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KEYWORDSII1绪论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综述12云南省概况221基本概况222土地资源概况2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31数据来源232相关分析法24云南省城镇化水平分析341城镇化的测度342城镇化指标计算35云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451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552耕地集约经营程度评价653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程度评价76城镇化水平和耕地集约利用相关分析87结论与讨论1071结论1072讨论10参考文献10致谢12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相关分析法,采用20052012年相关数据,研究了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显著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指标中的耕地复种指数、劳动力集约度、农业机械集约度、化肥的投入水平和单位耕地产值受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影响显著;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城镇化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好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之间的问题,才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耕地也才有可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后备力量。关键词云南省;城镇化;耕地集约利用;相关分析ANALYSISOFTHEINFLUENCEOF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YUNNANPROVINCEININTENSIVEUSEOFCULTIVATEDLANDABSTRACTTHISPAPERTOOKYUNNANPROVINCEASTHESTUDYAREA,USINGTHEMETHODOFCORRELATIONANALYSIS,USING20052012DATA,ANDSTUDIEDTHELEVELOFURBANIZATIONANDTHEINTENSIVEUSEOFARABLELAN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THERESULTSSHOWED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POPULATIONURBANIZATIONANDECONOMYURBANIZATIONHADAGREATSIGNIFICANTEFFECTONCULTIVATEDLANDINTENSIVEUTILIZATIONLEVELSINTHECULTIVATEDLANDINTENSIVEUTILIZATIONINDEX,MULTIPLECROPPINGINDEX,LABORINTENSIVEDEGREE,AGRICULTURALMACHINERYINTENSIVEDEGREE,FERTILIZERINPUTLEVELANDTHECULTIVATEDLANDOUTPUTAFFECTEDSIGNIFICANTLYBYTHEURBANIZATIONLEVEL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THEIMPROVEMENTOFURBANIZATIONLEVELMADETHELANDINTENSIVEUSELEVELINCREASING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ONLYAFTERDEALINGTOTHEPROBLEMSCORRECTLYBETWEENURBANIZATIONANDINTENSIVELANDUSE,CANWEENSURE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CITY,ALSOITISPOSSIBLETOPROVIDEMOREADEQUATELANDRESERVESFORTHEDEVELOPMENTOFTHECITYKEYWORDSYUNNANPROVINCE;URBANIZATION;INTENSIVELANDUSE;CORRELATIONANALYSIS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分析1绪论11选题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和活动的空间,是最基本生产资料,而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最原始的被开发利用的部分,是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载体。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带来耕地面积减少的现象进一步突出,解决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矛盾使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迫在眉睫。云南省全省山地、高原面积占地面积广,盆地(也称坝区)仅占6的,对于云南省来说,坝区既是全省大中小城镇的集中分布区也是良田的集中区,这将会导致更严峻的人地矛盾现象。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关系的有效处理,将有利于云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东西部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这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之间在差异。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分析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12研究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揭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机制,以及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理清城镇化对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丰富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能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些许参考,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3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学术界首先关注的是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后因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范围迅速扩展,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方向,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随时间推移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相应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也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评价标准1。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控制城市蔓延的负面影响2。1995年汉城“可持续消费政策手段研讨会”提出在设计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时,应当意识到,城市经济与人口的可持续正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良好的土地资源管理3。在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问题上,我国学术界中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主流观点认为城镇化侵占了大量的耕地,加速了耕地的非农化进程4。赵金芸等认为城市用地的增长必然会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使城镇化和耕地的矛盾更加尖锐,同时,耕地减少又导致大量劳动力的剩余,给城市带来压力5。李秀彬等人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认为城市化和乡镇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城镇面积的大范围扩张不利于耕地的保护6。刘纪远等人发现传统农作区城镇居民建设用地的扩张侵占了大面积的耕地7。谈明洪等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145个城市的扩张特点、对耕地的占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建设用地总体扩展较快,对耕地存在很大强度的威胁8。国内外的研究方向不一样,但总体上都是要是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协调发展。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和耕地利用以及保护的各种研究研究百花齐放,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该问题的研究越显得重要。2云南省概况21基本概况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21832N291508N,973139E1061147E,总面积3940万公顷。云南省西部为横断山区,东部云贵高原,南部为盆地丘陵区。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主要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影响,气候干湿分明且年温差小,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并且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地貌条件的复杂,使得云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致使植被发育也复杂多样。2013年云南省全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17209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21。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89534亿元,增长率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2782亿元,增长率为13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9775亿元,增长率为124。