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_第1页
呼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_第2页
呼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_第3页
呼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_第4页
呼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规划背景粮食安全是立国之本。当前全球粮食危机比较严重,并可能长期影响世界的发展稳定,中国必须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并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显要的位置,要求粮食主产区特别是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要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粮食生产。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黑龙江省建成“稳固、可靠、长久”大粮仓的思想,力争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00亿斤的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根据2009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切实做到两个聚焦”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步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经研究决定,从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围绕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呼兰区农业开发办经过反复调研、科学论证,决定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镇和腰堡街道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第二章规划目标总体目标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项目区建成后要在呼兰区以下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玉米稳产高产,节水灌溉,农田绿化、美化,科技推广,农民增收。第三章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31项目所在区概况呼兰区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南濒江与阿城市、宾县相望,东临巴彦县,西毗肇东市,北接绥化市、兰西县,地理坐标45494625,东经1261112719。是省城、市府通向北疆腹地的交通要地,处于哈大齐经济带枢纽部位,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之地。区内江河纵横、陆路交错,松花江、呼兰河、泥河、少陵河、漂河等“一江四河”,滨洲、滨北2条铁路,正在建设的过江隧道,地铁2号、轻轨4号2条地铁等11条过江通道,以及哈大、哈黑、哈肇、哈伊等多条国省级公路构成了呼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为呼兰扩大招商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呼兰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距今已有271年的建城历史。建国后隶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2004年撤县建区,现为哈尔滨市八区之一。区划调整后,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辖3乡10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2万。呼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气候差异不大,南部气温略高,年积温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33。区境东西横跨1个纬度,年平均降水量5054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递减,相差5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1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1。春季风速较大,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全年无霜期平均144天。初霜日期平均为9月26日,终霜日期平均在5月4日。全年气温以7月份最热,月平均231;全年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94。冻土深达197厘米。四季分明,春季45月干旱少雨,多西南大风;夏季68月高温多雨,气候湿润,多偏南风;秋季910月凉爽,多偏西风,气温逐渐下降;冬季11月翌年3月,漫长严寒,干冷少雪,多西北风。呼兰区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略低。呼兰河横贯西南,东有漂河,少陵河,西有泥河,“一江四河”形成呼兰肥沃的堆积和冲积平原。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米之间,为波状平原。海拔最低点为113米,最高点团山子1895米,平均在115150米。境内砂矿资源,水资源丰富。呼兰区在历届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呼兰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城乡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60亿元,增长16;全口径财政收入1163亿元,增长36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亿元,增长22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732元,增长185;农村人均纯收入5928元,增长178。一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区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区,国家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区,全国养鸡先进县区,省奶牛基地县区,商品鱼基地县(区)等荣誉称号。一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食品、医药、电力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饲料、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为辅助的龙型产业格局。