脑神经刺激情影响,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过于兴奋都经起皮脂腺亢进。作用:润泽皮肤,防止皮肤水份的

11、丧失,皮脂中脂肪酸有杀菌、防御的作用。 4、 汗腺汗腺分类腺管、腺体、开口(开口在汗口处)又分大汗腺(顶浆腺)和小汗腺(艾克莲汗腺)。(1) 大汗腺:腋下、乳晕周围、肚脐、会阴处、开口在毛囊处(毛孔处),PH6.3-6.9偏中性,呈黄色。(2) 小汗腺:除了甲床、唇缘、指关节处,遍布全身,PH4.5-5.6(弱酸性),无色。 名称PH值开口味道顏色大汗腺6.3-6.9(中性)毛孔被细菌分解后发出恶臭黄色小汗腺4.5-5.6(弱酸性)汗孔无味无色小汗腺主要作用 润泽皮肤。 将身体废毒物排解出来。 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皮脂分泌出来的皮脂可以形成皮肤天然的保护膜-皮脂膜。 胆固醇皮脂膜的形成:皮脂

12、+汗液 皮脂- 皮脂膜的作用: 乳化 可以防止外界的异物和脏物进入皮肤。 可抑制细菌在皮肤上繁殖。 有润滑角质层,防上干燥和皮肤水份的丧失。四、影响皮肤顏色的因素人类的皮肤有六种不同的顏色,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这主要是因为皮肤内黑色素的数量分布情况不同所致。黑色素是一咱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色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黄种人皮肤内的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内较少;黑种人则在基底层、棘层及颗粒层都有大量黑色素存在;白种人皮肤内黑色素分布情况与黄种人相同,只是黑色素的数量比黄种人少。在人体皮肤的不同部位,顏色的深浅也是

13、不一致的,在颈、手背、腹股沟、脐窝、关节面,乳头,乳晕、肛周及会阴部等处顏色较深,掌跖部皮肤顏色最浅。这是因为在不同部位黑色素细胞的数目不相同所致,如头皮及阴部1mm平方内约有2000个,其他部位约为1000个。另外,在粘膜处也有黑色素细胞存在。正常皮肤的顏色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 皮肤内各种色素的含量与分布状况,黑色素是决定皮肤顏色的主要原因。2、 皮肤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3、 皮肤的厚度及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散射现象(角质层的黄色,透明层、颗粒层的白色)皮肤的温度由于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在3637摄氏度之间,所以有些人会认为皮肤的温度象体温一样恒定,其实这是错误的。人

14、体组织器官和皮肤随部位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人体肝脏的温度最高,其次是血管和肌肉,最后才是皮肤。皮肤的温度一般都低于37摄氏度,它受皮肤内血循环和外界气温的影响,一般规律是躯干比四肢高,四肢近心端比远心端高,血循环较丰富的头,面及掌跖处皮温也较高,最低的是耳壳、鼻尖及指端,外界气温的变化对皮肤温度的也是明显的,例如夏季时胸部皮肤温度为36.6摄氏度,大腿处为33.6摄氏度;到冬季时胸部为36.4摄氏度,手部温度仅有10摄氏度,相差很显著,保温不得当,很容易发生冻疮。皮肤的微循环对体温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当体内外温度升高时,皮肤微循环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血管扩张,出汗增加,以散发热量;反之,体内热产

15、生低下,外界温度较低时,皮肤血流量降低,流速变慢,血管收缩,防止从皮肤散失热量。许多人认为饮酒可以祛寒,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饮酒后可以使皮肤微循环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以暂时起到温暖皮肤祛寒的作用,但同时也更加快了体内热量从皮肤散失,一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觉寒冷,而且过量饮酒大醉时,皮肤微循环血管调节功能麻痹,对寒冷的抵抗力大大减弱,很容易发生冻疮、冻伤,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饮酒取暧,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时外出。五、皮肤的生理作用皮肤做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大的器官,参与全身的机能活动,以维持机体和外界自然环境统一,同时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在皮肤上反映出来,皮肤能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通过反射调节好

16、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保护作用:皮肤一方面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等的损伤,如:热、冷和阳光等的损伤;另一方面阻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丧失受到细菌侵袭,皮肤会发炎,令细菌得以消减。 2、 感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稍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以皮及 织内,以感知触、冷、温、痛、压、痒等各种感觉,引志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护机体的健康。通常灼伤会很痛,但严重的灼伤使神经受损的话,疼痛的感觉反而不会太强烈。3、 调节温度的作用体温是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

