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史研究.doc_第1页
中医发展史研究.doc_第2页
中医发展史研究.doc_第3页
中医发展史研究.doc_第4页
中医发展史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发展史的研究贾得道,贾念民著. 中医的科学研究.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0.第一节 任务和方法要全面研究中医,探明其理论的实质、特点,就必须研究中医发展的全部过程。因为第一,今天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相比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截然不同,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和方法,不但不能直接研究中医,甚至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医。这是因为这两种医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都根本不同,也就是说它们是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所以要理解中医、研究中医,就必须从它的发展过程中掌握其脉络,探求实质,进而达到理解其特点的目的。第二,中医本身的发展,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的,我们要理解中医和研究中医,就必须从它的发展过程中寻求这条规律,认识这条规律,只有掌握了这条规律,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医的实质和特点。第三,现在的中医著作,因受尊经思想的影响,都把重点放在所谓经典著作上,而对后世的发展却视而不见,甚至加以诋毁,这样就湮灭了中医发展的轨迹,形成一种“圣人”创造中医的观点。第四,中医的某些理论及基本概念,本来是在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不了解它的形成过程,就不可能理解它的实质含义,也就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因而妨碍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上这些情况,就充分说明研究中医发展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本课题的目的和任务: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原始资料,实事求是地理出一个中医发展的头绪。(二)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发展及文化思想情况,做适当的分期,以便说明各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三)根据各阶段的特点,总结出整个发展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说明中医理论的实质和特点。(四)比较中西医发展的不同道路,从中找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给中西医取长补短、互相结合起一些搭桥铺路的作用。研究中医发展史,是没有什么定法的。这里只能根据笔者所走过的路程,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以供读者参考:首先,从总的方面说,应以内经为人手处,往上追本溯源,探索内经以前医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借以说明内经成书的历史源渊;往下顺流寻变,追寻内经以后发展演变的轨迹,从中发现中医发展的客观规律。至于具体方法,则仍以搜集和鉴别原始资料为第一步,然后再根据客观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内经以前的资料,关于哲学方面的,前章已作介绍,关于医学方面的,除马王堆发现的几种医学专著外,其他如甲骨文、山海经、左传、周礼、管子、吕氏春秋以及史记中也有不少零散记载,需要注意搜集。至于内经以后的资料,则就丰富多了,我们选材就应以医学著作为主了。唐以前著作,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应当全部搜集;宋以后的著作,则就需要作一些选择,选择的标准,第一是常见的,因为愈常见,愈说明其流传广,社会影响大,实用价值高,而所谓一些珍本、秘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反而是微小的;第二是每个朝代的代表性著作,其中大部分的官修著作,内容都比较丰富全面,而且经过多数专业人员的审定,具有较大的代表性;第三具有特色的个人著作,所谓特色是指有一定新发现、新主张的独创性,其中不少是医学发展的先导;第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重点是临床家的著作,一些所谓学问家的著作,理论上头头是道,实践上则不一定行之有效;第五是著作本身价值不大,但从医学发展的角度看,则有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至于选择的方法,个人的广泛阅读固然重要,但前人的一些“书目、题解”、“医籍考”等工具书的利用也非常重要,不过在采用工具书中的资料时,应尽可能查对一下原书。其次,根据资料的情况,结合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分期。我国社会发展一般按五种社会形态分期,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根据中医发展的情况,奴隶社会以前,还没有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只有一些朴素的实践经验,而人们的疾病和生命大权主要掌握在所谓“巫医”手中,所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虽然经过了约6500年的漫长历史,但从医学史上来说,最多只能算一个实践知识的积累阶段。