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说明书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2月第一章区位关系与现状一、区位关系1、风景区在全国和四川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XX,位于白龙江下游,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200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18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位于我国西部川、陕交界的秦岭南麓,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北缘。风景区行政辖属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市中区,景区跨青川县的姚渡镇、木鱼镇、骑马镇、沙州镇及市中区的三堆镇,距成都市340公里,距广元市区29公里。风景区东起金山,西到骑马,北接姚渡镇,南至宝珠寺水电站,面积4203KM2,其中水域面积75KM2。地理位置东经1052010538,北纬32283245之间。(2)景域关系XX风景名胜区在省域属人文丛林与山水游览区的蜀道雄关单元。省域风景名胜体系的规划要求是省域传统的风景游览地,维持原有主要职能,开展山水审美及文化品鉴游览,并以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为主题深化其展示内容。2、风景区与汶川地震灾区的位置关系风景区地域主要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约占风景区用地的2/3;其余属广元市中区。青川县是“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极重灾区,市中区也为地震重灾区,因此,XX风景区属于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二、风景区现状概况1、历史沿革XX是宝珠寺水电站在白龙江上建成后形成的峡谷水库,1997年11月形成水域面积为75平方公里,库容量267亿立方米的大型湖泊。XX于1993年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自然特征(1)地质地貌青川县介于摩天岭与龙门山两大地层区划之间。地貌主要地特征为海拔10003500米的中山区,为新构造运动的抬升区。由于侵蚀割蚀和各种边块块体的抬升作用,造就了本区起伏崎岖的山地景观和龙门山北段西缘山区的特有风貌。由于风景区所在地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形总体上升,河流强烈下切成V字型,地形切割破碎,岭谷间交差悬殊,造成了由东南向北逐级交耸,错落有致的中低一中高山峡谷地貌。全区相对高差1305米,切割深度500700米,峡谷坡度最高达80以上。陡壁悬崖比比皆是。风景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龙门山断裂与西秦岭摩天岭褶皱带交接位。岩层变形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广泛出露的变质岩系、碳酸盐岩、断裂、节理和岩性差异是控制整个风景区景貌的主要原因。青川断裂地处川陕两省交接地带,位于宝珠寺水电站坝址22公里,延伸数百公里,系一条由南北两支相互平行的区域性断裂,断层呈北东5580展布,倾向北西,倾角5080为压轴性断层。茶坝断层位于水电站坝址上游10公里水磨沟附近,该断层延数百公里,走向北东5580,倾向北西,倾角4170,以压性为主,亦有扭性。龙门山北东构造带由单式和复式褶皱压性或压扭性断层以及与其垂直的张扭性断裂和斜交的扭性断层组成。总体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岩性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灰岩。(2)水文气象风景区水系以白龙江为干流,有大团河、汉道河、乔庄河等众条主要支流。白龙江发源于阿坝州降托山麓,全长200公里,其中约70公里流经风景区。该江最后在古城昭化与嘉陵江汇合。风景区内XX河床平均比降为8,多年平均流量525立方米/秒,流速122米/秒。河床均为石质,水质清澈。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秋多温湿的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全年气候分为春86天,夏76天,秋74天,冬129天。年平均温度15,降雨量900毫米,相对湿度74毫巴,日照量1300小时,蒸发量800毫米。七八月份平均温度19,最低10。春夏秋气候宜人,蓄水后冬季温度将升高,夏季降低。(3)动物资源兽类有6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小熊猫、猞猁、金猫、云豹、豹、林麝、毛冦鹿、水鹿等10余种;三类保护动物有鬣羚、班羚、岩羊、大灵猫、小灵猫等五种,黑熊数量亦不少。鸟类300余种,有古北界典型种类的星鸦、朱雀、岩鹨、兰额红尾鸲、北红尾鸲;有东洋界的南方种类,如山椒鸟、太阳鸟、啄木鸟、画眉等;东洋界西南区的特产种类有绿尾虹雉等。在低海拔丛中绿鹦咀鸦、大山雀、绿背山雀、普通朱雀均较常见。爬行类有康定滑蜥、科鳞蛇、黑头剑蛇、鸟稍蛇、菜花烙铁头蛇等10余种。两栖类有山溪鲵、大鲵、岷山蟾蜍、日本林蛙、中国林蛙等9种。鱼类天然水域鱼类只有5目11科46属70余种。(4)植物资源青川县境内植物门类繁多,共有高等植物180多科,900多属、3100多种,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植物群落分布亦具有带谱性,因过量砍伐,致使植物带谱下属界限紊乱,从森林分布可划分为5个谱序。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下,常见的壳牛科、胡桃科、松科、柏科、桦木科等。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为主,分布于海拔11001900米之间,常见的有壳牛科、桦木科、杨柳科、松科、樟科、茶科、菜科、禾本科等。山地暗针叶林带冷杉为主,云杉次之,分布于海拔19002400米间,常见有杉科、桦树科、桦木科、竹亚科、禾本科、杜鹃花科等。冷杉为主山地暗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24002800米之间,常见有杉科、桦茶科、杜鹃科、禾本科等。