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ppt_第1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ppt_第2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ppt_第3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ppt_第4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四第一课,一、衣,二、食,三、住,四、习俗风尚,一、衣,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前,西装,鸦片战争后,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满族妇女衣着(特点:宽袍大袖),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1、代表性服饰:男装:长袍马褂女装:旗袍、上衣下裙,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改良旗袍,西装、中山装,中西合璧,土洋并存,2、服装特征:,3、变化的总趋势,4、体现时代特征,双半社会特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布拉吉,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干部装,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代表性服饰:列宁装、中山装(“干部服”)、绿军装,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服饰特征:强烈的政治色彩,朴素单一,本阶段服饰变迁的原因: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时代特征:,探索建设、独立自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现代多变的服饰,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现代多变的服饰,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至今(1)服装:异彩纷呈(2)特点:(3)原因:,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美观、时尚、个性,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思想解放,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山装苏式服装绿军装,单调、呆板,与国家政治生活联系紧密,探索建设独立自主,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异彩纷呈走向世界,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服装是时代的外衣,二、食,(一)中国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川菜麻、辣香有特殊味型,淮扬菜清淡味甜兼有南北之长,粤菜清淡爽口善用生猛海鲜,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二)西餐的传入,左叉右刀,西式糕点传入,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拓展思考中西饮食的比较: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原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居室建筑的演进】,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尽正屋有廊,谓之四合。.南方:尖顶瓦房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内向性和封闭性),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3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天津等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一般称为“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西式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三、居室建筑的变化,北京西站,四合院,传统建筑(北方),中西合璧,别墅,新式住宅,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四、社会礼俗,(一)婚俗的变化,1.趋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表现:传统婚俗简化新式婚礼传入,PK,(1)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旧并存,民间多为旧式;旧式丧礼趋于简化。(2)建国后:,(二)丧礼的变化,土葬向火葬改革。,3.,晚晴留短发的留学生,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实行剪发令,(三)其它社会风俗,剪辫,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礼节上的尊卑观念逐渐被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天足运动破令放足,四、习俗风尚的变化,旧习婚姻包办旧式丧礼男子留辫女子裹足迷信活动,改变婚姻自由新式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