17、产生热量的表现,也是机体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必要条件之一。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发的重要组成部位,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立毛、排汗减少等调节体温,也可以通过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等物理方式来散发热量。人体的体温通常保护在37摄氏底,假如受到外界气温影响,皮脂血管的汗腺会自动调整体温。 主要通过四个途径散热:1、辐射散热2、蒸发散热3、对流散热4、传导散热每蒸发1ml汗液,大约可带走2100焦耳(500卡)热量4、 分泌作用 能使皮脂腺分泌油脂。皮脂具有形成皮表脂质膜、润泽毛发及皮肤的作用皮脂腺分泌过剩长暗疮,情绪不安定亦可以影响分泌腺的正常活动,分泌主要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 排汗具有散热降

18、温、保护皮肤、排泄药物、代替肾脏部分的功能。5、 排泄作用出汗是皮肤的排泄作用,出汗的时候,水分、盐份和其它化学物质会被排出体处,具有散热降温保护皮肤、排泄药物、代替肾脏部分功能等作用。6、 吸收作用皮肤具有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渗透或透入维护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同量也是现代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皮肤的吸收是有限的,只有少量化妆品中的有效成份是可以同皮肤吸收而进入体内。 7、 呼吸作用 人类的皮肤可以呼吸,但呼吸量极小,皮肤吸收的氧气量仅为肺的1/100,不足以供应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所以人不能生活在水里。 水蒸气由皮肤表面蒸发 皮肤

19、组织内摄取氧而排泄二氧化碳8、免疫力功能 湿疹 荨麻疹 蚊虫叮咬六、皮肤的PHPH是一个尺度,反映物质的酸碱性。其数值从1到14,0表示酸性最大,14表明碱性最大,7为中性。不同的皮层的PH是不同的。内层皮肤的PH与血浆近似,为7.3。健康皮肤的外层的PH在4.5到5.5之间。所以健康的皮肤呈酸性。脂肪腺活动,汗腺活动和角质化,三种因素综合,产生了皮肤的酸性反应。这三种因素产生了“酸性层”,保护皮肤不受感染。皮肤PH受以下因素影响:1、 外界物质如清洗剂,天气和化妆品。2、 内部因素如消化过程,荷尔蒙和呼吸。所以皮肤PH在24小时内部都是不同的。PH在身体不同部位也是不同的。没有暴露于空气的皮

20、肤酸性较小,因此没有暴露于空气的皮肤如腋窝耻骨处的PH为6.5,也就更容易受细菌感染。皮肤的中和功能:当皮肤接触弱碱性的溶液,使其改变了原来弱酸的PH值,一段时间后,皮肤又回复到原来的弱酸状态的功能(油性皮肤恢复20-25分钟左右,中性皮肤40分钟左右,混合性皮肤30分钟左右)。七、皮肤吸收A、过程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对机体具有各个方面的保护作用,然而,皮肤不是绝对严密无缝不能通透的,皮肤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和吸收作用。有些物质可以通过表皮渗透进入真皮,被真皮吸收,影响全身。皮肤主要通过三个通道吸收外界物质,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其中角质层是皮肤吸收气体的最重要途径。角质层的物理性质相

21、当稳定,它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半通透膜,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与水分子结合的形式,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无论是活的清寒是死的角质细胞都有半通透性,它遵循菲克定律,即在低深底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物质的通透与其浓度成正比。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进行:1、 少量大分子和不易透过的水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皮肤毛囊,经皮脂腺和毛囊壁进入皮肤深层真皮内,再由真皮向四处扩散。2、 某些超细的分子物质经过角质细胞间隙渗透而进入真皮。3、 软化角质层,经过角质导细胞膜渗透进入角质层细胞,继而可有透过表皮进入真皮层。质细胞膜而进入。B、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1、 身体不同部位皮肤角质层的厚度不一样,直接影响

