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1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2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结合老师的指导自主感悟和内化的。遵循这样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在读的过程中促进理解。通过研读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通过朗读感悟海鸥对老人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般的感情;学习作者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种真挚感情具体化、真实化的写作方法。 3、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2、我们对他们所付出的感情,都能得到他们温情的回报。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 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让我们来一起回顾。谁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文章的结构层次? 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一)激发情感,提出问题。 导语: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文章讲了老人爱海鸥,海鸥爱老人,老人对海鸥的爱体现在老人对海鸥做的每一件事情当中。那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 (二)

3、研读课文113自然段,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 第2自然段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勾画、批注。(ppt出示任务一) 2、全班共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交流随机引导)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只为了”“褪色”等词语来谈体会。 师:其他同学如果对同一段话有不同理解,可以补充。引导学生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并且结合自身实际体会。 补充如下资料,加深学生对老人的认识,体会老人的不容易,感悟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 师:是啊,老人对海鸥所做的一切,与他的年纪,与他的生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老师要告诉你们,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名叫吴庆恒,是昆明市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老人一生历

4、经磨难,没有亲人。尽管他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但老人从不舍得为自己奢侈地乱花一分钱,他每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碗饭就点咸菜,他穿自己缝制的粗糙布衣,他抽两毛钱一包的香烟,他每天来回走七个多小时就只是为了去给翠湖边的海鸥喂食,却从不舍得花五毛钱坐一趟公交车。可是,四元五角钱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吃,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因为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ppt出示老人的相关资料) 对老人的了解更多了,你的体会也就更深了,根大家来分享你的体会(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喂养宠物的实际情况来谈)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穿着褪色布艺,背一个褪色蓝布包,提一个

5、褪色塑料袋,但他对海鸥的那份情永不褪色。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就是这位老人,不管他贫穷还是富有,他心理只有海鸥,不管他在哪里,我们总能认识他。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时光匆匆,岁月如歌,数十年了,可他心中的那份执着永远不变。 生(全体):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

6、tu)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3、小结过度,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那么他是怎么喂海鸥的?(ppt出示任务二) 第3自然段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教师巡视,观察自主学习情况并且指导学生勾画、批注) 2、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谈感受,“小心地放”“退”“撮”“走”“呼唤” (ppt出示第三段老人喂海鸥的相关语句) 3、小结:同学们抓住老人喂海鸥的动作,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 4、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人喂海鸥曾经是翠湖边上的一道引

7、人注目的风景,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一起去看看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ppt出示第三段第四句)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a、指名读句子: b、理解:是什么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是什么飞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有声有色是什么意思?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c、指导学生想像并交流,老人呼之,海鸥即来,老人放食,海鸥几下就扫的干干净将,随着老人边走边放,海鸥有节奏地翻飞雪白的翅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灵动的画面,又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歌! d、(ppt出示群鸥飞翔的图画),配乐引读。 师:孩子们你们瞧,海鸥朝

8、着我们飞过来了,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指名读。 师:飞翔的海鸥形成了一幅灵动的画,奏出了一首美妙的歌指名读。 师:让我们也永远记住这有声有色的乐谱吧全班齐读。 5、师生合作读。 师:老人与海鸥配合得那么默契,他们是那么和谐,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话,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同学们读描写海鸥的句子,希望我们之间的配合也是这么默契。 6、小结:爱就在这细心的喂养之中啊! 413自然段的学习(师提示学法:这种亲人般的爱,都是通过一个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在课文中去寻找那一个个充满爱的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流露出来的就是那亲人般的爱)。 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老人的语言、动作

9、、神态体会老人在唤海鸥(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化身老人呼唤自己亲爱的海鸥的名字)、谈海鸥(从典型事例中赶我老人与海鸥的深深情谊、送海鸥(悟出老人与海鸥难舍难分、永不分离的企盼)时对海鸥的爱。 小结:从那细心地喂养,从那亲昵地呼唤,从那深情地诉说?从文中很多很多的语句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亲人般的关爱。这份爱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多年,是几千个日子。(板书人爱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的重点句子深入理解品味。让学生直面文本,潜心会文,在学生获得充分的阅读体验后老师顺学而导,通过听、说、读、想象等语文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处,使学生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的情意。课

10、外资料的引入,对文本进行了补充,与文本交相辉映,掀起情感的高潮。另外,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归纳也是对学生在写法揣摩上的一个引导。 (三)品读课文1419自然段,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 师:十多年了,老人每天都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他们互相把彼此当做了亲人,海鸥们已经习惯了在翠湖边等待老人,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有来,海鸥们等到的却是老人的一张照片,面对这张照片,海鸥们做出了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呢?(ppt出示任务四)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15、16自然段 1、理解:老人与平常有什么不一样?他带来食物了吗?他呼唤他们的名字了吗? 2、学生谈

11、感受,引导学生抓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急速扇动”“轮流飞” “瞻仰”“肃立不动” “守灵”等词语来谈。 3、创设情境,深入内心。(ppt出示文中插图,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海鸥吧,它们有的在遗像的上空翻飞盘旋,有的在遗像的两边肃立不动,甚至还有一只海鸥在遗像前张开双翅,深埋着头,你知道,此时此刻,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吗? 4、学生想象交流。 5、读出自己的感受。 17自然段 1、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扑过来”“大声鸣叫”“白色漩涡”等词语来谈。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白色旋涡”指的是什么?你从“白色旋涡”中感受到了什么? 3、“扑”换成“飞”可以吗?我们先换成“飞”读一读

12、,表达效果一样吗?你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扑过?(“扑”字更能写出海鸥心中的焦急、痛苦;不舍老人离开的情感。有关练字答题技巧的点拔,要大处来字词本身的意思,以及隐含的更高层次的情感) 4、朗读,强化体验。 5、师:海鸥们仿佛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给它们喂食了,再也不会来呼唤它们的名字了,再也不会来跟它们说话了,它们再也看不到老人那慈祥的面庞了?如果你是其中一只海鸥,你会对老人说什么?拿出你手中的笔,写下你想对老人说的话。(ppt出示小练笔) 6、小结:一切都令人意想不到,可是一切都似乎在情理之中,这“意想不到”,“这情理之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人与海鸥那亲人般的深情啊!(板书鸟爱人) 【设计意图】文章对海鸥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动作上,这些动作细致而传神,这部分的学习主要采用抓重点词反复品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体验和交流,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句话的情感意蕴。 三、拓展,升华主题 1、说出自己学完课文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