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基础教程.ppt_第1页
环保知识基础教程.ppt_第2页
环保知识基础教程.ppt_第3页
环保知识基础教程.ppt_第4页
环保知识基础教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知识基础教程(内部资料),编写:蔡佐军,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吧,第一部分,欧盟ROHS2、设计、生产、销售以及进口过程中,标注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名称及其含量,标注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等措施;3、销售过程中,严格进货渠道,拒绝销售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子信息产品等;,4、禁止进口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子信息产品;5、本办法规定的其他污染控制措施。(四)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是指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下列物质或元素:1、铅;2、汞;3、镉;4、六价铬;5、多溴联苯(PBB);6、多溴二苯醚(PBDE);7、国家规定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五)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是指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不会发生外泄或突变,电子信息产品用户使用该电子信息产品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其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期限。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以下简称“信息产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展改革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简称“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环保总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污染控制进行管理和监督。必要时上述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解决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重大事项及问题。,第五条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有利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的措施。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推广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鼓励、支持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落实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的有关规定。第六条信息产业部对积极开发、研制新型环保电子信息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发展改革,商务,海关,工商,质检,环保等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销售、进口的污染控制实施监督管理。必要时上述有关部门建立地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以及相关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第九条电子信息产品设计者在设计电子信息产品时,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第十条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在生产或制造电子信息产品时,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处理、有利于环保的材料、技术和工艺。,第十一条电子信息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由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者或进口者自行确定。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或进口者应当在其生产或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上标注环保使用期限,由于产品体积或功能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标注的,应当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前款规定的标注样式和方式由信息产业部商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标注的样式和方式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关行业组织可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制定相关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指导意见。第十二条信息产业部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将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指导意见报送信息产业部。第十三条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应当对其投放市场的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进行标注,标明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可否回收利用等;由于产品体积或功能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标注的,应当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前款规定的标注样式和方式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标注的样式和方式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十四条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制作并使用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物时,应当依据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无毒、无害、易降解和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应当在其生产或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物上,标注包装物材料名称;由于体积和外表面的限制不能标注的,应当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前款规定的标注样式和方式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标注的样式和方式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十五条电子信息产品销售者应当严格进货渠道,不得销售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子信息产品。第十六条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十七条信息产业部和环保总局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行业标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起草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第十八条信息产业部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编制、调整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由电子信息产品类目、限制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种类及其限制使用期限组成,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进行逐年调整。第十九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纳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电子信息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实施口岸验证和到货检验。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验放手续。