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絮凝剂产生菌(Pantoeaagglomerans),它能够利用玉米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初步纯化的絮凝剂命名为M-7。对M-7进行了组成分析,并将M-7应用于河水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M-7不含蛋白质、核酸,含有单糖或多糖;M-7对原水的絮凝效果优于现有常用给水絮凝剂,其最优投加量为6mg/L,在200r/min搅拌1min,60r/min搅拌3min,静置20min的条件下,M-7对原水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89%。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给水处理中图分类号:TU99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84031引言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固体悬浮颗粒、菌体细胞及胶体颗粒等凝聚沉降的特殊高分子物质,具有高效、无毒、可生物降解等特点1。本研究对一种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提取及成分分析,将絮凝剂应用于淮河水的絮凝试验。2材料与方法2.1材料2.1.1试验菌种试验所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从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2,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命名为M-7。2.1.2培养基玉米淀粉废水1L,蔗糖2g,0.2g(NH4)2SO4,pH值7.0,0.1MPa、121灭菌20min。2.1.3M-7的制备将菌种接入培养基中,30、150r/min摇床培养48h,粘稠的发酵液于6000r/min离心30min,去除下层菌体和杂物3;上清液浓缩至一半体积,再加入预冷的3倍体积的冰乙醇,充分混匀后4静置20h,10000r/min离心15min4,沉淀用蒸馏水溶解,静置10h后10000r/min离心20min以去除不溶物。重复用冰乙醇洗涤2次,用乙醚洗涤1次,沉淀物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冻干燥后即得到M-7产品。2.1.4M-7的组成分析将M-7配制成1g/L的水溶液,分别进行Molish反应5、Fehling反应6、双缩脲反应7、碘-碘化钾反应7、茚三酮反应7等显色反应,确定M-7的主要组成成分;采用溴化钾压片法,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在4000450cm-1区间扫描,测定M-7所带有的特征基团。2.1.5试验用水水质试验用水为郑州市某沉沙池经初步沉淀的低浊度淮河水,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2.2方法2.2.1絮凝试验方法在1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原水和2mL微生物絮凝剂,以200r/min搅拌1min,再以60r/min搅拌5min,静置30min,用吸管在50mL高度处取样测浊度8。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杨劲峰,等: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环境与安全2.2.2浊度的测定方法(1)硅藻土浊度标准液的配制。称取10g硅藻土,按照ISO7027-1984水质浓度的测定配制成浊度为250NTU的硅藻土浊度标准液。(2)浊度标准曲线的制作。取13个2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120mL250NTU的浊度标准储备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后摇匀。以去离子水作参比,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3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所得结果见图1。黄色或淡绿色对测定无干扰)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浊度及浊度去除率由公式(1)及(2)表示。浊度(NTU)=A322.58-1.29(1)浊度去除率(%)=m-n1213m100%(2)其中,A为样品在340nm处的吸光度值;m为不加絮凝剂的样品的浊度值;n为加入絮凝剂的样品的浊度值。3结果与讨论3.1M-7的成分分析3.1.1显色反应试验结果由表2中的反应现象,可以确定M-7中不含蛋白质、核酸及还原糖,含有单糖或多糖。反应类型1213现象1213结论Molish反应1213紫色环出现1213样品含单糖、多糖或糖苷Fehling反应1213无红色沉淀出现1213样品中不含还原糖双缩脲反应1213无玫瑰红色出现1213样品中不含蛋白质碘碘化钾反应1213蓝色出现1213样品中含有淀粉茚三酮反应1213无蓝紫色出现1213样品中不含蛋白质3.1.2红外扫描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该红外光谱图具有多糖的特征。37003100cm-1有一个强且宽的吸收峰,波峰在3382cm-1处,为多缔合体的O-H伸缩振动峰;30002900cm-1最大吸收峰在2930cm-1附近,峰较强,为饱和C-H伸缩振动的信号;17201600cm-1最大吸收峰在1637cm-1附近,为单一峰,无其他吸收,是由C=C伸缩振动引起的;1456cm-1处为伯碳上C-H变形振动引起的;14101260cm-1最大吸收在1369cm-1附近,由叔碳上的C-H变形振动和O-H振动引起;11701150cm-1最大吸收峰出现在1155cm-1处,由吡喃型糖苷键C-O-C的非对称振动引起;11001000cm-1最大吸收峰在1080cm-1和1020cm-1附近,是由饱和C-O振动引起的;910650cm-1无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样品中不含芳环结构。图2M-7的红外光谱3.2M-7投加量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称取0.1gM-7,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1.0g/L的溶液。在100mL原水中分别添加0.1、0.2、0.4、0.6、0.8、1.0mLM-7溶液,通过对浊度的测定,确定最佳的絮凝剂投加量。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当M-7投加量为0.41.0mL时,出水浊度值较低,其中,投加量在0.6mL时的出水浊度值为2.90NTU,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规定。当投加量为1.0mL时,出水浊度反而上升到5.51NTU,这是因为M-7溶液本身为白色,过多的加入干扰了测定的结果,使得出水浊度值上升。因此,从节约成本及出水水质两方面考虑,选择M-7的投加量为0.6mL/100mL。3.3.1搅拌时间在100mL原水中加入0.6mLM-7溶液,先以200r/min搅拌1min,再以60r/min分别搅拌0、1、2、3、4、5、6min,静置30min后,测定出水浊度值。图4显示,随着慢速搅拌时间的延长,出水浊度值逐渐下降,3min时浊度值趋于稳定,因此,搅拌时间选择为快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3min,在此条件下,浊度值达到2.65NTU,浊度去除率达93.88%。图4搅拌时间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图5静置时间对出水浊度的影响3.3.2静置时间在100mL原水中加入0.6mLM-7溶液,先以200r/min搅拌1min,再以60r/min搅拌3min,再静置不同的时间,测定各时间点时的出水浊度值。由图5可以看出,在015min之间,絮凝体系中的絮团由小到大,沉降速度快,出水浊度值下降速度快;而在1520min之间,浊度值下降速度明显减缓;2060min之间,絮凝体系变得澄清,浊度值均低于3.0NTU,且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最佳静置时间确定为20min。4结语(1)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能够利用玉米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初步纯化的絮凝剂命名为M-7。对M-7进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M-7不含蛋白质、核酸,含有单糖或多糖。(2)将M-7应用于淮河水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M-7最佳投加量6mg/L,在200r/min搅拌1min,60r/min搅拌3min,静置20min的条件下,M-7对原水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89%。参考文献:1江锋,黄晓武,胡勇有.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给水排水,2002,28(8):8389.2赵继红,刘从彬,李佳.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培养条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7):393396.3阮国瑞,范子文,张雪萍.细菌荚膜多糖的纯化、分析及免疫原性的研究现状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7,16(3):216218.4WangShuguang,GongWenxin,LiuXianwei.ProductionofanovelbioflocculantbycultureofKlebsiellamobilisusingdairywastewaterJ.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07(36):8186.5周存山,马海乐.条斑紫菜多糖的含量测定及其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