22、皮肤的吸收程度。2、 软化的皮肤可以增加渗透吸收。3、 婴幼儿和儿童皮肤的角质层较薄,吸收作用比成人强。4、 脂溶性物质和一些盐类,动物脂肪、酸类化合物、激素等比较容易被皮肤吸收。5、 受损伤或有病变的皮肤吸收较多。6、 不同基质影响皮肤的吸收。八、皮肤的类型1、 油性皮肤皮肤角质层水分正常,但皮脂分泌量比中性皮肤高。油性皮肤毛孔粗大,由于皮脂分泌过多,面部常油腻光亮。油性皮肤能经受住外来的刺激,皮肤不易出现皱纹。清洗后20秒左右失去紧绷感。皮脂分泌过多阻住皮脂腺开口,加之细菌繁殖形成粉刺或暗疮。油性皮肤的附着力差,化妆后易掉妆,油性皮肤者,洗脸时最好用温水,要选择适合皮肤的化妆品。宜多吃水果

23、和蔬菜,少吃油腻、咖啡及刺激性的食物。 2、 干性皮肤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皮肤干燥,易敏感志皱、脱皮而出现皮屑。经类皮肤者,洗脸不宜太频,且不能用碱性大的肥皂洗脸,否则会把分泌很少的皮脂洗去,使皮肤得不到皮脂的润滑,更会干燥发痒。此类皮肤清洗后约40秒失去紧绷感。冬天易产生破裂,最好选用油质性化妆品。3、 混合性皮肤此类皮肤为干性皮肤与油性皮肤的混合。一般前额、鼻翼及下巴有皮肤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过多,即油性皮肤呈“T”字形分布。而面颊、下颌部位为干性皮肤。女性多数为混合性皮肤,其护理与油性皮肤相似。 4、 问题性皮肤此类皮肤容易出现长斑、长痘、长皱纹、敏感等一系列的问题,或者几种问题

24、同时存在,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内因也有外因,在护理此类皮肤时要分析是哪种因素所导致的,针对问题去解决,当同时出现几种问题时,一般是先抗敏,再消炎,最后祛斑。 九、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皮肤也象肌体其它的组织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人的一生中,皮肤要经历幼年期、少年期、青春期、青年期、更年期及老年期。青春发育期后,皮肤最为健美。当25岁以后、皮肤开始老化。男性自55岁以后,女性自45岁以后,皮肤出现显著衰退。十、面部按摩注意事项1、 按摩的方向要自下而上,与重力的方向相反;2、 按摩的方向要与皮肤的皱纹成直角,同时与肌肉的方向也成直角,这样,才能帮助皮肤解除疲劳。化妆品的基础知识化

25、妆品的基本原料大致分为三大类:1、油性物质;2、水性物质;3、表面活性剂;1、 油性物质和水性物质:两者的混合是化妆品的主要生产过程乳化,得到膏霜乳液类产品。一般操作过程就是加热、搅拌、均质、再搅拌。对于室温下可溶解的配方就不需加热溶解,可直接乳化成型,就是所说的冷配,其优点是保持原料物质的性质,不受高温破坏,缺点是不能借高温杀菌消毒。 2、 表面活性剂也叫界面活性剂,是其中的核心因子。其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油基因和亲水基因,既可以溶于水,也可以溶于油中,制造在化妆品里就是让其亲水的一端结合水性分子,亲油的一端结合油分子,绑定一个油水两个完全不相溶的因子。根据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和亲水性能力不同,有不

26、同的用途。亲油性强的可以作成油包水型膏霜和乳液、亲油性稍差、亲水性稍占势时,可以做成水包油型膏霜乳液,亲水性远远占前时,其水中溶解度很好,一般作为清洁主剂来用,在亲水和亲油对比处于油包水和水包油之间的表面性剂适合做保湿剂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是:同时结合油性分子和水性分子,二者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例如-涤:在一般水性洗剂中如洗面奶等的主剂是表面活性剂,经过揉搓,使其亲油的一端与脸上的油性污垢溶后带到水中去,达到清洁的目的。再如膏霜乳化类,人体肌肤需要适时补充油份和水份,就产生了适当混合的护理化妆产品,通常采用强力均质搅拌把油性分子、水性分子和表面活性剂密切结合在一切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27、就相当于表面活性剂把两者栓在一志,这是一个巧妙的稳定平衡,剧烈的环境可能立即打破这个平衡,导致油水分离即便是在最平衡地环境中存放,随时间的延长,平衡最终也自动破坏,油水分离因数整个体系中油分子与油分子、水分子与水分子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一直都生各自同性聚合的趋势。所以膏霜配方的好坏就是看能否将这个分推迟一最晚出现。当然,乳化产品的分离还与体系中各油脂的相容性、体系的粘度、酸碱性、离子类型,工艺操作各种因素有关。常见的化妆品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化妆品常用生产是一个原料的物理混合过程,包括油溶性物质相混合、水溶性物质相混合、油性物质相混合,其中前两种混合,即油溶性物质之间和水溶性物质之间的混合比较简单

