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_第1页
论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_第2页
论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_第3页
论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_第4页
论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PROJECT/DISSERTATION题目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完成日期2015年6月30日目录摘要1ABSTRACT21绪论411研究背景与意义4111研究背景4112研究意义412文献综述5121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问题研究512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路径研究713研究思路914研究方法9141数据收集方法9142数据整理方法10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1121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基本概念11211城乡结合部11212农村社区12213基层治理122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变迁13221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社区(19581978)13222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社区(1978年以后)1423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历史沿革15231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社区基层治理15232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演变153小昆山镇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现状分析1631小昆山镇概况及典型性说明与调研过程16311小昆山镇简介16312小昆山镇典型性说明17313小昆山镇调研过程1832小昆山镇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主体21321镇级人民政府21322村民自治委员会2333小昆山镇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对象24331本地农民25332外来人员2634小昆山镇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内容28341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28342农村社区的社会管理2935小昆山镇农村社区的治理资源32351政府财政拨款32352村集体资产34353村民集体意识344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641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问题36411治理主体单一36412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复杂37413治理资源匮乏394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问题存在的原因42421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42422农村社区治理对象的复杂化43423农村社区资源配给模式滞后445完善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4551目标模型与基本原则45511目标模型45512基本原则4652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的具体举措48521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4852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48523加大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力度49524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506结论50参考文献52附录55致谢词5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在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人口分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层治理的各种困境开始凸显出来。为了改善目前上海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遇到的问题,促进城市和农村和谐发展,完善政府对农村社区的改革和规划。本论文在问卷发放、访谈等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析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本文以松江区小昆山镇的泾德村和永丰村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上海小昆山镇农村社区治理现状的实地调查,以及对相关文本的分析,探究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本质问题,主要有治理主体单一、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复杂、治理资源匮乏和治理手段滞后,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即从农村社区管理的路径依赖、治理对象的复杂化以及资源配给模式的滞后。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具体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即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加大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力度,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根据这些建议,力求解决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问题。本文以小昆山镇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历程、形成机制、特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着手,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快捷的、有效的解决城市边缘区无序蔓延的方法。