从战国时代起,一直到鸦片战争发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这中间约2300多年,是中医由理论体系的形成到发展成熟的阶段。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医传人中国,形成中西医对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属于现代史的范围,我们就不谈了。这里需要进一步分期的是封建社会的医学:从战国到两汉是中医从理论到实践的奠基时代;从两汉到隋唐是实践医学进一步发展与丰富的时代;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深人发展的时代;明清至鸦片战争是中医理论与实践完全结合的成熟时代。以下我们就按上述情况,把中医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加以探讨:第二节 实践知识的积累阶段上古至春秋时代中国在17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经过漫长的猿人时代、古人时代和新人时代,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才开始建立了原始的氏族社会,这一时期,虽然历史很长,但生产力低下,社会发展很慢,只能说是人类文化的蒙昧时代。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私有制出现,国家的形成,才进入奴隶制时代,这就是夏、商、周的“三代”。只有到这时才算进人人类的文明时代。所以我们研究医学史,除原始社会的一些传说以外,只有到奴隶社会,才有了比较可靠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也只是零星地散见于一些出土文物和其他各种著作中,专门记述医学的著作,至今还没有发现。最早的资料是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其次是山海经中有关疾病和药物的记载,再次就是尚书、左传、国语中的一些医事活动的记述和管子中关于人体形成的记载。此外还有关于巫和巫医的记载,对医巫对照的研究上也有一定意义。至于周官中有关医事制度的记载,因近人怀疑本书成于战国时代,所以我们将放在下一时期讨论。关于战国以至秦汉以后著作中记载的一些古代的有关传说,如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等,虽不能当作确切史料,但它也大体上反映了一些医学发展的轨迹,可供我们研究的参考。在这一阶段,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医学的起源问题;二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关于医学的起源问题,历来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医学起源于动物本能,这是由于人们看到许多动物都有一种自疗伤病的本能,如狗舔伤口可以防止化脓,某些动物可自选草药引起呕吐而解除某种不适等,但我们知道,本能是动物在几千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自觉的适生特性,其本身是不会发展的,因此不可能进步成医学。至于人们因受到某种动物本能的启发而获得某种医疗知识,则应归功于人的观察与思考,并不是本能自身的发展。所以说医学起源于本能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第二种说法,认为医学起源于神话传说或宗教迷信。从时间上来看,各国的医学出现以前,都有一段神话传说和以宗教迷信治疗疾病的阶段。但不论神话也好,宗教也好,都是建立在人们的幻想或迷信上,它不但不能发展成医学,恰恰相反,它的存在与兴盛,正是医学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我国的商周时代,巫医盛行,甚至有了从巫的鳖字,而真正的医学却得不到发展,只有到春秋以后,巫医衰落了,真正的医学才开始有了发展的机会。所以医起于巫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第三种说法,认为医学是圣人创造的。这种说法,在我国特别占优势,认为医理精微深奥,非圣人就不可能知道,所以特别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医界尊经复古思想,主要就是以这种说法为基础的。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天生的圣人,也就不会有不可改变的经典,所以圣人创造医学的说法大大阻碍了医学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医学究竟起源于什么呢?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其实也很简单,一句话就是起源于实践,生产实践、医疗实践以及后来的科学实践。根据我国的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禹益制酒、伊尹制汤液,这些都谈的是医学起源问题,而伏羲创畜牧、神农创农业、禹益制酒、伊尹烹调,都属于生产实践的范围,可见最初的医学知识主要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至于以后的发展,则医疗实践就要占主要的地位了。到了近代,如果没有科学实践的大进130中医研究系列丛书之四中医的科学研究步,我们根本不可能设想会有今天的“近代医学”。可见医学起源于实践,又靠实践来发展和进步,这是完全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的。关于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从实践知识的积累到医学理论的萌芽。实践知识大致可分两类,一是解除疾苦的方法;二是对疾病特点的认识。大概前者早于后者。根据前述传说,砭石灸刺和药物应用在原始社会就积累了不少经验。砭石灸刺是针灸的起源;药物应用,根据内经的记载经过汤液、醪醴和毒药的三个阶段。到第三阶段,可能就到了春秋时代。