高山草甸带分布于海拔2800米以上,以禾本科、蒲草科、草本植物为主。其它植物大宗计有党参、泡参、苔参、白芨、山药、天麻、天冬、大黄、春夏、紫胡、香附、红花等。1985年后,引进的用材树种有大叶槐、千丈、法桐、柳杉、金钱松、火炬松等;经济林树种有油茶、核桃、板栗、银杏、花椒、油橄榄、梨枣等。3、居民人口XX风景区共有沙州、营盘、金洞、三堆四个乡镇,38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12437户,总人口54024人,民族均为汉族。1997年由于宝珠寺水电站的建设,风景区588米高程以下的移民约3万2千多人,于1998年汛期前全部搬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风景区及周边共规划迁建了沙州、姚渡、营盘、木鱼、金洞、骑马6个乡镇及村庄,使移民基本得到了安置,风景区基本上是个移民安置区。4、管理XX风景区自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在1997年成立了XX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原设于沙州镇镇区,于2002年搬至广元市区,现有职工18人。在沙州镇设有管理局常设机构管理局沙州办事处。有工作人员若干人,负责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5、基础设施(1)道路交通风景区内现有国道212线通过(重庆至兰州),还有省道105线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村道路。国道212线为二级公路,省道105线为三级公路,县、乡公路为四级以下及等外公路。(2)电力、通信风景区内电源由国家电网提供,现有两条110KV输电线通过,木鱼镇已建成110KV变电站,沙州镇现有35KV变电站。各乡、镇均已建成较完善的供电系统。风景区各乡镇(包括木鱼、姚渡、骑马)设有邮电分局,建有一定规模的程控电话。沙州镇还建成了100门高频电话及移动电话微波站。各乡、镇间已架设了通讯线路。(3)供热燃气风景区内居民采暖主要为燃煤和电能,无集中供热和燃气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4)给排水工程风景区内各乡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给水系统,水源主要为XX湖水,部分乡镇以地下水及山溪水为水源,总贮水容积为1600吨。风景区内现状各乡镇排水体系均为雨、污合流制,已建成DN500800的排水管道,大部分乡镇建成区,利用道路边沟或路下暗沟排水,收集雨、污水,进行处理后,直接排入XX。4、旅游服务设施风景区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主要集中在沙州镇和营盘乡,建有客运码头10处,游船25艘,建有长途客运站3处。宾馆2座,招待所1个,旅馆3处,饭店3处(旅游定点饭店2处),共有床位约300张。第二章风景区规划与实施情况一、规划编制省级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1998年编制完成,省政府1998年批准实施,因申报成国家级后不再适用。国家级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广元市人民政府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于2007年底编制完成,于2009年1月由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审查通过,正处于实施期。二、风景区总体规划要点1、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5年;远景2026年2035年;2、范围北至姚渡镇,西至木鱼镇、骑马镇,南至紫兰坝水电站,东至省界,面积4203KM2;其中包括沙州镇区、三堆镇区、营盘乡、金洞乡4个乡镇的6个居民委员会乡及沙州镇、三堆镇、营盘镇、金洞乡镇、姚渡镇、木鱼镇、骑马乡镇38个行政村。3、性质XX为大规模湖泊型风景区,以丰富多变的水体空间为主体,兼三国文化景观,以壮、阔、秀、幽为特色,可供人们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主的具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品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总体布局规划采用“二线、二轴、一心、一环、七景区”带状布局。二线风景区的二条景观线,主线为兰州至重庆的二级公路,次线为兰州至海口的高速公路。二轴、南北向轴为观光游览轴;东西向轴为休闲游览轴;一心轴心沙州湖。一环环湖路。七景区景谷峡景区、金山景区、白水关景区、青草坪景区、洛阳河景区、小三峡景区和宝珠寺景区。三、风景区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的项目(1)优先开发景点白水关景区和小三峡景区优先开发景点包括白水关、女儿碑、二郎台、湖外湖、石马洞、桃源洞等自然景点和古栈道、木牛流马山等人文景点。金山景区的永红村,青草坪景区的幸福村2个景点。(2)导游设施游人中心建设金洞乡镇和沙州镇两处游人中心。导游站建设金洞乡、沙州镇、营盘乡三处导游点。(3)交通设施高速公路完成兰海高速公路XX风景区段的建设。道路结合风景区原有的212国道和湖两侧的道路,完成XX风景区部分环湖路建设,完善风景区的道路交通设施,形成风景区的旅游干线。停车场建设8处停车场。分别位于三堆镇、沙州镇、盐井溪、张家沟、金洞乡镇、幸福村、木鱼镇和姚渡镇,另外在主要接待点设小型生态停车场。客运中心结合环湖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设姚渡镇和三堆镇为对外交通客运中心。步游及骑马游道结合景点设置多条步游道和骑马道。(4)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沙州镇接待服务基地和三堆镇、姚渡镇、木鱼镇接待服务区。近期建设旅宿床位数1400床。(5)基础工程按远期规模一次性建设各种接待站的取水、净水工程设施;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与宾馆等接待建筑同步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对穿过景区的高压线架空线路进行一次性改线工程;敷设电信局至各接待服务区、接待服务点的光缆线路,按标准安装宾馆客房电话,扩建5个移动通讯基站,分别布置于姚渡镇、沙州镇和三堆镇,保证景区的主要景点和地域手机信号。