这不仅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ABSTRACTINTHERURALCOMMUNITYINURBANANDRURALAREAS,ALARGENUMBEROFLANDISBEINGTAKENFORLANDANDTHEDISTRIBUTIONOFTHEPOPULATIONALSOCHANGEDAGREATCHANGETHENVARIOUSDIFFICULTIESOFGRASSROOTSGOVERNANCEBEGANTOHIGHLIGHTINORDERTOIMPROVETHEPROBLEMSENCOUNTEREDINTHERURALCOMMUNITYINSHANGHAITHEGOVERNMENTPROMOTES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THECITYANDCOUNTRYSIDEANDIMPROVESTHEREFORMANDPLANNINGOFTHEGOVERNMENTTORURALCOMMUNITYTHISTHESISISBASEDONTHECASESTUDYOFQUESTIONNAIRE,INTERVIEWANDSOON,ANDTHROUGHEMPIRICALRESEARCH,THISPAPERISTOPROBEINTOTHEDILEMMAOFRURALCOMMUNITYBASICGOVERNANCEINURBANANDRURALAREASTHISPAPERTAKESSONGJIANGDISTRICTTOWNOFXIAOKUNSHANDEJINGVILLAGEANDYONGFENGVILLAGERESIDENTSASTHEOBJECTOFINVESTIGATIONTHROUGHFIELDINVESTIGATIONOFRURALCOMMUNITYGOVERNANCEINXIAOKUNSHANTOWNOFSHANGHAIANDTHEANALYSISOFRELEVANTTEXT,THEPAPEREXPLORESTHEESSENTIALPROBLEMOFRURALCOMMUNITYBASICLEVELGOVERNANCEINURBANANDRURALAREASTHEMAINGOVERNANCESUBJECTISSINGL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AININTERESTSOFTHECOMPLEX,THELACKOFGOVERNANCEANDGOVERNANCEMEANSLAGANALYZINGTHEREASONSFORITSFORMATION,THATIS,FROMTHEPATHDEPENDENCEOFRURALCOMMUNITYMANAGEMENT,THECOMPLEXITYOFTHEGOVERNANCEOBJECTANDTHELAGOFRESOURCEALLOCATIONPATTERNONTHISBASIS,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NCRETEMEASURESOFRURALCOMMUNITYGRASSROOTSGOVERNANCEINURBANANDRURALAREASTHEREAREMAINLYFOURASPECTSOFTHEPROPOSAL,THATIS,TOACHIEVEDIVERSIFICATIONOFGOVERNANCE,TOESTABLISHREASONABLEINTERESTDISTRIBUTIONANDCOORDINATIONMECHANISM,INCREASEGOVERNMENTPURCHASESOFCOMMUNITYSERVICES,COMMUNITYMANAGEMENTANDSERVICEPLATFORMCONSTRUCTIONACCORDINGTOTHOSEADVISES,WENEEDTOSOLVETHEPROBLEMOFRURALCOMMUNITYINURBANANDRURALAREASTHEPAPERUSEDXIAOKUNSHANTOWNASACASESTUDYINTHETHEORETICALINVESTIGATIONTHEORETICALRESEARCHANDEMPIRICALANALYSISOFURBANFRINGEAREABASEDONTHESTUDIESOFTHEDEVELOPMENTPROCESS,MECHANISMSOFFORMATION,CHARACTERISTICSANDCURRENTPROBLEMS,THEPAPERFURTHERDISCUSSEDTHEIMMEDIATEANDEFFECTIVESOLUTIONSFORDISORDEREDSPRAWLINTHEURBANFRINGEAREASTHESTUDYISNOTONLYOFGREATIMPORTANCETOTHECOMPLETIONOFURBANPLANNINGTHEORETICSYSTEM,BUTALSOOFIMPORTANTPRACTICALVALUEINTHECOORDINATIONOFRELATIONSBETWEENTHEURBANANDRURALAREAS,THEOPTIMIZATIONOFTHEURBANSPATIALSTRUCTUREANDFORM,THECONSERVATIONOFURBANLANDRESOURCES,THEPROMOTINGOFCIVICPOLITICS,ASWELLAS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SOCIETY,ECONOMYANDTHEENVIRONMENTKEYWORDSURBANANDRURALCOMMUNITY,RURALCOMMUNITY,GRASSROOTSGOVERNANCE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以松江区小昆山镇为例田志金151211225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城市都经历着迅速膨胀和向外扩张的过程,这使得很多城市出现了城乡结合部地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它既有别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与我们的城市社区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在原有的农村社区上发展而来的。这个变化给遗留下来的农村社区的基层治理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随着外来人员的流入以及本地农民的向外转移,这些都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窘境。当然,随之衍生出来的一些教育、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矛盾也开始加剧。这些问题除了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外,这些矛盾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中共十八大报告要求把发展基层治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也再次强调出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必要性,而且也是符合当前城乡发展的历史潮流的。本文通过调查上海小昆山镇的基本情况和服务状况,分析影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12研究意义本课题研究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1从城乡结合部农村村民的角度来看,它有助于促进农村社区安全的建设和提供更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2从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角度来看,它有助于社区内部之间的整合从而推进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基层治理。3)从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的路径来看,它有助于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城乡问题的能力,为全国发展提供有效的范式。