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比重达到99,药业、食品、木器、乳业等产业的不断壮大,标志着呼兰已从农业大县完成了向工业强区的迈进。一一商贸经济繁荣活跃。积极推进商埠繁荣重镇建设,全区商业、饮服业发展到2万多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进出口总额3232万美元,创造了呼兰商贸经济发展历史新高。一一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磨一剑,以其优良的环境品牌,热诚周到的服务,赢得国内外客商青睐,汇聚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投资兴业,成为拉动呼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牵动力,改革开放的窗口,呼兰经济发展腾飞的龙头。目前,已批准进区企业260户,引进资金总额12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1亿元。一一城乡面貌全面改观。按照省委“大气、洋气、灵气”的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遵循“园林式、开放型、高科技、现代化”的理念,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三个100”的标准,投巨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区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功能日臻完备,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一座新兴城市框架已经形成。一一社会事业齐头共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08年以来,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和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38项。普职成三教统筹发展,“两基”教育被评全国先进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工作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肯定和好评。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病统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2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生工作全面完成责任目标。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了区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兰河之声音乐会,社区文体活动日趋活跃,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创文明诚信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信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百个诚信单位命名评选”等活动,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以打造“平安呼兰”为重点,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文化先进区、全国教育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龙江历史文化名城。呼兰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国务院秘书长林伯渠到呼兰永贵村考察,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李鹏、朱镕基、李岚清、胡锦涛、温家宝、吴官正、曹志、王文元、张思卿、许嘉璐、姜春云等曾到呼兰视察工作,给呼兰以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撤县设区开启了呼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融入大都市发展的有利机遇,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建设强区、振兴呼兰”的奋斗目标,突出“第一要务”,强力实施“五区一园发展战略”,以“招引联、上项目”为突破口,以工业强区为核心任务,扩增一个“亮点”,开发“两大城区”,加强“三农”工作,加快“五区”进程,实现“五增”目标,把呼兰建设成为集新兴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大宗商品流转基地于一体跨呼兰河两岸繁荣发展的哈尔滨新市区。这不是豪言壮语,更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呼兰人民万众一心的强烈追求,是向全面小康、和谐社会进军的激昂号角。32项目范围、规模、工期321项目范围项目区分为两片,区片一位于大用镇,是旱田,区片二位于腰堡街道,是水田。区片一旱田,位于呼兰区北侧,距离呼兰区35公里的大用镇,东为莲花乡,南为沈八村,西邻泥河水库,北侧至民主村和达户村。东经1263854至1264314,北纬461650至461922之间。区片二水田,位于呼兰区东侧,距离呼兰15公里的腰堡街道,东、南为松花江,西为东岗村,北为腰堡街道。东经1264256至1264801,北纬455628至455848之间。322项目规模项目区总面积5万亩,其中区片一旱田25万亩,种植玉米2万亩,区片二水田25万亩,水稻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4万亩。323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二年,即2010年4月2011年10月内全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33自然概况331水文气象一、水文松花江枯水期95流量Q95397M3/S,相应的水位H9511132M,灌溉期75,流量Q751096M3/S,相应水位H7511276M,重现期50年洪水,相应水位H211828M,重现期100年洪水,相应水位H111869M。二、气象项同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刮西北风;夏季酷热暂短,春季风沙较大。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37;无霜期135天左右,初霜期一般在九月中旬,终霜出现在五月中旬;年10活动积温2827,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年降水量510MM,其中作物生长期49月降水量400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84;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4546MM,年平均相对湿度67;多年平均风速40米秒,最大风速25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光热条件比较好,而且同步配合。