第二十条纳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电子信息产品,除应当符合本办法有关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的规定以外,还应当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中规定的重点污染控制要求。未列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中的电子信息产品,应当符合本办法有关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的其他规定。,第二十一条信息产业部商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发布被列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实施期限。第三章罚则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关、工商、质检、环保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罚:(一)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所采用的材料、技术和工艺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和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制作或使用的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物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三)电子信息产品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销售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四)电子信息产品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进口的电子信息产品不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五)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自列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电子信息产品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实施期限之日起,生产、销售或进口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含量值超过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六)电子信息产品进口者违反本办法进口管理规定进口电子信息产品的。,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质检、环保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罚:(一)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或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未以明示的方式标注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或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未以明示的方式标注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可否回收利用的;(三)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者或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未以明示的方式标注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物材料成分的。第二十四条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纵容、包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或者帮助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当事人逃避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四章附则第二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向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造成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的设计者、生产者、进口者以及销售者进行举报。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信息产业部商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解释。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推进我国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2010年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以下简称节能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技术促进中心、中国泰尔实验室,中国电子绿色制造联盟等专业技术协会、研究机构及相关团体的代表参加。会议通报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贯彻、执行情况,介绍了管理办法修订背景、拟修订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安排。我国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在该领域开展的污染控制工作目前仅限于电子信息产品范围,既不适应电子电气产品领域节能减排工作需要,也不能与国际上开展的电子电气领域有害物质(ROHS)工作接轨。因此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应是大势所趋。节能司表示,为公开、公平、公正推进电子电气领域污染控制立法工作,管理办法的修订将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节能司希望各行业协会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将管理办法修订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案向企业传达,广泛征询企业意见。节能司计划于6月底完成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讨论稿的修改;7月上旬将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示,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再形成管理办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提交WTO/TBT通报和有关专家审议;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起草工作预计将在2010年底完成。,管理办法与ROHS之相同点,都是法律规范性文件主要目的都是为实现电子电气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禁止使用和减量化)都涉及贸易活动(货物贸易)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是一样的,都是六种: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管理办法与ROHS之不同点1,中国的管理办法无需转换低一级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就可以直接实施;但欧盟的RoHS指令无直接约束力,需要转换成欧盟成员国法律(法规)才可以实施。中国的管理办法调整对象为电子信息产品,欧盟的ROHS指令调整对象为交流电不超过1000伏特、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特的电子电气设备;欧盟ROHS指令的调整对象范围比中国的管理办法要更宽、更多。中国的管理办法对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的监督管理采用目录管理模式;目录以“穷举法”方式形成;欧盟的ROHS指令WEEE指令中的八大类产品全部放入,然后再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技术尚不够成熟、经济上不可行产品采用排除法予以豁免。,管理办法与ROHS之不同点2,中国的管理办法于2006年2月28日颁布,2007年3月1日开始实施;欧盟的ROHS指令的时间表是:2003年2月13日指令颁布,2004年8月13日转为欧盟成员国法律(法规),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所以,欧盟的ROHS指令实施时间要比中国的管理办法早。中国的管理办法贯彻实施需要制定“标准”和“目录”,制定“目录”需要“标准”支撑;欧盟的ROHS指令的贯彻只需要标准的支撑。