12文献综述121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问题研究对于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问题,本人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把学者的观点归纳为由住居房空间分离和人户分离、人员结构复杂、公共服务不到位这三种情况所导致的问题。1人户分离通常情况下人户分离一般会在一下情况下发生第一种是对农村社区进行人口普查时户口在社区,而人却未在此处居住,即通常所说“户口在社区,人不在本社区定居”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对农村社区进行人口普查时人在本社区居住,而它的户口却不在普查社区,即通常所说“人在本社区居住,而户口在其他社区”的情况。蓝宇蕴、黄定平把“人户分离”界定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户籍不在本市,属于跨省的流动人员;第二种的“人户分离”人员仅仅只是在本市区内流动,或在市区或在区镇,他们的户籍不在本社区,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指第二种情况的“人户分离”1。王桂新、沈续雷、徐丽认为“人户分离”人口是指持有上海户籍的人员户籍登记在所管辖的某个社区,而本人却不在所管辖的社区居住,而是在其他社区居住,从“人户分离”人口到现住地居住的时间来看,在现社区居住半年以上并且户口在所管辖的其他社区的人口约占“人户分离”总人口的9672。耿慧志认为当沿海发达地区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的比例如果达到3040之间,并且还有继续增长趋势,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对这种情况特别留意,他认为“人户分离”就是指“户口还在所管辖的本社区,但离开所管辖的社区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员”3。2人口结构复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人口的分布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常住人口越来越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尤其是外来人员的流入,主要有外地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流入,人口密度也由原来的稀少变为稠密,人的教育背景和程度等都开始变得复杂起来。1徐丽“人户分离”问题与社区建设以广州荔湾区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20491952王桂新,沈续雷,徐丽上海市户籍人口“人户分离”现象考察J城市规划学刊,20080543513耿慧志大城市人户分离特征综述和对策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6771周大鸣、高崇认为大量异质人口的迁入改变了本村的原有人口结构,把不同的价值观、文化带入到了本社区,导致本社区居民的城市化1。滕仲日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动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如通州区2002年城乡结合部地区有近4万名外来人口聚居,约占全区6万名外来人口的70,这些人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一地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2。许学强、薛风旋、阎小培据统计,1994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接近330万,务工经商者约占2/3,他们大多聚居在城乡结合部,自发建设,自由发展,形成颇具规模、自成一体的新“棚户区”3。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发现80年代初时中心区集中了全市工厂数的50左右,至2000年仅占全市约9,外迁的工业企业大部分都迁往郊区。根据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计算来看,19902000年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人口下降了816,而近郊区人口增长竟然达到了4524。3公共服务不到位刘唐志、唐伯明、凌建明、刘利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区交通安全事故数量多、伤亡重、社会影响也大,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道路在时空上改变了原有等级道路的交通特性和设计功能,行车环境发生突变,冲突点陡然增多,在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及管理一时还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大量交通事故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发生,基础设施很不到位5。董万好认为城乡结合部就医较为不便,居民对于医疗机构有较大的需求,但是需求表现较为模糊,考虑医疗费用,希望多建设小型医疗机构,却又担心医疗质量;希望建设大型医院以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又担心大医院高收费;乡结合部的形态决定了外来人员基本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只能使用公共卫生间。而公共卫生间的提供相对较少,且质量较差6。12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路径研究关于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路径,笔者从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多方合作治理三方面进行整理。1周大鸣,高崇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104991082滕仲日北京“城市角落”的治理与改造思路J中国城市报道,20041247993许学强,薛风旋,阎小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齐童,白振平,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J城市问题,20050226295刘唐志,唐伯明,凌建明,刘利城乡结合部公路交通事故规律分析及治理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7677986董万好上海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现状调查及财政政策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13084101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的路径孙百亮认为政府在多元治理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中,依据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市场主体与民间组织的公共性不足,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尤其是对基层民间组织的扶持与培养1。李爱卿认为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特定环境下,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就必须选择“政府主导”的模式。