28、液体的原料即可,固体的原料加热再搅拌均匀即可,所得产物一般是均一稳定的,化妆品中几乎没有纯粹油溶性水溶体系。 品种生产工艺特点日霜油水乳化要兼顾或加强防晒、防紫外线、保湿等保护功效晚霜油水乳化以滋养为主防晒霜油水乳化在膏体中加物理防晒剂,阻隔外界地皮肤的侵害,其中加物理防晒剂及至悬浮和分散,难度大。粉底油水乳化在膏体中加物理防晒剂,阻隔外界地皮肤的侵害,其中加物理防晒剂及至悬浮和分散,难度大。眼霜油水乳化以水性清爽不油腻为主精华素水溶性物质相混合爽肤水水溶性物质相混合主要是由强亲水、储水性能的高分子物质做成,补充水分和水性营养物质。面膜主要是由强亲水、储水性能的高分子物质做成,补充水分和水性营

29、养物质。常用的化妆品生产技术1、 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3微米=10-9米通常界定1100纳米的体系为纳米体系,由于-度量空间约等于或大于分子尺寸的上限,正好体现了分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因此,具有纳米尺度的物-粒子具有许多与常物质不同的特性,如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纳米度量的体系内,对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原子、分子、德运动规律和特征,并对其进行加工,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的技术成为纳米技术。通俗地说,就是颗粒特别细小,不一定达到纳米级,但是小过通常的分子或颗粒。在化妆品和保健品中采用纳米技术有两个好处:一是速溶;二是容易穿透皮肤或细胞膜,吸

30、收快且多。2、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现化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的一个最重要手段。所谓萃取就是把目标组分从一种溶液或物体物质中提取到另外一种溶剂中,例如喝茶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萃取过程,把茶叶中的东西提取到水中。化妆品中使用的很多植物蓠液就是这样来的,不过,使用的溶剂不一定相同,常用的有水、酒精等,所以很多产品可以闻到洒精的味道。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原理是一样,只是操作备件更高级。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体,密度很小,但是在31.3C时给它加压到正常空气压力10C以上时,二氧化碳就变成气液模糊状态,即超临界状态,此时密度大增,就像常温下的水一样,对很多有机物质有很大的溶解度,可以超过常温下溶解能力的一

31、亿倍左右,将此二氧化碳与含有目标物的溶液混合搅拌,就可以将目标物提取到二氧化碳中去,在降低压强,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就可将目标特完全释放出来。其优点是:低温操作,不会破坏目标物的生物活性;容易分离出来。由此技术可以提取活性蛋白酶、维生素、卵磷脂、香精、精油等。常用的化妆品原料1、 透明质酸是粘多糖的一种,人体皮肤真皮中大量存在,相当于皮肤深层的一层储水海绵。它是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无水干燥时是像渔网一样收缩成很小的体积,遇水无限膨胀,是很好的储水保温原料。2、 神经酰胺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质中,涂于皮肤表面具有强力的锁水功效,改善和修复干裂受损皮肤,保持皮肤光滑柔软细腻。 3、 天然保湿因子 在皮

32、肤表层即角质层中,有一层天然防护保湿杀菌的皮脂膜,主要由氨基酸类、吡咯烷酮羟酸(PCA)盐、 乳酸盐、尿素和少量有机酸、糖类、肽类(小分子蛋白质片段)等,所以氨基酸类、PCA盐类是与亲合性最好的保湿剂。4、 卵磷脂天然的双甘油脂,是所有活细胞的重要组分,对细胞渗透和皮肤细胞代谢起重要作用,促进皮肤的生理机能、活化更新皮肤,保持皮肤青春靓丽。 哪些护肤品最易被吸收?护肤品根据赋形剂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制类、油脂类及水油混合类(即霜类)三大类,其吸收途径也是不同的。水制护肤品是通过角质层吸收的,油脂类护肤品是通过毛囊皮脂腺透入,而霜类护肤品是通过上述两种途径被吸收的。护肤品搽于皮肤表面后被吸收的程度取