(6)环境保护与整治对风景区内违章建筑实施拆除;对风景区原有厕所经行改造,在接待点新增厕所;加强游览干道,道路两侧和建筑物四周绿化;加强森林防火、防震、防止不良地质灾害等防灾工作。近期建设项目及估算表类别项目名称规模单价投资额备注白水关1000元女儿碑100万元幸福村1000万元永红村1000万元二郎台100万元湖外湖100万元石马洞50万元桃源洞50万元古栈道50万元景点建设木牛流马山50万元游人中心2000M21800元/M2360万元游赏设施导游站4个150万元/处600万元改造公路153KM80万元/KM12,240万元步道72KM10万元/KM720万元交通设施停车场4200M2200元/M284万元接待设施床位1400床5万元/床6665万元沙州镇400床三堆镇800床供电工程250万元给水工程100万元排水工程100万元邮电通信工程200万元基础工程广播电视工程30万元其它200万元合计25049万元四、总体规划实施情况XX风景区自成立以来,广远市政府的领导下,风景区管理局积极组织资金对风景区进行保护和开发,先后开发了小三峡景区、白水关景区,在盐井溪修建料旅游码头和景区入口,在沙州镇建设料旅游码头、管理处、旅游宾馆和服务设施,在营盘乡修建料旅游宾馆和码头,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风景区已经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发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见下表)。景区已建成设施表类型分类型现状设施备注自然景点湖外湖、木牛流马山、石马洞、二郎台、小三峡、鲁班峡、养马沟、五里垭、古营盘梁9处景点人文景点白水关、白云观、女儿碑、木牛流马制造处、马鸣阁道、古栈道、宝珠寺、奎星楼8处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广元市区沙洲管理处、盐井溪入口管理点管理景区监控系统接待沙州旅游镇400床;三堆旅游镇269床,营盘乡旅游村200床869床管理和旅游设施服务盐井溪服务站三堆镇、沙州镇游人中心导游盐井溪、沙州镇景区标志公路G212三堆镇姚渡镇;沙州镇木鱼镇旅游公路步游道木牛流马制造处木牛流马山码头盐井溪、沙州镇、营盘乡旅游码头公交车站沙州镇、三堆镇公交车站道路交通停车场三堆镇、盐井溪码头、沙州镇给水沙州镇、三堆镇给水站排水各接待站污水处理设施电力沙州镇35KV变电站基础设施邮政沙州镇、三堆镇邮政支局电信各电信支局至各接待站的通讯电缆环卫景区公厕6座第三章风景区地震灾损评估一、灾损评估依据本次地震灾损情况及数据来源于广元市XX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提供的风景名胜区受灾情况统计表和风景名胜区灾情状况评估调查。二、风景区灾损概况XX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西部,跨青川县和利州区,青川县属“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由于风景区主体在青川县,因此,风景区地震中受损比较严重,造成风景区内多处地质灾隐患,区内的沙州旅游镇几乎被夷为平地,景区内的景点、道路、桥梁、码头、管理、旅游、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风景区地震直接经济损失13200万元。目前XX风景区各项旅游和基础设施没有恢复,且风景区盐井溪主码头处于地质灾害威胁之中,导致风景区至今未能恢复开放,基本丧失接待游客的能力。三、风景区灾损评价1、风景资源受损严重地震造成风景区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岩体垮塌,使景区内部分景点受损,自然景点包括二郎台孤峰断落、小三峡岩体崩落等。人文景点包括古栈道、马鸣阁道局部断落,白水关遗址损毁,白云观、宝珠寺建筑垮塌等周围环境被破坏,其他景点也不同程度受到损坏。2、管理和旅游设施受损极其严重(1)管理设施位于广元市区的风景区管理局办公楼和位于沙州镇的景区管理处成为危房,建筑内部设施全部损毁;盐井溪入口管理点损毁;风景区所有监控系统损毁,景区的管理处于无人值守状况。(2)导游设施沙州游人中心成为危房,三堆游人中心局部损毁,盐井溪和沙州镇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识损毁;风景区内景点、设施标识标牌损毁多处。(3)接待服务设施沙州旅游镇、营盘乡旅游村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全部损毁,三堆旅游镇接待服务实施大部受损,盐井溪服务部损毁。3、道路交通设施受损区内旅游公路均受到地震破坏严重,其中木鱼大桥断裂,多处桥梁受损,部分路面塌陷,断裂;景区旅游码头和停车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4、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风景区内电力、给水、排水、邮政、电信、环卫设施受损,沙州镇管网全部损毁,目前大多采用临时应急线路。5、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风景区内发生多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公路、部分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和居民存在不安全隐患。四、风景区各类设施受损程度评价1、灾损程度分类规划将XX风风景名胜区各类设施损毁情况,依据损毁成都分为四类极重损毁设施完全损坏或成为危房,尚失使用功能,须原址或易址重建;严重损毁设施局部损坏,基本尚失使用功能,须原址或易址重建;一般损毁设施局部损坏,部分功能还能使用,经修复可以恢复原有功能;轻微损毁设施受损极小,不影响使用功能,简单修复即可使用。