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四川某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四川某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四川某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四川某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XX市XX区水务局二O一O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第三章项目建设安性第四章项目建设重点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第六章工程招投标初步方案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十章建设与管理附表16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防洪工程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XX市XX区XX等11个场镇。113建设单位XX市XX区水务局114建设年限2011年至2013年(3年)12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新建XX等11个场镇防洪堤工程11处,长度474KM,新建XX等11个场护岸(护坡)工程516KM,新建XX市城区大佛寺至柳津桥4KM韩防工程。2、建设内容13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131项目建设投资经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4500万元。其中建设工程3102775万元,占8994,设备及安装13219万元,占038,其它费用334330万元,占968万元(详见附表)。132资金筹措在总投资34500万元中,申请省基金27600万元,占80,地方配套6900万元,占20。14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防洪标准(GB5020194)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5592)8、四川省水资源规划和XX市水资源中长期规划9、XX市XX区防洪规划报告等15经济效益估算1、经济效益。根据XX区多年有、无防洪工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值分析,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直接防洪经济效益11600万元。同时,还可以带来一定的间接防洪效益,洪水造成停工、交通受阻、电力中断等以及导致原材料供给不足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经估算,预计每年可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910万元。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为本思想创造了有力条件,使沿河乡镇群众生产、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从此,彻底告别洪涝灾害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沿河民众的幸福指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生态环境效益。项目的建设,是XX市XX区治理生态环境一次重大举措,减少水土流失,减少了对下游河流的淤积量,同时也减轻了滑皮、泥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使XX生态环境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项目的新建,可避免洪水泛滥产生的瘟疫流行、水质污染、环境恶化等严重危害,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安全、优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16结论该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也是XX区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沿河群众大力支持,组织有保证,技术有保证、资金有保证,具备了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项目建成后,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受益面宽,受益时间长久,项目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XX区河流基本情况2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XX市XX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在巴山南麓,处在成都、重庆、西安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也是XX市一区三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东与通江、平昌接壤,南临仪陇县,西抵阆中市、苍溪县,北与南江县相连。幅员面积2562KM2,人口约1356万人,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6445,北纬214824。南北长约80KM。XX区属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低山区,整个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北部最高,东、东南、西部次之,中部最低,海拔3006M,最大相对高差11539M。在地貌分布上以中低山地貌分布为主,高丘地貌次之,河谷、平坝地貌极少。XX区各于盆北丘陵红岩层裂隙为主的不文地质区,分布有松散层裂隙水,碎屑岩空隙裂隙水(层间水)和基岩裂隙水,70的泉点出露在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的底部及或砂岩层顶部。砂岩是主要含水层,在裂隙较多的地段若地形低洼,有利于降水补给,汇集时,促进地下水进一步富集。因此,最佳富水地段多在谷底沟旁。XX区地质构造简单,属川中台坳川北台陷部分。西北为NE向褶皱带,北部是米苍山EW向褶皱带,东北与大巴山NW向褶皱带相接,东南部邻华营山NNE向褶皱带,西南是川中NWW向褶皱带。XX区基本上处于这个构造中心。围绕这个构造中心构造成环状排列,为一系一平缓褶皱。出露地层广泛分布上侏罗繁育和下白垩系及第四系。侏罗系分布于北部和再部边界一带,白垩系分布于中部和南部,第四系分布于沿河两岸。212河流水系XX区境内河流属渠江水系,干流是巴河,一级支有XX河、驷马河;二级支流有鳌溪河、毛溪河、渔溪河、茶坝河,除主要河流外,还有繁多的小河流212条,组成树状、放射状水系。1、巴河。巴河发源于南江县东北玉泉乡映水坝,流经南江镇、下两河口、元潭场至枣林旋滩村入境。