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原理江南大学2试卷真题.pdf_第1页
机织原理江南大学2试卷真题.pdf_第2页
机织原理江南大学2试卷真题.pdf_第3页
机织原理江南大学2试卷真题.pdf_第4页
机织原理江南大学2试卷真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1 本题 得分 二填充题 每空格 1 分,共计 30 分 1、筒子的卷绕形式,按照筒子的卷装形状来分,可以分为_筒子、 _筒子和其他形状筒子三大类;从筒子上纱线相互之间的交叉角来分,有 _筒子和_筒子。 2、经轴卷绕密度的大小影响到原纱的_、经轴的_和后道工 序的_。经轴卷绕密度可通过_对经轴表面加压大小来调 节。 3、上浆的质量分为_和_两部分。 4、穿结经的任务是把_按照织物上机图的规定,依次穿过_、 _、_。 5、影响织物下机缩率的因素有织物原料种 类、 、 、 、 车间温湿度等。 6、不同类型的开口机构,在开口过程中形成梭口的方式不同,按照开口过程中经纱 的运动特征,它们可以分为_梭口、_梭口、_梭 口。 7、无梭织机常用的布边形式有: 、 、_等 8、喷气引纬属于_引纬方式,引纬气流对某些纬纱(如粗重结子线、花式纱 等)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容易产生_疵点。但喷气引纬产量高、质量好、成本 低,十分适宜于_织物的生产加工。 9、下图为剑杆织机上送纬剑与接纬剑的剑杆动程示意图,其中 a 为接纬剑剑头在接 纬侧边经外移动的距离; b 为送纬剑剑头在送纬侧边经外移动的距离; c 为 ;Ss 为_,Sj 为_,B 为_。 机织原理 期末考试卷 (A) 使用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_ 题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本题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 1、卷绕角: 2、自由纱段: 3、分批整经: 4、含固率: 5、压出回潮率: 6、公制筘号: 7、引纬率: 8、经位置线: 9、打纬区宽度: 10、上机张力 :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在选项上打() 开课教研室 命题教师 命题时间 使用学期 总张数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d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2 8、针对细特、低强或弱捻纬纱的织造,最为适宜的无梭织机是: ( ) (a)喷气织机 (b)剑杆织机 (c)片梭织机 (d)喷水织机 9、控制织物纬纱排列密度的机构是: ( ) (a)开口机构 (b)打纬机构 (c)卷取机构 (d)送经机构 10、以下哪项不是织机上机工艺参数。 ( ) (a)上机张力 (b)经位置线 (c)开口时间 (d)打纬力 本题 得分 四、问答题 每题 6 分,共计 30 分 1、试述影响络筒纱线张力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 2、分析浆纱机对纱线张力和伸长的要求,浆纱机上各区张力和伸长的特点,如何调 节? 3、下图为某喷气织机采用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织造平纹织物时所实测经纱动态张力曲 线图,织机转速为 700 r/min。请根据经纱动态张力变化规律,分析织入一纬所对应的 经纱运动状态,并结合织机工作圆图,指出织机主轴一个周期内综框运动角的分配以 及打纬开始的角度。 4、分析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试说明府绸、斜纹织物的后梁位置是如何考虑 的? 5、简要分析织造时引起经纱断头的主要原因? 本题 得分 三、选择题 每题 2分,共计 20分 1、在大小端半径分别为 R1和 R2的园锥形筒子卷绕成形过程中,传动半径总是: ( ) (a)大于(R1+ R2)/2 (b)小于(R1+ R2)/2 (c)等于(R1+ R2)/2 (d)不确定 2、络筒过程中,对管纱轴向退绕张力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分离点张力(b)退绕点张力(c)气圈回转运动的法向惯性力(d)哥氏惯性力 3、某厂为均匀片纱张力,在 1452 整经机筒子架上采取了二段三层配置张力垫圈重量 的措施。