所谓政府主导,就是要求政府必须积极扮演多重角色、行使多样职能,更好地培育和扶持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2。邱云生、王晓红认为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的思想建设与引导以及财政的支持,此外,还应该引导协调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3。2社区自治的路径政府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通知乡政府要支持乡经济组织行使其自主权,不能代替或包揽经济组织的具体经营性活动,更不能把经济组织变成行政管理机构4。李意认为在城市边缘区的村落仍然以社区自治为主,他深入调查和分析T村社区治理的实际运作和具体事件,发现其治理活动在相当程度上依然遵循着村民自治规则5。魏娜认为社区取代单位承担起对社会进行整合的功能,社区自治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明确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城市政府管理层级减少、效率提高,它是社区治理完全“自治化”的结果6。3多方合作治理的路径王芳、李和中认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结合型的治理模式是政府组织与社区组织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尝试。政府组织在培养、指导和协调社区组织的过程中逐渐让位于社区与社会组织,这是一个艰难的制度创新过程,需要相对成熟的“公民社会”为支撑7。陈伟东、孔娜娜将社区的事务业务大致分为五大类社区秩序与安全、社区信息管理、社区保障性服务、社区技术性服务、社区居民参与。根据事务性质1孙百亮“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与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034064122李爱卿从“政府主导”到“全能社区”J广西社会科学,2004091641663邱云生,王晓红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J农村经济,200702101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农村工作文件选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5李意边缘治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村社区治理以浙江省T村社区为个案J社会科学,20110884916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121777王芳,李和中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8046869和工作需要,采取了合并和剥离两种具体方式,并分别交给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来共同承担1。钱玉英认为以村民委员会为代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镇党委、镇人大与政府、上级政府在乡镇的职能派出机关、乡镇村的各类协会及社区组织、各种经济组织、村党支部等等在社区治理中形成中分工协作的良性互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共治”的社区民主治理的新格局2。综观己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对城乡结合部和基层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进行了剖析;其次也有学者对当下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瓶颈问题(土地问题)严峻形势做了分析,并在比较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模式、城乡结合部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最佳的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模式以便更好的解决它的困境。在最后一部分也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具体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解读,指出目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服务中存在的一些供需矛盾,如服务范围有限、服务内容单一、医疗卫生差、集体资产不明晰、人员结构复杂等,这些都是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在研究内容上,目前只是侧重在对各种城乡结合部概念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简单陈述上;在研究视角上,只是从单一的问题切入或从利益视角阐述,没有把握问题的本质;在研究方法上,许多学者都是定性的研究,只是从理论角度来阐述,可行性不是很好,缺乏实证研究;在研究对象上,许多学者只是笼统的表述城乡结合部一些问题,没有分清楚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13研究思路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补充。在研究内容上,深刻阐述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瓶颈问题和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本论文将以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为例,重点研究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找到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用改良来争取根治的时1陈伟东,孔娜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J社会主义研究,20080211882钱玉英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间,找到适合它水土的范式。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从基层治理机制的视角来指导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困境,在以前的研究中有利益关系的视角也有公共管理的视角,但根据目前的情况,用治理的视角更符合目前的环境。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一的主体无法适应这些问题,需要更专业团队研究这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专业的依据。而且由以前单一的主体转变为多主体参与与监督,达到治理的效果。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本文注重实证的研究,通过对实地的调研,更加有效的把问题展现出来;本文与其他的研究最为本质的区别是分清楚城乡结合部中的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把一些农村社区纳入到城市中,最终使农村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农村社区一半被征掉,而一半没有被征掉或者说一半以上没有被征掉,但是肯定有部分土地被征掉了,这种变化使得原有的农村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我主要研究没有被征掉的那部分农村社区的困境。