这从尚书、左传等对用药十分慎重的记载可以证明。对疾病的认识,甲骨文中记载有三种情况:一是笼统的,如疾骨、疾目、疾身等;-是单个症状的记载,如耳呜、下利、不眠等;三是病名的记载,如疟、疥、龋等。到山海经中,病名的记载又有所增多,可以看出疾病认识由笼统记载到症状的确定,再到病名的归纳,也在逐渐进步。到了春秋时代,医学发展就有了较大的进步,其表现有三:一是巫医的衰落,如子产、晏婴等对疾病的论述;-是专业医生的出现,如秦国的医和、医缓等;三是医学理论的萌芽,如医和对病因的论述等。第三节 祖国医学的奠基时代从战国到两汉时期战国时代(公元前476一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虽然战事频仍,但由于铁器的普及、生产力的解放,各国又都奖励耕战,所以社会经济还是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农业,手工业外,商业也繁荣起来,于是出现了许多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叉由于阶级关系的变化,教育文化事业由过去的官学中解放出来,普及到一般的庶民,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所谓“士”的知识分子阶层,各国的统治者为了竞争,又争相“养士”,为他们的富国强兵出谋划策,这样士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各种学说纷纷兴起,于是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文化学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即所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有这些,对我国医学理论的形成,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虽然秦王朝的寿命很短,但它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局面,以后汉承秦制奠定了我国2000年历史发展的基础。汉初的统治者,为了医治长期战争的创伤,政治上强调清静无为,经济上强调休养生息,思想上提倡“黄老之学”。于是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所谓“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在文化上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自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过到了东汉,由道家演变而成的“道教”和由西方传来的佛教也有了一定发展,从此形成我国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儒、佛、道三家既相互斗争又相互渗透的传统思想特点。这一时期的医学资料和前一时期相比就丰富多了。据汉书艺文志,医经类著作有7家216卷。经方类著作11家274卷。合计18家490卷。仅现存的医籍就有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五种,再加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一种和十一脉两种,还有武威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一种。除此以外,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华佗列传,周礼天官中有关医官的记载,以及吕氏春秋、淮南子中的一些零散记载等,都是比较可靠的资料,我们都应注意,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三种。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正如我们的标题所示,是我国医学的奠基时代。所谓奠基,包括四个方面,即奠定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中药和针灸的基础。基础理论的基础是由内经奠定的,我们在第一章已作了专门的介绍。以下我们谈其他三个基础。临床理论主要是指把中医基础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的所谓“辨证论治”的原则。辨证就是辨清虚实、寒热、气滞、血瘀等病性和在表、在里、在脏、在腑等病位,论治就是针对这些病性、病位确定治疗原则,如表寒者解表、里热者清里、气滞者行气、血瘀者活血等。这些原则本来在内经里就确定下来了,但由于实践知识不够丰富,所以实际应用时尚难贯彻,直到东汉时,方药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才有可能把这些原则和实践联系起来,奠定辨证论治的基础。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是东汉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原著,早经散失,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后人根据残本分别整理而成的。其中伤寒论可能更接近于原本的伤寒部分。解决辨证论治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有二:一是如何辨明病性与病位;二是哪些方药有补虚、泻实等针对性的作用。张仲景的功绩就是总结了从五十二病方和两汉各家经方的经验,初步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比方说,根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和证,而辨明病位在表,病性属寒;同时也认识到麻黄汤或桂枝汤有“解表”的作用。这样表寒证的辨证论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但是在伤寒论的全部条文中,明确地指出病性、病位,并明确地指出某方某药具体作用的只占少数,多数条文还是只说明有某脉某证即以某方主之,并没有指明具体的病性、病位和方药的作用,这说明当时病理学说和实践经验,尚有较大的局限,解决全部疾病的辨证论治尚有较大距离。