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_第1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_第2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_第3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_第4页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一)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二)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三) 抗战八年,中日两国的人民都蒙受了战火的煎熬,人们的命运都无法掌控,当南京 * 传出,举世震惊,中国就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要杀日本鬼子捍卫祖国的安全,今时今日,中国虽是今非昔比,可是日本和那些西方强国依旧俯视耽耽,中国人是不能忘记过去的,只有坚强的复兴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我们才有希望,本文(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手抄报内容)由出guo,更多内容在.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南部的油田仁安羌,一举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英缅军第一师7000多人而名声大振。事隔多年,人们仅仅知道那是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孙立人的部队所为。为此,孙立人荣获英国首相授予的勋章一枚、美国丰功勋章一枚、中国四等云麾勋章一枚,而真正在第一线指挥38师113团的团长刘放吾上校(后为将军)则很少被人提及。乃至在1963年在香港还发生了有人冒充仁安羌总指挥的“真假将军”事件。这样,仁安羌战斗的前线指挥官刘放吾将军这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1942年春天,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当时的部署是: 第五军200师在同古坚守了半个月后,在22师和96师的掩护下退守平满拉曼德勒的中路、第六军在棠吉的东路、英军在仁安羌西路。第66军为预备队,六十六军下辖的新38师驻防曼德勒。 4月14日,英军退守缅甸的油田仁安羌,日军两个联队7000人迂回切断了英军的后路,将英缅第一师包围在仁安羌东北、平墙河以南地区。 16日,应英军缅甸战区总指挥亚历山大将军的请求,远征军第一路总指挥罗卓英命令新38师孙立人以一个团的兵力赶到乔克巴当支援英军。孙立人随即命令刘放吾的113团在当天赶到了目的地。 17日,被围的英缅军第一师师长史莱姆将军听说来了援军很高兴,马上驱车前来会晤。史莱姆的回忆中说:“我在乔克巴当村的一幢残破的建筑楼下看到了团长,他相当清瘦,方正的脸上却透着刚毅;他佩戴着一副野战防风眼镜和驳壳枪。我们通过英军翻译介绍握手,随即摊开地图研究战局。团长给我的印象是反应敏捷。我要他马上率领全团乘坐我给他们准备的卡车赶往平墙河。于18日发起攻击,配合英缅军的突围。 但是,他说经孙立人师长下令才行。我说孙将军已经授令您归我指挥,如果他在这里,我会对他下令的,他也会遵命的。尽管团长同意我的说法,但是仍然坚持要孙师长同意。僵持了一个半小时后,团长终于露出了笑容,同意照办。” 刘放吾次子刘伟民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当时父亲要史莱姆写的手令,他一直保存着,英文翻译如下: “致113团团长刘上校:兹派贵官率领全团,乘坐卡车到平墙河地区,在该处,你将与安提斯准将会合,他将以所有战场配合你。你的任务是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里公路两侧的敌人。史莱姆 17日11时” 其实父亲并不知道38师归英军指挥,史莱姆又是随便把命令写在一张纸上。直到无线电和孙立人确认以后,刘放吾才开始奉命行事的。 巧的是,在腾冲说起这件事情,现居南京的王楚英老人也加以证实。当时他是史迪威将军的副官,也赶到了乔克巴当。“他当时写了一个纸条给刘放吾团长。”王楚英先生证明说。史莱姆将军后来在英帕尔战役中一举成名。在一起交谈的还有美国中美航空遗产基金会的杰夫。格林先生,他对这位看似普通的中国老人居然和史莱姆将军这位“二战”最有名的战将之一在缅甸战役一同共事肃然起敬。 为了说明父亲这段历史,刘伟民出版了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一书,“我写这本书仅仅是为了证明,当时接到孙将军的命令攻打仁安羌的团长正是我的父亲,而不是后来在香港招摇撞骗的那个林彦章。我们一点没有贬低孙将军的意思。” 后来记者和孙立人将军的养子, * 滑铁卢大学的教授揭钧先生联系,证明情况完全属实,解救仁安羌英军的正是刘放吾团长。 刘放吾接到明确的命令后,率领全团于17日到达平墙河,同时还有配属的英军13辆轻型战车。敌人是装备精良的第33师团,113团发起攻击后,包围英军的日军腹背受敌,有些乱了阵脚,但是仍然凭借着精良的装备负隅顽抗,敌人的飞机大炮开始向113团猛烈轰击,我军除了两面夹击敌人外,还向敌人正面多次进攻,到了下午4时,敌军渐渐不支,终于放弃阵地,涉水逃遁。 战斗开始不久,孙立人将军也赶到了,他和史莱姆一同到了114团的营指挥所。被围的英军仍然不停地通过史莱姆求中国人加紧进攻,但是被孙立人婉言拒绝,要求史莱姆不干涉刘团长的部署。孙立人承诺在19日拂晓该团会再次发起进攻,而且一定会救英军脱险。 刘团长一面命令二营在正面牵制敌人,一面自己亲自带来团主力从敌人的右侧迂回包围。到了19日旁晚,113团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终于全部克复了油田,解救了英军、美国传教士和记者7000多人。113团营长张琦、杨振汉等100多人伤亡,打死打伤日军500多人。创造了以1000多人击败了7000日军,同时解救了7000多英军的奇迹。 上世纪80年代,记者采访的第五军参谋邹德安老先生回忆,那时他追随着200师星夜赶来援助新38师,但是当他们到达时,战斗已经胜利结束了。他说,晚上他在油田的一片熊熊大火中看到了孙立人和刘放吾。 史迪威将军的副官弗兰克。多恩上校在回忆录中说道,当时缅甸战役四处传来的都是令人沮丧的消息,唯独孙立人的新38师在仁安羌大败日军,并解救英军这个消息,使得司令部士气为之一振。 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相信即使不太熟悉抗战 * 朋友,通过影视剧和电影都会对这些著名的抗战事件和人物耳熟能详。不过,一些抗战背后的小故事你知道吗?下面请跟随的步伐,一起来走进抗战背后的故事吧。 在东莞,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铁马雄师东江纵队。党史资料记载,东江纵队从日寇铁蹄下解放了大片国土,先后建立了7个县级政府和一批区、乡抗日民主政权。 在远离 * 、远离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的艰难情形下,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一万多兵力的抗日劲旅。 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3年9月延安的指示 据不完全统计,东江纵队共作战1400余次,歼敌900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一役当属1941年夏那一场持续两天一夜的百花洞战斗了。 百花洞村位于东莞大岭山镇以西4公里左右,因住有黄、陆(“绿”的谐音)两姓村民,犹如百花盛开时的两朵花,村后的马山有个龙岩洞,故名百花洞。 1941年6月10日,驻扎在莞城的长濑大队400余日军和部分伪军,在大队长长濑率领下,兵分两路,准备在11日拂晓合围偷袭大岭山百花洞村。侦得情报后,游击队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制高点准备迎敌,同时在百花洞东大公岭抢占有利地形埋伏起来。 日军自以为此次行动神不知鬼不觉,岂料还未到达百花洞就遭遇伏击。长濑大佐骑着高头大马带领部队从北面直扑过来,不料刚进伏击圈,就被游击队一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