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 考题类型归纳_第1页
论述类文本 考题类型归纳_第2页
论述类文本 考题类型归纳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述类文本 考题类型归纳 论述类文本 分题型 答题示例 类型一:句子的含义(内涵)? 提示逐句诠释 例1:高中语文综合测试(一) 话说沉闷18题 为什么作者说“沉闷是打不得也破不了的”,又说“沉闷不可能非常之持久”?(5分) 答:打不得也破不了:沉闷无害无累,呈现非恶性,难以找到合理的理由和方法(途径) 去打破。沉闷包围使人室息,消磨人的活力与斗争意志,难以冲破。(3分) 不可能非常之持久:沉闷只是宇宙运动的一个阶段性缓慢阶段;运动、发展、前进,是 客观世界永恒的规律;由沉闷积聚引发的突变效应可能比批判、排拒更有推动力。(3分) 例2:2015泰州一模 超越鲁迅17题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2、(6分) (1) 鲁迅不世有,而自由谈还得“谈”下去。(3分) 答:鲁迅不会世世代代都有,但是自由谈还得继续办下去,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还得进行下去;(2分) 表明了继承鲁迅精神继续战斗的决心。(1分) (2) 所谓讽刺不过是现实的真实的暴露,而人们却以此为讽刺了。(3分) 答:真正的讽刺不是揶揄挖苦,而是揭露世故之下的真相,毫不掩蔽地说出自己的见解;(2分) 批评了当时某些人的浅薄虚伪。(1分) 类型二:标题的含义 提示字面上意义;深层次上意义(有时是精神上) 例:周练四 请想一想华盛顿18题 1 结合文本对“那提议用华盛顿来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的理解,阐释“智慧”的内涵。(6分) 答

3、:华盛顿是国家创立者,以他名字命名有纪念作用; 华盛顿创业成功后主动放弃权力,将美国引向自由、民主、平等的轨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体现了美国的价值追求; 华盛顿一生清白、诚实,保持到生命的终点,永远赢得后世的敬重与感激,以他的名字命名有标杆作用,可以激励后人的理想追求。 类型三:概括题 提示语言简洁;点要找全。 例1:2015泰州二模 超越鲁迅16题 作者认为当时文坛存在哪些不良现象?试分条概述。(6分) 答:做学问缺乏刻苦精神,空虚浅薄; 缺乏自知之明,不能与自己斗争; 掩饰真相,视众人见解为庸俗; 搬弄是非,背后放箭。(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例2:2015南通三模 说“忍”18题 文章论述

4、了“忍”的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 答: 从积极的角度看,“忍”可以提升个人修养,保证仕途顺畅,促进家庭和睦,增进社会和平。 从消极的角度看,“忍”易让人遭受耻辱,变得消极、懒惰,不求上进;也易使民族遭受侮辱、侵略,甚至灭亡。 评分建议: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类型四:论述思路 提示给文本划分层次概括层意(a、围绕“文本标题”概括; b、语言表达上:提出“观点”;阐述危害;得出结论;等等) 例1:“2015南通一模”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17题 2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6分)首先,提出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观点;其次,阐述舟居情结的精神实质;最后,分析产生舟居情结的理

5、论基点。 例2:高三语文二模考前练 中国的孝道16题 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首先指出旧风俗卷土重来的现象;接着揭示传统孝道的实质;最后提出“孝”的正确做法。(每点2分) 例3:“2015南通二模” 论自然美17题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答:首先针对自然美的美学难题,点明自己“自然的人化”的观点; 接着剖析了别人对“自然的人化”所作的狭义化理解和比拟性理解的错误; 最后阐述了对“自然的人化”的正确理解。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例4:如皋市2.5模 国学的焦灼17题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6分) 答:首先,指出当前国学热中折射出的焦灼心态及其代表言论;

6、 其次,分析焦灼心态的本质; 最后,举例说明国学家的焦虑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每点2分) 例5:“2015南通三模” 说“忍”17题 请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 答:首先针对自然美的美学难题,点明自己“自然的人化”的观点; 接着剖析了别人对“自然的人化”所作的狭义化理解和比拟性理解的错误; 最后阐述了对“自然的人化”的正确理解。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 例6: 2015南京三模 知识上的鉴别力18题 请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答:开头提出观点,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 然后,论述什么是鉴别力以及怎样才具有鉴别力; 最后,针对现代教育制度,谈鉴别力的必要性

7、。(6分,每点2分) 论证方法一般有: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 例:如皋市2.5模 国学的焦灼17题 第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2分),形象有力地说明了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而是文化的包容和交流(2分),证明国学家的焦虑是不自信(不必要的)表现。(2分) 例1:2015南京二模 娓娓与喋喋18题 文章结尾所引卡莱尔的话,如何理解?有何作用?(6分) 原文 剩下的一种谈话,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声的自言自语,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唯勇者始敢

8、单独面对自己;唯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一般人的心灵承受不了多少静默,总需要有一点 4 类型五: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提示论证方法有哪些?然后对号入座 类型六:引用的作用? 提示记住一些答题术语 声音来解救。所以卡莱尔说:“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 答:卡莱尔的话意谓:与出声的谈话相比,同自己的静默交流更具价值。 引用这句名言意在强调沉思默想的重要性。同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6分,前一问4分,后一问2分) 例2:2015泰州二模 超越鲁迅18题 文中第段和第(14)段两次引用与幼小者中的话,有何变化?有什么作用?(6分) 原文 (3)鲁迅的精神固然是部

9、分地活在人们的心里,但鲁迅的艺术的战斗力,却没有活在后一代人的笔端。难道真让他的死,带去我们的一切?在鲁迅先生翻译的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的小说里,有这样的一节话:你们倘不是毫不顾忌的将我做了踏台,超过了我,进到高的远的地方去,那是错的。 (14)我们倘不是毫不顾忌地将鲁迅作了踏台,超过了他,进到高的远的地方去,那是我们的错! 答: 第一处,指称用“你们”和“我”,属直接引用,(1分)以此展示鲁迅先生的心境,引出作者的观点“超越鲁迅”。(1分) 第二处,指称用“我们”和“他”,是间接化用,(1分)重申观点,号召人们要站在鲁迅的肩膀上,超越鲁迅。(1分) 两次引用鲁迅先生翻译作品中的话,前后呼应,严密紧凑,(1分)以此作为中心和号召,增强了说服力。(1分) 例3:2015南通三模 说“忍” 16题 文章第段中列举孔子反对季氏擅用八佾乐舞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 原文 5 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话,这话本来不错。因为他只教人忍小事,当然权衡轻重,以 成就大计划,忍耐小事件为是。倘若对方要使你的大计划弄不成,那就不是小事,只要你还有做人的血性,一定忍无可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