2、灾损情况统计风景区灾损情况如下表风景区灾损情况一览表类型灾损名称受损情况受损程度二郎台景观主体受损极重飞凤山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小三峡局部崖体崩塌木牛流马山局部崖体崩塌龙洞峡局部崖体崩塌一般自然景观龟鹤峡局部崖体崩塌轻微白水关遗址景观主体受损古栈道部分栈道受损马鸣阁道部分栈道受损白云观建筑主体受损严重木牛流马制造处遗址景观部分受损宝珠寺建筑局部受损风景资源人文景观女儿碑景观局部受损一般风景区管理局建筑全毁极重沙洲管理处建筑全毁极重盐井溪入口管理点建筑成危房,存在次生灾害隐患管理设施监控系统损毁严重三堆镇游人中心建筑成危房沙州镇游人中心建筑成危房管理和旅游设施导游设施景区标示标牌景区标志损毁多处极重类型灾损名称受损情况受损程度沙州镇旅游镇建筑全毁盐井溪服务部建筑成危房,存在次生灾害隐患营盘梁宾馆建筑全毁极重接待服务设施三堆镇旅游村设施局部损毁一般三堆镇沙州镇段部分路面损毁,存在多处地质灾害沙州镇木鱼镇部分路面损毁,存在多处地质灾害旅游公路沙州镇姚渡镇部分路面损毁,存在多处地质灾害一般步游道白水关养马沟部分路面损毁一般沙州镇停车场全毁沙州镇公交车站全毁极重盐井溪停车场地基塌陷,存在次生灾害隐患严重三堆镇公交车站地面及配套设施部分损毁交通设施及停车场三堆镇停车场地面及配套设施部分损毁一般沙洲至木鱼大桥全毁极重三堆至沙洲大桥局部损坏严重桥梁金洞大桥局部损坏严重沙洲码头全毁极重盐井溪码头存在次生灾害隐患严重道路交通设施旅游码头营盘乡码头部分受损严重苟家垭35KV变电站局部损坏一般电力景区电力线部分受损一般给水沙州镇给水管网全部损毁极重排水沙州镇排水管网全部损毁极重沙州镇邮政支局全部损毁极重基础设施邮政电信沙州镇电信支局全部损毁极重类型灾损名称受损情况受损程度沙州镇广播电视站全部损毁极重6处旅游公厕全部损毁严重环卫多处垃圾箱全部损毁严重飞凤村居民点存在次生灾害隐患极重居民黄毛峡居民点存在次生灾害隐患极重山体植被风景区7000平方米山体植被受损严重五、风景区灾损总体评估依据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XX风景名胜区属轻度受灾和优先恢复的风景区,地震对风景区的基础设施、管理服务设施破坏严重,但是风景区主体景观并未遭到破坏,因此,风景区具备快速恢复,早日开放的条件。第四章风景区地质灾害分析依据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512”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广元市青川县),风景区内存在多处地质灾害点,其中对风景区内居民、游客、旅游设施有直接影响的灾害点,共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合特征为滑坡。风景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飞凤山滑坡、黄家峡滑坡、柏树湾滑坡、麻地湾滑坡、邓家山滑坡、竹林边滑坡(见下表)。风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表行政位置灾害体规模主要诱发因素险情分级稳定性评判威胁对象隐患点名称镇、村、社体积万M3危险区万目前状态趋势状态人口户、人生命线工程重要设施M2飞凤山滑坡三堆镇地震、暴雨中型稳定性差不稳定20户80人212国道盐井溪码头黄家峡滑坡金洞乡地震、暴雨中型稳定性差不稳定40户160人212国道柏杨树湾滑坡沙州镇755地震、暴雨中型稳定性差不稳定212国道麻地湾滑坡沙州镇1812地震、暴雨中型稳定性差不稳定212国道邓家山滑坡沙州镇4017地震、暴雨中型稳定性差不稳定212国道竹林边滑坡沙州镇25135地震、暴雨中型稳定性差不稳定212国道第五章规划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规划的必要性与意义XX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是风景区法定的保护性、抢救性重建规划,是“512”汶川大地震国家灾后重建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汶川地震灾区城镇体系规划和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的次级层次规划,是在XX风景区对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指导意见的具体落实和细化。同时,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可以作为风景区今后2年保护、发展和建设的蓝本,对风景区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选址、规划、设计和重建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XX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无论是从落实国家灾后重建计划,还是促进风景区自身的发展,都是十分急迫和具有实际意义。二、规划范围与重点1、规划范围本次灾后重建规划以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上位规划,因此工作范围与总规保持一致,面积为4203KM2。依据风景区开发建设的现状和地震灾损的分布情况,确定风景区的青草坪、白水关、洛阳河、小三峡和宝珠寺五个景区为灾后重建范围,面积为24713KM2,其中,白水关和小三峡景区为重点重建区。2、规划重点本次规划的重点是针对风景区灾后重建区24713KM2范围内,为达到风景区恢复基本功能,安全营业运营的目的,确定风景区必须重建的项目总体布局、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配套保障措施等,突出体现在恢复风景资源、管理和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防灾避灾体系、游客安全性保障等方面。对于风景区内的过境交通、城镇及村民住房等受灾设施,由其他专业规划给予安排。三、规划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使风景区恢复基本功能,保障游客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各项设施达到或超过震前的水平,景区的灾后重建应纳入国家灾后重建计划,规划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重建风景区受损的管理、安全监控、旅游服务、道路交通和基础工程设施,重组景区游览线路,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2、摸清风景区地质灾害隐患,受威胁的居民和旅游线路、设施进行搬迁避让,消除游客和居民不安全隐患。四、重建项目类型为保持与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指导意见国家灾后重建资金支持项目的一致性,将XX风景区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分为七大类,即风景资源恢复、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基础工程设施、居民避险安置、防灾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恢复。