先由北向南经枣林场、XX镇至三江口,再折向东南,经梁永河、曾口至金碑乡木莲溪出境,流入平昌,在江口镇与通江河汇合,再南流至渠县三汇镇归入渠江。河道全长约350公里,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境内河道长739公里,直线河长32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22543公里(主河只计入境内流域面积)。河槽宽坦,比降为073,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32公里;河流弯曲系数为228。沿河两岸分布着中坝、南坝、德阳坝、尤家坝、谷水坝、铜钱坝、吉公坝、杜家坝等冲积小平坝。巴河在境内有8条支流先后汇入,密布境内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河流域经平梁、XX镇、曾口12乡(镇)。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1012立方米/秒,我年平均年输水量为35亿立方米。2、XX河。XX河系巴河一级支流,渠江二级支流。主河发源于旺苍县水磨乡九指山西北,经旺苍县东凡、南江县和平、正直、购仪等乡,在境北福星乡李家坝入境。至麻石垭毛水口,有毛溪小河汇入,至XX镇起凤桥,有渔溪河自西汇入。蜿蜒向东南,至麻石垭乡石龙咀,有古溪桥河(原名鹿溪)自北汇入。绕石城、光辉2乡至三江乡境,与西南来的鳌溪河汇合后,在三江口注入巴河。主河及支流组成扇形状水系,遍布境内西部和西南部。主河全长1394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在境内长433公里,直线河长204公里,比降为069,流域面积11835平方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沿河两岸分布有李家坝、元坝子、赵家坝、小观坝、青州坝等冲积小平坝。主河及支流流域(不含鳌溪河)经平梁、三汇、渔溪、XX、曾口11乡(镇)。汇入巴河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为395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246亿立方米。3、鳌溪河。鳌溪河系巴河二级支流。发发源于阆中望垭乡,从西部尹家乡入境,经花丛、磨子、柳林、万安、天官、同东、三星、三江等乡,距三江口约1公里,流域面积64675平方公里。入境后,在尹家乡境内有三溪河、新民河两条小溪自西北汇入;至天官乡境,有自西南来的茶坝河及自南来的黄柏溪(又名三叉河)汇入;至三星乡境,有自南来的苟家河汇入。水系呈树枝状,比降为66,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20公里,河道弯曲系数185;注入XX河处,多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9亿立方米。4、驷马河。驷马河是境内东北干流。由3组小河组成一组名化成河,由发源于南阳乡、寺岭乡的蔡家河、牛心山河、雷家河、长滩河、吴家河等5条小溪组成,流经奇章乡,在清江乡木桥溪与三叉河汇合。另一组名三叉河,由发源于柳岗乡、白庙乡的贺家河、鲜家河、自家河、罗家河等4条小溪组成,流经梓潼庙、中兴、奇章等乡,至清江乡木桥溪与化成河汇合。再一组古名九曲河,发源于南江县大门垭,流经白庙、关渡、大和等乡,在白庙乡境为干沟河,关渡乡境为长滩河,大和乡境内为关桥河,至清江、花溪交界的水宁寺汇入。水宁寺以下,向东南流,经斯连、花溪两乡交界处入平昌县境,至坦溪口注入巴河。系巴河二级支流。主河道在境内长4365公里,直线河长284公里;流域面积47444平方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22公里,河道弯曲系数154。上游河床比降大,中下游平缓;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827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61亿立方米。5、毛溪河毛溪河为巴河二级支流,发源于苍溪县石马乡,流入XX区义兴乡,在三汇镇与右面的长滩河汇合,向下流入毛水口与XX河交汇。三汇镇下4公里处有一处装机L50KW的小水电站。河流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527公里。流域内有苍溪县石马乡、XX区义兴乡和三汇镇等3个场镇。6、渔溪河。渔溪河为巴河二级支流,发源于阆中鹤丰乡,流经XX区三河场镇、渔溪镇、青木镇,在XX镇右岸汇入XX河。该河在XX区境内有数条小支流汇入,该河上建有小水电站3处,总装机容量375KW。河流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427平方公里,流域内有阆中鹤丰乡、XX区三河场镇、渔溪镇、青木镇等4个场镇。7、茶坝河。茶坝河为巴河二级支流,发源于仪陇县来仪乡,流入XX区境内进入茶坝镇,经双胜乡,进入天官乡后汇入鳌溪河。在XX区境内有较大支流汇入。该河上建有小水电站2处,装机容量250KW。河流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2T8平方公里,流域内有仪陇县来仪乡、XX区茶坝镇、双胜乡、天官乡等4个乡镇。表11XX区主要河流特征征值表境内各河流径流皆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河岸坡度较陡,多成“V”形和“U”形河谷,宽谷与狭谷交替出现,多急弯与山问曲流,河床比降小,河床纵横面成折线或阶梯状。河流源远流长,汇水面积大,其境外大于境内,根据计算境外汇流面积是境内汇流面积的32倍。径流丰富,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10RAM,平均径流模数为L78LSKM2。径流年内分配同降水变化基本一致。河流水情变化属典型山区性河流,水位涨落急骤,洪水猛烈,洪峰尖瘦,水位涨落历时短,洪枯流量相差悬殊。含沙量高,全区河流多年平均含沙率为056LM3。水力资源不丰富,根据全区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统计,水能蕴藏量约74万千瓦。22灾害程度及成因XX区从气象这个角度表现的主要自然灾害,根据历史有关资料记载,汇流面积KM2主河道长KM境内干流名称支流名称合计境内境外全长境外弯曲系数河网密度KM/KM2巴河巴河上游南江河18000032254314774573507392761228032XX河2920011835173651394433961225018鳌溪河646756162305572867553185020驷马河4744418722872473043653235154022合计22042195212331682886635202283540985主要是旱灾和洪涝。旱灾中以夏伏旱为重,洪灾以秋涝为主,除此外还有大风、倒春旱、暴雨、冰雹等灾害出现。总的灾害特点是春季低温、夏季伏旱、秋涝。我区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以秋季为多,一因连绵雨较长,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二因暴雨或连日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3河流现状及已防洪工程情况XX市城区安全的主要威胁是巴河及通江河洪水。巴河及通江河是两条山区性河流,处于大巴山暴雨区,洪水峰高量大、涨、跌迅猛,致使XX市各重点城区洪水灾害频繁。