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汇编(2017新)_第1页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汇编(2017新)_第2页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汇编(2017新)_第3页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汇编(2017新)_第4页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汇编(2017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潜在事故分类和分级系统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矿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分类管理,防止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隐患的分类和管理对潜在事故实行分类管理和监控。定期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事故隐患类别,分为十类,即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通风、机电、运输等。二、事故隐患分类管理本制度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可能导致事故的事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缺陷。根据隐患整改、处理和消除的难度,以及可能导致事故的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重大事故隐患:指难以危害和整改、需要全部或部分停止并在一定时间后才能消除的隐患,或因外部因素难以由班组(单位)消除的隐患。矿长组织整改,主管矿长负责整改,安全矿长负责验收。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较小、难以整改、发现后立即整改即可消除的隐患,即国家规定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外的隐患。煤矿重大事故隐患的认定按照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5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5号)执行。一般事故隐患根据事故隐患处理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甲、乙、丙。甲级:危险性大,难以控制,不能由班组单独完成,必须由矿领导协调,部门、班组负责整改,安全部门负责验收。二级:危害一般,控制难度相对较小。班组和部门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整改,安全部门会接受整改。三级:危害小、控制难度小、工作量小的隐患,可由当班或在岗工人整改,并由安全培训部门或当班安全员检查验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矿井各部门、各班组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责任制,组织员工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1.矿长全面负责本矿井事故隐患的调查和控制。要定期听取有关人员和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报告,督促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和资金落实情况,组织健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组织制定岗位责任制,主持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办公会议和工作会议,及时做出决策和给予指示。2.矿井总工程师对矿井事故隐患的调查和处理负有技术责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整改方案,确定岗位职责,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7.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安全隐患的调查和管理。对班组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和事故隐患排查,要按照制定的方案和措施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8.组长(包括组长和副队长)负责本队生产经营场所安全隐患的调查和管理。作业前,要认真调查班组生产作业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工作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整改和解决。对班组无法整改或目前无法彻底整改的事故隐患,必须及时向班组、矿长干部和矿调度室报告。9.班组现场作业人员和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调查和管理。每班必须调查本岗位的事故隐患,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处理。如果无法整改,必须及时向班组长和班组长汇报。同时,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无条件接受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布置的隐患管理任务,按要求完成隐患管理工作。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为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构建事故隐患排查长效机制,预防事故发生,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内容和频次,覆盖所有生产系统和岗位。1.矿长每月组织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部门和生产组织单位(队)对所有生产系统和岗位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2.各矿负责人应每十天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现场事故隐患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安全部门副主管对安全风险分级控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等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参与其他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总工程师应对技术管理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包括一风三防、水文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测量等。生产副经理应当对煤矿开采、掘进、调度和地面设施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机电设备副经理应对机电设备和运输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3.在生产期间,安排管理、技术和安全人员每天进行巡视检查,调查工作现场的潜在事故。4.作业班组,各班组应对作业范围进行事故隐患排查。5.作业过程中,岗位操作人员应随时检查事故隐患。6.安全部门应建立事故隐患调查台帐,对事故隐患逐一登记。7.重大隐患的调查,及时向集团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并建立事故隐患调查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日常检查制度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煤矿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日常检查制度为6.安全部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或不彻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矿山颁布的相关处罚规定进行经济处罚或责任追究。7.对积极整改事故隐患并及时整改的部门和责任人给予表扬和奖励。事故隐患治理整改、销售编号制度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1.事故隐患管理符合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计划“五落实”的要求。2 .重大事故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计划应按规定及时提交。3.不能立即完成事故隐患治理的,由治理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制定治理方案,按照治理方案组织实施。4.能够立即处理事故隐患,当班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5.有处理潜在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已落实到位。6.对于处理过程中风险较大的隐患,现场有专人指导处理过程,有安全员监督现场。7.安全部门应当向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和部门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进行整改。8.安全部门负责对煤矿自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取消数量,实现封闭管理。9.负责煤矿安全监察的部门和部门以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处理完毕后,应当向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单位)书面报告。10.为排查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单位不能定期完成整改和处理,事故隐患升级为部门、专业班组长和分管副经理督促整改和处理,直至隐患消除。11.每月告知员工事故隐患的分布和处理进度。12.在井口或其他显著位置及时宣传重大事故隐患的落实和整改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生产,防止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特制定本制度。1.每月根据“五落实”原则(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计划)及相关规定,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逐一整改、检查验收,并关闭销售数量进行管理和效果评估。根据效果评价,分为三个层次:a、b、c。一级:隐患和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进行整改。二级:根据整改通知,隐患和问题基本得到整改。三级:隐患和问题没有按照整改通知单进行整改。2.安全部门对当月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建立隐患台账,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3.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根据s提供的月度统计分析3.每个职工都要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岗位操作标准和煤矿安全的各项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工作。4.在实施本制度的过程中,安全部门应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质量准确。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有权向矿调度室和安全部门报告。举报电话:8000 8001 8123外线:0371-。6.举报人可以直接或通过电话、书面和电子邮件向安全部门或管理人员举报。7.举报人应当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以报道为名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将追究其责任。8.安全部门应对上报的事故隐患限期组织检查,并及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和接受已核实的事故隐患;对未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造成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9.受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保密,不得向被举报的单位、个人或者社会泄露举报人的信息;矿山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违法行为。10.实行举报奖金制度。所有举报问题一经查实,将给予举报人100-1000元现金或物质奖励。同一事故隐患,有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举报的,首次举报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对其他举报单位、举报人给予表扬。如果多人共同举报同一事件,奖金可由第一签字人或第一签字人书面委托的其他签字人平均分配和收取。事故隐患排查与管理考核制度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1.未组织旬检的负责人罚款200元。2.未参加月检和旬检的罚款200元。3.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