可满足一季作物生长发育需要。332地形、地貌及土壤一、地形、地貌区片一旱田区域内地形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地形较为平坦,微地形多有变化,地面坡度变化较大,地面高程在135148米之间。本区地貌属冲、洪积类型。组成岩件主要为黄色粉质粘土、砂、砾石等,其下基底为泥岩层。地层分布比较简单,白垩系地层构成本区基底,其上即为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区片二水田渠首位于松花江左岸低漫滩处,江水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松花江汊流(仅雨季有水流通过),呈与松花江干流平行分布于低漫滩中。二、土壤土壤类型为黑土、草甸土和水稻土三种。(一)、黑土其理化性质容重143162克/立方厘米,孔隙度36874004,最大持水量2538,PH值6687,有机质含量在2025,全氮含量03以上,全磷含量018,全钾含量2,黑土层厚,保水、保肥性能好,结构良好,土质疏松,耕性良好。(二)、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平坦的地形部位,水分充足,有机质积累较多,由于水分的干湿交替,土壤潴育明显,剖面可见大量锈班,底层出现灰兰色的潜育班。母质为块状或团块状结构的暗棕黄色第四纪洪积粘土沉积物,其理化性质耕层容重1213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4555,有机质含量在1321,全氮含量017079,全钾含量2以上,全磷含量1左右。通透性能较好,结构良好,耕性较好、肥力较高。(三)、水稻土分布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冲积平原地上,有机质积累多,可分为耕作层、渗育层、潴育层,铁锰质沉积物较多。化验结果,表层有机质平均含量418,碱解氮948PPM,速效磷185PPM,速效钾2786PPM,全氮019。333水资源一、地表水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东西长920KM,南北宽1070KM,流域面积5568万KM2。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据松花江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资料推算,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347亿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316MM。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8028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合计为8515亿M3。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347亿M3,其中嫩江为2273亿M3,占309;松花江正源为172亿M3,占235;松花江干流3348亿M3,占456。二、地下水项目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上下两个水层,上部含水层埋藏于粉质粘土之下,淤泥质土层之上,厚度1011米,含水岩性以中粗砂为主,并含粉细砂,地下水类型为弱承压水,富水性较差。下部含水层位于白垩系泥岩层之上,淤泥土层之下,深度在3060米之间,含水层厚度在2040米左右,富水性中等,单井出水量90100M3/H,渗透系数4050M/D,矿化度小于1克/升,此层为项目区主要供水层。本区地下水为低矿化淡水,可满足绿色食品灌溉的需要。334耕地种类、数量、开发潜力及有利条件一、种类、数量项目区总面积5万亩,其中耕地40万亩,以玉米和水稻种植为主。二、开发潜力项目区玉米、水稻种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目前项目区内玉米产量为550KG/亩,水稻产量为500KG/亩,按照项目区的气候、土壤、技术和水资源等条件进行分析,玉米产量完全可以达到1000KG/亩,水稻可以达到700KG/亩,所在项目区的农业技术、品种及水利、农机、林业等措施的配套应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三、有利条件(一)、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区片一旱田项目区集中连片,有利于大型农机具连片作业,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项目区内气候适宜、光照充足、积温高、空气湿润。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灌溉水源有保证。项目区有大型农机合作社,可进行连片作业,项目区机械化作业有保证。区片二水田属于腰堡灌区,紧邻松花江,水源充足,土地平坦,适宜水稻的生长,且腰堡街道原有水利设施尚可利用,渠首工程运行良好。(二)、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两片项目区种植玉米和水稻历史悠久,广大农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能够把现代实用的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大用镇和腰堡街道是呼兰区玉米和水稻的主产乡镇之一,粮食生产始终位于全区前列。(三)、有广大的群众基础项目区的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科技培训的次数较多,农民科技意识强,市场信息灵通,接受新事物快,劳动者素质较高,能更快地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对农业开发抱以强烈的期望,支持农业开发工作的热情很高。(四)、有优惠的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每年都用中央一号文件进行部署;省里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省农业开发办立项的重点是增加粮食产量,对呼兰区玉米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呼兰区区委、区政府对大用镇和腰堡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高度重视,给予人、财、物力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五)、有创新的机制活力项目采用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统筹实施,确保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可有效避免分散建设中不必要的消耗。335自然灾害旱田片影响本项目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和涝灾,其次为风灾、雹灾和病虫害,均给农作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呼兰区在19612005的46年中,严重春旱占161,夏秋旱也时有发生。水田片影响本项目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洪涝灾害、早霜和病虫害。