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尺飞剪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倍尺飞剪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倍尺飞剪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倍尺飞剪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倍尺飞剪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G/JZ080420120第1页/共35页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环冷机的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炼铁厂的环冷机使用、维护、检修。2设备概况21三号飞剪设备组成本设备主要由飞剪保护装置,入、出口导槽,飞剪本体,飞剪传动,飞剪机上润滑系统五部分组成(见图)。1飞剪保护装置;2入、出口导槽;3飞剪本体;4飞剪传动;5飞剪机上润滑系统22结构特点飞剪FJZ1865采用启停工作制。剪机每剪切一次均由电动机直接启、制动来完成,无机械制动。电动机通过膜片联轴器带动剪机输入轴转动,输入轴上的齿轮通过一个介轮传动上剪轴的齿轮,同时输入轴上的齿轮与下剪轴的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上下剪刃转动,完成剪切动作。飞剪机采用曲柄/回转组合式结构(见图42),该飞剪配置两套刀架,一套为曲柄刀架,另一套为回转刀架,当剪切速度低于85M/S时,采用曲柄剪切模式,此时剪轴上应安装曲柄刀架;当剪切速度高于85M/S时,采用回转剪切模式,此时剪轴上应安装回转刀架。两种剪切模式均可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带飞轮剪切,以提高剪切能力。剪机与电机间的手动钳盘式制动器在飞剪机检修时进行制动,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SG/JZ080420120第2页/共35页图42A曲柄剪模式图42B回转剪模式1悬挂装置;2摆杆;3连杆;4曲柄刀架;5刀片;6回转刀架23设备性能参数2313飞剪前夹送辊位置与功能位于3飞剪入口,帮助3飞剪进行分段剪切。组成A夹送辊结构描述夹送辊由上、下两辊组成。上辊活动,下辊固定。由一台交流电机通过齿轮分配箱及万向联轴器带动上、下辊转动。上辊的抬升或下降由一气缸通过连杆机构完成,上升时,上辊脱离轧件,夹送辊不起夹送作用,当上辊下降时,将轧件压在下辊下,夹送轧件向前运动。A夹送辊夹送辊为悬臂结构;气动压下;夹送辊齿轮分配箱采用油池润滑;SG/JZ080420120第3页/共35页特殊说明电机形式交流电机;联轴器形式鼓型齿联轴器;技术参数A夹送辊套1辊子规格MM320MM辊长MM120MM轧件速度M/S35182323飞剪位置与功能3飞剪位于穿水冷却装置之后。用于轧件的倍尺剪切;具有优化剪切功能。组成A3飞剪结构描述飞剪机采用曲柄回转组合式结构,电动机通过鼓形齿联轴器带动剪机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的齿轮通过一个介轮传动上剪轴的齿轮,同时传动轴上的齿轮与下剪轴的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上下剪刃转动,每剪切一次均由电动机直接启、制动来完成。飞剪机有两套刀体结构,分别用于曲柄剪切模式和回转剪切模式。在剪机的传动轴上装有离合式飞轮,在剪切低速、大断面时将飞轮接合以加大剪切能力。