根据上述的情况,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实地调研,分析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农村社区基层治理存在的瓶颈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用治理的视角解决这些问题,为政府提供一份可行性较强的学术论文。14研究方法141数据收集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在2014年12月,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泾德村和永丰村的村民。通过对他们的调查来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满意程度及其评价,来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社会管理的现状。这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60份问卷,回收率95。2深入访谈法除了应用一些客观性的和数量化的调查资料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微观层面关注被调查者的主观经验感受。访谈法以其调查的深入性和对个体的焦点关注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更多的是关注被调查者主观的、微观层面的感受,能够从被调查者主观的角度去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在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定性方法中的深入访谈方法,沿着一种微观分析的角度关注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主观想法和真实感受,人物访谈主要是针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此次访谈中,针对论文内容,设计了1份访谈提纲,进行了2次访谈。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涉及村委会的基本情况、本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村正常运作的资金来源等问题。笔者还通过自身所见所闻、亲身经历,整理了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在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在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选取了2名年龄在30至65岁之间的村干部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142数据整理方法1内容分析法本人通过现有文献的阅读,在国家统计局、上海统计局与之相关资料的整理。通过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查找借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利用中国知网,百度等网络方式加以补充,收集了73篇学术期刊论文以及外文3篇共和硕博论文15篇,统计局数据多份,并对其进行阅读和记录。然后搜集了相关政策文件40多份,其中,中央的法律政策文件10多份,上海市和松江区的政策文件以及其他相关的文本性资料30多份。这些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不仅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为了解当前基层治理的全貌提供了较为丰富而全面的信息。2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将围绕“上海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困境研究调查问卷”进行,将数据输入电脑,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成图表。SPSS软件比较容易统计分分析的统计软件,本文运用SPSS软件中频数、条形图、饼状图等功能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除此之外,本文也会用到EXECL,用更直观的图表展示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农村社区现状。包括主要了解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管理存在哪些困境等情况。通过图表直观的反映出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现状。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1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基本概念211城乡结合部在国外,有些学者将城乡结合部界定为“介于乡村和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区域、地带或缓冲区”1。有些学者认为城乡结合部就是建成区的边缘,具有区别于相邻地区独特的、混和的土地利用类型2。还有的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具有城市导向的功能,并且最终会变为城市用地的区域3。在国内,谢宝富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它可以说是亦城亦乡而又非城非乡,是城乡二元矛盾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转型的前沿地,它与单纯的城市和农村社区相比有很大不同4。陈孟平认为城乡结合部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产业和住宅区不断向郊区扩散,逐渐由以农村为主的城郊地带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存在着相对较多的外来流动人口5。本文所述的城乡结合部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产业和住宅区不断向郊区扩散,逐渐由以农村为主的城郊地带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212农村社区在我国关于农村社区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不过近几年开始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华中师范大学一批学者对村治的研究比较到位。在这几年的研究中,对农村社区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娄成武认为农村社区指的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重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的,并且人口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6。