其中张力垫圈重量配置最重的区域是: ( ) (a)前中区 (b)前下区 (c)前上区 (d)后中区 4、浆纱机采用分区段张力控制以控制浆纱伸长率,浆纱张力最小的区域是: ( ) (a)退绕区 (b)上浆区 (c)烘燥区 (d)卷绕区 5、纱线的覆盖系数是影响浸浆及压浆均匀程度的重要指标,不同纱线的合理覆盖系数 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认为覆盖系数小于( )时可以获得良好的上浆效果。 ( ) (a)30% (b)40% (c)50% (d)60% 6、在织机上织制细特高密平纹织物时,通常采用的小双层梭口属于: ( ) (a)清晰梭口 (b)非清晰梭口 (c)半清晰梭口 (d)半开梭口 7、采用凸轮开口机构织制 2/2斜纹织物,凸轮轴与主轴转速比为: ( ) (a)2:1 (b)4:1 (c)1:2 (d)1:4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3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1 本题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计 30 分 1、影响筒子卷绕密度的主要因素有筒子的卷绕形式 、 、 、纱 线种类与特数、纱线表面光洁程度、纱线自身密度及 。 2、整经张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一般为 和 两种方法的综合。 3、织造工序对浆轴卷绕要求:_恒定、_均 匀、适当,_均匀、整齐,_正确、圆整。 4、钢筘从外形上看,可分为_和_,其中,_仅在喷 气织机上使用。 5、多臂开口机构一般由 、 、 装置构成。 6、卷取机构的作用是将织口处初步形成的织物_, 并以一定形式卷绕到 _上,同时,与织机上的其他机构配合,确定织物的纬纱_及其 排列特征。 7、凸轮开口机构经纱运动一般可分为 、 、 三个时期。 8、为在喷气织机上实现宽幅和高速,必须采用_引纬方式,靠_补 充高速气流,保持气流对经纱的_作用。 9、经位置线对织物的重量特别是织物的外观有很大影响,经位置线主要由 _、_、_三点的位置决定。上机时经位置线的工艺调整是 通过_高低和前后位置调节来实现的。 10、下图为络筒时管纱轴向退绕连续几个层级的纱线张力变化规律示意图,其中,张 力的极大之点 1 对应着分离点位于层级_位置,极小值点 2 对应层级_ 位置。 机织原理 期末考试卷 (B) 使用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l 题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本题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 1、导纱距离: 2、络筒张力: 3、分条整经: 4、上浆率: 5、醇解度: 6、英制筘号: 7、混纬: 8、开口时间: 9、织物形成区: 10、纬缩: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在选项上打() 开课教研室 命题教师 命题时间 使用学期 总张数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d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2 8、在梭口后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开口过程中经纱拉伸变形与 成正比。 ( ) (a)梭口高度 (b)梭口高度的平方 (c)后梁高度 (d)后梁高度的平方 9、决定调节式送经机构每纬送经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密 (b)每纬卷取量 (c)经纱张力 (d)织口位置 10、织制某中号低密度平纹织物时,织物表面筘路明显,有效解决方法是: ( ) (a)增加上机张力 (b)减小上机张力 (c)增加后梁高度 (d)降低后梁高度 本题 得分 四、问答题 每题 6 分,共计 30 分 1、整经时,试述造成整经片纱张力不匀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 2、分析上浆率大小对织造生产的影响,试述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测定和调 节上浆率的方法。 3、对比分析 LL680剑杆织机中送纬剑和接纬剑的运动规律,并阐述剑杆的运动规律 对织物织造的影响。 4、打纬时,纬纱相对于经纱是如何移动的?简述该移动对织物纬密的影响。 5、何谓“横档”疵点?试述其产生原因及减少该织疵的具体措施。 A B ? ? 1 2 1 2 1 2 本题 得分 三、选择题 每题 2分,共计 20分 1、气圈破裂器的主要作用是: ( ) (a)控制毛羽(b)均匀张力(c)控制卷绕密度(d)提高成形质量 2、其他络筒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以下导纱距离对络筒纱线退绕张力进行测 试。