A飞剪曲柄/回转组合式飞剪;SG/JZ080420120第4页/共35页箱体16MN焊接箱体;齿轮6级,硬齿面,材质20CRNI2MOA,硬度HRC5761;剪刃材质5CR4W5MO2V进出口导槽安装于箱体上,焊接钢结构;电机底座,飞剪本体底座;箱体集中稀油润滑,带电接点油流指示器,电接点压力表,曲柄处手动干油润滑;剪刃宽度200MM;SG/JZ080420120第5页/共35页特殊说明电机形式直流电机;本体轴承SKF;联轴器形式膜片联轴器;剪刃孔型剪刃及平剪刃技术参数A飞剪套1飞剪类型曲柄/回转组合式飞剪最大剪切力KN650剪刃数量个22螺纹钢水冷时轧件直径MM40轧件速度M/S518轧件温度C400优质圆钢水冷时轧件直径MM53轧件速度M/S3518轧件温度C650剪切精度MM5V传动电机KW361SG/JZ080420120第6页/共35页3设备使用规程31飞剪机使用前检查确认311检查所有的地脚螺栓和剪机与底座、电机与底座之间的螺栓是否已经按规范拧紧。312膜片联轴器已按规范正确安装,尤其注意膜片联轴器的螺母一定要涂上防松厌氧胶后按规定的拧紧力矩(566NM)拧紧。313检查润滑情况稀油润滑油压在01506MPA之间,通过视孔窗观察,所有给油口均出油,齿轮啮合处的油口油量较大,为喷油状态;轴承处的油口油量较小,为细流状态。油量调节以飞剪箱体及轴承座各密封处不漏油为准。干油集中润滑干油系统工作压力为20MPA。要确保各润滑点的油脂已经注满,并且干油泵及润滑周期控制工作正常。干油手动润滑确保各手动润滑点的油脂已经注满。314手动盘车,确认各运动部件无卡阻、无干涉、无异常声响。315确认飞剪传动侧各保护罩均安装到位,飞剪操作侧保护罩安装到位且门已正确关闭。316检查飞剪机前后导槽中无异物或影响轧件通过的障碍物。317检查与飞剪机正常工作有关的各检测元件均正确安装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2操作、控制说明飞剪机的使用必须在飞剪机主要技术性能的工艺参数范围之内,并应遵守以下的操作控制说明。飞剪机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手动操作用于飞剪机安装及维护后的调试运行,正常生产时采用自动操作。自动操作的工作程序是安装在飞剪机前的热金属检测器检测到轧件头部信号并经延时后,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进行剪切。剪切时,剪轴旋转完成下面剪切周期启动加速达到设定速度并以此速度稳转剪切动力制动反转爬行停止在原始位置。整个周期由一个装在电机尾部的编码器对剪刃位置和整个剪切过程进行控制,上剪轴尾部装有接近开关,用于电控系统调试时零位标定。剪切时,剪刃的水平分速度稍大于轧件速度。321飞剪机的四种剪切模式序号剪切模式轧件速度M/S轧件直径MM飞轮状态备注1曲柄飞轮45236飞轮接合安装见521SG/JZ080420120第7页/共35页2曲柄52853228飞轮脱开安装见5213回转飞轮85112822飞轮接合安装见5224回转111822飞轮脱开安装见522322剪切模式更换3221曲柄剪切模式曲柄剪切模式下(见图42A),曲柄、连杆(3)、摆杆(2)和箱体组成四连杆机构。连杆(3)通过键、螺栓与曲柄刀架(4)联结成一体,刀片(5)安装在曲柄刀架(4)上,曲柄刀架(4)安装在曲柄上,上下剪轴带动曲柄旋转,从而带动刀架(4)和刀片(5)以近似垂直的角度对轧件进行剪切。曲柄剪切模式零件安装步骤(按图纸要求进行)1、将轴套(2)装入曲柄刀架(3)内孔,并拧紧骑缝螺钉(1)(见图51);图51轴套安装1螺钉;2轴套;3曲柄刀架2、将曲柄刀架(3)和连杆(4)使用键(2)和螺栓(1)连接(见图52);SG/JZ080420120第8页/共35页图52连杆安装1螺栓;2键;3曲柄刀架;4连杆3、将刀架(3)安装到曲柄轴(4)上,使用闷盖(2)封紧(见图53);图53刀架安装1螺钉;2闷盖;3刀架;4曲柄4、将摆杆(2)按照图纸要求装在小轴(5)上,小轴(5)固定在飞剪箱体上(见图54);图54摆杆安装1闷盖;2摆杆;3轴承;4透盖;5小轴;SG/JZ080420120第9页/共35页6轴端挡板;7密封圈5、通过偏心轴(3)将摆杆(1)和刀架(4)连接,并用螺栓(2)将偏心轴(3)压紧在刀架(4)上(见图55);图55偏心轴安装1摆杆;2螺栓;3偏心轴;4刀架;5透盖;6轴承;7闷盖;8密封圈;9轴端挡圈6、将孔型刀片(2)安装在曲柄刀架(1)上(见图56);SG/JZ080420120第10页/共35页图56刀片安装1曲柄刀架;2刀片7、手动盘车,让曲柄连杆慢慢动作,确认没有任何卡阻、干涉后,拧紧所有的紧固螺栓和紧固压盖(见图57)。