从1921年至今的历史性洪水灾情调查统计,淹没城市的大洪灾26次,平均每3“4年发生一次,一般性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近二、三十年来,洪水发生频率有增大的趋势,洪灾损失也不断增大。洪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损失。洪水灾害已成为制约XX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XX市老城区西部高,北、东、南三面临巴河,位置较低,加之近年来新建高楼密集,一般10年一遇洪水损失都在2000万元以上。XX市人民政府从1973年开始,就把防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两岸共24KM河岸,先后修建了红岩河堤、中坝河堤、南岸麻柳湾至老观桥河堤、大沙坝河堤,总长约4481CM。1983年还在中坝最高处修建一座救生台。由于资金奇缺,这些大卵石护砌河堤都是民办公助修建,设计标准不足10年一遇,施工质量差,再加之多年水毁严重,已基本无法使用,现己彻底改建。为加快XX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让饱受洪灾的XX人民安居乐业,XX市政府采取一些特殊措施,1999年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渠江一巴河XX市城区段防洪规划报告,防洪规划报告确定XX市城区段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在19982002年按防洪标准修建了柳津桥至一号桥两岸的防洪堤。2002年XX市水利局委托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渠江XX市重点城镇防洪规划,该院在2002年4月完成了四川省渠江流域XX市重点城镇防洪规划报告,2002年6月3日,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规计2002374号文下达了该规划报告的审查批复。在审查意见中同意XX区城区段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2002年2007年按此防洪标准修建了一号桥至大沙坝两岸的防洪堤。XX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汛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防汛指挥部,并配备了一定的设备,主要河流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划定了防洪三线,每年沿河各地制定了防洪预案,尽量把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24存在问题及历年洪灾损失241存在问题本规划涉及11个重点防洪乡镇都处于渠江水系一、二级阶地或河滩地上,由于四面环山,可开发利用面积很小,城镇发展中土地面积十分宝贵。一些地方在城镇建设中乱占河道,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乱倒废渣、弃土,改变河床形态,缩小行洪断面,产生雍水,人为增大洪灾损失。由于洪水均具有历时短、峰高量大、水位变幅较大的特点,而各城区高程位置普遍偏低,因此城区洪灾频繁发生。根据各自河道特点及逐个城镇现状调查,我区城区防洪主要存在以下普遍问题。1、地方资金缺乏,严重影响防洪工程建设及防洪体系的完善,致使洪灾泛滥,阻碍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2、全民防洪意识淡薄,城乡集镇单位和个人建房挤占行洪河道现象严重,一遇特大洪水,损失重大。3、城镇排水系统不配套、不完善、标准低、断面不足。目前城镇排水系统大多为雨污合排,断面小,标准低,淤塞严重,若遇暴雨常发生山洪等灾害。4、防洪设施不足,防洪技术落后,抗灾能力弱。我区乡镇所在河流水文观测设施少,防洪自动化情报系统落后。由于地方经济条件较差,一些必须设置的水文站网很少,难以满足洪水预报、预警对水文基本资料的要求,有些防洪地段水、电、交通难以满足抢险要求。5、管理水平低下。由于缺乏资金,缺少必要的管理设施,目前管理体系难与防洪体系相适应,造成工程管理及防洪措施无法正常进行。6、流域内缺乏控制性的调蓄水库工程,不能使洪水得到有效遏制。242历年洪灾损失根据记载和洪水调查资料统计,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共26次。渠江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由于地处大巴山暴雨区,雨量大且集中,洪水有涨势猛、陡涨陡落的特点,洪灾破坏力极强,而在XX市上游又不具备兴建具有调蓄作用的大型水库,因此XX市城区经常受到洪水威胁,水灾频繁,危害甚大,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境内洪水具有发生频繁、突发性强和易于成灾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XX城区自1890年一L998年,共发生洪灾26次,其中较严重的有LL次。主要的特大洪水发生在1890、1912、1957及1974年等。一般洪水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洪灾的频繁发生,对XX市城镇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由于XX老城区西城高,北、东、南三面临巴河,位置较低,发生L0年一遇洪水,低洼区域房屋将被淹没,一般损失都在2000万元以上,若超过L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和损失将成倍增长。据地方志记载,1890年5月洪水,河水大涨入城,由城堞系船,后河石堤决口,水穿中坝、噬坝土始尽,不可复塞。历年洪水以此为甚。1912年7月上旬暴雨,城区平地涨水尺余,巴河河水猛涨,漫入县城。1926年夏5月30日,先夜雨,丑寅之交,河水骤至,淹没城区大、小东门及南北门,外街房园尽为泽国,沿河乡场、田宅多被冲刷。据推算,当年大佛寺断面洪峰流量为12800M3S,水位达3572M,相当于70年一遇洪水。1957年7月15日一L6日,全县暴雨,城区降雨1559MM,水位上升LLM,小东门淹没水深L520M。冲走仓储粮食238万斤,冲倒和冲走房屋L270间,死亡L2人,受伤25人。县境内共冲垮桥梁92座,冲毁塘堰L271口XX、三江、梁永场镇大城分房屋被淹,受灾农田5万余亩。1974年夏天,城区河段流量达10500M3S,北门河坝、大小东门河坝、南门桥食品公司猪舍全部被淹,中坝大部分被洪水淹没。1998年5月20日下午,全市境内普降暴雨,暴雨降临时,平地洪水泛滥,山洪暴发,巴河水位陡涨。据调查统计,仅XX城区就造成5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24人轻重伤;垮塌房屋1230户、2438问,其中201户680人的房屋952间被洪水一扫而光,成为无粮吃、无衣穿、无房住的“三无户”;有4288户、14992人、17134间房屋因灾害造成危房。此次灾害时间之长,范围之大,损失之重,均属历史罕见,给灾区人民的房屋及公共设施造成了重大破坏和巨大损失,初步预计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达6135万元。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每年都有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洪灾不仅给XX市城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影响到整个城镇建设发展。