于显洋认为农村社1ELSON,MJGREENBELTSCONFLICTMEDIATIONINTHEURBANFRINGE,1986062BROUGHTONFFRINGEISSUESJLANDSCAPEDESIGN,1996091723GALLENTNTHERURALURBANFRINGEANEWPRIORITYFORPLANNINGPOLICYJPLANNING,PRACTICERESEARCH,2003033833934谢宝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29345陈孟平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制度安排、利益关系及调整J城市问题,20060994976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区指的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功能或生活方式的社区,这种社区内的居民大多以农耕及其副业为主,居民的居住方式是以村落为主,而且村落的规模通常较小1。本文中的农村社区主要是指原有的农村社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农村社区演变为具有城乡特色的农村社区。主要表现为这个农村社区的人口分布不再是单一的农民,而是外来人员和本地农民组成,人口的密度也比原农村社区要大;人口素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成员的教育背景和程度不再单一,职业技能也不在以务农为主;由于征地,大部分村集体资产被征掉,正常运作的很少;可是它保留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它的资金来源和文化活动却没有变化。213基层治理在政策性的文件中关于对治理的描述并不多见,是在十八大报告中开始正式提出的,不过国内学者对它的研究可以说是有很长的历史了。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在对基层治理的界定中也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学者毛寿龙教授认为治理是指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它掌舵而不划桨,不直接介入公共事务,只介入于负责统治的政治与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之间,它是对于以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的替代,意味着新公共行政或者新公共管理的诞生,因此可译为治理2。钱玉英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基层治理是指以乡镇、村或城市的邻里社区为基本范围,直接面对社会和居民,依靠治理机制,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活动3。本文所描述的基层治理是有条件的,在本文中基层治理是指以村民委员会为治理结构的基础,通过政府、村委会、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参与,为村委会所管辖的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22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变迁221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社区(19581978)在1957年的上半年,随着阶级斗争的加剧,我国农村开始进入人民公社时期,即后人所说的“一大二公”“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的时期正式到来,这个时期长达二十多年,直到改革开放才结束,也就是从1958年到1978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国家把行政权力建立在农村社区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官僚体系,对1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胡仙芝治理理论与行政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10143453钱玉英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农村进行自上而下的直接控制。这导致了农村处于长期的封闭状态,而且农村的发展极其的稳定,存与村之间的交流很少,无法接触外面的新事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在一个农村中,几乎所有人的身份都是农民,这种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农村,粮食就是他们主要的来源,他们的追求就是温饱问题。由于劳动力生产水平不高,经济落后使得他们居住的空间很差。不过他们有很高的文化共识,他们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这让他们紧紧的抱在一起,这为农村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条件,这也就解释了那个贫困年代的农民比现在的人的幸福感还要高。人民公社体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地方最直接的就是生产力的积极性降低,导致粮食产量的急剧下降,这使得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在这个时期,有过一次重大的改革,就是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定下来以后,至少三十年不变”,可惜的是由于路径依赖没有实质的改变,产生的问题没有根本上得到解决,没几年这个草案就终结了。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农村社区虽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是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农村结构,农村几乎没有遭受外界的入侵和破坏,还是以自然村的小农经济为主。222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社区(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初,也就是小平同志上台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于农村社区这个领域,为了解决农民生产积极性等问题,全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原有的集权开始把部分权力下放到农村,农民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生产力开始活跃起来,农民生活开始变化。在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社区的变化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很多农村、郊区开始建立工业园区,很多农村开始被征地,绝大部分用于房地产的建设,村办企业开始兴起,当然一部分土地开始被城市吞并,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出现新型的领域城乡结合部。此时他的人口结构的构成不完全是农民,而是有不同身份的人加入到农村社区的管理,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小商贩等。