图57曲柄剪切模式1小轴;2摆杆;3连杆;4曲柄刀架;5曲柄;6刀片3222回转剪切模式SG/JZ080420120第11页/共35页回转剪切模式下(见图42B),将回转刀架(6)安装并固定在曲柄上,随着剪轴的旋转,刀架(6)和刀片(5)做圆周运动,从而对轧件进行剪切。回转剪切模式零件安装步骤(按图纸要求进行)1、拆下曲柄刀架和连杆(4)的连接螺栓,将摆杆(3)和连杆(4)用销轴(2)固定在悬挂装置上,并取下曲柄刀架,放置安全处(见图58);图58悬挂装置1接近开关;2销轴;3摆杆;4连杆;5上箱体2、将锥套(3)装在曲柄轴(5)上,并将回转刀架(4)装在锥套(3)上,拧紧圆螺母(2),装好压盖(1)(见图59);图59锥套安装1端盖;2圆螺母;3锥套;4回转刀架;5曲柄3、按图纸要求将方套(4)、偏心轴(3)、上压盖(1)、依次装配并拧紧所有紧固螺栓(见图510)SG/JZ080420120第12页/共35页图510偏心轴安装1压盖;2螺钉;3偏心轴;4方套;5压盖;6回转刀架;7曲柄4、将平剪刃(2)安装在回转刀架(1)上(见图511);SG/JZ080420120第13页/共35页图511刀片安装1回转刀架;2刀片5、手动盘车,让回转刀架(1)随曲柄(2)慢慢转动,确认没有任何卡阻、干涉后,拧紧所有的紧固螺栓和紧固压盖(见图512)。图512回转剪切模式1回转刀架;2曲柄;3刀片SG/JZ080420120第14页/共35页3223剪切模式更换时的具体操作步骤32231曲柄刀架更换回转刀架的具体操作步骤图513曲柄刀架更换回转刀架图1螺栓;2上盖;3锥套;4圆螺母;1螺栓;2键;3螺栓;4端盖;5端盖;6螺栓;7螺栓回转刀架更换曲柄刀架,更换步骤如下1用钳盘制动器夹紧制动盘,使飞剪处于机械制动状态。2松开并取下螺栓6和端盖5;松开并取下螺栓1和上盖2;松开并取下圆螺母4,用铜棒敲打锥套3,使锥套与回转刀架的锥面脱开;此时即可取下回转刀架。3取下锥套3。4将曲柄刀架整体插入曲柄轴中;用螺栓3拧紧端盖4;穿入铁丝锁紧。5将连杆从悬挂装置上取下,并与曲柄刀架对接;穿上铰制孔螺栓1,并拧紧。6按照曲柄刀架调整剪刃侧隙的步骤调整剪刃侧隙,并按步骤可靠拧紧所有的紧固件。32232回转刀架更换曲柄刀架的具体操作步骤SG/JZ080420120第15页/共35页图514回转刀架更换曲柄刀架图1螺栓;2键;3螺栓;4端盖;1螺栓;2上盖;3锥套;4圆螺母;5端盖;6螺栓;7螺栓曲柄刀架更换回转刀架,更换步骤如下1用钳盘制动器夹紧制动盘,使飞剪处于机械制动状态。2松开并取下曲柄刀架与连杆连接的铰制孔螺栓1;应用悬挂装置定位连杆。3松开并取下螺栓3和端盖4;取下曲柄刀架。4将锥套3插入曲柄轴;将回转刀架的锥孔插在锥套上,而定位偏心轴插在曲柄上,且将回转刀架的端面与曲柄端面靠紧。5按照回转刀架调整剪刃侧隙的步骤调整剪刃侧隙,并按步骤可靠拧紧所有的紧固件。6将圆螺母4拧紧以消除回转刀架与锥套之间的间隙;将上盖2按原方向安装并拧紧螺栓1;将端盖5压紧圆螺母4,并用螺栓6拧紧;后穿入铁丝锁紧。323离合器的使用飞剪机传动轴上安装有可以离合的飞轮,曲柄和回转模式下均可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带动飞轮剪切,以提高剪切能力。飞轮的接合、脱开主要借助离合器来完成,此离合器采用零侧隙的端面齿离合器结构,图513是离合器在传动轴上的零件爆炸图。SG/JZ080420120第16页/共35页图515飞轮离合器装配1制动盘;2离合器(二);3离合器(一);4飞轮;5键C45250;6齿轮轴;7制动盘套;8键B50160;9弹簧3231飞轮接合使用螺栓M20连接离合器(一)(3)和离合器(二)(2),离合器的端面齿啮合,实现飞轮(4)接合传动轴(6),与传动轴(6)一起动作。整个动力传递的顺序传动轴(6)制动盘套(7)离合器(二)(2)离合器(一)(1)飞轮(4),其中键C45250(5)连接传动轴(6)与制动盘套(7),键B50160(8)连接制动盘套(7)与离合器(二)(2)。图514为飞轮处于接合状态。图516飞轮接合状态3232飞轮脱开拆卸连接螺栓M20,离合器(二)(2)内部的压缩弹簧(9)将其与离合器(一)(3)弹开,然后拉动离合器(二)(2)至制动盘(1)处,实现飞轮脱离传动轴(6),传动轴(6)单独转动。