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新建梅州至潮汕铁路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 施工合同段:MSSG-1 编号:致:华南铁路建设监理公司梅汕铁路MSJL-1监理站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承包单位(章)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梅汕铁路先期开工段项目部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华南铁路建设监理公司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注:本表一式5份,承包单位3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新建梅州至潮汕铁路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MSSG-1标段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写: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梅汕铁路先期开工段项目部2015年8月目 录1.编制依据12.编制范围13.工程概况13.1隧道概况13.2气象资料23.3工程地质24.施工现场布置54.1施工运输便道54.2施工用水54.3施工用电54.4砼拌和站54.5钢构加工厂65.施工进度安排65.1施工工期65.2工期保证措施66.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66.1施工方案66.2施工准备76.3施工工艺76.4施工方法137.施工设备及人员配备计划267.1 劳动力组织计划267.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267.3主要测量设备的配置278.质量保证措施278.1质量目标278.2质量保证体系278.3质量管理制度288.4质量控制措施298.5应急措施329.安全保证措施339.1安全施工控制目标339.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49.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49.4安全生产控制措施359.5安全风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4610.文明施工措施5611.环境保护措施5611.1环境保护目标5611.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5711.3环境保护措施5712.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58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2)新建梅州至潮汕铁路DK67+500DK75+100段站前工程MSSG1标段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其它相关技术资料;(3)、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6)、“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文;(7)、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工程状态和可操作性。2.编制目的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本标段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3.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3.1.1秀水隧道秀水隧道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起讫桩号为DK67+539DK68+418,全长879m,有砟隧道,隧道埋深0113m。隧道全部位于左偏曲线上,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m、4004.6m。隧道内设9.5坡度,进口为下坡;出口为上坡。其中级140m,占,16%、级围岩390m,占44%;级围岩209m,占24%;级围岩140m,占16%。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有效面积92m2,轨间距4.6m,内轨顶面至基床底面高度76.6cm。洞门均采用19m帽檐斜切开孔式缓冲结构,开孔位置为拱顶。本隧道DK67+539DK67+558为进口洞门明挖段,DK68+399DK68+418为出口洞门明挖段。3.1.2汤南隧道汤南隧道进口位于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铜村,出口位于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东寮村。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起讫桩号为DK72+000DK75+073,全长3073m,无砟隧道,隧道埋深0235m。本隧道全线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置人字坡,DK71+200DK72+400为15上坡,坡长1200m,DK72+400DK75+100为-13.5下坡,坡长2700m。其中级围岩1190m,占38.7%;级围岩1227m,占39.9%;级围岩371m,占12.1%;级围岩285m,占9.3%。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有效面积92m2,轨间距4.6m,内轨顶面至基床底面高度51.5cm。3.2工程地质3.2.1地形地貌秀水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浦河村,隧址区为剥蚀丘陵,地势起伏,植被发育,多为杂草和树木,自然坡度约1020,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109m。汤南隧道通过为剥蚀丘陵区及丘间谷地区,丘坡地势起伏,自然坡度约2035,植被较发育,多为松树林,谷地地势较为低洼平缓,多辟为村舍和鱼塘。3.2.2地层岩性隧道场地表层为第四系残破积土层(Q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第五次侵入花岗岩(y5)等,按风化强度可分为全、强、弱风化三层。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el+dl)粉质黏土:红褐色,硬塑,土质不均匀,黏性较差,含少量石英颗粒,厚度0.55m,主要分部于山体斜坡表层,隧道山顶处分布较薄,隧道进出口及浅埋段较厚。2)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黑云母花岗岩(y2)肉红色、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弱风化(W2),肉红色,黑云母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等。主要分布于汤南隧道洞身DK72+660DK73+300。3)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二长花岗岩(y1)肉红色、灰白色、褐黄色二长花岗岩全风化,褐黄色,呈砂土状,其下为强风化,肉红色,灰白色,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多被铁锰质侵染呈锈色,裂隙面较平直,呈张开状,岩体较破碎,呈块状为主。全-强风化累计层厚约5-45m,其下为弱风化、肉红、灰白色,岩质较坚硬,岩芯呈柱状、短柱状。主要分布在汤南隧道洞身进口DK72+660、DK73+300隧道出口。3.2.3地质构造1)秀水隧道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地质调绘、遥感解译、机动钻探和物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判定隧址区共发育有2条断层,其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分述如下:该隧道局部地段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据物探资料推测,DK67+800处基岩弹性波速度为2000m/s,断层为近直向。断层及影响带宽约50m,断层破碎带内主要为花岗岩成分,胶结一般,受断层影响带内岩体较破碎;DK68+150处,断层倾向大里程方向,视倾角67,地貌表现为隆起山坡,断层带沿着山间冲沟侧坡地延伸。现场推测为压扭性断层,断层及影响带为70m,带内岩体主要为花岗岩成分,带内岩体受挤压破碎,基岩弹性波速度2000m/s,断层胶结性一般导水性较好。