由于洪水来势风猛,冲刷掏蚀河床两岸,向乎年年都造成河岸坍塌滑坡,改变原河床向城区方向发展。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31项目建设是巴诈区加快发展的需要XX区GDP7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9亿元,197亿元和3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之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1元。全区GDP仅占全省的055,人均GPP比全省低986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省低2042元、1001元。XX区属于省级贫困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无骨干产业企业拉动。目前,XX区也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管理方式革命老区XX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XX革命老区发民用工业的意见,XX区争取到全国工商联重点帮扶乡镇革命老区扶贫连片开发和省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这些政策支持,为XX加快发展报告了更多的新机遇。XX市正在进行六路“建设,大交通格局即将形成,届时XX区将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到成都、西安、重庆三个省会城市仅需3个小时车程,能迅速地融入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陇海南北经济带。项目建设是一项目基础性工程,是XX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它的建设消除了对XX区长期发展的安全隐患,更好的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三个全面推动”,市委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推动五个突破”和“两个强力推动”的战略部署,尽快建设成为全市商贸都物流中心,川东北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和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32项目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需要XX“六路”建设的启动,35年内XX连接成、西、渝和周边市、县(区)的交通大动脉将全部贯通,为XX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带来了黄金机遇期。2009年XX区决人口1356万,其中农业人口1131万人,非农业人口225万人,城镇化率为375。XX市及XX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功能较弱,致使城镇化水平较低,比全省平均水平要低10省5点以上,XX区在未来10年将大力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使革命老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根据规划,XX在2015年和2020年总人口将分别达到416万和425万,城镇在水平也将提高到42和50。以XX城区为中心,建设“一城四组团”的城市集群。2025年巴城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由现在的30万增加到51万。其中巴城32万,兴文5万,XX8万,曾口3万。到2020年巴城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60万,其中巴城35万,兴文7万,XX10万,曾口4万,清江4万。XX区按照建成“川东北经济区重要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坚持“一中心(巴城)、四组团(兴文、XX、曾口、清江),十重点(梁永、渔溪、柳林、花丛、平梁、枣林等10个镇)”城镇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城镇发展规划和川北民居建设规划,积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村落村庄、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等现代发展要素向农村和城镇加快流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打破城乡无无结构,促进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县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由于历史原因,XX区乡镇主要集中在巴河、XX河、鳌溪河、驷马河流域,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生产总值占GDP70以上,是XX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城镇在水平较高的地区。所以,项目建设膀臂了XX区沿河乡镇河乡镇防洪行洪问题,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XX区大力推进城镇化,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较高知名度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环境优美的卫生城镇。31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XX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国家列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治理的地区,XX区有水土流失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保护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苦。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危害严重,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长江上中游地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并集中力量予以重点支持。XX区以巴河为主的众多河流,由于沿河没有建设防洪堤,护岸,排涝等工程,洪水不断冲刷两河床,致使大量泥沙进入大河之中,使下游地区河床不断抬高,行洪断面缩小,增大洪水淹没的频率,造成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更大损失。