33、决于护肤物质、赋形剂和角质层三者之间的理化作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护肤物质在赋形剂中的溶解度,药物在赋形剂中愈易溶解;就愈易保留在赋形剂中,也就是随赋形剂分子一起进入表皮。(2) 护肤物质在角质层中的溶解度,脂溶性物质在角质层溶解度明显高于单纯水溶性物质,其吸收程度也较好,而既能在油脂中又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吸收是最好的。(3) 赋形剂的情况,一般来说水和油脂都容易被皮肤吸收,其规律是: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体石蜡。(4) 护肤物质的浓度,一般来说浓度越高,越易被吸收,但价格较贵,也易造成浪费。 所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在水中和油脂中皆能高浓度溶解的护肤物质,加工能力水和羊毛脂

34、的混合赋形剂制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霜类护肤品最易被吸收。化妆品常见的名词1、 基因现在化妆品的趋势是植物来源原料组合的绿色化妆品,这个绿色是个概念性的,不是完全用新鲜的、天然的,而是这些新鲜的、天然的原料经过或多或少的加工,保留其植物性的功能部分,又可长期保存。而植物来源的东西涉及到转基因问题。 基因是决定物种的内在因素,天然的植物物种都是经过自然选择遗留下来的,适合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物质,但是现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人们对物种某一性质(个大、更甜、顏色更鲜艳等)的需求来改变基因,得到转基因物种,人体长期吸收这类营养,就会逐步改变自身的基因类型。所以,现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转基因物质

35、采取的限制,以防改变整个民族的特征。2、 纳米微球是一类多孔的微粒,直径极小,均在纳米级,故也称为纳球,纳球的结构呈多孔状,因而增加了球体的表面积,使纳球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作为载体能够运载更多有效成分,纳米微球的两个重要特性,缓释效应和定向释放效应。 3、 自由基自由基是人的机体内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者原子团,是细胞的死对头,无时无刻不在设法摧残机体,杀伤细胞,让人体衰老。以氧自由基为例,当细胞色素氧化酶无力将氧化还原成水的情况下,有些氧气就会乘机携带一个单电子变成O,即原子形式上的氧自由基,本身对身体很有益的氧一旦变成氧自由基,它就会成了杀伤力的强氧化剂,破坏细胞线粒体的DNA又破坏核DNA

36、,使遗传基因突变,改变细胞的性质,甚至发生癌变,自由基还可以使蛋白变性,使细胞的酶失去活性,促使细胞退变或者死亡,以致产生各种皮肤、健康甚至影响寿命的问题。防晒篇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正常皮肤对光有吸收能力,以保护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免受光的损伤。光透入人体组织的能力和它的波长及皮肤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一般波长愈短,透入皮肤的程度愈浅。皮肤组织吸收光也有选择性,如角质层内的角质细胞吸收长波紫外线。光线为一连续的电磁辐射波,其中以长波紫外线对生命细胞的杀伤力最强,所以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防御作用尤为重要,能够使皮肤接受一定的紫外线照射而不致有任何反应。黑素是正常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最好防御物。它是由基底层

37、的黑素细胞产生,并通过树枝状突输送到邻近的基底层和棘层的角朊细胞内。黑素通过对紫外线的吸收、散射及稳定其游离基等特性起着主要的光保护作用。皮肤的黑素代谢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同遗传决定的,不受光的影响;另一部分是机能性的,受体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紫外线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当日光照射皮肤后,由于黑素对紫外线的吸收大于可见光,被吸收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逸散关作用黑素的氧化,使黑素明显增加。所以夏天进行日光浴后皮肤晒黑,是皮肤对紫外线损伤自身保护性反应的表现。问题皮肤产生3/4来自于内的因素,1/4来自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中90%来自于紫外线。可见科学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在皮肤护理中是多么的重

38、要。紫外线类型1、 可视光线:占37%,肉眼所可以看得见的光线。2、 红外线:占60%,阳光到达地球上可以发热的一种光源。3、 紫外线:占3%,阳光到达地球上最强的一种光源,长波短的光线。紫外线可分为UVA、UVB、UVC三种紫外线波 长能量 (杀伤力)穿 透 力对 皮 肤 伤 害引起皮肤问题UVA320mm-400mm弱最强,可穿透5公分厚的玻璃黑色素细胞不断的产生黑色素,胶原纤维,弱力纤维变性,粘多糖体急速凝聚。晒斑、黑斑、皮肤松驰、皱纹产生UVB280mm-320mm中中晒伤皮肤,脱皮起水泡,皮肤皱纹产生(皮肤癌)皱纹产生UVC190mm-280mm强弱被大气层所阻隔,无法伤极到皮肤,但