2)汤南隧道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地质调绘、遥感解译、机动钻探和物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判定隧址区共发育有3条断层,其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分述如下:根据物探资料推测,断层F1与线路交于DK72+740处,与洞身交于DK72+640处,倾向小里程方向,断层倾角为55。地貌表现为小冲沟,构造带沿着冲沟延伸,断层带宽约50m,断层破碎带内主要为花岗岩成分,胶结一般,受断层影响带内岩体较破碎;断层F2与线路交于DK73+920处,断层近竖直向。地貌表现为山间冲沟,断层带沿着两侧山间冲沟及谷地延伸。现场推测为一压扭性断层,带宽约36m,带内岩体主要为花岗岩成分,带内岩体受断层挤压较破碎,基岩弹性波速为3250m/s,断层胶结性一般,导水性较好;断层F3与线路地表里程DK74+540处相交,断层为近竖直向。地貌表现为山间冲沟。断层带宽约30m,带内岩体为花岗岩成分,受构造挤压严重岩体较破碎,基岩弹性波速为2900m/s,带内胶结性一般,导水性较好;在DK72+670、DK73+300附近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y2黑云母花岗岩侵入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二长花岗岩花(y1)接触带。接触带内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对隧道围岩级别及洞身稳定性有影响,导水性较好。4.隧道施工方法秀水隧道采用从出口单向掘进施工,汤南隧道采用进出口双向衬砌施工,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隧道围岩为、IV、V级围岩,根据工程地质、开挖断面、设计等选择施工方案。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开挖;级围岩采用三台阶四步法开挖。洞口采用明挖法,正洞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并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地表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开挖成形质量,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减少超挖回填。隧道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5.监控量测的意义、目的和要求5.1监控量测的意义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受力状态进行量测,又称现场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衬砌设计和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手段,也是保证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它贯穿施工的全过程。由于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易确定,且受施工方法、支护衬砌刚度及施作时间等影响,所以止前地下工程设计仍以类比法为主,理论计算仅作定性分析,检算支护衬砌受力情况,再根据现场量测数据修改支护衬砌参数,调整施工方法。施工中不仅考虑隧道本身建筑物的安全,还须掌握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特别是浅埋隧道,围岩变形和松动可能传至地表,影响地表建筑物的安全。从隧道设计流程图可看出,施工监控量测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依据,其作用尤为重要。5.2监控量测的目的1)监视围岩应力和变形情况,验证支护和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3)通过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确认或修改支护衬砌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围岩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4)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5)积累量测数据,为今后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5.3监控量测的要求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和支护的安全状态提供可靠信息、确定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确保施工安全。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工序管理,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监控量测数据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工作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监控量测的项目和内容。开工前根据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进行监控量测设计。6.资源配置及作业程序6.1 组织机构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管理部、精测队、安全环保部及质量管理部负责对隧道的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制定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序号人员配置数量1总工程师张卫国2工程管理部李明3精测队韩小鹏4测量工程师杜党会5测量员梁晓伟6资料员张青总负责人: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卫国),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组织安排和重大问题的处理。主管部门:工程管理部(李明)、精测队(韩小鹏)、安全环保部(苗刚)、质量管理部(李强),负责监控量测全面管理,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参与重大问题的处理。监控量测负责人:精测队负责主管监控量测组工作,掌握监控量测工作状态,分析和上报有关监控量测数据和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下达技术交底资料。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负责,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和上报监控量测动态。现场监控量测实施人:监控量测组员(梁晓伟和张青),操作人员(梁晓伟)负责现场监控量测具体实施,负责测点的布设和保护,及时取得监控量测数据;资料员(张青)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汇总和归档等资料管理工作。6.2设备仪器配置隧道收敛仪5台、钢挂尺10把、精密水准仪2台、全站仪5台、塔尺3把、数码相机2台、电脑1台、冲击钻5台及相关配件等。监控量测主要设备配置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隧道收敛仪SLJ-2552精密水准仪DINI-1123全站仪莱卡54钢挂尺105数码相机佳能26电脑联想16.3 作业程序(1)熟悉资料(施工图纸、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2)布点量测;(3)取得数据;(4)整理签认;(5)分析处理;(6)位移管理;(7)信息反馈;(8)工程对策;(9)资料归档。监控量测作业程序如下图所示:事前调查初步设计观察施工设计的决定安全否施工观察、量测观察、量测资料分析经济否已施工区段的支护加强施工方法变更支护减弱施工方法变更支护加强否是否是监控量测作业程序图7.监控量测技术要求7.1量测仪器量测仪器配备:数码相机、收敛仪、全站仪、水准仪、塔尺、钢尺等。辅助工具:爬梯、手电筒及其它辅助工具。7.2量测项目1)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见表7-1和表7-2)。必测项目在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要求进行选择。2)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有条件时应进行数码成像技术。3)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的观察和记录。4)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每个分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在表7-1、表7-2中所列项目选择必测项目。