项目建设,即保护了XX生态环境,又减少下游地区的淤泥,确保了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运行安全,同时为占国土面积18,人口与全国三分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长期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创造了一定条件。34项目建设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需要根据资源容量和发展基础,XX区主要是依能本地人力、自然、交通等优势要素,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是特色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和特色产业。XX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四川省肉牛、肉羊生产基地被列为无公害蔬菜生猪产地和夫规定动物疫区缓冲区,森林覆盖率达487,交出全省平均水平174百分点,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光、热、水、土、气的黄金组合,为XX打造绿色经济创造了优势。2009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点”称号,粮食供应种植面积达106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986万吨。其中水稻1894万吨,小麦143万吨,玉米1485万吨。年产中药村11488吨,蔬菜4098万吨。其中猪牛羊网达1301万吨,占总量94,立足现有发展基础,XX区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粮油产业,到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产量达到63万吨。二是生猪产业,“十二五”末,全区发出栏生猪700万头,建20个优质肉猪养殖基地。三是果蔬产业,以柑桔为主品种,以城市“菜篮子工程”为重点,建立优质水果基地20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果蔬产值达到12亿元。四是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川明参,积极发展金银花、木板、栀子等大宗药材,把XX区打造成为川东北“中药材之乡”年产中药材4万吨以上。五是蚕桑产业。六是干果产业,以核桃、板粟为重点,建立10万干果种植基地。七是花卉产业,到2015年,全区花卉面积达到1万亩。项目建设有助于XX区发展绿色资源,培育和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县域经济发展更有支持,更有竞争力,为XX区加快建设全省“绿色示范区”创造了良好条件。四、项目建设重点41基本思路411基本思路本次防洪规划项目充分吸收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结合各乡镇河道基本农田区域各自特点及河床演变特性,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提高沿河两岸城镇、乡镇场镇、村庄及农田综合防洪能力。按照轻重缓急,分期治理;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护岸与堤防建设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对本区内2006000KM2的6条重点河流巴河、XX河、毛溪河、渔溪河、茶坝河、驷马河的LL个乡场镇三汇、XX、义兴、渔溪、青木、同东、花溪、水宁寺、曾口、梁永、三江进行综合治理。412规划原则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的原则。2、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3、筑堤和护岸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冲毁和淹没沿河乡镇、村庄及农田。4、按“轻重缓急,分期治理”的原则确定全县4条重点河流的乡场镇重点部位及险工、险段优先治理。5、综合治理原则。采取治理与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6、堤防、护岸建设与集镇建设和发展相协调适应,建堤与护岸工程相结合,兼顾环境保护结合的原则。7、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作好防洪堤和护岸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安排防洪抢险措施,使防洪工程长期发挥效益。42规划依据421主要依据及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防洪标准GB5020194;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7、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L7196;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92;9、四川省水资源规划和XX市水资源中长期规划;10、XX市重点城镇防洪规划报告;11、XX区防洪规划报告20002;12、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13、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4、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5、四川省2002建筑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A;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B装饰装修工程;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C安装工程。43规划目标及任务431设防标准河两岸以乡村为主的设防河段,虽然在本区本地比较起来人口集中,土地多,但防护区内人口都小于20万人,耕地小于30万亩,根据GB5020194第301条之规定,防洪标准重现期为2010年,等级为级。根据实际情况统计,乡村防护区人口均在10000人以下,耕地都在3000亩以下,故选取重现期L0年;乡镇场镇相对人口较密集,基本设施多,乡镇企、商业相对发达,故此重现期选取20年;XX镇是属于规划的全省重点场镇,现有人口36万人;曾口镇现有人口22万人,按照XX区经济发展以非公有制为主体,民营、私营经济大大增加,农村人口逐渐城市化,按XX市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根据GB5020194第201条之规定重现期选取20年,等级为级,根据GB5028698第211条之规定XX镇、曾口镇堤防、护岸工程的级别为级,乡镇场镇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堤防护岸工程级别为V级。