39、由于近些年工业污染造成大气层的破害,少数地区有UVC的出现,可使皮肤急速癌变。可使皮肤急速癌变。紫外线最强的时段:10点-15点。紫外线的反射:水边、雪地、紫外线反射率最强70%以上,水泥路面紫外线反射率最强高达80%以上,草地紫外线反射率最低。阴天、窗边紫外线反射率最强高达80%以上。SPF是防晒系数(SUN proteetion Factor)的英文缩写,为欧洲人防晒标实,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SPF=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假设某人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有15分钟,那么SPF为4的防晒霜后,理论上可在阳光

40、下逗留4倍时间(60分钟),皮肤才会呈现微红;若选用SPF为8的防晒霜,则可在太阳下逗留8倍时间(即120分钟)依此类推。)防晒剂的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物理性的紫外线屏蔽剂和化学性的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屏蔽剂的作用是散射光线,阻止紫外线的射入:二氧化肽、超细三氧化钛粉、氧化锌、滑石粉,陶土粉等;紫外线吸收剂;对紫外线具有吸收作用的物质,它有可以分为化学合成吸收剂和天然紫外线吸收剂(如海藻、沙棘、芦荟、银杏、维生素E、A,甲壳类)SPF值与防晒效果SPF值防晒效果24能够减少、抑制晒斑,但是皮肤会被晒黑(相当于晒黑化妆品)46能够抑制晒斑,使皮肤有点黑68能够抑制大部分晒斑,皮肤只是略微

41、被晒黑815晒斑及晒黑现象均被抑制15以上晒斑及晒黑现象完全被抑制2030超强防晒效果PFA值对UVA防护因子,是用来评价防晒产品对UVA紫外线防护效果的标准。PFA=使用防晒制品时产生色斑所需UVA的最小能量/未使用防晒制品时产生色斑所需UVA的最小能量。产品的PFA值与UVA防护作用PFA值防护级别防护作用24PA+对UVA有防护48PA+对UVA有良好的防护8以是PA+对UVA有最大的防护白色人种:极易晒伤,从不被晒黑黄色人种:极易晒伤,易晒黑黑色人种:极易晒黑,从不晒伤色斑皮肤护理篇黑色素形成的过程:内皮素与自由基在酪胺酸酶的作用下形成多巴,多巴在多巴色素互变酶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巴醌,多

42、巴醌在DHICA氧化本科的作用下形成了黑色素。从生化化学反应角度来看,黑素的形成必须有三种物质:1、 酪胺酸酶为制造黑素的主要原料;2、 酪胺酸酶是酪胺酸转变为黑素的主要限速酶,为铜及蛋白质的组合物;3、 内皮素与自由基在酪胺酸酶的作用下产生黑素,此种过程为氧化过程,必须与DHICA氧结合才能转变为黑素。黑斑种类及其形成原因1、 雀斑比较容易分布位置:眼部周围、脸颊、额头,严重都颈部、前胸后背。它小至针头,大到绿豆,点状的分布,与皮肤保持平行,褐色至咖啡色,遗传因素的5-6岁出现,28-30岁雀斑顏色最深,50-60岁左右雀斑顏色慢慢淡去。形成原因:遗传的因素2、 肝斑(蝴蝶斑、黄褐斑)成协状

43、分布于脸部,通常对称生长,与皮肤平行,呈黄褐色。 形成原因:内分泌失调或女性妇科类疾病(子宫、卵巢疾患等) 自律神经失调(副交感神经兴奋睡觉,交感神经兴奋,精神旺盛),它们相互制约。药物导致黑斑产生(避孕药、生理调节剂)生理退化:更年期生理性疾患。3、 日晒斑 通常在颧骨的最高点,曝光可以照射的到的位置都可出现。形成原因:过度日晒导致的。 4、 老人斑 黑至褐色,身体四肢体部位和脸部,尤其血管表浅显露的位置更为明显。 形成原因:衰老,血液循环不佳,毒素堆积,血管硬化所导致的。5、 太田母斑 由母体带来,突出皮肤体外,不易去割掉,易引起癌变。6、 外伤性黑斑 由于痘痘或外引起的黑斑,不易去掉。