第六章重建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以及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指导意见、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编制XX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9年2010年。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安全第一的方针,把风景区游客和居民的安全放在首位,优先安排居民避险安置,恢复和重建风景区受损的景点,重建风景区管理、旅游服务与基础设施,早日恢复风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增强风景区自身造血能力,减轻国家负担;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实现XX风景区的全面复苏。四、重建原则1、突出重点,安全第一在地质灾害隐患评价的基础上,以保障游客和居民安全为前提,科学制定风景区灾后重建规划,重点解决居民避险、景观景点、管理、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2、尊重自然、保护文化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主要依靠自然的力量,历史文化景观的重建尽量依据历史原貌重建景区受损文化景观、景点,修旧如旧,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展示。3、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重建景区保护和旅游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景区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规划一些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并适当提高景区配套设施等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4、景镇统筹、协调发展风景区灾后重建规划和风景区内沙洲、三堆镇等城镇的灾后重建规划进行互相协调,做到各有侧重,设施项目不重复,促进景区与城镇协调发展,为灾后风景区与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依据。5、依托外援、循序发展在风景区基本没有旅游收入的灾后重建期,要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里、对口支援省市和社会资金投入灾后重建,依项目带动景区发展,循序渐进,早日恢复风景区的自身的造血机能。五、重建目标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风景区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完成风景区受威胁居民的避险安置,恢复风景区受损景点、重建风景区管理、旅游服务设施、基础工程,自然修复风景区生态环境,使风景区各项设施基本恢复和适当超过震前的水平。通过两年重建,恢复和全面提升XX风景区功能,使之具备安全、持续运营能力。第七章重建总体布局一、重建分区依据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区现状已开发情况、地震受损情况,将风景区分为重点重建区、一般重建区、非灾后重建区三大类区域。1、重点重建区包括小三峡景区、白水关景区。2、一般重建区包括宝珠寺景区、青草坪景区、洛阳河景区。3、非灾后重建区包括金山景区、景峡谷景区、生态协调区。二、规划结构采用“环状串珠式”布局模式,形成“一环三点五区”的布局形态。1、一环风景区恢复的主游览环线三堆镇土地坪小三峡白水关沙州镇金洞乡湖外湖土地坪三堆镇,由风景区水上游线和国道212陆路游线形成。2、四点风景区住游览环线上的4处旅游支撑点三堆镇、沙州镇、土地坪和营盘乡。3、五区通过风景区灾后重建后,恢复的具备安全旅游接待能力的5个景区小三峡、白水关、青草坪、洛阳河和宝珠寺景区,其中,小三峡和白水关是主要重建景区。三、设施布局1、出入口主入口设两处,南入口位于三堆大桥北侧,西入口位于沙州镇西侧。2、管理机构XX风景区管理局设于广元市,在原址重建。XX风景区管理处设于沙州镇,在原址重建。将现状盐井溪管理点,迁址土地坪,重建。在南入口处,重建三堆镇入口管理点。3、旅游设施(1)接待服务设施规划分三级设置旅游镇设于沙州镇、三堆镇2处,旅游村设于营盘乡。服务部设于土地坪码头、金洞乡、木牛流马山、木牛流马山制造处、湖外湖、金洞乡码头、白云观、白水关8处。(2)导游设施在南入口和沙州镇各设一处游人中心。4、游线布置规划有车游道2条、步游道2条、水上游线1条。车游道国道212线三堆镇沙州镇;养马沟白水关400亩橄榄园。步游道二郎台湖外湖金洞乡码头;木牛流马山马鸣阁道木牛流马制造处。水上游线土地坪码头小三峡白水关沙州镇。四、游览规划1、游览分区根据风景区游览区区域可恢复程度,结合传统游览路线分为7个游览组团(1)土地坪游览组团以土地坪码头为依托,水上娱乐为内容,商业服务和焦家园农家体验为辐射,形成一处参与性水上休闲区。(2)小三峡游览组团以小三峡为中心,形成以土地坪码头和金洞乡码头为起始的水上游览线,以湖外湖为中心,沿湖形成步游环线,尽揽鲁班峡、小三峡、二郎台等景点,成为一处水上观光揽胜游览区。(3)古栈道游览组团以马鸣阁道古栈道为线索,上木牛流马山,体验参与木牛流马制作,追忆三国遗风,形成一处参与性的三国文化体验区。(4)白水关游览组团以白水关遗址为中心,养马沟、橄榄园为腹地,形成一处游览性的三国文化体验区。(5)白云观游览组团以白云观为核心,橄榄园为背景,形成一出宗教游览地。(6)沙州镇游览组团以沙州镇为中心,形成一处以文化、休闲、餐饮为内容的服务性休闲区。(7)三堆镇游览组团以三堆镇为中心,奎星楼为标志,形成一处以历史体验、娱乐、休闲、餐饮为内容的服务性娱乐休闲区。2、游程规划(1)主题游线规划景区以“水上休闲观光和三国文化体验”为主题,规划主导游程为二日游。(2)游程规划一日游三堆镇土地坪码头小三峡二郎台湖外湖沙州镇镇(午餐)三堆镇。二日游三堆镇土地坪码头小三峡二郎台湖外湖二郎台沙州镇(住宿)营盘乡码头白水关白云岛沙州镇三堆镇。第八章风景资源恢复重建一、景区重建规划布局1、小三峡景区风景区的景观最秀美的景区,面积6355平方公里,包括黄毛峡、龙洞峡、太阳峡、二郎台、石马洞、湖外湖、女儿碑、木牛流马山等自然景点和古栈道、马鸣阁道、木牛流马制造处等人文景点。