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包头)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的实施( )A . 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B .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C . 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D . 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 (2分) (2018八上紫金期中)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形势的是( ) A .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B . 自然经济在中国仍然占统治地位C .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D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激增3. (2分) (2019八上无棣期中)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 . 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 . 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 .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D . 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4. (2分) (2018八上宿松期中)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据此推知,该报道的主题是( ) A . 关天培战死炮台B . 圆明园惨遭洗劫C . 左宝贵英勇殉国D . 义和团火烧教堂5. (2分) (2019八上孝南期末)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王朝面临两股列强势力的钳制。一股列强势力盯着中国最富庶的南方,强调扩展商务与经济特权,另一股列强势力更注重领土扩张。其中更注重领土扩张的列强势力主要是指( ) A . 英国B . 俄国C . 美国D . 法国6. (2分) (2019八上龙湖期末)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个歌谣描述的情形是( ) A . 太平军定都天京B .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C . 天平天国天京陷落D . 八国联军攻入南京7. (2分) (2019八上尚志月考) 太平天国运动能快速发展的思想原因是( ) A . 拜上帝会的教众众多B . 西方列强的加紧侵华C .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D . 湘军势力的强大8. (2分) (2018八上市北区期末)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关于此段话正确的说法是( ) A . “粤匪扰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B . 曾国藩曾做过郎中C . “洋务清火汤”是假药D . 以上说法都错了9. (2分) (2018八上紫金期中)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上述材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 . 背景B . 目的C . 作用D . 性质10. (2分) (2019八上保定期中)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 林则徐琦善左宗棠邓世昌A . B . C . D . 11. (2分) (2018八上宿松期中)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这里评述的“某一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12. (2分) (2019嘉祥模拟)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 .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 .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 .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 .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3. (2分) (2019八上青山月考) 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 协定关税权 设厂权 公使驻京权 领事裁判权A . B . C . D . 14. (2分) (2019八上梅江月考)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 A . 辽东战役B . 黄海战役C . 廊坊阻击战D . 威海卫战役15. (2分) (2019八上无棣期中) 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而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 A . 洋务运动B . 公车上书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 义和团运动16. (2分) (2018八上海口期中)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A . B . C . D . 17. (2分) (2019八上深圳期中)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一百多年前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8. (2分) (2019西城模拟)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北伐战争新文化运动百日维新A . B . C . D . 19. (2分) (2019邯郸模拟)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里的“耻辱”是指( ) A .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 .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D .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20. (2分) (2019八上保山月考)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重大事件相关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 B . C . D . 二、 史实辨析(10分) (共1题;共10分)21. (10分) (2019八上涡阳月考) 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订正。 (1)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3) 康有为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4) 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三、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30分) (共2题;共30分)22. (14.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测算,1700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扬州即属于其中之一。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扬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 (2) 材料二中马克思所说的“帝国”指的是哪国?“殊死”的决斗指的是什么战争?从马克思对“帝国”的论断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 23. (16分) (2019八上横山月考)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列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借口“一艘走私船”和“一个为非作歹的神甫”,对中国展开了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材料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 材料二中的“他们”是指哪两个国家?有人说,这场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请举一例说明。 (3) 材料三中签订的马关条约与之前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相比较,在经济侵略方式上增加了什么新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二反映的信息,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危害。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四、 分析探究(20分) (共1题;共20分)24. (20分) (2018安顺)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 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历史事件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二中“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4)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