他们居住的环境开始产生变化,洋房、商品房等居住房对原有农村的居住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由于外来事物的入侵,使得村民原有的文化认同开始动摇。在工业化初期,农村社区开始被城市化,村民开始把利益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农村社区开始面临新型的问题,不过还不是很明显,村委会还有能留解决这些问题,村民之间、村民与外来人员以及外来人员之间的矛盾还不是很突出,总的来说所有的问题还处于初级阶段。到了工业化后期,也就是八十年代后期,城市中的一些企业开始向外流动,主要的方向就是郊区和农村,工业开始逐渐占用农业用地,使得的农村社区进一步变迁,使得农村工业区开始集中。不过与此同时,所伴随的新型问题也随之而来,此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所追求的事物开始多样化。由于外界的入侵,农村开始与外界进行交流,文化共识被严重破坏。一方面,农村管理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形式,农村大部分土地开始被城市整合、兼并。农村的人口结构开始变得复杂,村委会由单纯的服务对象演变为复杂的人员成份。另一方面,农村的运作资金开始出现短缺,由于它是农村社区而不是居委会,它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它村集体资产,很多村集体资产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部分被破坏了。农村社区这个特殊空间面临这许多问题。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它的人员成份、住房空间还是共同意志。不过这个过程也让村民自治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因为笔者所说的农村社区最后会被完全城市化,不过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23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历史沿革231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社区基层治理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区的基层治理是很被动的。1954年,国家队基层治理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乡镇为基础的基层政权,取消村级政权。随后主要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以积分制的形式统一劳动、统一分配,几乎所有的服务都是按计划来提供,村民没有选择权,不过管理的效果是很好,可以说是高效率完成任务,及时解决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监控、管理和动员的能力。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生产的积极性极差,因为这个体制造成很多机会主义者去“搭便车”。还有就是它的人才队伍是由上级任命,几乎不受公社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把握不到问题的本质,造成人们的损失。232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演变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个基层治理组织,一个是乡镇政府的管理体制,它直接对村进行管理;另一个就是村民自治委员会,由村民自己管理自己,也就是属地化管理。从1980年村委会自发成立到它自己独当一面,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全国很多农村开始自发的建立村民委员会,这些村民委员会开始承担农村的部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在1982年国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不管是八二年的宪法,还是农村社区,根据村民的需要,扩大了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让他们开始管理农村的日常事务、维护治安以及建设和规划村庄。在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这条法令的颁布使村民委员会的地位更加明确,让村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60以上的村庄已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地贯彻了乡政村治的制度,切实推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步伐。在实践地过程中,不断进步。3小昆山镇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现状分析31小昆山镇概况及典型性说明与调研过程笔者本次调研的地点是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重点调研的地点是小昆山镇的永丰村村民委员会和泾德村村民委员会,调研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村的基本情况、村委会的基本情况、村集体资产的基本情况以及资金来源,除此之外,笔者们还采集了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本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状况等。311小昆山镇简介小昆山镇隶属上海市松江区,它位于上海市松江中心城区的西北部,2001年1月大港镇并入后重建小昆山镇。2002年6月撤销小昆山镇建立“上海松江科技园区”。2007年7月,撤销“科技园区”恢复小昆山镇行政建制。小昆山镇总面积为4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1654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镇西、北侧。现有8个村民委员会和6个居民委员会,6661户,1905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8人。小昆山镇工业园区面积573平方公里,属市级试点工业园区,园区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有包含台湾阳明物流在内的100多家台商及外商投资企业和许多国内民营企业落户小昆山镇。园区主要以微电子产业为中心,IT系统产业、物流产业为主导,集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园区。而且工业园区土地开发面积42619亩,目前完成批准用地2980亩,园区将一些闲置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利用,建成了标准厂房供企业租赁,目前已建标准厂房面积15万平米,尚剩2万平方米。全镇农业基础设施较好,现有已建粮田基础设施面积8220亩,已建好设备菜田面积1600亩。本次重点调研的是永丰村和泾德村,永丰村位于小昆山镇西北角,东与荡湾村相邻,南与汤村村相邻,西北与青浦区相邻。全村总面积为53平方公里。共有10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17户,总人口1993人,其中居住在永丰村的人口有657人。落户永丰村的工业企业有5家,工业产值大,为本村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扶持。泾德村于2000年10月26日,由原界泾村和大德村两个村合并而成。