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1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2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3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4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1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跟踪 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河北邯郸高二第二学期期末,4)与前代史官专职史事不同,明代史官不专职史事,却参与政治活动。有人称:“惟史官专司其职,故不敢渎其职,失其职,而其职者何?”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明朝()a君主专制出现加强趋势 b提升史官素养成为共识c通过修史限制君主权力 d政府重视官方修订史书解析:选a题干“明代史官不专职史事,却参与政治活动”说明史官作为政治参与者,对皇帝来说更便于控制,故选a项;史官参与政治不涉及提高史官素养,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排除c项;政府重视官方修订史书不是“本质问题”,排除d项。2(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开学摸底,9)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这反映出明代()a地方权力的扩大 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官员能力专业化解析:选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单位,通过题干可知,朱元璋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并且“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故选c项;题干仅是述及朱元璋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没有涉及地方权力的扩大或缩小,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朱元璋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没有涉及官员的执政能力问题,排除d项。3(2019届河北保定二模,25)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解析:选d“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必须请示”等体现了专制权力的加强,导致管理不够灵活,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办事效率低下问题,排除a项;强调“有例可援”说明标准不严格,排除b项;无例可援需要请示说明权力没有分散,排除c项。4(2019届山东济宁二模,27)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解析:选d题干中提及明太祖认为对于“蛮夷”少数民族或邻国要威惠并施,明成祖认为对于“蛮夷”要抵御与归服并用,两者都重视处理与“蛮夷”的关系,故选d项;“华夷观念”在近代以来才逐渐改变,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行政机构,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怎样尊重“蛮夷”,而是要威惠并施,排除c项。5(2019届安徽淮南二模,27)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清代司法实践()a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解析:选b由材料“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说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是不断更新的,因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不断更新,是关于司法内容,非立法问题,因而无法得出清代法律体系是否完整,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清代司法中依据的例不断更新,无关司法程序的问题,因而无法得出司法程序是否严格,排除c项;清代司法实践中的例不断更新,但无法体现是否以人为本,排除d项。6(2019届甘肃二模,27)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明清时期,总共有37.2%的进士来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62.8%的进士则来自于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这反映了明清时期获得科举功名的人()a社会分布较为广泛 b都来自于书香门第c家庭教育背景较低 d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析:选a题干中进士的祖上既有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也有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故选a项;题干中“明清时期,总共有37.2%的进士来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进士来自于教育水平低的家庭,排除b项;题干中“62.8%的进士则来自于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绝大部分进士祖上教育水平高,排除c项;进士的录取主要依据是精通儒家经典,排除d项。7(2019届广东肇庆三模,27)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马可波罗在500多年前游历该国,盛称其耕种、勤劳与人口众多的情形,和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可能远在今日之前,这个国家法律与组织系统所能容许它聚集的财富已经达到最高程度。”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马可波罗的叙述并不真实b宋元时期经济与清朝相当c清朝的社会经济停滞不前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经济转型解析:选d据材料“1776年”和“这个国家法律与组织系统所能容许它聚集的财富已经达到最高程度”结合所学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分析得出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经济转型,故选d项;据材料“和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说明马可波罗的叙述有其真实一面,排除a项;材料“几乎一模一样”说明还是存在差异,排除b项;据材料“它聚集的财富已经达到最高程度”说明清朝的社会经济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排除c项。8(2019届云南二模,26)1376年,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上述史实可以说明()a明太祖全力模仿元朝的政治制度b明初基于政务繁忙而设立了内阁c明太祖废相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明初政制构建有取法唐宋的特点解析:选d据材料太祖在各省设立“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可知太祖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分地方之权、中书之权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有唐三省六部制和宋二府三司制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强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衡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中央实行一省制的政治制度区别明显,排除a项;内阁设置于明成祖时,排除b项;丞相制废除于1380年,排除c项。9(2019届江西赣州高三3月摸底,27)康熙五十五年(1711年),热河行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每年四月开始避暑塞外,乾隆在位期间,“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其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多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据此推断,“避暑山庄”这一舞台有利于()a满族全国性统治地位确立b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的实现c长城对外防御功能的增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巩固解析:选d题干中“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其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多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推知这有利于中原农耕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的融合,再结合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带来的积极影响,故选d项;满族在全国确立统治是在1644年,排除a项;皇帝避暑地点的变化与各民族平等关系不大,排除b项;长城主要防御游牧民族,清朝时期长城不需要防御游牧民族了,因为满族就是游牧民族的代表,排除c项。10(2019届安徽合肥二模,27)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解析:选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钦定台规是清代最为系统完整的一部监察法规,在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严格监察纪律,提升监察效果,监察官职务内外的行为都严格控制,故选b项;钦定台规是为了惩治腐败现象,但是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提升监察效果,对监察人员的严格纪律,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对巡视御史的一些规定,没有扩大御史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没有体现促进制度转型,排除d项。11(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实验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7)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解析:选b由材料中清初汉官上书要求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说明汉官希望用儒学传统观念来约束君主,这是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故选b项;用儒学来约束君王,其效果要取决于皇帝本身,因而依然维护着君主专制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汉官注重讲经意在约束君王构建明君贤相的统治,与清除传统夷狄观念无关,排除c项;清朝儒学依然居正统,清初汉官不需要恢复儒学正统地位,排除d项。12(2019届山东济宁一模,27)清朝乾隆皇帝在御制十全记中曾说:“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是亦不可不知耳。”该言论的主要意图在于()a为自己的穷兵黩武政策开脱b告诫后人强大的军事后盾对维护统一的重要性c指出和平时期应当偃武修文d强调武力是维护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唯一手段解析:选b题干主要论述乾隆皇帝对“偃武修文”的评价,他认为不能“徒言偃武修文”,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不能“守中国”,说明乾隆皇帝重视军事对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故选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乾隆皇帝没有实行“穷兵黩武”政策,排除a项;题干没有论及在和平时期,乾隆皇帝对待“偃武修文”的态度,排除c项;武力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9届江西赣州十四县高三上学期期中,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材料二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15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材料二“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可知,二者都存在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对策,根据材料一“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可知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同时,收精兵,加强中央禁军;根据材料一“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可知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根据材料二“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可知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根据材料二“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可知实行督抚制度;第三小问效果,根据材料一“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可知有效加强了宋代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造成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据材料二“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可知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明代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同时也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材料二“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可知宋明后来的调整,均是为了解决前面改革带来的弊端,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可知宋、明前面改革均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后面的调整均是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二者都在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提高行政效率间寻求平衡点;结合所学,可知二者均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的目标。答案:(1)相同原因: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对策:宋: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知州;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编选禁军。明: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效果:宋: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带来了“积贫积弱”的弊病。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