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B到四川经商时使用“交子”C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D在瓦子里娱乐2 . 历史上称一个皇帝的统治有“贞观遗风”的是A杨坚B李渊C李世民D武则天3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图这种提水浇灌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4 .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A“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清明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5 .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它所开创的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各项可能发生于唐朝的有书生把进士及第作为孜孜追求的人生荣耀 农夫使用曲辕犁在田间劳动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玄奘只身西行天竺取经ABCD6 .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 .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A注重发展文教事业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8 . 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B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分科考试和择优录取C制举主要分进士科和明经科D唐朝时,考生考中进士之后还需吏部考查,合格后方被委以重任9 . 北宋建立后,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其职责是将地方征收的赋税,转运到中央。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的根本目的是:A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防止知州权利过大D分割宰相的权力10 . 明太祖给子孙留下了“不许立丞相”的祖训,其目的是A强化皇权B控制军队C钳制思想D八股取士11 . 今天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消费时常用的一种支付方法,有人认为,我们正在逐步进入“无现金社会”。但当下纸币仍然在流通流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是( )A会子B瓦子C关子D交子12 . 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B玄奘C戒贤D鉴真13 .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 )A澎湖和台湾B澎湖和琉球C琉球和广州D澎湖和泉州14 . 唐太宗告诫太子:“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他是开明君主B有敢于纳谏的魏征C目睹隋亡的教训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15 . 唐太宗在位期间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ABCD16 . 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灿烂夺目。下列书法家中,属隋唐时期的是董其昌 颜真卿 赵孟烦 柳公权 苏轼ABCD17 .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采取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亲自面试县令B合并州县C建立行省制度D重用人才18 . 按照和约,北宋要给辽、西夏岁币。下列对岁币的理解错误的是( )A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B促进了和约双方的边界贸易C给北宋换来了永久的和平D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19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描写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状况(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武则天20 . 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隋朝D北周21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是哪位古人所写?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忽必烈22 . “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他”是A隋文帝B唐高祖C隋炀帝D唐高宗23 .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24 .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中国国力不断削弱的趋势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25 . 英国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鲜明。”以下局面能佐证此观点的是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ABCD二、综合题26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当今的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制度创新】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为了国家的稳定统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创新。(1)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下边图片代表了什么变法?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筹建新中国成立时,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打算设立了什么制度?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经济创新】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3)观察下图,指出以下两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期【文化教育创新】“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27 . 隋唐时期一度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争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二: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对外则大力平定外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材料三: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开元纪事(1)根据材料一,简述隋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2)材料二中的“理想局面”是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理想局面”?(3)材料三中的“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28 .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材料二:图一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图二北宋“交子”(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 (2分)(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1分)材料三 :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图(1)写出隋朝大运河南北两端的名称:南端现在是,北端现在是。(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这样评价隋朝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干里赖通波。”(3)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据材料二你怎样评价他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30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对该制度有哪些创新?探究二经济篇(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探究三文化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一道残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