432防洪规划目标防洪保安是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三府一乡”之美誉,随着XX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集镇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增长对防洪提出了更新更迫切的要求,设防工程能够抵御设计洪水,遇特大洪水,通过非工程措施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沿河场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433防洪规划范围按上述目标在巴河、XX河、毛溪河、渔溪河、鳌溪河、驷马河共规划堤防共11处474KM。场镇护岸14处496KM,排涝3处。其分步见下表。XX区近期防洪规划表防洪措施河流名称地点流域面积(KM2)堤防(KM)护岸KM浚M3排涝处洪峰流量(M2/S)设计洪水重现期年备注曾口场镇60827680245241440020二期梁永场镇596048601683011040010一期巴河三江场镇582039761403521980010一期XX镇XX场镇2920798416754650020一期毛溪河三汇场镇52722268142280810二期渔溪场镇402445419924218010二期渔溪河青木场镇427342410348234010三期毛溪河义兴场镇22519201323678410一期鳌溪河同乐场镇218674016454152010二期花溪场镇23819267462110810三期驷马河水宁寺场镇21927267006185610三期434防洪规划任务在本闪防洪规划中,根据各地自然特点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依据国家防洪标准,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解决好沿河城镇、乡镇的防洪问题,达到防洪要求。确定本次防洪规划的主要任务。1、通过综合查勘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意见,根据对各段的自然特点及防洪的重要性等特点,对各河段采取合理的防洪设计标准和防洪治理方案。2、调查分析各河段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现有防洪工程及天然河道的行洪能力,并进行洪水成因分析、计算设计频率下的洪水流量,进行洪水及河道演变的分析计算。3、调查分析洪水灾害及其特点,根据社会和国发经济发展及各保护范围总体发展规划布局,进行洪水及河道演变布局,初步确定各保护区范围及防洪标准。4、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客观需要与现实条件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防洪工程近期方案,并提出分年度实施的意见。5、根据各河段特点,采取堤防与护岸相结合的工程布置形式,进行比较及论证,提出合理的方案并进行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6、根据各河段重点保护区各自特点,研究提出合理的非工程防洪治理措施。44防洪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和XX区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全区6条河流的重点乡场镇,根据其人口,规模及发展要求等因素,分别拟定其防洪标准。1、XX镇、曾口镇。为重点场镇,人口超过10000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第201条之规定,按2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3、根据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拟定XX区20060000KM2有6条河流防洪规划和基准年为2009年。第五条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布局防洪工程布置根据河道特性、洪灾成因、防护区范围及两岸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结合防洪规划任务及目标,布置堤防及护岸工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及当前与长远规划之间的关系。2、采取的工程措施都应保证河道有足够的行洪断面,已利于渲泄洪水。3、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主流方向大致平行,各堤之间连接平缓,避免较大地改变天然水流状态。上下游水面连接自然,已减少对河道冲刷和泥沙淤积。4、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为满足有利的堤距及河势,可适当调整原堤线,使堤防工程布置于较稳定地基上,尽可避开软弱地基或强透水地基。5、为降低工程造价,尽量利用己成堤防护岸加高增厚,工程布置时应尽量减少拆迁房屋、工厂等建筑物,不占或少占耕地。6、对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应考虑干流对支流回水项托的影响,确保支流洪水的排泄。7、重视城镇保护区内支流汇集洪水的防护和区间洪水的排泄。8、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城镇区范围内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堤身绿化,涵养水源,建立防洪管理体系和水文情报站网,做好洪水预报工作。9、城镇区堤防布置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沿河市政设施协调一致,要与排污干管相结合,与滨河路匹配,形成城镇综合景观。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有关部门要求,提高投资效益。建成后便于管理维护、防洪抢险以及工程管理单位的综合经营。按上述布置原则,根据通江县各乡镇河段历年洪水资料进行行洪能力复核,并结合河道水势、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防洪堤大多布置沿河一级阶地前缘。由于各乡镇河道弯曲,比降不均一,防洪工程大多对称布置,使乡镇防洪标准达到国家标准。52重点项目确定根据上述工程布置原则,结合各乡镇河段特点及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为降低工程造价,根据防洪实际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乡镇防洪工程采取防洪堤、护岸护坡、排涝、疏浚工程、非工程措施等方案。53项目分类531防洪堤工程XX区各防洪乡镇河段沿河两岸一般为一、二级阶地或漫滩,该地带地面高程均低于设计洪水位,经常受洪水的淹没和威胁,而该地带为城镇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厂矿及人口稠密,位置十分显赫。为确保淹没区厂矿企业正常生产及居民安居乐业,按防洪设计规范要求,需在上述地理位置较低地带沿河岸修建防洪堤工程进行保护。经规划布置,在新建XX市XX区大佛寺至柳津桥40公里堤防。11个乡场镇修建防洪堤工程11处,长度为474KM。其中三汇22KM、XX79KM、义兴19KM、渔溪44KM、青木34KM、同乐67KM、花溪19KM、水宁寺27KM、曾口76KM、梁永48KM、三江39KM。