项目区由于夏季降雨集中并经常有暴雨发生,再加地势低洼平坦,排水不畅,常发生洪涝灾害,受灾地块导致作物减产,旱灾对水稻无影响;低温对水稻影响较大,如遇冷空气、早霜的侵袭,就会造成水稻大面积受灾减产;由于本地区是水稻生产老区,病害常有发生,对水稻生产有一定影响。34社会经济状况34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共涉及大用镇(区片一旱田),行政村有沈八村、大用村和四家子村涉及人口约3866人,农户1665户,劳动力3425人;腰堡街道(区片二水田),行政村有水师营村、腰堡村、大堡村。农户826户,人口3306人,劳动力2975人。342土地利用现状具体见表31。表31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万亩耕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年份总计旱地水田农村宅基地公路农村道路沟渠坑塘水面有林地2009年500200200016010031025010008343农业生产水平区片一旱田农业生产水平中等,玉米平均亩产550公斤。区片二水田农业生产水平中等,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34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呼兰区2008年财政收入实现116亿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28元。34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本项目科技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组建于1956年,在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广大员工40多年的不懈奋斗,现已发展成为科技力量雄厚、科技成果丰硕、综合实力较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省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全院下辖28个研究所(中心)。全院共下设研究室112个,其中院重点研究室30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该院还承担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及转化平台。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种质改良分中心、国家小麦种质改良分中心、国家蔬菜种质改良分中心、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哈尔滨分中心、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监督检验测试哈尔滨分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哈尔滨分中心、绿色食品检测分中心、黑龙江对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国家亚麻种质改良中心、国家玉米种质改良分中心、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工程设计中心等国家级中心、分中心15个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合丰号大豆、绥农号大豆、黑河号大豆,龙单号玉米、嫩单号玉米、龙粳号水稻等6个国家级原原种繁殖基地,农业部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交易市场,国家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等国家级转化平台。该院现有编制2262人,现有职工2939人,其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453人。在站博士后62人,具有博士23人、硕士学位5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贴113人。实验耕地1500公顷。有国家品种资源中期保存库及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试管苗保存中心。现保存品种资源30000多份。野生大豆、春小麦资源为全国特有。有大型仪器设备300多台件。“八五”以来,该院已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4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7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省重大经济效益奖7项;哈市重大经济效益奖5项。全省农业类重大奖项的85以上成果为该院获得;育成农作物新品种356多个,占全省总数的60以上。应用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总面积的70以上,达11亿亩。每年新增效益50亿元。引领全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2次。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十五期间该院共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200多项。目前,院党组正领导全院,遵循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开放办院,开发办园”,当好全省龙头,争创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服务“三农”工作,为我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创造新的辉煌。35基础设施351工程现状区片一旱田道路区内有水泥路一条,南北方向,直通民主村,区内田间道路网已经形成,但田间机耕路没有硬化,遇雨雪天泥泞难行。水利设施田间灌溉工程没有,地下水无开采,灌溉无保障,靠天吃饭。排水主要靠路边沟,无排水沟道。电力设施区内已并入农村10KV电网。农机合作社大用镇现有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对区内农民的生产极为有利。区片二水田道路区内有水泥路一条,由腰堡街道直达江边。另外,其余田间路网也具备一定规模,只是没有硬化,雨雪天泥泞。水利设施现有渠首一处,总提水流量75M3/S,现由于电力问题只能开机2台泵,抽水流量大约3M3/S,但是区内田间配套工程凌乱,不完整,跑水、漏水问题严重,急需改善。电力设施区内已并入农村10KV电网。35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区片一旱田以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85万平方米,员工106人,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94台套,机械总动力5145千瓦,规模经营土地40266亩,机械化率达到了98,在2006年正式注册生产“禾下土”牌杂粮35个品种并分别取得了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绿色杂粮6000亩,有机食品认证2000亩。