张仲景的功绩主要是奠定辨证论治的基础,开创了一条中医以后发展的独特道路。中药基础是由东汉时出现的神农本草经奠定的。虽然战国时的五十二病方中已记载了280多个方剂和240多种药物,但其记载很简单,方名未固定,药物的性味功能也不明确,而且许多方药已多淘汰不用。到了神农本草经,不但365种药物的四气、五味都已确定下来,其功能主治也有了具体记载,而且这些记载,直到今天也大致可靠,所以我们说,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药物学的基础。虽然本书的原著早已佚失,但后人从其他著作中收集编纂的本书大致保存了其主要内容,还是可以当作原书看待的。此外,皇甫谧在其针灸甲乙经序言中说,他编针灸甲乙经的根据,主要是三部著作,即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现在前二种都在,经我们对照核查,证明皇甫氏所言不谬,因此我们认为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大抵也是东汉时著作。原书虽没有流传下来,但针灸甲乙经有关俞穴针灸的记载,基本上是保存了其主要内容的。本书不但具体记载了每个穴位的详细部位,而且主治什么病、针宜几寸、灸宜几壮等都有明确记载,这可以说是中医针灸学的奠基之作。第四节 实践医学的大发展时期两晋至隋唐五代从汉末的三国分立到隋朝的统一,即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的369年间,我国历史陷入比较混乱的时代,虽然西晋也曾一度统一,但时间很短,只有20多年,很快就形成南北对峙,朝代更迭的所谓“南北朝”。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了中国,虽然时间很短,但后继的唐朝却把大一统的局面维持了289年,成为我国汉代以后的第二个统一大国。这一时期的前一阶段,由于战争,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社会经济谈不到有什么发展,不过有两个特点值得重视:一是北方由于各民族互相斗争,互相渗透的结果,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倾向,二是东晋南迁以后,中原各阶层的人民也大量南迁,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开发,这样就给中国的进一步统一和版图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唐代统一以后,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国力强大的所谓“贞观之治”。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隆盛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以佛教的大发展为主,不但大量佛经翻译成中文,而且理论上还有了发展,形成许多不同派别,其中一些派系明显地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如禅宗就是典型的一例。此外道教因受唐代统治者重视,也有了较大发展;作为传统文化思想的儒家,当然也不甘落后,所以唐代,儒、佛、道三家均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大量出现,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就有256部4510卷之多,较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几乎增加了10倍。但是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流传下来的却很少。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晋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和葛洪的肘后方,南北朝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有数的几种著作了。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实践医学的大发展,隋书经籍志记载基本理论的著作只有8部58卷,而方书类的著作就达101部3588卷之多。除数量方面的增多外,实践医学的发展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疾病的认识,不论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如巢氏病源共记载病候l700余种,有些疾病的描写相当详细和明确,如对消渴、脚气和癞病的描写,不但详细而且有许多创见,抓住了这些疾病的特点,使我们今天看了也很容易鉴别出来。不但如此,本书还对每一病候,都要探其原因,论其机理,根据内经理论加以诠释。这为以后辨证论治的普及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二是医方的大量出现,不论千金方还是外台秘要,每病之下都列有大量的医方,或数方,或十数方,甚或达数十方之多。此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受魏晋清淡及道家养生影响,服石和炼丹曾一度形成风气;二是随着佛教的传人,印度医学及西域的药物也大量传人中国。仅隋书经籍志就载有印度及西域方书10部85卷之多。所有这些都大大丰富了中医中药的内容。不过有的地方,如服石和炼丹也给中医带来一些不健康的影响。第五节 中医理论深入发展时期宋金元时代唐末虽然经过五代、十国短时期的分裂,但到公元960年被宋王朝统一了。不过宋代的统一,远没有汉唐时期的强大,北方的辽、金、蒙古,西方的西夏,始终威胁着宋王朝的安全。到公元1127年北宋就被金国灭亡,南宋又经过150多年,最终到1279年还是被蒙古统一了。蒙古帝国的版图,曾一度扩大到欧洲,但不到百年,到1368年就全部崩溃了。宋代的国力虽然不强,但文化事业却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进步,哲学家的辈出,形成我国战国以后又一个思想活跃时期。