532护岸护坡工程防洪乡镇河段除部分保护对象采取防洪堤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分布有部分乡镇部分位置较设计水位稍高、稍低的地段。该地段不仅受洪水淹没,而且河岸遭受洪水冲刷浸淘,造成河岸基础淘空,岸坡跨塌甚至大面积滑坡,致使乡镇有效土地面积减少,对乡镇建设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该地段河岸采取加固基础条块石护坡固岸,防止洪水冲刷淘蚀的防洪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经规划布置,本次防洪规划布置卵石护岸护坡工程516KM,其中三汇26KM、XX84KM、义兴20KM、渔溪54KM、青木24KM、同乐40KM、花溪26KM、水宁寺26KM、曾口80KM、梁永60KM、三江76KM。533排涝工程防洪乡镇河段除部分保护对象采取防洪堤、护岸工程保护措施外,还分布有部分乡镇地段位置比设计洪水位较低。该地段不仅受洪水淹没,而且短时间内退洪慢,对乡镇建设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该地段采取抽排加闸排方案,采用穿堤设立排水洞,安装放水闸门,建立排涝泵站。经规划布置,本次防洪规划在三江、梁永、水宁寺布置排涝工程3处。534非工程措施目前我区防洪指挥系统机构健全,但是手段落后,沿河观测洪水位的标尺不完善、不健全,标高不统一,观测人员不固定,报汛不及时,数据不规范。一遇特大暴雨、洪水,往往是滑坡频发、交通中断、倒杆断线、电信失灵、电网破坏,加之巴山多夜雨历史上的特大洪水多发生在夜间,一旦发生洪灾,指挥系统便失去指挥能力。为了把洪水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区应建成一个现代化的防汛指挥系统,应用先进的信息收集,通信联络手段,采取计算机分析处理,以供决策指挥。并且与南江县、平昌县的防汛指挥系统联网,用上游的雨情、水情推算下游的灾情,进一步进入全省的防汛网络或互联网络,以便信息共享,指挥全流域的防汛工作。535工程布置根据各防洪乡镇河段历年渲泄洪水情况和本次现有行洪能力的复核,堤防护岸工程布置应起到束水为槽,并充分利用现有堤岸线,从而避免较大的改变天然水流流态为目的。54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11年2013年。第六章工程招投标初步方案61招标611招标依据根据招标投标法、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以及川府发20071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意见、11府发20019号文件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之规定,特编制本工程的工程招标初步方案612招标范围本工程的工程招标范围包括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监理。613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按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严格执行四川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比选文件的通知执行。614招标方式公开招标615发包数量本工程标段切分初步拟定为三个部分建筑工程标、设备标、重要材料标。616资质等级对建设项目的勘密、设计及工程监理承标方的资质等级要求达到国家乙级以上资质;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进度要求,选择三级以上施工企业等级的承包商承担建筑、安装工程施工。617工程评标参加评标的专家必须严格按照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四川省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川办发2003113号等的规定执行,项目抽取评标专家、开标、评标均在XX市人民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不在四川省评标专家库中确定评标专家的评标无效。工程招标活动的监督,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严格按照川府发20019号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执行。62比选621比选依据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L97号之规定,特编制本项目的比选初步方案。622比选范围本项目的比选范围设备设施及重要物资采购623比选方式公开比选应当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的媒体四川日报网WWWSICHUAMDLNLYCOMCN上发市比选公告,指定媒体同时代为接受申请人自愿报告。比选公告应当载明比选人的名称和地址、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申请人的资质等级等报名条件以及报名办法等事项。比选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最少不得少于三个工作日。比选人邀请参加比选竞争的比选申请人即比选被邀请人数量为2至4个,比选人应在此范围内预先确定被邀请人的个数,并在比选公告中载明。符合比选公告规定条件的比选申请人在2个以上,但等于或者少于比选公告中预先确定的个数时,比选人应向全部比选申请人发出比选邀请。符合比选公告规定条件的比选申请人超过预先确定的比选被邀请人个数的,比选人在监督部门以及自愿到场的比选申请人的现场监督下,按预先确定的比选被邀请人数量从比选申请人中随机选择确定,当场向其发出比选邀请,同时将比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书面或通过指定媒介告知比选申请人。624发包数量按工程需要分步分段择时发包,数量待定。625资质等级为保证质量和满足进度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626评审比选人进行比选时,应当通知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到场监督,比选人组建的评审委员会与比选申请人进行谈判、评比、打分等方式进行评选。评审委员会由比选人选派本单位有关技术、经济、招标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成员人数为3人或者3人以上单数。比选人单位不具备前款规定的专业人才的,应当在四川省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补齐。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编制说明711工程概况XX区防洪工程主要包括巴河(曾口、梁永、三江)、XX河(XX)、毛溪河(三汇、义兴)、渔溪河(渔溪、青木、鳌溪河、同乐、驷马河(花溪、水宁寺),共计11个场镇,经规划堤防及护岸工程决长474KM,就建XX市城区大佛寺至柳津桥40公里堤防。712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835745M3,土石方填筑44470M3,砌石197817M3,砼57475M3,浆砌卵石38492M3,钢筋1067T。