平均退绕张力及张力波动幅度最小的是: ( ) (a)50 mm (b)100 mm (c)200 mm (d)500 mm 3、筒子退绕造成的纱线张力波动不会被进一步扩大的整经张力装置是: ( ) (a)垫圈式张力装置 (b)双柱压力盘式张力装置 (c)无柱双张力盘式张力装置 (d)导纱棒式张力装置 4、以变性淀粉为主粘着剂的浆料配方中加入助剂浆纱油脂的作用是: ( ) (a)分解剂 (b)柔软剂 (c)渗透剂 (d)防腐剂 5、股线的表示方法中,14+14 表示: ( ) (a)14tex棉纱双股捻线 (b)14tex涤纶纱双股捻线 (c)14tex棉纱双股并线 (d)14tex涤纶纱的双股捻线 6、在织制简单的平纹织物时,需要寻求更为简单的高速开口机构,以下哪种开口机构 能满足这种要求: ( ) (a)凸轮开口机构 (b)连杆开口机构 (c)多臂开口机构 (d)提花开口机构 7、在无梭织机中,选色功能最好的织机是: ( ) (a)喷气织机 (b)片梭织机 (c)剑杆织机 (d)喷水织机 张力 / cn 江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专 用 纸 3 机织原理考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织原理考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20 分分 1、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 夹的锐角称为卷绕角。 2、自由纱段:络筒时,导纱点与卷绕点之间的那段纱线处于自由状态,被称为自由纱段。 3、分批整经:又称轴经整经,是指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几批分别卷绕在经轴上,每 一批纱片的宽度都等于经轴的宽度, 每个经轴上的经纱根数尽可能相等; 然后把几个整经轴 的纱线在浆纱机或并轴机上合并卷绕到织轴上的整经方法称为分批整经。 4、含固率:又称浆液总固体率,是指各种黏着剂和助剂的干燥重量相对浆液重量的百分比。 5、压出回潮率:经纱通过浆槽上浆后,未经烘房烘燥时的回潮率称压出回潮率。 6、公制筘号:指 10 cm 钢筘长度内的筘齿数。 7、引纬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引入的纬纱长度,它是织机转速与上机筘幅的乘积。 8、经位置线: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自织口到后梁同有关机件相接触的各点连接线成 为经位置线。 9、打纬区宽度:织口在钢筘推动下向机前方移动的间距离在纵坐标上的投影称为打纬区宽 度。 10、上机张力:是指综平时经纱的静态张力。 二、填充题二、填充题 每空格每空格 1 分,共计分,共计 30 分分 1、筒子的卷绕形式,按照筒子的卷装形状来分,可以分为 圆柱形 筒子和 圆锥形 筒子 和其他形状筒子三大类;从筒子上纱线相互之间的交叉角来分,有平行卷绕筒子和交叉 卷绕筒子。 2、经轴卷绕密度的大小影响到原纱的 弹性、经轴的 最大绕沙长度 和后道工序的 退绕顺 畅。经轴卷绕密度可通过 压纱辊 对经轴表面加压大小来调节。 3、上浆的质量分为 纱线质量(浆纱质量) 和 纱线卷绕质量(浆轴质量) 两部分。 4、 穿结经的任务是把 织轴上的经纱 按照织物上机图的规定, 依次穿过 经停片、 综丝、 钢 筘。 5、影响织物下机缩率的因素有织物原料种类 、织物组织密度 、纱线线密度 、经纱上机张 力、车间温湿度等。 6、不同类型的开口机构,在开口过程中形成梭口的方式不同,按照开口过程中经纱的运动 特征,它们可以分为 中央闭合 梭口、全开 梭口、半开 梭口。 7、无梭织机常用的布边形式有:折入边、纱罗绞边 、绳状边 等。 8、喷气引纬属于消极引纬方式,引纬气流对某些纬纱(如粗重结子线、花式纱等)缺乏足 够的控制能力,容易产生引纬(纬向)(纬缩)疵点。但喷气引纬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十 分适宜于细薄(低特高密单色)(量大面广的单色)织物的生产加工。 9、下图为剑杆织机上送纬剑与接纬剑的剑杆动程示意图,其中 a 为接纬剑剑头在接纬侧边 经纱外移的距离; b 为送纬剑剑头在送纬侧边经外移动的距离,c 为交接冲程 Ss为送纬剑动 程,Sj为接纬剑动程 B 为上机筘幅。