中国的管理办法中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采取了“两步走”方式,第一步在管理办法生效之日起,仅仅要求进入市场的电子信息产品以自我声明的方式披露相关的环保信息;第二步对进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产品实施严格监管,需要实现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或达到限量标准的要求,然后要经过强制认证(3C认证)才可以进入市场;而欧盟的ROHS指令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采取的是“自我声明”的方式,但欧盟的要求是“一步到位”,“自我声明”的前提是要做到有毒有害物质的达标。,中国ROHS开展的标准化活动StandardofChinaROHS,信息产业部2004年10月成立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设在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工作组下设三个项目组:认证与标识项目组无铅焊接项目组限量与检测项目组,中国ROHS开展的标准化活动StandardofChinaROHS,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行业标准:SJ/T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T11364-2006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SJ/T11365-2006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五个无铅焊料的材料标准无铅焊料标准(无铅焊料的化学成分与形态)电子焊接用锡合金粉无铅焊料助焊剂无铅焊料试验方法焊锡膏通用技术要求,图1代表产品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为绿色环保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图2代表产品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图形中可替换数字为环保使用期限,在环保使用期限内可安心使用,超过环保使用期限后应进入回收系统图3字符高度与圆环内外直径之比为5:8:12,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名称及含量标识格式一,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名称及含量标识格式二范例,第三部分,94/62/EC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PPW),目的1.本指令旨在协调各国有关包装物和废弃包装物管理的措施,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由此对各成员国和第三国环境产生任何影响,或减小这类影响,从而提供高水平环境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内部市场的正常运行并且避免在欧洲共同体内产生贸易壁垒、不正当竞争和使竞争受到限制。2.为此,本指令规定这类措施的首要目的是防止产生废弃包装物,其次作为附加的基本原则,对包装物再使用、再循环和实现其他形式的废弃包装物回收以及由此减少对这类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范围1.本指令适用于投放欧洲共同体市场的所有包装物和所有废弃包装物,不管它们是工业、商业、办公室、商店、服务业、家庭或其他场所使用的或废弃的,也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材料。2.实施本指令不应损害对包装物现有的质量要求,诸如有关包装产品的安全、健康保护和卫生等要求,或损害现行运输要求,或损害欧洲联盟理事会1991年12月12日关于有害废弃物的91/689/EEC指令要求。,94/62/EC指令相关.1,欧盟指令94/62/EC是基于环境与生命安全,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对全部的包装和包装材料、包装的管理、设计、生产、流通、使用和消费等所有环节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应达到的目标。技术内容涉及包装与环境、包装与生命安全、包装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特别应关注的是,基于这些要求和目标,派生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另外,具体的实施还有相关的指令、协调标准及合格评定制度。指令94/62/EC于1994年12月31日在官方刊物上正式发布,1996年6月30日转为正式的国家法律,并于1997年付诸全面实施,但就其中的包装材料的回收率,欧盟某些成员国持有异议。比如对饮料瓶的重复使用或一次性使用的环保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的评估等存在分歧。2004年2月11日欧盟颁布了对94/62/EC的修正案2004/12/EC,其中规定整体回收率60%,再循环率55%。另外规定具体的再循环率:玻璃60%、纸和纸板60%、金属50%、塑料25%、木材15%,重金属浓度指标未改变。2005年3月9日,欧盟再次颁布了94/62/EC的修正案2005/20/EC,其中增加了一些成员国各自法规生效的具体日期。,94/62/EC指令相关.2,指令94/62/EC第十一款规定的有害重金属含量最大允许极限为100mg/kg,目的在于保护地下水源和土壤。实施范围涵盖全部的包装和包装材料。金属回收冶炼形成的炉渣、玻璃回收熔化形成的废渣、复合材料和某些不易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的纸和塑料、以能源回收的形式焚烧形成的残渣等最终填埋后,有害物质将通过渗滤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需氧或厌氧生物降解处理后得到的堆肥与土壤相关。特别应注意的是,不要轻言使用的包装材料可降解,欧共体对土壤和土壤改良另有法规,在EN13432中引用了相关法规。指令EN13432附录A(规范性附录)给出了包装材料和所有的包装允许的最大元素含量的规定(见表10.1),并且要求受检物质的重量按50%的残存无机矿物质(不可降解的)计量。,94/62/EC指令相关.3,2001年6月30日起,所有包装和包装组件所含的铅,镉,汞和六价铬的总量不超过100ppm(100mg/Kg)注:1998年6月30日为600ppm,1999年6月30日为250ppm对于多种材料的包装,其所有包装材料(印刷墨水,硬纸盒,水泡纸,扣带等)均要进行分别测试及分别符合含量限制说明书,内标签(属于产品的一部分)应按照纸基,油墨的材质分别进行检测;包材不分材质,属性只对四项重金属进行检测特别提醒:指令94/62/EC第十一款规定的有害重金属含量最大允许极限为100mg/kg,是对每件包装的基本要求,应理解为是底线的或最低的要求,但并非是唯一的要求。在2001年6月,有关限制与“美国东北部州长联盟(CONEG)/美国对包装毒害物的立法”相同,94/62/EC指令相关.4,美国东北部州长联盟(CoalitionofNortheasternGovernors,CONEG)是于1976年由美国东北部8个州的行政长官成立的无党派地方组织。CONEG的资源节省委员会最早于1989年为了减少包装及包装材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而制定了一个地方性法规CONEG(削减)包装中的有毒物质含量法律范本(俗称CONEG包装测试)。1992年,TPCH组织成立(ToxicsinPackagingClearinghouse),以推动这个法规模型的实施。该法规限定包装中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VI)四种重金属,具体限量为Pb、Cd、Hg、Cr(VI)总和不超过100mg/kg。此法规开始是在CONEG所属的8个州实行,至2004年7月已成功被19个州所采纳,包括California,Connecticut,Florida,Georgia,Illinois,Iowa,Maryland,Maine,Minnesota,Missouri,NewHampshire,NewJersey,NewYork,Pennsylvania,RhodeIsland,Vermont,Virginia,WashingtonandWisconsin。虽然它现在仍然还是一个地方性法规,但它在美国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它各州甚至美国国会也在考虑这项立法,输美产品的包装物大多被要求符合该法规的要求。,包装包装废弃物的定义,包装是指由任何性质的任何材料制成的用于容器、保护、处理、运送和展示货物的所有产品。包括从原材料到加工货物,从生产者到用户或消费者。“不可返回的”物品(用于相同的目的)也应被认为是组成包装。“包装”只包括:(a)销售包装或基本包装,即包装作为最后用户或消费者所购销售单位的一部分。(b)组合包装或第二次包装,即包装用于在销售时,将一定数量的销售单位进行分组,而无论其是否会销售到用户或消费者,或是否只作为在将近销售的时候补充架上的手段;包装可以从产品移去而不影响它的特性。(c)运输包装或第三次包装,即包装用于方便搬运和运输若干销售单位或组合包装以防止实际搬运和运输损失。运输包装不包括道路、铁路、船舶和航空容器。包装废弃物是指75/442/EEC指令由废弃物定义所覆盖任何包装或包装材料,排除生产剩余物。,第四部分,无卤,卤族元素相关.1,卤族元素指周期系A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3、ICl。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2、HClO3、HClO4。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升高。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氧化性:FClBrIAt但还原性相反。,卤族元素相关.2,氟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稳定性、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卤族元素相关.2.1,氯氯水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