表7-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量测主要项目量测仪器主要内容1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目测或数码相机1.开挖面围岩自稳定;2.岩质破碎带、褶皱节理等情况;3.核对围岩类别及风化变质情况;4.地下水情况;5.支护变形开裂情况;6.洞口浅埋地表下沉情况2围岩变形量测净空变化隧道收敛计激光全站仪根据收敛情况判断:1.围岩稳定性;2.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3.模筑混凝土衬砌。拱顶下沉监视拱顶下沉值,了解断面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3洞口地表沉陷水平仪、水准尺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及防止沉降措施的效果。4拱脚下沉水准仪或全站仪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浅埋段的拱脚部位的监测5拱脚位移水准仪或全站仪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浅埋段的拱脚部位的监测表7-2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1围岩压力压力盒2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3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4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6锚杆轴力钢筋计7隧底隆起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8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9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7.3监控量测断面及点位布置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断面。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7-3要求布置。表7-3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H02(B+H)1530BH02B1015H0B510注:H0隧道埋深;H为隧道开挖高度;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范围应不小于H0+B,地表有控制型建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测点布置见下图。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3)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测断面及测点按表7-4要求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表7-4 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监测断面间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51030-50 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测点布置示意图4)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参照表7-5布置。表7-5 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 地段开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断面法一条水平侧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侧线每台阶一条水平侧线,两条斜侧线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上部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两条斜侧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侧线5)选测项目应根据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确定,监测断面应视需要而定,优先在施工初始阶段布置。6)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7.4量测时间及频率1)必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测点的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7-6和表7-7确定。表7-6 按距开挖面距离的监测频率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监测频率(0-1)B2次/d(1-2)B一次/d(2-5)B一次/2-3d5B一次/7d注:(1)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3)由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表7-7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位移速度监测频率52次/d1-5一次/d0.5-1一次/2-3d0.5一次/7d2)地表下沉量测测频率与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3)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大描述频率。4)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选测项目可以采用和必测项目相同的量测频率。7.5监控量测基准及位移管理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应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的控制基准。(1)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2)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根据支护结构、边坡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确定。(3)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可参考表7-8要求确定。表7-8 位移控制基准类别距开挖面1B(U1B)距开挖面2B(U2B)距开挖面较远允许值65%UO90%UO100%UO注: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U0极限相对位移值。2)位移管理等级按三级管理,相应的位移管理等级见表7-9。表7-9 位移等级管理管理等级距开挖面1B距开挖面2BUU1B/3UU2B/3U1B/3U2U1B/3U2B/3U2U2B/3U2U1B/3U2U2B/3注:U为实测位移值3)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控制基准,结合时态曲线形态判别。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应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4)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1)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2)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3)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7.6监控量测精度测试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表7-10及表7-11的要求,测试仪器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表7-10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测试精度序号监测项目测试精度1拱顶下沉0.5-1mm2净空收敛0.5-1mm3地表沉降0.5-1mm 表7-11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测试精度序号监测项目测试精度1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0.5%F.S.2喷混凝土应变0.1%F.S.3钢架应力拉伸0.5%F.S.,压缩1.0%F.S.4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应力0.5%F.S.5二次衬砌内应力0.1%F.S.6围岩内部位移0.1mm7隧底隆起0.5-1mm8爆破震动速度1mm/s注:F.S.