44、形成原因:感染导致 一、 美白淡斑的途径:1、 抑制黑素细胞内黑素的生成;2、 影响黑素细胞的存活和生长;3、 通过还原淡化已经合成的黑色素或者抑制多巴的自身氧化;4、 干扰、控制黑素的代谢途径。包括:抑制黑色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或者加速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素向角质层转移,软化角质层和加速角质层脱落;5、 减少外源性因素如紫外线等对黑素形成生理过程的负面影响。 二、 国际上主要的淡斑原料果酸(甘醇、乳酸),植物精华(熊果素、桑果、甘草根、绿茶、洋柑橘等),对苯二酚、曲酸、柠檬酸等,因对苯二酚没有补助原料来增加强其效果,而曲酸过敏率较高,因此,这两种原料已不被广泛采用。三、 对色斑较有效的改善

45、方法有三种 1、 是加速新陈代谢,让表皮沉淀的色素随角质脱落而淡化。2、 是用美白综合成分抑制黑色素产生的数量。3、 是用抗氧化物质抑制自由基,以免黑色素进一步受刺激。 四、 市场上常见的去斑产品1、 重金属物目前市场用到的美白速度快,并且价格底,对人体有害的产品:铅、汞是重金属物,可以阻止黑色素产生,不脱皮,不敏感,使用后2-10的后破坏肝功能和肾功能,分子量大,不易吸收,推开,以膏体状出现,汞分氨汞,以含晒的矿物精油解毒,治愈率20%。2、 氢醌(对苯二氢)美白速度快而且白里透红,皮肤易过敏,并且长使用易长乳房癌等疾病,霜含量多呈褐色,含量少乳黄色,易脱皮。 3、 双氧水(过氧二氢)通常很

46、稀而且有一种浓浓的药水味道,以中药的精华素存在。A酸(偏黄色),水扬酸,使皮肤脱皮,易引起过敏,只能适当用,不能长期使用。 4、 果酸 最好甘醇酸,分子量小,易被皮肤吸收,抗皱,美白补水功效,4%以下抗过敏,如出出过敏,维持8%以下,每天使用,20%以上换肤。 5、 天然植物美白成分产品价格贵,美白速度慢,且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VC(还原黑色素功效)、熊果苷、曲酸,桑白皮(冬青树提取,还原美白),麦拉白(取代酪胺酸酶的位置)6、 物理疗法(光子嫩肤等)7、 激素类物质老化皱纹皮肤一、 老化的定义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规律,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程,它并非疾病。 二、 老化的生理变化1、 角质层弈薄,

47、皮肤干燥,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隙变大,皮肤的通透性增强,外界的过敏源容易进入皮肤,皮肤较容易出现敏感。2、 母细胞新陈代谢变慢,黑色素细胞出现局部增生或局部减少。3、 波浪式的乳头层开始变得扁平,皮肤变得松驰。4、 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减少及变性,使之皮肤松驰,失去弹性。5、 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失去支撑力,变得松驰。6、 毛囊数目减少,皮脂腺汗腺功能下降,指甲增厚,偏身褐色。7、 血液循环变慢,凝血功能降低及身体各器官的退化。三、 老化产生的因素1、 自然生长规律,年龄增长。2、 紫外线。3、 不正确的保养方式(清洁不当,长期浓妆,不注意卸妆,不正确的化妆品使用)4、 短时间内忽胖忽瘦。

48、5、 长期呆在干燥的环境下致使皮肤干燥而产生皱纹。6、 眼眠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身体疾病。 四、 老化的症兆1、 皮肤暗沉灰暗,没有光泽。2、 皮肤大量出油,松驰有下垂及紧绷感。3、 熬夜后有眼袋浮出及水肿的现象。4、 每天照射紫外线超过半小时以上。5、 少喝水,少吃新鲜水果及蔬菜。五、 老化的特征 1、 皱纹的产生。2、 斑点的产生。最早出现的脸部皱纹,眼睑处和发迹线,然后眼角以及颈部斑点,出现老人斑,体内荷尔蒙改变引起黄褐斑。 六、 抗老化1、 抗干燥;2、 抗紫外线;3、 抗氧化(微量元素VC、SOD、谷胱甘肽、VE);4、 外在化妆品的补给(避免呆在干燥环境);5、