景区景点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但是恢复容易。规划重点迁址重建盐井溪码头、盐井溪码头服务部、盐井溪码头管理点、盐井溪码头停车场,迁址于土地坪。恢复重建二郎台、飞凤山、小三峡、木牛流马山、龙洞峡、古栈道、马鸣阁道、木牛流马制造处、女儿碑等景点;新建木牛流马山服务部、金洞乡码头服务部、木牛流马山服务部、木牛流马制造处服务部、湖外湖服务部等管理、旅游设施;治理黄毛峡地质灾害隐患;新建湖外湖步游道、金洞乡码头、金洞乡停车场、木牛流马山停车场、木牛流马制造处停车场等道路交通设施;搬迁飞凤村居民20户至土地坪安置,搬迁黄毛峡居民40户至黄毛峡国道212东侧安置。2、白水关景区风景区景观最秀美的景区之一,包面积4767平方公里,括白水关、五里垭、古阴平国遗址、古营盘梁等人文景点和刘家峡、沙州湖、橄榄园等自然景点。景区人文景点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但是易于修复原貌。规划重点重建白水关景点、重建白云观景点;重建营盘乡旅游村,新建白水关服务部、白云观服务部等管理、旅游设施;重建白水关养马沟旅游公路、营盘乡码头、新建白云观码头等道路交通设施。3、青草坪景区风景区的西大门,是通往青川县县城较为重要的通道,风景区的北面主入口,面积4982平方公里。规划重点重建沙州旅游镇,包括重建沙州镇管理处、游人中心、景区标志、沙州旅游镇等管理、旅游设施;重建沙州镇公交车站、沙州码头、沙州镇停车场、木鱼大桥、沙州大桥等,以及基础设施。4、宝珠寺景区广元市区方向进入风景区的主入口景区,地理位置重要,面积44522平方公里,有奎星楼(市级文保单位)、宝珠寺、龟鹤峡等景点。规划重点重建三堆旅游镇和三堆入口游人中心,重建风景区监控系统、风景区入口标志;重建三堆镇旅游设施、公交车站、停车场等设施;新建三堆管理点等。5、洛阳河景区景区为过渡性景区,面积4078平方公里,相对其它景区此处的景点较少,植被较差。地震中过境旅游公路局不受损。规划首先修复受损部分的国道212和桥梁,同时加强道路两侧山体保育。二、景点规划1、自然景点规划形成自然景点13处二郎台、飞凤山、小三峡、龙洞峡、龟鹤峡、木牛流马山、湖外湖、黄毛峡、石马洞、养马沟、古营盘梁、400亩橄榄园、300亩橄榄园等。其中恢复重建6处,保留7处。2、人文景点规划建设人文景点8处白水关、古栈道、马鸣阁道、白云观、木牛流马制造处、宝珠寺、女儿碑、奎星楼等。其中重建8处,保留2处。三、风景资源恢复重建规划通过对受损风景资源的评估,因地制宜的采用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手段,尽可能地恢复景区受损景观、景点的自然和历史原貌。1、自然风景资源恢复重建(1)原则1)自然风景资源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应充分研究,慎重进行。2)自然风景资源恢复利用应加强地质灾害评估和安全鉴定,对有安全隐患的景点、景物,可采取加固、支撑等措施进行维护,并定期进行安全性、稳定性检查。3)保护在地震中裸露的等地质珍迹,作为地质研究、科考的对象,有条件的可开辟为景点,但不可对地质珍迹造成损害。(2)自然风景资源恢复项目与投资自然景点的恢复在依靠自然的力量前提下,对一些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的景点应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如下自然风景资源恢复重建项目规划表编号名称恢复措施规模重建时序投资(万合计(万(年)元)元)JJZ1二郎台原址修复一处2009100JJZ2飞凤山原址修复一处200920JJZ3小三峡原址修复一处2009100JJZ4木牛流马山原址修复一处201050JJZ5龙洞峡原址修复一处200910JJZ6龟鹤峡原址修复一处2010503302、人文景观资源重建(1)原则1)人文风景资源重建以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为前提,整旧如旧,必须要有详细的设计作为依据,名胜古迹的修复与重建按照原貌进行,维护文物古迹的真实性。2)人文景点的修复与重建需加强抗震能力。(2)人文风景资源恢复项目与投资对在地震中受损和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人文景点,应通过人工的方法尽快恢复,保持景区的历史文化氛围人文风景资源重建项目规划表编号名称恢复措施规模重建时序(年)投资(万元)合计(万元)JJW1白水关原址修复一处20101000JJW2古栈道原址修复46KM201070JJW3马鸣阁道原址修复46KM201070JJW4白云观原址修复一处2010300JJW5木牛流马制造处原址修复一处2010100JJW6宝珠寺原址修复一处2010300JJW7女儿碑原址修复一处201010019403、风景资源恢复重建时序与投资风景区风景资源恢复重建项目共计15处,投资估算2270万元。其中2009年恢复重建4处,投资230万元,2010年恢复重建9处,投资2040万元。风景资源恢复重建时序表恢复重建项目时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投资(万元)合计(万元)2009年502302010年2820402270第九章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重建一、规划布局1、管理设施规划分三级设置风景区管理机构管理局管理处管理点。风景区管理局于广元市重建,管理处于沙州镇重建,管理点设于三堆主入口和土地坪码头2处重建,监控系统中心于三堆镇重建。2、旅游服务设施(1)接待服务设施规划分三级设置旅游镇旅游村服务部。旅游镇设于沙州镇和三堆镇2处,旅游村设于营盘乡,服务部设于土地坪码头、金洞乡、金洞乡码头、湖外湖、木牛流马山、木牛流马制造处、白水关、白云观8处。其中重建4处(沙州镇、三堆镇、营盘乡、土地坪码头),新建处(金洞乡、金洞乡码头、湖外湖、木牛流马山、木牛流马制造处、白水关、白云观)。(2)导游设施规划两处游人中心,分别设于三堆主入口和沙州镇,均为灾后重建。标志标牌重要景点、文物点、路口均挂设标志牌,并完善其它标识系统。规划对200处标示标牌进行重建。二、重建规划1、原则(1)对设施的周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避免灾害,异址重建设施的选址不能选址于核心区及其它严格保护的区域范围,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段。(2)设施可分为原址修复、原址重建、迁址重建、新建四种类型。需重建的旅游服务设施不宜简单复建,可以适当提高建设标准。