图515为飞轮处于脱开状态。SG/JZ080420120第17页/共35页图517飞轮脱开状态324剪刃侧隙调整飞剪机在剪切的过程中剪刃间隙是变化的,剪切时剪刃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剪切质量和剪后轧件质量,剪刃间隙应在剪机静止状态下进行调整。剪刃上下靠齐时应将剪刃侧隙调至0104MM之间,剪刃重合度最大为3MM(主要通过修磨剪刃和加垫片进行调整)。图518回转刀架调整剪刃间隙1螺栓;2上盖;3上压盖;4圆螺母;5端盖;6螺栓;7螺栓SG/JZ080420120第18页/共35页3241回转刀架调整剪刃间隙回转刀架更换新剪刃后,测量飞剪的剪刃间隙,如果满足要求,可不必调整剪刃间隙;如果不满足要求,调整步骤如下1用钳盘制动器加紧制动盘,使飞剪处于机械制动状态。2拆掉螺栓6并取下端盖5;松开圆螺母4、螺栓1和螺栓7。圆螺母4、螺栓1和螺栓7仅松开一圈即可螺栓松开的量以可以转动定位偏心轴为准,此时检查回转刀架后端面是否与曲柄端面靠紧,如果没有靠紧,出现了间隙,需靠近并消除间隙。3如果测量的剪刃间隙大于所要求剪刃间隙,以左线设备为例,需顺时针旋转上压盖3或下压盖3,剪刃间隙将变小;如果测量的剪刃间隙小于所要求剪刃间隙,以左线设备为例,需逆时针旋转上压盖3或下压盖3,剪刃间隙将变大。若设备为右线设备,旋转方向相反。4预紧圆螺母4不完全拧紧,使锥套与回转刀架定位;预紧螺栓1不完全拧紧;预紧螺栓7不完全拧紧。此时测量间隙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先完全拧紧圆螺母4和螺栓1,再完全拧紧螺栓7;如果不满足要求,按照步骤3再次调整,直到剪刃间隙符合要求为准。图519曲柄刀架调整剪刃间隙1螺栓;2偏心轴3242曲柄刀架调整剪刃间隙SG/JZ080420120第19页/共35页曲柄刀架更换新剪刃后,测量飞剪的剪刃间隙,如果满足要求,可不必调整剪刃间隙;如果不满足要求,调整步骤如下1用钳盘制动器夹紧制动盘,使飞剪处于机械制动状态。2松开螺栓1。螺栓1仅松开一圈即可螺栓1松开的量以可以转动偏心轴2为准。3如果测量的剪刃间隙不符合要求,调整上下偏心轴使剪刃间隙满足要求。对上曲柄刀架来说,将偏心轴的偏心位置向接近刀头的方向旋转,可加大剪刃侧隙,反之,当偏心轴的偏心位置向远离刀头的方向旋转,可减少剪刃侧隙。对下曲柄刀架来说,将偏心轴的偏心位置向接近刀头的方向旋转,可减少剪刃侧隙,反之,当偏心轴的偏心位置向远离刀头的方向旋转,可加大剪刃侧隙。左线设备与右线设备调整方法相同。4拧紧螺栓1完全拧紧,此时测量间隙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即可使用设备;如果不满足要求,按照步骤3再次调整,直到剪刃间隙符合要求为准。325电气元件飞剪机上安装有电气元件见图518,通过电气元件配合使用完成剪子剪切时的各种功能。图520飞剪电气元件01接近开关;02接近开关;03接近开关;04编码器检测和控制元件的主要功能如下01接近开关,安装在飞剪更换装置上,确定飞剪的剪切模式;02接近开关,安装在飞剪上剪轴上,剪刃复位/零位标定;SG/JZ080420120第20页/共35页03接近开关,安装在飞剪飞轮上,确定飞剪飞轮的投入模式;04编码器,安装在飞剪电机轴上,控制飞剪的速度及位置。4设备维护规程41设备的日常维护日常维护是保证飞剪机正常连续运转的重要一环,维护项目及维护周期见表。设备日常维护周期序号维护项目设备状态每班每日每周每月3个月半年1管路漏油情况管路、接合面、转动轴密封等运转时2紧固件松紧度螺栓、螺母等停止时3稀油润滑系统工作状况运转时4干油润滑系统工作状况运转时5压缩空气系统工作状况运转时6冷却水系统工作状况运转时7齿轮啮合情况磨损、接触斑点停止时8齿轮运转声音运转时9通气罩过滤网清洗停止时10联轴器清洗维护停止时11剪刃磨损情况停止时12氧化铁皮和灰尘清理停止时13润滑油、脂的清洁度停止时42一般性维护指导所有备品备件都应保持清洁,金属零部件进厂后应进行除锈、除脂等工作,然后涂上防锈油,写上标签堆放整齐,特别是齿轮和滚动轴承等重要零部件更要精心保护,使用前再将防锈油洗掉使用。SG/JZ080420120第21页/共35页橡胶密封件进厂后,应检查密封件无裂痕、无刮伤,并清洗干净,按要求存放,防止变形。