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及地区。353林业设施两处项目区内林网基本形成。354交通与电力一、交通区片一旱田项目区内有条贯通项目区的公路,水泥路面,满足同行要求,交通便利。区片二水田腰堡街道与渠首之间有条公路,水泥路面,并且国堤平坦,适于行车,交通便利。二、电力工程区片一旱田涉及大用村、四家子村和沈八村。农村电网改造后,项目区电力有保障。区片二水田水田的灌溉渠首,当年设计电机单台容量260KW,共1300KW,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灌溉渠首的电力无法保障,平时只能开机12台,灌溉有时无保障。36区域布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四结合”一是实施的项目与粮食加工企业结合,使玉米项目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与部门项目结合,结合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计划,形成区域化生产。三是与市场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户实施项目,给产品找销路。四是与科技推广结合,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及时地传授给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生产能力。该项目以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科技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为支撑,实现“科研单位合作社龙头企业”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起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玉米产业链,并通过实行“六统一”的生产管理模式。即由农机合作社组织统一供种,全部使用优良品种;统一规划和整地;统一时间播种;统一田间管理标准;统一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统一签定收购合同,实行优质优价。这种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玉米生产向产业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真正做到增产增收。37建设重点本项目建设共涉及四项基本工程即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科技工程。一、水利工程根据区片一旱田的主要制约因素和资源条件,项目区选择开采地下水,布设机电井、架设高低输电线路、配套喷灌设备进行节水灌溉;区片二水田主要进行渠首的电力配套,干渠的衬砌和田间工程配套,并根据区内地形条件布置排水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同时修建桥梁、涵洞等水利工程。二、农业工程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经验、科技技术确定以选择优良品种、栽培模式、机械作业、集约管理和经营生产为主攻方向的思路进行农业工程的规划建设。三、林业工程为适应高标准示范工程建设,便于大机械化作业,规划大田块、建设大林网、配套农田红砖路,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的农业生产环境。四、科技工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项目区的重要工程之一,将以培训人才和推广适用应用技术为主,增强生产者的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38方案选定项目方案选定主要依据一是呼兰区是粮食生产大区,国家和省的粮食生产基地,大用镇和腰堡街道自然资源条件好,有粮食生产的潜力。二是项目选定时从规模、措施、方案,几经地方党政领导、专业主管部门、技术部门、省开发办领导的反复推敲选定的,因此从技术保证上,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上都有保障,项目方案得以确立。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1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总体来说,制约项目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项目区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的产效发挥不到位;先进科学技术推广不足,制约了农业生产及经济快速发展。区片一旱田制约经济发展的首先是灌溉水源问题,旱灾发生,无水源保障,导致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区片二水田渠首已经建成,田间配套工程差,跑水漏水严重,加上电力不足导致开机数量少,灌溉水量无保障。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对实现玉米生产的稳步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我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5,每年粮食消费量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多生产粮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项目建成后,能够为把黑龙江建成“稳固、可靠、长久”的大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区片一旱田大规模、大面积连片种植高产玉米,实现集约化经营,集中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真正实现玉米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区片二水田骨干工程的维修、田间工程的配套,提高项目区田、水、路、林的建设标准,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路相连。真正实现了现代农业的要求高产稳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项目建设,达到田、林、路、沟综合治理,集中采用现代农业机械作业,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玉米生产标准化,提高粮食产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由此示范带动全区粮食生产驶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三、加快农民增收的需要项目实施后,采用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加速了土地流转,农民从经营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广大农民在原有农业收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外出打工收入。