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_第1页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_第2页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_第3页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_第4页
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方法初探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发展历程,语言的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彼此独立又相互补充。外语教学也呈现出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过渡这一相似趋势,这一趋势既是语言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外语教学是语言学研究的具体体现,语言学研究的诸多理论成果要放到外语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因此,如同语言学的发展一样,外语教学首先是对语言作静态的教学,然后才逐渐向动态教学过渡。”。我们认为,在俄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先进行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基本知识的语言静态教学,在此基础上逐渐转向旨在培养学生言语运用能力的动态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兼顾静态和动态教学,不同教学阶段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须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翻译教学的目的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翻译人才为目的。“技能训练包括粗略掌握、改进提高及巩固和运用自如三个阶段。根据技能训练原则和方法,不同阶段训练不同的内容,这样才会形成技能2/7训练的完整体系。”根据翻译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同,可以把培养俄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教学过程划分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本科基础阶段,即大学一、二年级。在我国,大学俄语专业的绝大部分学习者都是俄语零起点的学生,俄语学习普遍是从大学开始的,本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属于基本翻译技能的学习和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本科提高阶段,即大学三、四年级。本阶段学习者已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但交际能力依然十分有限。此时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已经具备俄语基础知识的学生熟悉并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以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第三阶段为翻译硕士阶段,即研究生阶段,是翻译技能的专业化和自动化的形成阶段。本文涉及的是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个阶段的教学是学生翻译技能形成的启蒙阶段,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未来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俄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现状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是大学俄语专业教学的根本大纲,是大学俄语专业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大纲中并没有对处在基础阶段的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在专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俄语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一般不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基3/7础阶段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往往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形式来完成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词、词组、短语、独立句子或者小短文的中俄文互译,翻译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转化能力。而在提高阶段,大纲不仅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要求。大纲中规定第三学年末在俄译汉方面,学生应该能翻译各种题材的言语材料,难易程度与三年级俄语教材相当。翻译速度为250300词/小时,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第四学年末在俄译汉方面,学生应该能翻译一般性文学作品、政论文、科普资料及外事应用文。翻译速度为250300词/小时。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并且能体现各种语体的语言特征。在汉译俄方面,学生应该能翻译报刊上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浅显文章。翻译速度为150200字/小时。译文无重大语法和用词错误,基本达意。在口译方面,学生应该能胜任生活翻译和一般性专业会谈的翻译工作,语言达意流畅。在中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俄语专业中,基本都是第三学年才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一般为每周2学时,主要采用传统的“理论举例结论”三段式教学法。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翻译教学往往与基础课教学混淆,在实践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方法提高翻译能力,而填鸭式的4/7翻译理论讲解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我们认为,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基础阶段翻译教学应依托课本,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该联合使用以“翻译结果”为主导的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阶段的翻译教学,主要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完成真实翻译任务为目的,学生在翻译教学中应该成为主要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只起到引导作用,可以联合使用以“翻译过程”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二、以“翻译结果”为主导的基础阶段的翻译教学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翻译理论欠缺,翻译能力有限,不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基本翻译能力的培养只能依托于其他课型的翻译练习。因此,基础阶段的翻译教学一般采用针对“翻译结果”的“批评法”。批评法最先由刘全福提出,它是让学生在完成指定的翻译练习后对译文进行自我或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以培养灵活的应变、创造及鉴赏能力。此阶段的翻译练习由于受制于其他课型内容以及学生翻译认知能力的制约,无法实现翻译策略的系统化训练,为了提高教学效度,本阶段批评法的运用主体应该以教师为主,教师主要是对翻译结果进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基本的翻译技巧5/7和理论的讲解融入批评过程中,为提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批评的重点区别与基础课的教学,不应该是语法、拼写和逻辑错误,而应该是翻译技巧的运用;2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翻译理论的难度选择,批评错误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应力图做到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3在批评误译之前,应该首先充分肯定学生译文的成功之处,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批评法”的运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比较法”,即把学生的译文和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进行比较评析,在比较中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适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提高翻译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为了促进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翻译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课程档案教学法,即要求学生记录并整理教师修改译文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有效接应,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三、以“翻译过程”为主导的提高阶段的翻译教学在翻译教学的提高阶段,随着专门翻译课程的开设,翻译理论的讲解由过去的零散化转向系统化。翻译理论的讲解要放在教师的讲评中,要超越传统的“理论举例结论”三段式教学法,克服教学方式的抽象、枯燥,教师要把学生出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理论,从而为提高翻译技能打下坚实的基6/7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阶段的翻译教学中“批评法”依然可以是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教师需要更注重“翻译过程”的展开,引导学生呈现翻译过程,解释运用翻译理论解决翻译难点的过程。在批评过程中,批评主体可以不拘泥于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翻译结果进行自我批评或者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由于有独立的翻译课型设置,本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应的翻译材料,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具体的翻译过程提高自己的运用翻译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分析语言材料的语言特点,修正拼写和语法错误,初步完成对译文的修改;针对译文中有争议之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再现翻译过程,论证翻译结果的理据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翻译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批评的目的不是确定最后的翻译结果,而是修改的过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翻译理论,而且可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提高阶段“比较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此阶段对比的不仅仅是学生间不同译文的对比,学生译文与教师参考译文之间的对比,更重要是的对翻译过程的对比,在比较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用翻译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