标示仪器满量程7.7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初期支护观察及地表观察。1)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况、围岩变形等。当地质情况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2)对已施工区段初期支护的观察每天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砼、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8.监控量测方法8.1作业准备8.1.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首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对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8.1.2外业技术准备给测量技术人员配备收敛仪、水准仪、全站仪、钢挂尺、数码相机和电脑,安排住宿和办公设施,满足技术员的生活、办公需要。8.2 时间要求洞内、外观察和地表沉降观测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初始读数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最晚不得迟于24小时。8.3 洞内、外观察1)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其中,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2)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素描,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要有照片记录。(1)代表性测试断面的形状、位置、尺寸及编号;(2)岩石名称、结构、颜色;(3)层理、片理、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种软弱面的产状、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各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力学属性、粗糙程度、充填的物质成分和泥化、软化情况;(4)岩脉穿插情况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软硬程度及破碎程度;(5)岩石风化程度、特点、抗风化能力;(6)地下水的类型、出露位置、水量大小及锚喷支护施工的影响等;(7)施工开挖方式方法、锚喷支护参数及循环时间;(8)围岩内鼓、弯折、变形、岩爆、掉块、坍塌的位置、规模、数量和分布情况、围岩的自稳时间等;(9)溶洞等特殊地质条件描述;(10)喷层开裂、起鼓、剥落情况描述。3)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洞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及初期支护完成喷层表面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及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洞处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8.4净空变化量测1)根据围岩条件确定量测间距埋设测点,并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主要原理:每次测出两点间净长,求出两次量测的增量(或减量),即为此处净空变化值。读数时读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2)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6mm,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与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3)量测方法(1)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2)把净空收敛仪的尺头及尺架挂钩分别固定在预埋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3)调整调节螺母,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4)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重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5)一条基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仪,打开尺卡收拢钢尺,为下一次使用作好准备。(6)直接量测较高测时可使用两把活动梯子上下操作。4)形成资料:隧道净空变化量测记录表。8.5拱顶下沉量测1)目的:量测拱顶下沉情况,直接反应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2)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相对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读数时应该读三次,取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3)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中,每断面布置一点,布设原则和间距按规定进行。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不小于6mm,前端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固定在拱顶选定位置,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4)量测方法:设置水准基点(水准基点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设置)。量测时采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卷尺,测出该点相对标高即可。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同一测点每次量测必须采用同一基点。5)难点指导:双线隧道净空高度较大,难于挂尺量测。指导解决办法:用测杆或连接组织合式花杆(最长9米)垂直立撑住测点,用水准仪直接测量立杆,用视线高程加上十字丝横线与立杆相截点至立杆顶长度即为测点高程。6)形成资料:拱项下沉量测记录表。8.6地表沉降量测1)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其量测精度为1mm。当隧道埋深小于3倍洞径时进行量测,小于2倍洞径时必须进行量测。2)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布点原则和量测频率按规定执行。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3)量测方法:与拱顶下沉量测方法相似,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4)难点指导:进出口段视线好,布点量测没有问题,普遍问题为中间段落地表林木覆盖,且引水准点较远。指导解决办法:纵向中心里程点全仗仪定位,洞口用绝对高程,中间段有林木处各段断面在影响范围外分别布设临时可视相对高程点,局部遮挡视线个修除树枝便可量测。也可用全站仪量测以解决林密树高的问题。5)形成资料:地表沉降观测记录及地表开裂、滑移观测记录及相应图示。8.7拱脚下沉量测1)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其量测精度为1mm。当隧道埋深小于3倍洞径时进行量测,小于2倍洞径时必须进行量测。2)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布点原则和量测频率按规定执行。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3)量测方法:与拱顶下沉量测方法相似,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8.8拱脚位移量测1)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其量测精度为1mm。当隧道埋深小于3倍洞径时进行量测,小于2倍洞径时必须进行量测。