周敦颐、程颐、程灏、张载、朱熹、陆九渊等构成宋代所谓“理学”的骨干。其中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张载的正蒙神化都对中医的阴阳、气化等理论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据宋史艺文志的记载共509部3327卷之多。由于印刷术的进步,每部书的印数比抄本要多得多,因此流传下来的也就较多,我们在学习研究时,就不能不有所选择。首先是宋代的四部官修大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和政和经史类证本草。其次是有关伤寒论研究的著作,如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叔微伤寒百证歌和伤寒发微论、成无己伤寒论注和伤寒明理论。第三是一般方书,如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严用和济生方、钱乙J、儿药证直诀、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和外科精要等。第四是金元四家的著作,如李东垣脾胃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政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和局方发挥等。此外,唐代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主要谈五运六气问题,到这一时期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刘温舒还专门著了素问论奥一书专门讨论此说,这部分内容,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但其中有些地方对中医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也需要大致涉略一下。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除实践医学继续有所进步以外,主要是基础理论的深化。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伤寒论的整理研究: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虽然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但在两晋隋唐的600多年,竟没有引起医家们的重视。直到宋代,经过庞安常、朱肱、许叔微、成无己等人的整理、研究、注释与阐发,才引起医家们的注意,研究者日多,经过这番整理与研究,张仲景创建的辨证论治原则,不论在病位、病性的辨证指征上,还是在处方用药的具体方法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大大方便了辨证论治原则的实际运用,并促进了这一原则的进一步普及。其次是“五运六气”学说的研究:五运六气学说是把阴阳、五行、六经、六气和天干、地支联系起来,借以推断某年某气的盛衰及疾病的发生和预后。实际并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和实用意义,对后世的实践医家也没有发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不过其中有些概念及个别理论,被后世医家用来解释某些生理、病理变化,对中医理论的深化是起了作用的。如相火、生化、气化等概念的引用;生克制化理论的发展、药理、方制理论的变化等,都直接、间接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第三是学术流派的产生:基础理论的深入发展,必然要出现学术方面的不同主张,所谓金元四大家,就是在宋代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四大家中刘完素(刘河问)主清火,张从政主攻下,李东垣主补脾胃,朱丹溪主滋阴降火。由于他们及其弟子们的相互辩驳,经过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最后在实践医家们的折衷和汇通下,终于使不同理论融合在辨证论治这个大原则之中。这对辨证论治的普及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第六节 中医理论的成熟和完善时期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元末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建立起明王朝,经过276年的统治,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满清乘机入关,建立起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清王朝。清朝初年,接受了元代统治失败的教训,对汉民族采取了怀柔政策,很快取得了统一全国的胜利,而且经济繁荣、版图扩大,成为汉唐以后第三个封建强国。明代的哲学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宋学的遗风,故后世称“宋明理学”,其中以王阳明为主要代表。清代初年,由于大兴文字狱,一般学者很少发表独立见解,所以把大部精力都倾注到研究古籍方面去,于是考据之学大兴,成为“乾嘉学派”的主流。对古典著作的考证、注疏、辨伪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种学术风气,当然也要影响到中医古籍的研究这就是这一时期内经、伤寒论等所谓经典著作的注解和研究特别被重视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更为繁多,流传至今的也可汗牛充栋,所以选择研究资料,也就更为重要。