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选项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海报。B近日,西藏阿里地区出现藏羚羊迁徙大规模活动,数量约在三万只左右。C眼下,四川农家正喜迎丰收,满山金灿灿的枇杷像“小灯笼”挂满枝头。D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正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2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民国才女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中,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B“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被贬滁州知州期间,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创作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C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常见于古代诗歌中。如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姜太公溪边垂钓和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表达仕途艰难、前路漫漫的无助感。D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了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徒劳无获夺眶而出精疲力竭B萎缩不前耀武扬威姗姗来迟念念有词C疲惫不堪鲁莽大胆语无伦次踉踉跄跄D步履蹒跚白雪皑皑海市蜃楼精打细算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A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忘乎所以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会想起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B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C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如出一辙。D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飞色舞。二、现代文阅读耳机偷走少年听力张华近年来,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产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青少年成为娱乐性噪声最为广泛的受害者。娱乐性噪声,是指由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所产生的、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声音。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这样的噪声可能来自各种播放器,如MP3、MP4、复读机、电脑,也可能是从各种乐器发出的,甚至各种玩具如电动玩具车、发声枪支等发出的声音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如迪厅、KTV、游乐园里的声音都可以成为娱乐性噪声的来源。当然,听力损失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来势汹汹、容易被察觉和重视。研究证明,噪声性聋最初听力损失的频率在4000赫兹(高频),这一频率的听力损失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随着噪声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噪声性聋”,需佩戴助听器来解决。俗话说:“聋人三分痴”。如果听灵敏度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引起听力损失,那么它带来的影响不只限于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语言接受能力和言语信号辨别能力下降,还有头痛、头昏、失眠、心情抑郁、反应迟钝和容易激动等神经症状;甚至胃肠蠕动和胃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早期、短期内造成的轻微听力损失,通过脱离噪声环境、给耳朵一个休息的过程,是可以恢复的。长期、慢性的噪声刺激,才是造成永久性听阈上移的元凶。认识到这一点,学会科学、合理、安全用耳,可以避免噪声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这是隔离噪声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耳部疾病及时治疗。另外要提醒,两种情况不要用耳机。一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噪声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二是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在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选自中国家庭医生2015年第5期,有改动)注释 张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5 . 本文依次写了、和三方面内容。6 . 请结合文章说说题目中“偷”字用得是否合适,为什么?7 . 运用张华医生介绍的科学知识,指出下文的“我”的担忧的理由。最近我对女儿美美听音乐的事儿挺苦恼的。她戴着耳机听音乐,摇头晃脑一听就是一两个小时,让她休息休息,她却说还没听够。更让我担忧的是音量开得很大,喊她都听不见,看书写作业听,吃饭听,睡觉也听,坐公交车上学还听,真担心她哪天听成个聋子!说她几句,她就说我小题大作,现在的孩子啊,真拿她没办法。十七岁那年的单车(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2)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3)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4)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5)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 “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 ),走了。(6)“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7)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8)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15)“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16)“关你什么事!”(17)“我是你爹!”(18)“起来!”(19)父亲没动。(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8 . 填入第(5)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因为它与后文(用原文填空)一句相照应。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9 . 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母亲购买旧车 (_) (_) 父子骑车看病10 . 第(9)段与第(7)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11 . 细读第(24)段,紧扣加点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三、句子默写12 . 诗文默写。(1)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2)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3)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4)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5)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节选自愚公移山)(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节选自袁枚卖蒜老叟)(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3 .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C观者如堵(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14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1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6 . 翻译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五、诗歌鉴赏17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景,直接抒写了诗人自己在农家做客的感受。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同时蕴含着生活的哲理。C颈联描写了农人欢天喜地庆祭社神,讴歌了古朴淳厚的风俗。D尾联自然地流露出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六、语言表达18 .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学校老师为书法活动中心“墨香斋”题写了上联,请你拟写下联。上联:专注写好一笔一画,夯实人生基础下联:七、名著阅读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它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法布尔昆虫记)文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