2)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布点原则和量测频率按规定执行。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3)量测方法:与拱顶下沉量测方法相似,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8.9量测注意事项1)监控量测布点应在喷砼前预埋,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并保证布点打入围岩,严禁将测点布在钢架上。及时进行测点的布设,并做好保护,可采用桩点沿初支边墙向内凹陷,防止破坏。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当天的量测数据无效,待测点加固后重新读取初读数。2)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监控量测桩点上严禁悬挂重物。3)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4)各监控量测小组须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如实的反应实际变化情况,不得弄虚作假。5)现场监控量测与施工易发生干扰,必须紧密配合。施工现场应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控量测工作也要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计划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6)量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校对和率定。收敛仪使用时调节螺母逆时针转动最大范围不得露出螺纹。在收敛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对零校正,检查数显读数是否为零,若存在偏差,必须进行对零。收敛仪量测完成后,用棉纱擦除灰尘并定期对钢尺擦涂机油,以防生锈。8.10施工要求8.10.1现场量测要求1)初期支护施作2h后即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量测数据采集。2)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3)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量测要求进行复测。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监控量测资料须认真整理和审核。8.10.2施工监测测点埋设:喷锚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40mm、深200mm的孔,先用锚固剂塞满后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等锚固剂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8.10.3拱顶下沉量计算拱顶下沉量的大小根据测线a、b、C的实测值并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换算求得,如下图h=h-h1s=1/2*(a+b+c)式中:a、b、c为前次量测的实测值。a、b、c为后次量测的实测值。8.10.4监控量测结束标准待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后,在以1次/7d的量测频率量测2-3周后,可结束量测。对于膨胀性围岩,位称长期不能趋于稳定时,应当适当延长时测时间,当移速率小于1mm/d时方可结束量测。9.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9.1 数据分析处理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包括数据校核、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同时应注明开挖方法和施工工序以及开挖面距监控量测点距离等信息。9.1.1 数据校核量测数据校核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排除各种误差影响,保证量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包括对观测数据的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补测。9.1.2 数据整理量测数据整理包括各种物理量计算和图表制作,打印相关监控量测报表,并根据数据绘制位移时态曲线图或散点图,以便于分析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9.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通常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和数值计算等,一般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监控量测物理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值及影响范围,评估安全状况。绘制时间-位移和距离-位移散点图,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对最大值(最终值)进行预测,并与控制基准值进行比较,结合施工工况综合分析围岩和支护结构和工作状态。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2)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3)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4)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位移u-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u(mm)u(mm)t(d)t(d)正常曲线反常曲线 d d和洞内各测点的位移u-距离(m)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u(mm)u(mm)t(d)t(d)正常曲线反常曲线 m m 首先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曲线散点图,然后根据散点图的数据(不少于25个)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涵数进行回归分析,对最大值(最终)进行预测,并与控制基准值进行比较。当位移曲线正常,说明围岩处于稳定状态,支护系统是有效的;如果位移曲线出现反常的急骤增长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立即采取相并没有的工程措施。的如上图中a所示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通常用指数涵数来预估围岩变形的最终值,(当t=,u=A)指数函数:u =Ae-B/t 或 u=A(1-e-B/t )式中:A、B回归常数 u位移值(mm) t初读数后的时间(d) 当计算值小于或等于规范规定值时,可将回归分析值作为围岩变形控制依据,建立管理等级。9.2 信息反馈及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装油漆施工合同范例
- 场地赠送合同范例
-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光的折射备课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 灯头厂家采购合同范例
- 棉花秸秆买卖合同范例
- 2025年那曲驾校考试客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仲裁机构合同范例
- 2025年衡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布置结婚酒店合同范例
- 景区开发合同范例
- 学优生学情分析及措施
- 20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治疗课件
- 2024-淘宝商城入驻协议标准版
- 2024年遂宁广利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人失信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 缝合线材料的可吸收性研究
- GB/T 43700-2024滑雪场所的运行和管理规范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知识竞赛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水电站厂房设计-毕业设计
- 幼儿园园长的园里园外融合教育
- 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