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2017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2017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2017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2017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2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口算卡等。课时安排1、认识图形(二)5课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课时)例12课时例22课时例32课时例42课时例52课时例62课时整理和复习3课时三、分类与整理(5课时)四、100以内数的认识(20课时)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2课时数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4课时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课时解决问题4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课时摆一摆,想一想2课时整理与复习5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0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5课时例1、例24课时例32课时例4、例52课时整理和复习3课时七、找规律(5课时)八、总复习(5课时)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单元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一拼图形。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作业设计相关练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节课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6页的第4题。3第6页的第5题。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五、作业设计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拼一拼对边相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第7页练习一第6题。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2第7页练习一第7题。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3第6页练习一第4题。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动手。汇报。三、巩固新知第7页练习一第8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相关练习。【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学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学准备】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6页的第4题。3第6页的第5题。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板书设计】拼一拼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学准备】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练习一第6题。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2练习一第7题。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3第6页练习一第4题。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动手。汇报。三、巩固新知练习一第8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3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4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几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5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单元教学重难点】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十几减九【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几9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准备】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首先请同桌小朋友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2复习十几的组成(比一比看谁抢答的快)小精灵夸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他要带大家去参加游园会,快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引出课题展示主题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学生在游园活动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活动提出问题如套圈原有16个圈,小朋友套中9个,有个没有套中我想请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9715961495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十几减9板书课题2十几减9的方法的探索A分组探索这三道题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四人小组任选一道来研究一下,可以用学具来帮助B汇报探索成果哪组能第一个派代表说说你们算哪道题,怎么算有不同的方法吗说说你最喜欢那种方法喜欢哪种就用哪种计算3强化算法十几减9的算式你还知道哪些吗学生说师板书你会算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三、自主练习1计算小精灵给大家带来一些算式你想算哪道就算哪道说说为什么算的这么快2帮小鸟找家看谁找的快39有多少不同的填法四、结课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你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板书设计】十几减九119129139149159169179189【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准备】学具和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291815918939144917149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4题。(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3题。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6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8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几减8【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39576857492988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9十168十139十158十17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2。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118128138148158168178【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十几减几”计算。2在注重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学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教学重点】熟练的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的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一练、比一比看谁学的好。二、练习1第一题。看谁能帮这些小朋友找到座位。2第二题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算得。3先说得数,再写算式(第一幅图)齐读题目明确题意四人小组左边的一题或右边的两题轮流说得数并把自己说的算式记下来。4看谁都能算对。第四题给算得最快的奖励。5比大小以开火车形式校对。【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十几减9、8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十几减几”计算。2在注重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学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简单的方法。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的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的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找朋友找6个小朋友分别拿4、6、9、7、3数字卡片。其他小朋友想和谁教朋友就写出得数是这个数的算式。二、巩固练习1开火车练习(卡片)。2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给算的最快的奖励全对的也奖励。1181491381281191481391291681793在里填上或118712931586139514841698三、用数学同桌两人互相出题,快速口算。四、结课表扬学的好的学生。五、作业第七题【教学反思】第六课时十几减7、6【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十几减7、6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6十128十135十117十149十166十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2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2题。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板书设计】十几减7、6137136138【教学反思】第七课时十几减7、6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十几减几”计算。2在注重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学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简单的方法。3培养孩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的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的计算并说出计算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找朋友找6个小朋友分别拿6、9、7数字卡片。其他小朋友想和谁交朋友就写出得数是这个数的算式。二、巩固练习1第6题连线。2第12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给算的最快的奖励全对的也奖励。1161461371281191271361291383第9题先说说题目意思,再独立完成。开火车校对。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第二、三幅图)齐读题目明确题意。四人小组左边的一题或右边的两题轮流说得数并把自己说的算式记下来。小组汇报,教师把算式有规律的板演,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变化规律。三、用数学1第10题展示主题图并理解数学问题解答。2第8题看图理解题意四、结课表扬学的好的学生。五、作业第七题【教学反思】第八课时十几减7、6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2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会提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会提数学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找朋友选6个学生分别拿4、5、6、7、8、9的数字卡片。其他学生写出的算式的数和想教朋友的数字相同。二、基本练习1看谁都能算对。86168971371161481271291461792连线761215898413135698151267871715783在里填上或138415781689126711731495三、用数学1完成练习三第8题只给了一个条件,另外一个一个条件需要学生自己分析。2完成练习三第10题让学生体会搜集的信息不同,列出的算式就不同。3作业完成练习三第9题独立完成四、小结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教学反思】第九课时十几减9、8、7、6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巩固十几减9、8、7、6的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破十法”计算的道理。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破十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破十法计算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宣布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十几减9、8、7、6的减法。二、课堂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2计算(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计算3列式计算看图列一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图的意思4做减法。