总体上云南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都在不断提高,第二和第三产业涨幅较大,这说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22土地资源概况云南省土地资源的精华部分在平坝区,面积共240万公顷;半山区面积为1960万公顷,是全省经济林木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全省主要的种植业、养殖业的分布区;高寒山区面积共712万公顷,该区主要发展畜牧业,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河谷地带,总体上土地的利用率低。云南省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但由于受复杂地形结构的影响,各类用地类型分布十分零散,土地利用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显著特点。云南省耕地面积广,但耕地的肥力并不高;林地面积较大,大多为山地林区;园地和草地较少,由于地形原因,多数零星分布于山地、丘陵、河谷和坝区,与林地和耕地相嵌分布。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3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省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进行相关分析。时间纵向上覆盖了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云南省国民经济统计公报。32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911是用于分析两组随机变量相关关系的经典多元统计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相关性最大的原则的指导下,从变量中找出每组变量的一个线性组合,分析两组变量线性组织之间的相关性的大小,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关联程度。相关关系,即表示指标要素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或几个)要素指标的值精确的求出另一个要数指标的值。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如下RXYNIINIIIIIYX1212相关关系分为(1)正相关如果两变X,Y量变化的方向一致,则R0。一般来说,|R|095,存在显著性相关;|R|08,高度相关;05|R|08,中度相关;03|R|05,低度相关;|R|03,关系极弱,认为不相关。(2)负相关如果变量X,Y的变化方向相反,则R0。(3)无线性相关R0。4云南省城镇化水平分析41城镇化的测度城镇化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2。城镇化水平的计算方法一般概括为两类13141单一的人口城镇化指标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或人口、或经济、或社会);2从城市经济、人口、环境等方面选择多项指标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用单一的城镇化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虽简单易行,但单一的人口城镇化率难以测度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经济、社会、人口等诸多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个过程,为了提高城镇化率的真实性,就需要从多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测度。由于城镇化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难以构建出一个涵盖所有方面的指标体系对城镇化进行精确测度,为提高城镇化测度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选择了人口城镇化率和人均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城镇化的指标进行研究,来测度云南省的城镇化水平。42城镇化指标计算人口城镇化,通常指人口向城镇集中或变乡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本文选择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作为衡量城镇化的其中一指标(见图31)。计算公式如下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图41云南省20052012年人口城镇化率变化2005年到2012年的云南省城镇人口的变化率如图41所示。人口城镇化率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呈平稳上升的状态,人口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295上升至2012年的393,而在2011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了50,云南省的人口城镇化率总体上和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还存在很大差距。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本文选择人均GDP作为城镇化的另一个衡量指标(见图42),计算公式如下经济城镇化率GDP/总人口100图42云南省20052012年人均GDP变化2005年到2012年云南省人均收入的变化如图42所示,在这八年期间云南省的人均GD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期间2008年的增长较为缓慢,人均GDP从2005年的7802元增加到2012年的22128元。说明云南省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国际上一般将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5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级阶段,3060为加速阶段,60以上为稳定阶段。云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属于加速阶段。且由云南省20052012年的人口城镇化率和经济城镇化水平分析可知,云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5云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耕地集约利用1617实质是上耕地利用主体增加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以期获得更多经济产出的过程。概括的说,耕地利用现状指标体系18由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耕地集约经营程度、耕地利用综合效果三个方面构成,通过对以上三方面指标的测度,来分析研究阶段内云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情况。51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耕地开发利用程度主要通过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指数、人口密度等指标来测度,本文主要选择了土地垦殖率和耕地复种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耕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垦殖率又称土地垦殖系数,反映的是土地农业利用程度。土地垦殖率越高,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越大,反之越小。计算公式为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图51云南省20052012年土地垦殖率由图51可以看出,20052012年,云南省的土地垦殖率的变化波动不大,在2009年的时候呈现出一个峰值。影响土地垦殖率的主要因素是耕地面积,云南省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小,土地的垦殖率要低一些;而研究阶段内土地垦殖率波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云南省的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复种指数是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了耕地在一年内被重复利用的程度,主要受水热条件制约作物熟制。复种指数越大,说明耕地利用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计算公式为耕地复种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图52云南省2005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由52可以看出,20052006年耕地复种指数下降;20062009年变化较小,比较平稳;20092012年呈上升状态。该研究中影响耕地复种指数的因素主要是农作物播种面积,云南省大部分地方的粮食播种制度大都是春收粮和秋收粮,两个季度的播种面积总和的变化很明显,20092012年在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耕地复种指数上升说明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了。从以上的两个指标评价可以得出,总体上云南省20052012年的土地垦殖率和耕地复种指数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有规律的变化,说明云南省耕地开发利用程度在这一时期内的变化并不大。52耕地集约经营程度评价耕地集约经营程度主要通过单位耕地功率数、耕地灌溉率、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单位耕地用电数、单位耕地用工量等指标来衡量,本文主要选择了单位耕地功率数、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单位耕地用工量三个指标来说明云南省耕地集约经营程度。单位耕地功率数表示的的农业机械的投入程度,耕地功率投入越多耕地利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计算公式如下单位耕地功率拖拉机年平均在册功率数/耕地面积。图53云南省20052012年单位耕地功率数由图53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2年,云南省的单位耕地功率数呈逐年上升的状态。从2005年的273366W/HM2上升至2012年的46849W/HM2。耕地功率数的增加说明近年来农业机械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单位耕地用工量表示的是单位耕地面积劳动力的投入强度,用工量投入越多说明耕地利用程度越低,反之则越高。计算公式如下单位耕地用工量用工总量/耕地面积图54云南省20052012年单位耕地用工量由图54可知,云南省20052012年单位耕地用工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数量的波动范围也不大。单位耕地的用工人数投入在逐渐减少,由2005年的51下降到2012年的46,单位耕地用工量减少,说明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表示的是单位耕地面积上化肥使用的的多少。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投入越多,耕地利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计算公式如下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图55云南省20052012年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由图55可知,云南省20052012年耕地化肥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由2005年的0234T/HM2增加到2012年0343T/HM2的。