(3)在风景区的步游线沿线恢复配备必要的标示标牌、休息座椅、废弃物箱、公厕、小卖部等公用服务设施。(4)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建筑应在重建中加强抗震能力。2、目标通过重建,恢复风景区受损的管理、监控系统、导游、接待和服务设施。3、重建项目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包括管理设施、监控系统、导游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的重建。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重建项目规划表投资(万元)分类编号名称恢复措施规模重建时序小计合计总投资(万元)LLG1风景区管理局原址重建1000M22009500LLG2沙州管理处原址重建540M22009300LLG3盐井溪入口管理点迁址重建一处2009100管理设施LLG4监控系统重建一套200950015006490LLG5三堆镇管理点新建一处2009100LLD1三堆镇游人中心原址重建2000M220091000LLD2沙州镇游人中心原址重建1000M22009500LLD3沙州景区标志原址重建1处200950LLD4三堆主入口迁址重建1处200950导游设施LLD5景区标示标牌重建200个2009401640LLF1沙州旅游镇原址重建400床2009800LLF2盐井溪服务部迁址重建一处2009100LLF3营盘梁宾馆原址重建200床2010400LLF4三堆旅游镇原址重建800床20091600LLF5湖外湖服务部新建一处2009100LLF6金洞乡服务部新建一处200950LLF7金洞乡码头服务部新建一处200950LLF8白水关服务部新建一处2010100LLF9白云观服务部新建一处201050LLF10木牛流马制造处服务部新建一处201050接待服务设施LLF11木牛流马山服务部新建一处20105033504、重建时序与投资风景区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计21个,投资估算为6490万元。其中2009年规划16个,投资5840万元,2010年规划5个,投资650万元。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重建时序表重建项目时序管理设施导游设施接待服务设施投资(万元)合计(万元)2009年55658402010年0056506490第十章道路交通设施重建一、道路交通规划布局1、旅游公路风景区旅游公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交通性为主的过境性公路,二是以游览为主的旅游公路,其中交通性公路(国道212)的灾后重建,由交通部门的重建规划给予解决,本规划重点是旅游公路的重建白水关养马沟旅游公路。2、步游道重建两条湖外湖环湖步游道和木牛流马山木牛流马制造处。3、其他交通设施(1)停车场重建6处停车场,即沙州镇、土地坪、三堆镇、金洞乡、木牛流马制造处和木牛流马山停车场。(2)公交车站重建2处,即沙州镇和三堆镇公交车站。(3)码头重建5处,即沙州码头、盐井溪码头、营盘乡码头、白云观码头和金洞乡码头。(4)桥梁加固及重建3处,即沙州大桥、木鱼大桥、金洞大桥。二、道路交通重建规划1、原则(1)游览交通道路选线应因地制宜,避开地质灾害地区,避免深挖高填,力求与原有道路能很好衔接,减少因道路建设而形成的地貌创伤面,并提出恢复性补救措施,使其与周边景观和环境相互协调。(2)重建和恢复游览的游览道路,应保持自然地形地貌和历史文脉,不得因追求某种道路等级标准而损伤景源和地貌。(3)在风景区内的崖壁栈道、木栈道、桥梁、码头等游览交通设施修复重建后,必须进行安全评估,达标后才能对游客开放。2、目标通过重建,恢复景区旅游公路、隧道、索道和步游道及其他交通设施的功能,在保障游客和居民安全前提下的有效运营。3、道路交通重建道路交通设施包括旅游公路、步游道和其它交通设施,公交车站、停车场、码头桥梁等归入其它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重建项目规划表投资(万元)分类编号名称恢复措施规模重建时序小计合计总投资(万元)旅游公路DDG1白水关养马沟原址修复33KM2010660660步游道DDB1湖外湖步游道新建76KM2009190190DDQ1沙州镇停车场原址重建5000M22009100DDQ2沙州镇公交车站原址重建一处2009100DDQ3盐井溪停车场迁址重建3000M2200960DDQ4三堆镇公交车站原址重建一处2009100DDQ5三堆镇停车场原址重建5000M22009100DDQ6沙州至木鱼大桥原址重建一处20095000DDQ7三堆至沙州大桥原址修复一处20091000DDQ8金洞大桥原址修复一处2009500DDQ9沙州码头原址重建一处2009500DDQ10盐井溪码头迁址重建一处20091500其他交通设施DDQ11营盘乡码头原址修复一处2009300992010770DDQ12白云观码头新建一处2010300DDQ13金洞乡码头新建一处2009300DDQ14金洞乡停车场新建1000M2200920DDQ15木牛流马制造处停车场新建1000M2201020DDQ16木牛流马山停车场新建1000M22010204、重建时序与投资风景区道路交通设施重建18个,投资估算为10770万元。其中2009年规划14个,投资9770万元,2010年规划4个,投资1000万元道路交通设施重建时序表重建项目时序(年)旅游公路步游道其他交通设施投资(万元)合计(万元)2009年11397702010十一章基础工程设施重建一、基础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1)现状地震前各乡镇均建有水厂,在“512”特大地震中水厂受到一定损坏,但仍可供水,供水管网全部损坏,乡镇居民依靠临时供水管供水。(2)用水量预测接待用水按照500L/(床天)考虑,由各乡镇水厂统一考虑;新规划居民安置点居民用水量按照150L/(人天)考虑,未预见用水量按照上述用水量的20计,用水量分别为黄毛峡居民安置点、土地坪居30/MD民安置点。315/MD(3)消防各乡镇及旅游村按照火灾同时发生1次,消防用水量,火灾延10/LS时按2小时计,故消防用水量为。消防用水储存于各乡镇水厂清水372M池内。(4)重建规划各乡镇、旅游村旅游接待用水依托各乡镇水厂统一考虑;规划在黄毛峡居民安置点新建水厂,规模为;规划在土地坪居民安置点新30/MD建水厂,规模为。315/MD2、排水工程(1)现状沙州镇无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XX,对XX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2)排水体制规划风景区内均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3)雨水排放雨水根据就近、顺应地势的原则直接排放。