按顺序出现算式5填未知数填一填,巩固9、8、7、6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三、独立作业做练习三第4、5题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第十课时十几减5、4、3、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3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293847563948576649586776596877862()里应填几5()114()125()144()112()113()12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1)出示例4125114124113123112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想加算减;数的组成;因为1165,所以1156;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使学生明确115612571358145915510(2)124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使学生明确114712481349144102(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11381129123912210133103引导学生对比启发想十几减5、4、3、2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想加算减;想十几的组成;想11561165114711741138118311291192三、全课小结说说计算方法四、随堂练习1“做一做”第1题口算,比赛2“做一做”第2题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五、作业练习四第3题【板书设计】十几减5、4、3、2125114124113123112【教学反思】第十一课时十几减5、4、3、2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引导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门在举行游艺会,小朋友,你们想去看吗那,我们出发吧二、过关游戏1第一关智力大考盘小狗忘了58146该怎样算,你们能帮助它吗交流不同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完成练习四第1题。2第二关方法大比拼。小兔在计算76和125,它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能找到几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完成练习四第3题。3第三关大象采椰子学生理解题意后,组织学生游戏。完成练习四第2题。4第四关数字密码,完成练习四第4题。5第五关问题解决。完成练习四第5、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计算。6第六关数学小迷宫,练习四第7题。小猫准备了一些蜡笔,请你给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三、自主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学反思】第十二课时复习【教学目标】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教学重点】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学难点】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147115118167156126148179136二、练习1第7题(1)明确要求看谁全都能做对。注意看清运算符号。(2)学生独立完成。(3)订正答案。(4)对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2第8题小动物爱吃什么(1)明确要求各种水果和蔬菜的旁边有算式,小动物旁边有得数,算一算,看看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连线。(3)订正答案。3第9题渗透函数概念。(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看看被减数、减数、差有什么特点。(2)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得数。(3)小组讨论。(4)教师小结被减数不变的情况下,减数增大,差随之减小,相反减数减小,差随之增大。4第10题()里填上“”、“”、“”。(1)明确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一起订正。5第11题(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的什么意思(2)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得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3)引导学生读一读图中对话框中的内容,根据此内容列算式解答。(4)订正。6第12题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第13题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意思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列算式解答,订正。三、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教学反思】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2879178L671551122和一共有多少个3还剩多少个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介绍多余条件。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小结并布置作业练习五第1、2题。【板书设计】图文应用题1697(人)口答还有7人没来。【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1671391781256131242比多少。比多几个比少几个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二、新授教学例6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出示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5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5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5请学生列式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三、巩固练习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四、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五、作业练习五第5题【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六、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P23第5、8题【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谈话今天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谁的反应速度快。教师出示口算卡片1128616897137116148155125129146179教师可随意说几道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一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其他同学进行判断。2练习四第5题投影出示第5。师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己解答这道题吗组织学生用连线的方法独立完成。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并在展台说出结果其他同学判断二、探究体验1练习四第4题出示第4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班内交流。仔细观察情境图进行班内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出A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一组有6人。B要解决的问题是另一组有几人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解答可能说出另一组7人列式为176112练习四第6题出示第6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就可以了;织学生进行班内交流。三、实践应用1出示练习四第7题,投影出示第7题情境图。师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己解答这道题吗组织学生独立解答。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说说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教学重点】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教学难点】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二、探索规律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三、掌握算法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四、归纳整理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五、口算练习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4完成练习六第1题5完成练习六第2题六、作业做练习六第3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整理和复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2通过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检测二、复习应用题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3列式计算。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三、课堂练习教科书P26的6题。四、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单元测试【教学目标】测试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一、口算6712716813二、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三、按要求填数。1591281想加算减想9加等于15,想8加等于12,15减9等于12减8等于2破十法先用109()先用109()再用()()()再用()()()3连续减9可以分成()和()9可以分成()和()先用15()()先用15()()再用()()()再用()()()四、填空115比多3。2比12少5。3比20少5。417比少3。5比19多1。6比12多4。五、算一算,找规律。119129139149159169179189我发现()六、解决问题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2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3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8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4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1分类整理2统计表【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3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4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6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单元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第一课时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能按照某一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3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用同一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768383791341121551368796108835134514682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到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买了很多的气球来庆祝节日,看,他们多高兴(出示课件)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揭示课题,生活中把同一类的物体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2明确分类的标准1)可以将物体按功能、用途、形状、颜色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2)观察情景图,可以看到这些气球的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分类。3巩固发展体验分类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板演分法。还可以怎么分三、巩固提升发散创新1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2把同类圈起来。3把每行中不同的用圈起来。四、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板书设计】分类按功能、用途、形状、颜色分类【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分类2【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元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渗透分类思想。3在分类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教学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把每行中不同的用圈起来。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2小组交流。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3指导看书。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文具玩具服装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四、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教学反思】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巩固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2在分类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单元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教学难点】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引入1前几节课课我们已经学了把一些物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分类。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学会了这些知识2完成题单课前练习题。说一说,分一分。学生说一说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二、课堂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B集体反馈交流。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3课堂练习题。数一数,分一分。分一分,把不同类的圈起来。(1)(2)A1、2、3、题学生独立完成,B4题学生先说一说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然后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三、总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希望你们在今后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机动2课时第四单元教学分析【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