润滑用的稀油和干油保持干净,保存期间不要污染,使用后密闭封存。更换新零件要事先阅读有关图纸和技术文件,保证更换后的零部件和配合公差保持原制造精度。43剪机本体的维护在巡检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倾听转动情况,转动件密封情况,润滑点给油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解决。在检修时要更换所有密封件。润滑油管拆卸后用干净塑料薄膜包扎,堵住油孔。油孔要特别注意不要污染。保持操作平台和设备外表面清洁。如果在生产中出现事故使剪机进行了非正常剪切,必须停机对剪机进行全面检查,特别要检查轴承座的紧固螺栓、地脚螺栓、剪机、电机与底座之间的紧固螺栓是否出现松动;刀体、轴、齿轮是否出现变形或裂纹;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是否有损伤,经过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飞剪进行剪切。当飞剪机以曲柄(/回转)剪切模式工作时,需妥善保管回转(/曲柄)剪切模式时所需的零件,防止丢失给生产造成影响。4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故障现象分析原因处理方法1油量太大调小给油量上下剪轴漏油2回油油路不畅检查回油油路,恢复油路畅通飞剪运行时有异常噪音(类似齿轮被打坏的声音)电气频率与机械固有频率同频,产生共振。调整电流环的放大倍数,躲开共振频率。剪切后轧件头部或尾部弯曲飞剪剪切速度与轧件运行速度不匹配检测飞剪实际转速,调整剪切速度,使剪切速度超前轧件运行速度约5101基础二次层浇灌不实检查基础情况,重新浇灌二次层剪切时飞剪整机振动2地脚螺栓未拧紧3轴承座紧固螺栓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预紧力检查地脚螺栓紧固情况,拧紧地脚螺栓按照图纸要求,使螺栓达到要求的预紧力1剪刃侧隙太大按说明书要求调整剪刃侧隙剪切后轧件切口有较大飞边2剪刃磨损严重更换剪刃飞剪启动不正常检测元件未正常发出信号1检查热检处是否有水雾等影响检测。2轧件表面温度太低,热检无法检测到3剪轴后接近开关未可靠连接膜片联轴器膜片损坏较快1膜片联接螺栓松动按说明书中膜片联轴器的使用维护说明要求进行螺栓放松处理SG/JZ080420120第22页/共35页2膜片联轴器安装时两轴不对中按说明书中膜片联轴器的使用维护说明要求进行安装润滑报警,但实际润滑油路正常压力表或压力继电器故障检查并处理压力表或压力继电器故障5设备检修规程51剪切机构检修规程511回转方式下剪臂的拆卸1确认停电停机。2上下剪臂做好明显的标记。3用天车吊住上剪臂。4卸下锥套锁母压盖。5卸下锁母。6用顶丝松开锥套。7卸下轴端螺栓。8卸下定位销。9将上剪臂移出。10重复3)9)拆下下剪臂。512回转方式下剪臂的安装1清洗干净全部零件,尤其是锥套内外表面,不得有润滑剂存在。2检查零件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检查锥套锁母与锥套的装配状态。4将锥套放入上下剪臂内。5用天车将下剪臂吊至轴端上,并用轴端螺栓将其定位在轴上,注意不要拧紧轴端螺栓。6旋转锥套锁母将锥套外移,并使其将剪臂与轴紧固在一起,注意锥套锁母必须处于可靠的紧固状态。SG/JZ080420120第23页/共35页7安装定位销。8紧固轴端螺栓。9上紧锥套锁母压盖。10重复5)9)安装上剪臂。11根据剪刃更换要求更换或检查剪刃安装状态。513曲柄方式下剪臂的拆卸1确认停电停机。2上下剪臂做好明显的标记。3天车吊住上连杆。4卸下上剪头与连杆的连接螺栓。5撬开剪头与连杆的连接法兰。6移动上剪臂将其固定在剪体上。7天车吊住上剪头。8拆下上剪头轴瓦压盖螺栓。9测量轴瓦间隙(正常间隙01502MM),做好记录。10卸下上剪头,注意不得损伤定位键。11重复3)9)拆下下剪头。12如果必要拆下上下轴瓦。514曲柄方式下剪臂的安装1清洗干净全部零件。2检查零件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检查轴瓦和轴头是否有明显的研磨现象。