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 每题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20 分分 1、a; 2、a; 3、a; 4、b; 5、c; 6、b; 7、d; 8、b; 9、c;10、d 四、问答题四、问答题 每题每题 6 分,共计分,共计 30 分分 1、影响络筒张力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变化规律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 答: 1) 导纱距离。导纱距离与纱线轴向退绕时的气圈节数相关,影响平均退绕张力及张力波 动幅度。当导纱距离等于 50mm 和大于 250mm 时, 络筒张力波动较小。 (1 分) 2) 络筒速度。络筒退绕张力与络筒速度成正比。 (1 分) 3)纱线特数。纱线特数增大,纱线退绕张力增大。 (1 分) 4)附加张力。附加张力越大,络筒张力越大。 (1 分) 均匀管纱退绕张力的措施有: 1) 正确选择导纱距离。 (1 分) 2) 使用气圈破裂器。 (1 分) 2、分析浆纱机对纱线张力和伸长的要求,浆纱机上各区张力和伸长的特点,如何调节? 答: 要求:原则上应最大限度地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如浆纱伸长过大,则纱线弹性损失过 多,会造成布机断头率增加;浆纱伸长过小,不利于纱线的排列和分纱。 (1 分)分) 分区及特点:(4 分分) (1)退绕区:经轴架到引纱辊,张力和伸长较小。 (2)上浆区:引纱辊到上浆辊,无张力,伸长为负(略有收缩) 。 (3)湿纱区:上浆辊到预烘烘筒,在保证纱线排列均匀的前提下,张力和伸长以小为 宜。 (4)烘干和分纱区:烘筒到拖引辊,为保证烘燥和分纱,应有适当的张力和伸长,该 区在浆纱机上伸长最大。 (5)卷绕区:拖引辊到织轴,为保证卷绕密度,张力最大,但由于是干区,伸长率小 于(4)区。 调节方法:退绕区(调经轴制动机构) 。上浆区、湿纱区、烘干和分纱区(一般调铁炮 无级变速器或 PIV 无级变速器或变频调速器) 。卷绕区(调织轴卷绕机构) (1 分)分) 3、下图为某喷气织机采用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织造平纹织物时所实测经纱动态张力曲线图, 织机转速为 700 r/min。请根据经纱动态张力变化规律,分析织入一纬所对应的经纱运动状 态, 并结合织机工作圆图, 指出织机主轴一个周期内综框运动角的分配以及打纬开始的角度。 答:由图可知经纱动态张力呈现规律性分布,每一张力波动周期都反映了织机织入一纬,即 主轴回转 360过程中经纱张力的变化情况。 任取一张力波动周期(A-F) ,由织造理论可知,A 时刻经纱张力最小,综框处于综平 位置, 综平后梭口逐渐开启, 同时钢筘将前次开口引入的纬纱推向织口, 经纱张力逐渐增大。 此过程中,会遇到开始显著增长的阻力,经纱张力陡增,如图中 B 点,这一瞬间被称为打 纬开始。钢筘摆动至最前,主轴位于前止点,此时经纱张力达到最大,如图中 C 点。随后 织口随钢筘后退,经纱张力减小。图中 D-E 段是综框处于满开静止时期,经纱张力较大, 由于织物的卷取、经纱的放送以及综框运动振动,动态张力曲线略有波动。E-F 为综框闭合 时期,经纱张力减小,直至综框重新回到综平。 由织造理论可知,钢筘摆动至最前位置,即主轴位于前止点,主轴位置角为 0,作为 度量基准,此时经纱张力最大,则图中 C 时刻主轴位于前止点,主轴位置角为 0。对照 X 轴坐标,绘制织机工作圆图如图所示。 其中,综平时间:300 打纬开始:340-350 B A C F E D 织机工作圆图 C 0o A B D E 300o j b 附注:附注: 答对综平位置、打纬开始、满开静止、综平点各答对综平位置、打纬开始、满开静止、综平点各 1 分,分, 画对工作圆图画对工作圆图 2 分。分。 4、分析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试说明府绸、斜纹织物的后梁位置是如何考虑的? 答: (1)后梁高度决定着打纬时梭口上、下层经纱之间的张力差异,对织物质量和织造生产 有很大影响。后梁位置高,开口后上层经纱张力较小,下层经纱张力较大,形成不等张力梭 口。这样打纬时松层经纱在纬纱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横向移动,有利于消除“筘路”,使布面 匀整。这种不等张力梭口配合小于 90的打纬角,有利于打紧纬纱,且纬纱反拨回退量减 少,可形成紧密厚实丰满的织物。 (2 分)但后梁过高,梭口下层经纱张力过大,易引起断 头,而上层经纱张力太小过松,易造成开口不清,产生“三跳”织疵,这就给生产带来了影 响。 (2 分) (2)制织平纹织物,一般采用较高的后梁位置,以获得匀整、丰满、厚实的织物风格。 制织斜纹织物一般采用较低后梁位置,以使斜纹纹路清晰,突出斜纹“匀、深、直”的布面 风格。 (2 分) 5、简要分析织造时引起经纱断头的主要原因? 答; 经纬纱在织造过程中受到拉伸、弯曲和磨损作用。