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在不断增加,说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以上三个指标的计算,单位耕地功率、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均逐渐增加,单位耕地用工量减少,说明云南省耕地集约经营程度在研究阶段内有所提高。53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程度评价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程度主要通过单位播种面积产值、粮食耕地年单产、单位农用地总产值等指标进行测度。本文主要选择了粮食耕地年单产、单位播种面积产值两指标来衡量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粮食耕地年单产表示的是一年内单位耕地粮食产量,粮食耕地年单产越多,耕地的利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计算公式如下粮食耕地年单产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图56云南省20052012粮食耕地年单产量由图56可知,云南省20052012粮食耕地年单产呈波动上升转态,说明这几年来云南省的粮食耕地年单产量在波动中有所增长。单位播种面积产值表示的是单位播种耕地面积产值的多少,产值越多,耕地的利用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计算公式如下单位播种面积产值作物总产值/作物总播种面积图57云南省20052012单位播种面积产值由图57可知,云南省20052012单位播种面积产值在不断增加,产值从2005年的7864元/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20016元/公顷。说明耕地利用程度在不断增加。通过对以上两个指标的分析,耕地年单产量和单位播种面积产值都在增加,说明云南省耕地的综合利用程度在研究时间段内有提高。经过以上三个方面对耕地的利用现状进行的全面的评价,可以得出云南省耕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变幅不大;耕地的集约经营程度大幅度的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益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总体上说,20052012年云南省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是有所提高的。6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相关分析在本文研究中,利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及其相关程度。表61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相关分析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指数单位耕地用功数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单位耕地用工量粮食耕地年单产单位耕地播种面积产值相关性1993086786985981957600995显著性000839021000000000116000人口城镇化率N999999999相关性9931050829995989941568995显著性000906011000000000142000人均GDPN999999999相关性0860501102002070356113072显著性839906809997869386789865土地垦殖率N999999999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指数单位耕地用功数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单位耕地用工量粮食耕地年单产单位耕地播种面积产值相关性7868291021835803740055804显著性021011809010016036897016耕地复种指数N999999999相关性9859950028351994917565982显著性000000997010000001144000单位耕地用功数N999999999相关性9819890708039941892611982显著性000000869016000003107000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N999999999相关性9579413567409178921541952显著性000000386036001003167000单位耕地用工量N999999999相关性6005681130555656115411589显著性116142789897144107167125粮食耕地年单产N999999999相关性9959950728049829829525891显著性000000865016000000000125单位耕地播种面积产值N999999999由表61可知(1)人口城镇化率和耕地复种指数之间存在中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86,和土地垦殖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人均GDP和耕地复种指数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和土地垦殖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0050。可以看出城镇化和耕地开发利用程度中的耕地复种指数指标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2)人口城镇化率和单位耕地用功数、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两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81,和单位耕地用工量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7;人均GDP和单位耕地用功数、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两三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89,和单位耕地用工量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说明城镇化和耕地集约经营程度中所选取的三个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性正(负)相关关系。(3)人口城镇化率和粮食耕地年单产之间存在中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和单位耕地播种面积产值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人均GDP和粮食耕地年单产之间存在低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68,和单位耕地播种面积产值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城镇化水平2个指标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三个方面7个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均影响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耕地集约经营程度和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上,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耕地集约经营程度的影响最大。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耕地集约程度也大幅提高。7结论与讨论71结论分别选择城镇化水平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代表性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受城镇化水平影响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是耕地复种水平、劳动力集约度、农业机械集约度、化肥的投入水平和单位耕地产值水平;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72讨论前文系统分析了云南省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在城镇化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好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之间的问题,才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耕地也才有可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物质力量。虽然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但人口城镇化也不能发展过快,更重要的应该在加强经济城镇化的同时完善社会公共社设施服务体系,防止人口城镇化水平过程中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下降。同时也要注重对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达到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和协调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矛盾的目的。因此,加强耕地资源管理,耕地资源优化耕地资源的配置,实现耕地的集约化发展,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我省的耕地资源供需矛盾,促使我省在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参考文献1李茂美国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国土资源情报,2009(3)38422诸大建,刘冬华精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采购合同样本
- 做房合同样本
- 保姆双方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房屋中介独家委托协议
- 二零二五版教师聘任合同范文汇编
- 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全新协议离婚在起诉状
- 存量房委托出售经纪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尾款付款协议书
- 二零二五商铺租赁合同扩大面积补充协议
-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件:1 2 种群数量的变化(人教版)
- 车辆租赁服务保障计划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套教学课件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含答案)
- 2025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
-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制度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