4检查定位键与键槽的配合。5检查轴瓦尺寸6如果更换新轴瓦,则用软器具安装轴瓦到瓦台上,注意新瓦必须成对更换。7检查轴瓦内径,保证最小内径否则更换新的轴瓦。8将检查合格的剪头用天车安装在轴上,注意先装下剪头,后装上剪头。9用天车吊住下连杆,抽出定位销。10移动下连杆,与下剪头连接在一起,注意定位键。11拧紧连接螺栓。SG/JZ080420120第24页/共35页12重复9)11)安装上连杆。13安装轴瓦压盖并拧紧压盖螺栓,穿铁丝防松515连杆的拆卸1先拆上连杆,后拆下连杆。2天车吊住连杆。3拆下轴瓦压盖。4拆下销轴。5天车下落直至连杆能够拆下为止。6将连杆拆下。516连杆的解体1拆下两端轴承压盖。2稍微加热拆下两侧轴套。3用软器具拆下两端轴承。4稍微加热拆下内间隔套。5用软器具拆下两端轴瓦。517连杆装配1清洗干净全部零件。2检查零件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核对轴承型号。4核对毛毡规格。)5核对轴瓦尺寸6用软器具将轴瓦装入瓦台内,测量轴瓦内径7将合适的毛毡装入轴承压盖内。8将一端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并上紧该端轴承压盖。9稍微加热内间隔套装入轴承座内。10将另一端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并上紧该端轴承压盖。11稍微加热间隔套,分别装入两端。518连杆现场就位1先装下连杆,后装上连杆。2天车吊住装配好的连杆,运至安装现场。SG/JZ080420120第25页/共35页3对准轴瓦和轴头,将连杆装载轴头上。4对准销轴和连杆上的孔,用软器具将销轴装入连杆孔内,并装入箱体孔内,注意扶正内间隔套。5上紧销轴压盖。519上摇杆的拆卸1在箱体上做出明显的法兰安装定位记号。2在法兰上做好明显的与调整盘的装配记号。3按照拆卸连杆的方法拆下上连杆。4拆下偏心销轴的轴端压盖。5拆下调节法兰的定位螺栓。6拆下调节法兰。7拆下法兰。8天车吊住上摇杆。9利用偏心轴的压盖螺栓孔,用拔销器将偏心轴拆下。10将上摇杆吊至解体场地。5110上摇杆解体1分别拆下两侧的轴承压盖。2稍微加热拆下两侧的间隔环。3拆下两侧的轴承。4拆下轴承内间隔套。5111上摇杆装配1清洗干净全部零件。2检查零件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核对轴承型号。4核对毛毡规格。5将合适的毛毡装入轴承压盖内。6将一端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并上紧该端轴承压盖,注意端盖图号。7稍微加热内间隔套装入轴承座内。8将另一端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并上紧该端轴承压盖。9稍微加热间隔套,分别装入两端。SG/JZ080420120第26页/共35页5112上摇杆现场就位1将组装好的上摇杆吊至安装现场,注意方向。2对准孔,将偏心销轴穿过轴承座,并进入箱体孔内。3安装法兰,注意位置记号。4安装调节法兰。5旋转调节法兰,对准定位记号,上紧定位螺栓。6上紧偏心销轴轴端压盖。5113下摇杆的拆卸1按照拆卸连杆的方法拆下下连杆。2天车吊住下摇杆。3拆下销轴的轴向挡板。4拆下销轴。5将下摇杆吊至解体场地。5114下摇杆的解体1拆下两侧的轴承压盖。2稍微加热拆下两侧的间隔环。3拆下两侧的轴承。4拆下轴承内间隔套。5115下摇杆的装配1清洗干净全部零件。2检查零件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核对轴承型号。4核对毛毡规格。5将合适的毛毡装入轴承压盖内。6将一端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并上紧该端轴承压盖,注意端盖图号。7稍微加热内间隔套装入轴承座内。8将另一端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并上紧该端轴承压盖。9稍微加热间隔套,分别装入两端。5116下摇杆现场就位1将组装好的上摇杆吊至安装现场,注意方向。SG/JZ080420120第27页/共35页2对准孔,将销轴穿过轴承座,并进入箱体孔内。