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通过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调节田间小气候,净化空气;通过种植花草,可实现香化和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有力地促进玉米生产持续发展。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的原则。通过把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村容村貌绿化相结合,在项目区村屯周边的道路沿线,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办法,植树种花种草,实现村屯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和香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为加工企业提供质优量足的原料,使玉米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发展;通过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31项目提出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四、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五、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决定。六、呼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远景规划。七、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八、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九、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4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区种植玉米和水稻历史悠久,都是是呼兰区的产粮大镇。因此在自然条件、科技条件、人文条件、基础设施,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对开发建设都十分有利。一、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区片一旱田项目区集中连片,有利于大型农机具连片作业,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项目区内气候适宜、光照充足、积温高、空气湿润。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灌溉水源有保证。区片二水田属于腰堡灌区,紧邻松花江,水源充足,土地平坦,适宜水稻的生长,且腰堡街道原有水利设施尚可利用,渠首工程运行良好。二、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两片项目区种植玉米和水稻历史悠久,广大农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能够把现代实用的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大用镇和腰堡街道是呼兰区玉米和水稻的主产乡镇之一,粮食生产始终位于全区前列。三、有广大的群众基础项目区的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科技培训的次数较多,农民科技意识强,市场信息灵通,接受新事物快,劳动者素质较高,能更快地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对农业开发抱以强烈的期望,支持农业开发工作的热情很高。四、有农机合作社带动区片一旱田紧邻大用镇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其为技术依托,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达到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精确农业、有机农业齐发展。五、有优惠的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每年都用中央一号文件进行部署;省里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省农业开发办立项的重点是增粮项目,对呼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呼兰区区委、区政府对大用镇和腰堡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高度重视,给予人、财、物力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六、有创新的机制活力项目采用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统筹实施,确保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可避免分散建设中不必要的消耗。第五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5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511水资源总量及构成项目区分区片一旱田和区片二水田两个区片,区片一旱田为喷灌,灌溉水源为地下水;区片二水田的取水工程为腰堡灌区的抽水泵站,水源为松花江。一、地表水据松花江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资料推算,松花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347亿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316MM。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8028亿M3。松花江枯水期95流量Q95397M3/S,相应的水位H9511132M,灌溉期75,流量Q751096M3/S,相应水位H7511276M,重现期50年洪水,相应水位H211828M,重现期100年洪水,相应水位H111869M。二、地下水(一)、地下水补给量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主要包括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补给。1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WPQ降01FP式中Q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万M3A;F计算区面积KM2;P多年平均降水量MM;入渗补给系数。计算结果见表。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表FKM2PMMQ降万M3A项目区166700851068132地下水侧向补给量Q侧104KIBMT式中Q侧侧向补给量万M3AK渗透系数MD;I地下水水力坡度;B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过水断面长度M;T一年内补给时间DAM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含水层断面宽M。