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与教育,一、品德的含义二、品德的特征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一节品德概述,1-2,一、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调节的是人的社会行为。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二、品德的特征(一)品德形成的后天性(二)品德内容的社会性(三)品德表现的行为性(四)品德结构的稳定性(五)品德抉择的自觉性,三、品德的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一)道德认识认识的内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的意义认识的结果: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品德的核心,(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惑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10,(三)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帮助个体将道德动机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具体表现为:使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利他动机战胜利己动机;排除困难,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道德意志突出表现在抗拒不良环境的诱惑、抑制不道德行为的过程。,(四)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案例:在公共汽车上是否给老人让座?有四种不同的情景:1.某时某地,甲:“同样花钱买票,凭什么让给你?”因而没有让座。2.某时某地,乙:“按理说该让,可站到终点也够难受的,别人不让,为什么非得我让呢?”结果没让。3.某时某地,丙:“身边站着个老人,觉得坐着不好意思”,但又不想站起来,于是眼望窗外,装作没看见。4.某时某地,丁:“我怎么早没看见,让他老人家站了半天”,马上让了座。,试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对甲乙丙丁的行为进行分析。,一、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二、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三、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二节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1-14,一、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2)权威阶段(58岁)特征: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第四,赞成抵罪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思维特征: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特点:有了自律的萌芽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属于报应性惩罚。,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真正达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从作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准则转变为一种更加理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互惠观,并以形式上的公正向实质性的公正观发展,形成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道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水平1:前习俗道德道德的最早和最不成熟的形式,个体对什么是对或错还没有采纳社会习俗或将之内在化。在前习俗水平上,个体对行为道德的判断主要由对产生的后果来确定:引起奖赏和愉快的行为是“正确”的,引起惩罚的行为则是“错误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服从与惩罚: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赞成:偷药是对的,因为这种药造价低。反对:偷药要受谴责,因为海因茨会被抓住,关到牢里。,朴素利已主义发展到此阶段时,个体的取向就会转向个人主义和交换。只有当个体认为他的行为是对自己有益的,才会遵守规则,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赞成:偷药是对的,以为海因茨的妻子需要这种药,海因茨需要与它妻子共同生活。反对:他的妻子在他出狱之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水平2:习俗道德接受社会关于对和错的准则,即使当遵守无奖赏、不服从无惩罚时,个体也遵守各种规则和社会规范。对规则和习俗的遵守是严格的;一条规则的适应性或公平性很少遭到质疑。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好孩子定向即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如“偷”是不对的;“互助”是对的。因此处于该阶段的个体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因为做一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这样做,最后妻子死了,别人都会骂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赞成:海因茨为了寻找他妻子所需要的东西,因而不是自私。反对:他会为他如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光彩的苦恼,他的家庭会因他而感到羞耻。,维护权威与秩序强调遵守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要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一个维护权威或秩序的个体会从法制出发,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赞成:不偷药的话,海因茨要为他妻子的死负责。反对:海因茨触犯了法律。,水平3:后习俗道德人们的道德观完全内化,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原则来界定行为的对错。他们依据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行事,而不理会法律或他人的意见;他们的行动是依据内在的标准,行为受自我良心的约束。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社会契约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该阶段获得社会契约意识的个体会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远远大于药剂师个人对财产的所有权。赞成:法律在一个人由于服从它而可能失去生命的情境中是不太合理的。反对:其他人也会有强烈的要求。,普遍伦理原则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他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因此他们会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考虑的事情相比,没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命更有价值。赞成:海因茨眼看他妻子死亡的话,他就不能实现他意识中的某种准则了,例如“人的生命胜于金钱”。反对:海因茨偷窃就不能实现他的道德准则了。,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二、影响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三、品德的培养方法,第三节良好品德的培养,1-33,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从众与服从的区别:从众是自愿的、主动的行为,群体成员感觉到压力后就会产生违背意愿的行为,没有人强迫其去做某种决定;而服从是被动的,是在别人的直接命令要求下做出的,是无条件的,因此经常伴随着不满、不情愿等情绪。从众是个体因受群体的压力,改变初衷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从众者不一定认为别人的意见或行为正确,有随波逐流的倾向;而服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群体规范或者权威人物认同的前提下驱使其去接受某个命令或建议的行为。,(二)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三)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二、影响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下列属于认知失调的是()。A小李和自己喜欢的女孩一起郊游B小李在宴会上不理睬与自己有过节的小张C小李很不喜欢上司的夸夸其谈,但为了面子而不得不恭维他D小李正在戒烟,他的同事给他香烟的时候被他婉言拒绝了,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三、品德的培养方法(一)有效的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二)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路线安排方案范本
- 重庆工商大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浚县民丰渠施工方案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体发育与形态结构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中药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工程项目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临床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智能工厂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鼠疫防控知识宣传课件
-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办法
- 记者证考试心理素质试题及答案
- 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第1课时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油库、气库建设工程和场所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导学案: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学生版)
- 《第2课 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 主题2 认识microbit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应用》参考课件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