3安装销轴轴端挡板。52传动机构521解体1确认停电停机。2确认各电气信号线拆除。3确认稀油润滑停泵。4确认稀油润滑进油阀门关闭。5确认脂润滑从旋转接头处拆开。6拆下防护门。7拆下联轴器和飞轮防护罩。8卸下联轴器连接螺栓。9根据剪切机构的拆卸程序将剪切机构拆下。10清扫箱体表面的灰尘和油污。11配合面做出明显的标记。12拆下轴承座连接螺栓。13旋转接头。14拆下制动器。15拆下上箱体与中箱体的结合面螺栓。16松开上曲轴的轴承端盖。17用天车和导链将上箱体平稳地吊离,并放置在木料上。18清洗上下曲轴齿轮的齿面。19上紧上曲轴的轴承端盖螺栓。20采用压铅的方法测量上下曲轴齿轮的间隙,并做好记录。21在上曲轴齿轮齿面上涂红丹粉,检查齿面接触状态,做好记录。22仔细查找上曲轴齿轮与中间齿轮的啮合记号,如果没发现,重新做出明显的标记。23松开上曲轴的轴承端盖。24用天车和导链将上曲轴组件平稳地吊出箱体,并在装配场地用木料支撑曲轴轴头。25清洗中间齿轮、下曲轴齿轮和高速轴齿轮的齿面。26采用压铅的方法测量中间齿轮和高速轴齿轮的啮合间隙,高速轴齿轮与下曲轴齿轮SG/JZ080420120第28页/共35页的啮合间隙,并做好记录。27在高速轴齿轮的齿面上涂红丹粉,检查齿面接触状态,做好记录。28仔细查找中间齿轮与高速轴齿轮的啮合记号以及高速轴齿轮与下曲轴齿轮的啮合记号,如果没发现,重新做出明显的标记。29松开下曲轴轴承端盖。30拆下中箱体与下箱体之间的结合面螺栓。31用天车和导链将中箱体组件平稳地吊离,并放置在木料上。32用天车和导链将下曲轴组件平稳地吊出箱体,并在装配场地用木料支撑曲轴轴头。522上下曲轴组件的解体1用抓具拆下双列球面滚子轴承。2稍微加热用抓具拆下齿轮。3稍微加热拆下间隔套。4用抓具拆下双列球面滚子轴承。5拆下轴承端盖,并拆下油封和毛毡。6稍微加热拆下间隔套。523上下曲轴组件的装配1清洗全部零部件。2检查全部配合面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吹扫干净稀油润滑管路。4吹扫干净脂润滑管路。5核对轴承型号6核对油封规格型号。7核对毛毡规格。8检查键与键槽的配合。9用软器具将油封和毛毡装入轴承端盖内,不得损伤油封唇边,注意油封唇边面向内侧。10用软器具将油封装入轴承端盖内,不得损伤油封唇边,注意油封唇边面向内侧。11稍微加热间隔套,将其装配到轴上,检查外表面,外表面不得有任何损伤。12将轴承端盖套装在曲轴上。13稍微加热轴承,将其装配到曲轴上,保证与间隔套之间无间隙,注意轴承加热温度SG/JZ080420120第29页/共35页不得超过60。14加热齿轮,将其装配在曲轴上,保证齿轮紧靠间隔套,热膨胀量控制在02025MM。15稍微加热轴承,将其装配到曲轴上,保证与曲轴轴肩之间无间隙,注意轴承加热温度不得超过60。524中间齿轮解体1确认飞轮拆下。2拆下两端端盖。3将中间齿轮支稳。4用千斤顶拆卸轴,直至脱离箱体。5取出间隔套。6取出中间齿轮。7卸下中间齿轮中的两侧轴承。8取出间隔套。525中间齿轮装配1清洗全部零部件。2检查全部配合面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3核对轴承型号。4核对O环尺寸。5检查键与键槽的配合。6检查轴承与轴的配合。7核对间隔套和间隔套的长度尺寸,两个间隔套的长度尺寸公差为002MM003MM。8将一侧轴承装入中间齿轮内。9将间隔套装入中间齿轮内。10将另一侧轴承装入中间齿轮内。11吊住中间齿轮,将其放入箱体内。12对准各轴孔,将轴穿过箱体、中间齿轮轴承、间隔套,进入箱体另一侧。13上紧端盖,并用软器具向回移动轴,使其与端盖紧密接触。14安装O环。SG/JZ080420120第30页/共35页15安装另一侧端盖。526高速轴组件解体1使中箱体旋转90度,输入端朝上。2拆下联轴器端部压盖。3加热拆下半联轴器,注意加热时间不得太长,以抓具能够拆动联轴器为标准。4拆下半联轴器上的平键。5拆下制动盘。6拆下离合器内齿圈。7加热拆离合器外齿套,注意加热时间不得太长,以抓具能够拆动为标准。8拆下离合器外齿套上的平键。9稍微加热间隔套。10用天车吊平吊稳飞轮,拆下飞轮,轴承一起拆下。11拆下轴承压盖。12天车吊住轴组件。13缓慢地将轴组件朝着飞轮侧移动,直至将轴组件从箱体内拆下。14稍微加热,拆下间隔套。