泾德村东靠大港工业园区,南至古浦塘,西至青浦,北至面丈江,全村总面积429平方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576户人家,户籍人口1809人。在村外来流动人口2300名。本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2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0元。建成了占地2500平方米的集文化活动、娱乐休闲、茶室及拥有健身和康复以及诊疗为一体设备齐全的文体活动服务中心。312小昆山镇典型性说明首先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小昆山镇,因为它具有典型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小昆山镇也处在城市化进程的过渡期,农民的土地资源不断的被征用,它们从此成为了失地农民。又因为小昆山镇处于经济发展的过度区域,它的主要特征有人口流动性强、产业结构转移力度大、工业化程度不断增高、社会问题复杂多样等特点,目前它有属于自己的工业园区,它为小昆山镇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本镇的财政收入。小昆山镇目前的经济模式是农业工业相结合的方式,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强,大量外来人员开始向这里聚集,使得它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这使得小昆山镇治理的困境越来越多。这些事情符合上海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其次根据资料显示近年来该镇经济发展快,村民年收入不断提高,符合上海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昆山镇也处在城市化进程的过渡期。它所产生的新型问题有很强的研究价值,这与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地区大致相同,对它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城乡结合部地区起到借鉴的作用;此外,社区类型不再是单纯的农村社区或城市社区,它是一种兼有城市和农村性质的特殊社区,它处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度的阶段,这也完全符合上海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社区的发展现状,吻合度很高,小昆山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最后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小昆山镇距离笔者的居住地比较近,便于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数据,在小昆山镇我们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并且笔者对这一块区域比较熟悉,调研的困难会小很多,而且调查的效果可能会好一些。313小昆山镇调研过程1启动阶段在正式调研之前,笔者们做过很多前期的准备,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首先,资料的查找与整理。笔者们查找资料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了解小昆山镇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以防在访谈过程中的尴尬局面。资料收集的途径主要是小昆山镇的官网和松江区的统计年鉴。当然根据三级目录的要求,笔者在知网上下载很多能够反映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资料,所有的资料都进行了梳理,然后归档保存。其次,问卷设计和访谈构思。问卷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设计,即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管理。访谈构思主要根据三级目录的要求,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访谈,即本村的基本信息、村委会和资金来源基本情况。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存在哪些困境这两个过程花了很久的时间,因为它们要通俗易懂,而且又要贴切主题,还要控制题量,这个难度真的很大。所以修改了很多次才基本满足要求,不过话又说回来它真的挺锻炼人的。其三,进行试调查。这个过程难度不是很大,因为只做五份问卷,目的在于查找问卷的短板,还有一个目的是笔者熟悉趁车的路线和了解调查环境。最后,物质准备和访谈对象的联系。因为笔者要发放60份问卷,所以需要一些小礼品。这个经验是从毕业了的学长、学姐哪里得到的。因为无礼品填写问卷很难做,笔者的小礼品是铅笔和小香皂。访谈对象的联系主要是打村委会办公室电话预约和熟人介绍。最终确定为永丰村和泾德村的工作人员。这四个模块做下来收获很大,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尤其是联系访谈对象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最后通过熟人介绍才勉强答应。2实施阶段本次笔者把调研过程分为两次第一次是问卷的发放,也就是2014年12月29日。第二次是访谈,访谈的对象是永丰村村民委员会和泾德村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各一名,时间在2015年1月6日。下面笔者具体介绍下笔者怎样进行调研和访谈的。第一次调研时间是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笔者和公管一班的3个人一起去的,笔者们之所以选择星期一去发放问卷,笔者们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笔者试调查的结果,笔者发现星期一大多数人都在家,有足够的被调查对象;另一个是笔者们四个人在星期一都有时间,笔者们可以结伴而行。因为笔者们四个都是男生,并且都住在同一栋楼,所以笔者们集合是很方便的。笔者们四个人早上九点整从松江大学城三期公寓出发到立信会计学院站等候松江20路,半个多小时之后笔者们在小昆山汽车站下车,换乘松江82路在永丰村站下车,十一点半左右,笔者们到达了永丰村,因为笔者们是第一次到永丰村,很多情况笔者们都不是很了解,不过幸运的是今天的天气不错,不仅有太阳而且也没有前几天那么冷,风也不大。总的来说,今天很适合笔者们调研,因为调查的课题不一样,所以笔者只能单独行动。背着自己的小礼品,手上拿着问卷开始去发放,找半个多小时没有大量的人群聚集。笔者没办法只能继续,只要看见一个人笔者就说“您好打扰了,您能帮笔者做份问卷吗有小礼品送的。”不过小礼品的“诱惑”还是蛮大的,再加上笔者的问卷就一张A4纸,它的题量不是很大,有好几位阿姨都愿意帮笔者做问卷,麻烦的是每一位阿姨都需要笔者去解释题目,因为她们识字不多。当然除了阿姨还有一些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说实话调研过程中时间过得真快,笔者看了下时间,三点多了,笔者开始往回走,不到几分钟他们打电话过来准备去泾德村调研。笔者们在永丰村站乘坐82路开始返回到小昆山站下车,笔者们换乘松江83路到港德路泾德路站下车,这个时候差不多快下午四点了,这个村笔者是比较熟悉的,因为笔者上次试调查过,所以下车后,笔者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笔者直奔人们喜欢休闲的几个场所,拿着小礼品发放问卷,这个效率真的是快,两个小时多一点,差不多做了30多份问卷,笔者总结了下这个原因,一是因为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