计算结果见表。表地下水径流侧向补给量计算表KMDIMMBMTDQ侧万M3A项目区40000220420036524533地下水总补给量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计算结果见表3。表3地下水总补给量计算表Q侧万M3AQ降万M3AQ总万M3A项目区245368133134352供需平衡分析521灌溉保证率区片一旱田依据节水灌溉技术标准喷灌设计保证率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85,本项目喷灌设计保证率确定为90。区片二水田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522现状需水量区片一旱田一、灌溉定额呼兰区多年来干旱95机率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里,重点是5月下旬,故旱田设计灌溉时间为30D,按10D一周期,需灌水3次。根据近五年的灌溉实践,拟定年均灌水次数为3次,灌水定额为20M3,相当于30降水,年灌水定额60M3,相当降水90。二、现状需水量项目区采用节水喷灌2万亩。用上一节灌溉定额计算。需水量2万亩60M3120万M3。人畜用水3866人64KG/人日365天90万M3。3752头50KG/人日365天68万M3。合计158万M3。工业用水农村“三坊”及乡企用水。39处2吨/日365天28万M3。合计用水量120158281386万M3。区片二水田一、灌溉制度根据多年来腰堡灌区和周边灌区的灌溉实验看,平均灌溉定额为460M3/亩,据此修正后的灌溉制度见下表。灌水率制度表灌水定额天数净毛灌水率生育期日期(D)(M3/亩)(M3/亩)(M3/S/万亩)泡田期595251511000146670849移植返青期526649450060000579分蘖前期6561912480064000463分蘖盛期62062914420056000347分蘖末期6307610650086670752晒田期777115拔节孕穗期71472714600080000496抽穗开花期7288912450060000434乳熟期81082412400053330386黄熟期82591728合计1314550060667修正后的灌溉定额为455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毛灌溉定额为60667M3/亩,灌水率为085M3/S/万亩。二、现状需水量项目区采用节水喷灌2万亩水田。用上一节灌溉定额计算。需水量2万亩60667M31213万M3。按流量计算,2万亩085M3/S/万亩17M3/S。523供需平衡分析区片二水田根据以上分析,区片二水田需水量为1213万M3,需要17M3/S/万亩,而腰堡渠首的设计流量为75M3/S,只要电力充足,完全满足需要。区片一旱田一、可开采量采用平均布井法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即根据项目区地下水开采条件,确定合理的单井涌水量、影响半径、年开采时间,在规划区内平均布井,用这些井的年内开采量代表区内可开采量。计算公式Q可开QNT式中Q可开计算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M3/A);Q单井涌水量(M3/D),即当含水层厚度大于、等于10M,降深5M,井径250MM时井的出水量;或当含水层厚度小于10M,降深3M,井径250MM时井的出水量;N计算区内平均布井数(眼);T机电井年平均开泵时间(D/A);其中24RF式中F计算区内有效可布井面积(M2)R单井影响半径(M)。经计算,项目区总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304104M3/A。详见表。项目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表表41RNQTQ可开M眼M3/DD/A104M3/A250641200302304二、项目区需水量项目区农业及人畜用水和工业用水总计1386万M3。三、供需平衡2万亩井灌区64眼井Q可供水2304万M3Q需1386万M3,需水量小于可供量,满足灌溉用水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区片一(旱田)和区片二(水田),水资源供大于求,满足要求。第六章规划设计6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的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项目区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特别是粮食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62选项原则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二、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三、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四、坚持综合投入、合力开发的原则;五、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六、坚持统筹协调、务必实效的原则;七、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原则;八、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项目建设原则;九、坚持国家资金投入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原则。63规划布局区片一旱田2万亩玉米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区,农业生产实施高产栽培模式化,农业机械作业率达到97以上,一般方田条块面积为375500亩,采用卷盘式喷灌机进行节水灌溉;大块方条田面积在10002000亩,采用大型旋转式喷灌机进行节水灌溉。区片二水田2万亩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区,维修干渠,根据地形逐级设置渠道,配套田间建筑物,用混凝土衬砌,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系数,保证灌溉,提高产量。推广科技措施。第七章建设标准与主要内容71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区片一(旱田)一、水利措施标准喷灌灌溉设计保证率90;灌溉水利用系数085;沟道排涝设计标准五年一遇,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13日暴雨13日排除;二、农业措施标准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100;农业机械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7以上;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三、林业措施标准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四、科技措施标准技术推广4项先进适用技术;技术培训6次;区片二(水田)一、水利措施标准灌溉保证率085灌溉水利用系数075;沟道排涝设计标准五年一遇,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13日暴雨35日排除;二、农业措施标准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100;农业机械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三、林业措施标准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四、科技措施标准技术推广3项先进适用技术;技术培训6次;72建设内容72120102011年总体建设内容项目区二年总体建设内容如下区片一旱田一、水利措施深水机电井64眼;架设输电线路30KM;安装变压器30台;配套卷盘式喷灌设备56台套;指针式喷灌机8台套;新建涵洞15座;开挖排水沟192KM。