如这一时期研究内经、伤寒论等所谓经典著作的书最多,但大都是解释经文之作,既无创新之处,也无实用价值,研究这些书,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把人引入歧途,不选择那些能突破前人框框的著作,所谓着眼于实用,就是要选择对临床实践,即对辨证论治的发展与普及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前者如吴又可的瘟疫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后者如楼英的医学纲目、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王肯堂的六科准绳、张三锡的医学六要、吴谦的医宗金鉴、程钟龄的医学心悟、陈修园的陈修园医书等。其他专科方面如陈实功的外科正实、伪托傅山的傅青主女科、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此外,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关于方药方面的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汪昂的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吴仪洛的本草从新等,对辨证论治原则的普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中医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形成一个从生理到病理、从病理到药理、从诊断到治疗、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结构,其主要标志就是辨证论治原则的普遍实施。这一成就是明代学者在总结宋金元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成熟时期和近代西医理论形成时期,即从哈维到魏尔肖的时期大致相当。第二,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天花接种的发明,显示了我国在传染病领域的独特成就。其临床成效大大超过了抗生素和牛痘接种发明以前的近代西医。第三,外科、妇科、儿科、眼科、五官科等也都贯彻了辨证论治原则,显示了中医在这些领域的特殊疗效。为了具体地说明中医的发展情况,我们将这一时期的中医理论和内经时期的中医理论作一番比较:一、 生理学说基本内容如气血、精、神、津液、五脏六腑等学说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但是第一,增加了一个命门相火学说,因此改变了一些器官的功能作用。如肾,原来是藏精主水,现在成了“水火之宅”、生化之动力、先天之根本,其功能作用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超过了“君主之官”的心脏。第二,脾的功能作用也提高了,被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第三,肝与肾的关系密切了,出现了肝。肾同源之说。第四,五脏和胃的本身,也有了阴阳之分,深化了它们的生理功能。第五,气化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凡水谷的运化,生理物质的相互转变以及脏腑功能的发挥都认为是“气化”的过程。所以出现了“西医重解剖,中医主气化”的说法。二、 病理学说由于病理学说和临床实践有直接联系,每一个病理理论都要在实践中应用,有效无效是对这一理论的直接考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理论就要在实践的检验下对其自身作必要的修改和纠正,以便适应实践的需要。这样病理学说就随着实践的积累而不断地变化和进步。所以这一时期的病理学说和内经时期相比,其变化和差距就十分明显了。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是关于热性病的记述:内经把热性病按六经分为6个阶段记述,症状记载很简单,而且认为1日传一经,至6日传遍;6日以后又1日愈一经,至12日而痊愈。伤寒论基本保存了六经传变说,但内容却丰富了不知多少倍,仅太阳一病,就占了全书之半,而且许多条文都明确指出了表里、内外或虚实、寒热的病位、病性。到了清代的温病学家,则更以卫、气、营、血或三焦分证,代替了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分证,而且除虚实寒热等病变以外,又增加了热人营分、热人血分、气血两燔、逆传心包、邪闭清窍、肝热生风、虚风内动、真阴衰竭、邪火复炽等的病理学概念,大大改变和丰富了热性病的病理学说。其次是关于杂病的记述:内经记载杂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脏腑、经络的虚实、寒热记载,一种是按病名或单个症状记载。其按脏腑记载,基本上是虚实、寒热平等论述,而其症状描述,大部是生理功能的异常表现,很明显是由生理学说推定的。其按病名或症状记载,一些重要疾病也要按五脏分型,如风病有心风、肝风、脾风、肺风、肾风;咳病有心咳、肝咳、脾咳、肺咳、肾咳等。到了这一时期,五脏病变不再按虚实寒热平等论述,而是按实际情况,有则论之,无则不论。如肾脾二脏一般只有虚证而无实证;肝气则只有实证而无虚证;心脏则无寒证;只有肺脏是虚实寒热兼备。至于按病名或症状记述疾病,也要根据其脉证表现,从理论上明确其病位、病性。如虚劳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别;眩晕则有肝火亢、肝阴虚、心血不足、心火上亢、肾虚、肝风等更多不同类型。此外,由于对疾病的复杂性有了更详细的认识,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病理学概念,如阴虚火旺、水不涵木、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肝木克土、木火刑金、子盗母气、寒水侮土等。所有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的病理学说与内经时期比起来,简直是面目全非了。三、 辨证论治原则的确定随着病理学说的发展,药理学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于是诊断的目的主要成为病理诊断,即对病变性质和部位的确定,治疗原则成为对病理变化的纠正。只有到这时,辨证论治的原则才真正确定,并在临床得到普及;中医理论才完成它从生理、病理到诊断、治疗的完整的体系结构。第七节 西医传入和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