713总投资工程总投资134500万元,本次规划防洪工程治理总工期为3年,分三期实现完成。一期工程计划三东、青木、梁永、XX4个场镇及XX城区大佛寺至柳津桥4公里的堤防工程,工期1年;二期工程计划曾口、XX、三汇、义兴4个场镇堤防工程,工期1年;三期工程计划渔溪、同乐、水宁寺、花溪4个场镇堤防工程,工期1年。714编制原则和依据1、编制原则本次防洪规划充分总结历年防洪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各规划点河道特点及河床演变特性,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提高综合防洪能力,执行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现行有关投资估算的规定、办法、定额及相应的费率标准进行编制。2、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防洪标准GB5020194;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5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6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7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8四川省2002建筑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A;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B装饰装修工程;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C安装工程。5、基础单价1人工预算单价工程所在地区为六类工资区,三级以上施工企业,其标准工资为工长711元工时,高级工661元工时,中级工562元工时,初级工304元工时。2费率标准建筑工程取费费率表3建筑材料价格见附表4风、水、电价格本工程施工用电由国家电网供电,基本电价045元KMH,电、风、水经分析计算,预算价为电L03元KMH风018元M3水057元M36、其它费用1临时工程临时工程中的临时房屋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工程量进行计算;其它临时工程按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2计算。2科研勘测设计费勘测设计费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勘测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算。编号取费项目计算基础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砼工程模板工程安装工程一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直接费222227现场经费直接费466645直接工程多二间接费人工费464650三企业利润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之和77777四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3223223223223223其他费用定额编制管理费建安工作量的008计算工程质量监督费;建安工作量的007计算预备费按照第一至四部分合计投资的74计算。72投资估算根据上述编制原则及依据,经计算,XX区防洪近期规划静态总投资34500万元;其中三汇214650万元,XX579766万元,义兴161111万元,渔溪327626万元,青木177290万元,同乐234006万元,花溪143128万元,水宁寺171531万元,曾口510603万元,梁永341448万元,三江454871万元,大佛寺至柳津桥段133970万元。63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4500万元,资金来源是1、申请省基金投资27600万元,地方配套6900万元。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81基本资料811工程概况XX区防洪规划主要包括三汇场镇、XX场镇、义兴场镇、渔溪场镇、青木场镇、同乐场镇、花溪场镇、水宁寺场镇、曾口场镇、梁永场镇、三江场镇。经规划堤防工程总长474KM,护岸工程总长496KM,排涝工程3处,工程总工期为3年,分三期实施。工程兴建后,各防洪场镇根据其重要程度使其抗御洪水标准分别达到20年及L0年一遇洪水标准,将保护沿河两岸城镇、工矿企业、交通、电力及通讯等各项设施。对促进沿河两岸城镇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为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XX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12评价依据1、水利部颁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742、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4、现行财税制度5、2009年物价水平82费用821工程设施投资根据施工工期安排,防洪规划工程总工期为3年。根据工程投资估算成果,工程静态投资为34500万元(详见附表)。二、年运行费工程年运行费包括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维护费、其他费用等,参照其它类似防洪工程,本阶段按工程表态总投资的2估算年运行费用为690万元。83效益防洪工程主要效益为防洪效益,兼有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及其他效益等。831防洪效益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防洪效益和间接防洪效益。1、直接防洪效益根据频率曲线,分别计算有、无防洪工程时多年平均洪灾直接损失值分别为1838万元和13482万元,两者间差值则为本工程多年平均直接防洪经济效益,经计算为11644万元。2、间接防洪效益间接防洪效益主要包括淹没区内因洪水淹没造成停工、交通运输受阻、电力中断等情况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造成经济损失,以及洪水期后,原淹没区因洪灾损失影响,使生产、生活水平下降,工农业产值降低造成的各种损失。参照类似工程,按直接防洪效益的25计,其间接防洪效益为2910万元3、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直接防洪效益与间接防洪效益之和,其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14554万元。832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1、社会效益根据L998年7月XX区防洪城镇洪灾损失统计,全区共有52人受伤,3人死亡,损失房屋5806问,沿河一带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被洪水冲走。由于沿河两岸城镇经常遭受着洪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