15拆下轴端压盖,从轴上拆下轴承。16将轴置于垂直位置,支稳齿轮,用软器具拆下轴,并取下轴承座。17取下间隔套和齿轮。18用软器具从轴承座内拆下轴承。527高速轴装配1清洗全部零部件。2疏通全部润滑油路。3检查全部配合面是否有损伤,修复损伤部位。4检查间隔套(与油封接触处的磨损情况,如果明显磨损则掉头;如果两头均已磨损则更换新的间隔套如果此间隔套有损伤,必须用油石和水砂纸处理。5核对轴承型号6核对轴承端盖内的骨架式油封。7核对轴承座上的两个O环。8测量轴承安装面的轴颈直径,做好记录。SG/JZ080420120第31页/共35页9测量齿轮内孔和齿轮装配处轴的尺寸,计算装配状态并做好记录。10检查键与键槽的配合。11检查轴承端盖止口。12用热装的方法将齿轮装配在轴上,加热膨胀量为02025MM,并用压缩空气冷却。13稍微加热轴承,将其装配在轴上,加热温度小于60。14上紧该端端盖。15将轴承完全装入轴承座内。16将轴置于垂直位置,并支稳齿轮,注意不得使轴承与地面接触。17稍微加热间隔套,将其装在齿轮轴上,保持其与齿轮紧密接触。18用软器具将油封装入轴承端盖内,油封唇边朝内,注意不得损伤油封,尤其是唇边。19将轴承端盖紧固在轴承座上。20用软器具将轴承座装配在轴上,使轴承与间隔套紧密接触。21拆下轴承端盖。22稍微加热间隔套,将其装配在轴上。23待间隔套完全冷却后,将轴承端盖装在轴上并将其紧固在轴承座上,注意不要涂密封胶。24垂直地吊起高速轴,将其缓慢地装入中箱体内,不得用大锤,注意与中间齿轮的啮合记号。25拆下轴承端盖,涂密封胶并重新将其与轴承座和中箱体紧固在一起。26用软器具将轴承和间隔套装入飞轮内。27将毛毡装入飞轮槽内。28将毛毡装入端盖并上紧端盖。29水平地吊起飞轮,将其装配在轴上。30将离合器的内齿圈装入飞轮的外齿处。31稍微加热间隔套,将其装配在轴上,保证与轴承紧密接触。32热装离合器外齿轴套,热膨胀量控制在02025MM。33将止动盘紧固在外齿轴套上。34热装半联轴器,热膨胀量控制在02025MM,并上紧轴端压盖。SG/JZ080420120第32页/共35页35将中箱体旋转90度,使高速轴处于水平位置528膜片联轴器使用维护说明5281膜片联轴器的组成膜片联轴器由法兰、中间轴、膜片组件及螺栓、螺母、垫圈等组成。膜片组件是组合件,不允许在现场拆开。5282膜片联轴器的安装1)安装前,认真擦拭各表面。2)将膜片联轴器沿膜片组件的连接螺栓处分解,并注意各联接件的相互位置标记。3)将法兰安装到各自的轴端上。4)实际测量中间轴及膜片组件的厚度,从而确定安装距离。测量两轴端间距,使两轴端间距为5301MM。5)对轴系进行例行的对中情况检查,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止。6)安装膜片组件和中间轴。在安装螺栓时,应注意与之相配孔的编号,在螺纹处涂厌氧胶后,按推荐的拧紧力矩(566NM)拧紧螺母。5283膜片联轴器的维护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膜片联轴器可以长期安全运行,一般无需维护。应周期地(一般在停机时)对螺栓进行牢固连接方面的检查。当传动系统发生异常现象,其原因可能由膜片联轴器引起时,应对膜片联轴器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1膜片部分的外观检查应当从外观上检查膜片是否有任何疲劳破坏(在螺栓周围外层膜片上部是否出现裂纹或断裂现象)的征兆。注膜片有一定的弓起现象(弓起高度约05MM)可认为是正常的2对连接螺栓进行牢固联结方面的检查,检查所有联接螺栓,不允许有松动现象存在。3进行两轴不对中情况的复查。5284膜片联轴器的更换膜片联轴器的故障与损坏,主要与膜片组件有关。当膜片组件承受了过大的偏移或严重超扭以及两者兼有时便会发生破坏。在新的膜片组件投入运行前,最重要的是查清破坏的原因并加以排除。在重新安装前,应进行例行的对中复查工作。529现场安装1清洗全部齿轮齿面和外露加工面。SG/JZ080420120第33页/共35页2清洗箱体内部。3检查齿面是否有损伤,用油石和水砂纸修复损伤部位。4检查油路是否畅通。5用天车和导链水平地吊起下曲轴组件,将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