二、农业措施良种引进7万KG;整修农田主干路52KM,机耕路15KM;育苗大棚47栋;改良土壤2万亩。三、林业措施造农田防护林80亩。四、科技措施技术培训,培训03万人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项,赤眼蜂防虫技术1项,节水灌溉技术1项,大垄双行技术1项。区片二水田一、水利措施灌溉渠道36KM,渠道衬砌36KM,排水沟开挖53KM。输变电线路1KM,渠首配电,修建渠首渡槽1座,节制闸2座、分水闸2座,渡槽4座,二级泵站1座,圆涵11座,斗农门80个。二、农业措施良种引进7万KG;整修农田主干路71KM,机耕路55公里;购买农业机械12台其中联合整地机4台,插秧机4台,收割机4台,育苗大棚45栋;改良土壤2万亩。三、林业措施造农田防护林40亩。四、科技措施技术培训,培训03万人次;技术推广,推广大棚育秧技术1项,水稻稀植技术1项,无土育苗技术1项。第八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811估算依据一、原则及依据本估算是依据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制,与估算编制相关文件还有(一)、黑财政厅关于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住房提租补贴和缴交住房公积金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41号文;(二)、黑水发(2002)517号文;(三)、黑劳发(2002)79号文;采用的定额有(四)、2002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五)、2002水利部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二、基础单价的计算投资估算按2006年编制,执行116号文,其中主要基础单价的编制办法为(一)、人工预算单价工程建设地为六类地区,执行116号文件人工预算单价计算方法,取下限;(二)、主要材料单价本工程主要材料按当地材料运到工地价格作为材料预算价;(三)、砂石料及风、电单价砂、石料非自行采备,材料按购买地运到工地价格作为砂石料预算价,材料价格超过700元/M3的部分不进入取费,列材料费差,取税后计入成本;施工用电为柴油发电机自发电,施工用风为空气压缩机系统设备供风。三、费用计算标准及依据工程单价中费率计算按116号文执行,详见费率表工程估算费率表建筑工程工程类别费用项目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砼工程模板工程其它计算基础机电、金属结构及设备安装计算基础1其它直接费5555555555直接费62直接费2现场经费46665直接费45人工费3间接费46465直接工程费50人工费4企业利润77777直接工程费37直接工程费35税金335335335335335直接工程费34335直接工程费34812投资估算项目区二年总投资5440万元,其中2010年项目计划投资2720万元。区片一旱田水利措施投资13018万元,农业措施投资12835万元,林业措施投资48万元,科技措施投资307万元,项目管理费32万元,工程管护费24万元。详见工程投资估算表区片二水田水利措施投资1476万元,农业措施投资1143万元,林业措施投资24万元,科技措施投资21万元,项目管理费32万元,工程管护费24万元。详见工程投资估算表20102011年工程估算表(区片一)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计高标准示范工程项目27200000一水利措施130180001机电井眼644000025600002喷灌设备台6460000001卷盘式喷灌机台565000028000002指针式喷灌机台840000032000003变压器台40200008000004输变电线路公里308000024000005疏浚排水沟公里192400007680006排水沟护砌公里16000007涵洞座1535000490000二农业措施128350001良种引进万公斤7500003500002改良土壤万亩2300000060000003育苗大棚栋472500011750004主干路(红砖)公里5230000015600005机耕路(红砖)公里152500003750000三林业措施4800001防护林亩806000480000四科技推广3070001技术培训人次3000501500002赤眼蜂防虫技术项11000001000003节水灌溉技术项12000020000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120000200005大垄双行项11700017000五项目管理费320000六工程管护费24000020102011年工程估算表(区片二)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计高标准示范工程项目27200000一水利措施147600001灌溉渠道公里36200007200002灌溉渠道衬砌公里3624000086400003排水沟开挖公里534000021200004退水闸座240000800005渡槽座4400001600006输变电线路公里11000001000007二级泵站座11500001500008分水闸座230000600009斗农门座801000080000010圆涵座113000033000011渠首电力工程项1580000120000012渠首钢渡槽座1400000400000二农业措施114300001良种引进万公斤7400002800002改良土壤万亩2220000044000003育秧大棚栋452500011250004农机购置台1221200001联合整地机台42000008000002插秧机台4800003200003联合收割机台425000010000005主干路(红砖)公里7130000021300006机耕路(红砖)公里552500001375000三林业措施2400001防护林亩406000240000四科技推广2100001技术培训人次3000501500002大棚育秧技术项120000200003水稻稀植技术项120000200004无土育苗技术项12000020000五项目管理费320000六工程管护费24000082资金筹措方案821资金来源构成二年项目总投资5440万元,根据有关政策和自筹能力,申请中省投资4480万元,区乡财政匹配320万元,自筹640万元。822资金筹措项目批复计划下达后,区乡财政把配套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保证开发资金足额到位;群众投资采取集资和以物折资、投劳折资的办法解决。群众投工主要用于土方工程和工程建设。第九章综合效益分析91经济效益项目区前三年玉米平均单产为550KG/亩,水稻平均单产500KG/亩。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成后,玉米亩产达到吨产,水稻亩产达到700KG/亩。与前三年平均单产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