建筑密集区及居民聚居区敷设雨水管,建筑稀疏区可利用道路边沟和建筑物散水将雨水收集就近排放。(4)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照用水量的90计,日变化系数取15,故污水量分别为黄毛峡居民安置点、土地坪居民安置点。318/MD39/MD(5)重建规划规划各乡镇新建污水处理站,黄毛峡和土地坪居民安置点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模式(可用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设备)。3、电力工程(1)现状沙州镇镇建有35KV(6300KVA)变电站一座,受损严重,同时风景区内部分电力线路受损。风景区内有2条110KV电力线穿过,。风景区内电力线路全部为架空敷设,对景观视线影响很大。(2)用电负荷计算接待设施用电按计,居民用电按/KW床。70/W人(3)重建规划规划黄毛峡居民安置点由金洞乡变电站出10KV电力线供电;规划土地坪居民安置点由三堆镇变电站出10KV电力线供电。为保护景观视线畅通,规划对风景区内游人视线可及的地方的高压电力线进行埋地改造。4、邮政电信工程(1)现状在512特大地震中,沙州镇邮政支局、电信支局、广播电视站、通讯线路均全部损坏。(2)邮政规划沙州镇邮政支局重建已经纳入沙州镇灾后重建规划,故本次规划不做考虑。(3)电信规划电信设施沙州镇电信支局重建已经纳入沙州镇灾后重建规划,故本次规划不做考虑。线路及敷设方式规划新建金洞乡电信支局至黄毛峡居民安置点通讯电缆,负责向黄毛峡居民安置点提供电信业务规划新建三堆镇电信支局至土地坪居民安置点通讯电缆,负责向土地坪居民安置点提供电信业务。线路全部沿公路埋地敷设。有线电视规划规划有线电视线路从金洞乡电信支局至黄毛峡居民安置点、三堆镇电信支局至土地坪居民安置点,线路与电信电缆同沟敷设。各接待点由光节点接入。5、环卫工程(1)垃圾收集与处理各乡镇垃圾转运站已纳入各镇灾后重建规划,故本次规划不再考虑。主要游线每隔500米设置垃圾箱,(2)公厕设置及粪便污水处理考虑风景区近期发展,规划在风景区各服务部及主要景点附近设置公厕,主要游线沿途每隔2公里设置一处公厕。有集中给排水系统应依附于集中给排水系统设冲水厕所,粪便污水由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在无给排水系统的地方设置公厕,采用移动式环保厕所,排泄物定时清运至景区外处理。规划在重建原有6座公厕的基础上,新建24座旅游公厕。二、基础设施重建规划1、原则(1)基础工程设施重建规划项目应与景区规划及实际需求状况相一致,应尽量修复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合理投资,避免浪费。(2)基础工程设施重建规划,应尽可能和各乡镇的基础设施共享利用,避免设施重复建设,减少工程投资,节省运行成本,提高设施利用效率。(3)基础工程设施重建规划技术标准应与各专业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相一致,并遵循各自专业的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对于原有基础设施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应在重建规划中予以改正。(4)基础工程设施重建规划建设应符合风景区风景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恢复、防灾避灾、安全监管监测和管理要求;不得破坏自然景观环境和影响游览,工程管线的铺设应尽量避免多发地质灾害地段或检修困难地段,尽可能实现与周围自然人文景观的和谐、协调和统一。2、目标通过重建,恢复景区给水、排水、电力、邮政、电信、环卫等基础设施为游客和居民的服务功能,并适当有所超前。3、基础工程重建项目基础工程重建包括给水排水设施、电力设施、邮政电信设施和环卫设施(道路交通已单列)的重建。基础工程重建项目规划表投资(万元)分类编号名称恢复措施规模重建时序小计合计总投资(万元)GGS1黄毛峡水厂新建30/MD200915GGS2黄毛峡污水处理设施新建2201020GGS3土地坪水厂新建315/20098给水排水GGS4土地坪污水处理设施新建0D20101040电力GGD1风景区内10KV电力线新建10公里2009300300通讯GGT1风景区通讯线新建10公里2010350350GGH1旅游公厕重建30座2010300环卫GGH2垃圾箱重建500个20091031010134、基础设施重建时序与投资XX风景区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共计8个,投资估算为1020万元。其中2009年规划6个,投资333万元;2010年规划3个,投资680万元。基础设施重建时序表重建项目时序(年)给水排水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儿童学习桌椅销售合同
- AI助力金融行业变革与未来发展趋势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动损伤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学院《汉字书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玉环市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 辽宁师范大学《食品微生物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市职业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长沙保安员证复习资料-判断题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语国家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银行员工以案促改心得体会三篇
- 小学生诗词大会宣讲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集合16篇
-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 GB/T 39802-2021城镇供热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 GB/T 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