49、有效的防晒;6、 消除自由基。油性、暗疮皮肤篇毛囊和皮脂腺的基础知识一、 多数皮脂腺开口于毛囊,皮脂腺分泌的脂质通过毛囊导管排出以皮肤表面,由于二者的关系密切,通常统称为毛囊皮脂腺单位。毛囊皮腺分为:毛囊漏斗部、皮脂腺导管和皮脂腺。暗疮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毛囊皮脂腺导管中有大量有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因为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是嗜脂的,喜欢在皮脂丰富的环境中繁殖。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是需氧的,分布在毛囊皮脂腺导管的中部和开口处;而丙酸杆菌是厌氧的在整个导管中都有,不同位置的细菌在密度不一样。在毛囊皮脂腺导管的上部偶尔可以看到毛囊蠕形螨,但是它与暗疮的发病没有关系。二、 皮脂腺的

50、生理1、 皮肤表面脂质的组成:皮肤表面脂质是由皮脂分泌的皮脂和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崩解产生的表皮脂质共同组成。皮脂腺产生的脂质有甘油三脂、蜡酯、鲨烯,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向上移动到毛囊皮脂腺导管部位,由丙酸杆菌产生的脂质溶解酶将甘油三酯转化为游离脂肪酸,而表皮葡萄球菌将胆固醇酯化。当脂质到达皮肤表面,鲨烯被氧化。因此皮脂腺分泌的脂质在到达皮肤表面和刚分泌时相比,甘油三酯减少,而单酯、二酯和游离脂肪酸增多。2、 皮脂腺分泌及其调控(1) 年龄: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在出生时很强,6个月降到很低,并保持低小、水平,直到青春期前(7-8岁),从青春期开始,无论男女,皮脂腺的分泌增加,16-20岁达到高峰,以后

51、保持该水平,女性在40岁/男性在50岁后皮脂腺的分泌减少。总的来说,男性的皮脂分泌率要高于女性。(2) 内分泌:皮脂腺的分泌受内分泌影响,主要是雄性激素,皮脂腺是雄激素的靶器官,睾酮使皮脂腺体积增大、分泌增加。肾上腺分泌的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也有刺激皮脂分泌的作用。(3) 饮食(4) 季节:皮脂腺的分泌不随季节变化,只是天气热时,由于皮肤表面有汗,皮脂早一层汗液形成的膜上更容易分开,因此皮肤更显得油。(5) 神经内分泌因素:皮脂腺不受神经控制,皮脂的释放不受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暗疮发生的原因一、 内因(一) 西医1、 在雄激素的作用下皮脂腺的分泌增加,皮肤油腻,堵塞毛孔。2、 毛囊

52、漏斗部解质细胞过度角化,互相粘连,使开口处堵塞。3、 毛囊皮脂腺内丙酸杆菌大量繁殖,产生脂肪酶分解皮脂。4、 在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导致炎症,进而化脓,破坏毛囊皮脂腺。5、 其他原因:遗传、饮食、紫外线,月经周期、季节。 (二) 中医二、 外因:1、 清洁不足,长期浓妆或用过碱性洁面乳。2、 过度照射紫外线。3、 不当物体挤压及摩擦使细菌的感染。4、 精神压力大,过于紧张或睡眠不足。5、 过多食用油品和甜品(破坏体内VB族)6、 涂抹含激素类的药物。7、 油烟及脏污的环境。l 温度越来越高,皮脂腺亢进;l 环境(长期油烟熏烤,使皮脂腺亢进);l 长期熬夜或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l 长期

53、过多食用油炸带壳海鲜,辛辣食品;l 长期浓妆,不注重清洁,产品使用不当,感染。三、 暗疮临床表现(一) 非炎症型(没有出现脓的症状)1、 微粉刺:肉眼不太容易观察到,用手触摸会觉得有沙粒状(开口型),直接挤压。2、 白头粉刺:(闭锁型)肉眼可以鸡窝到,它的直径1-2毫米左右,下面有细菌在分解,不清除会起面疱(先开口,再挤压),要早晚保养,最需要去角质的就是油性面疱皮肤(一个月去一次)。3、 黑头粉刺:外观黑色(开口状),常常是从白头粉刺发展出来。4、 巨大粉刺(不囊肿):多数是白头粉刺少数是黑头粉刺,容易变为炎症性皮损。5、 砂纸样粉刺:是多数小的、密集分布的,白头粉刺,手感像砂纸一样。6、 深在型(水下型)粉刺:局部往往反复有炎症性皮损。7、 化妆品粉刺:是使用一些化妆品或者发油引起的,特征是受累部位出现大小一致的白头粉刺。(二) 炎症性皮损1、 疱皮: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