经纱所受的作用远比纬纱强烈,主要 包括开口时经纱与综眼、经停片间摩擦,引纬时与引纬器间摩擦,打纬时与钢筘的摩擦等。 纬纱受力主要有引纬启动时纬纱受到的冲击拉伸、纬纱和储纬器、梭子等器件间摩擦。 (2 分)总结下来主要原因包括: 1) 反复拉伸引起经纱断裂。 (1 分) 2) 浆膜破坏引起经纱断裂。 (1 分) 3) 纱疵与结头不良引起的纬纱断裂。 (1 分) 4) 织机工艺不合理引起的纬纱断裂。 (1 分) 机织原理考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织原理考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20 分分 1、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 2、络筒张力: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 3、分条整经:又称带式整经,是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根据纱线配列循环和筒子架的容量 分成根数尽可能相等、 纱线配置和排列相同的若干条带, 并按工艺规定的幅宽和长度一条挨 一条平行卷绕到整经大滚筒上,然后再将全部经纱条带用倒轴机构同时卷绕到织轴上。 4、上浆率:浆纱上浆料干重与原纱干重的质量百分数称为上浆率。 5、醇解度:是指聚乙烯醇大分子中,乙烯醇单元占整个单元的摩尔分数比。 6、英制筘号:指 2 英寸钢筘长度内的筘齿数。 7、混纬:无梭织机上用两只同类筒子以 11 交替供纬,称为混纬。 8、开口时间:上下运动的综框处于平齐时,织机主轴曲柄所处位置。 9、织物形成区:刚打向织口的纬纱,至不再因打纬关系而发生纬纱相对移动、影响经纬纱 线相互屈曲变化的这根纬纱为止的区域,称织物形成区。 10、纬缩: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的情况。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每空每空 1 分,共计分,共计 30 分分 1、影响筒子卷绕密度的主要因素有筒子的卷绕形式 、 络筒张力、 纱圈卷绕加角、纱 线种类与特数、纱线表面光洁程度、纱线自身密度及 筒子对滚筒的压力。 2、整经张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一般为累加和倍积两种方法的综合。 3、织造工序对浆轴卷绕要求:纱线卷绕张力和卷绕速度恒定、浆轴卷绕密度均匀、适当, 纱线排列 均匀、整齐,浆轴外形 正确、圆整。 、 4、钢筘从外形上看,可分为 普通筘 和 异形筘 其中, 异形筘 仅在喷气织机上使用。 5、多臂开口机构一般由 选综装置、提综装置、回综装置构成。 6、卷取机构的作用是将织口处初步形成的织物 引离织口 , 并以一定形式卷绕到 卷布辊 上,同时,与织机上的其他机构配合,确定织物的纬纱 排列密度 及其排列特征。 7、凸轮开口机构经纱运动一般可分为 开口时期、静止时期、闭合时期 三个时期。 8、 为在喷气织机上实现宽幅和高速, 必须采用 接力引纬方式, 靠 辅助喷嘴 补充高速气流, 保持气流对经纱的 牵引 作用。 9、经位置线对织物的重量特别是织物的外观有很大影响,经位置线主要由 织口、综眼、后 梁 三点的位置决定。上机时经位置线的工艺调整是通过 后梁 高低和前后位置调节来实现 的。 10、下图为络筒时管纱轴向退绕连续几个层级的纱线张力变化规律示意图,其中,张力的极 大之点 1 对应着分离点位于层级 顶部 位置,极小值点 2 对应层级 底部 位置。 AB ? ? 1 2 1 2 1 2 张力 / cn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 每题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20 分分 1、b; 2、d; 3、c; 4、b; 5、c; 6、b; 7、c; 8、b; 9、c; 10、c; 四、问答题四、问答题 每题每题 6 分,共计分,共计 30 分分 1、整经时,试述造成整经片纱张力不匀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整经时,试述造成整经片纱张力不匀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 答:影响因素有:纱线退绕张力,空气阻力和导纱部件引起的纱线张力;以及张力装置产生 的张力。 (3 分) 均匀措施有:1)采用间歇整经方式及筒子定长; (1 分) 2)合理设定张力装置的工艺参数; (1 分) 3)纱线合理穿入伸缩筘; (1 分) 2、分析上浆率大小对织造生产的影响,试述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测定和调节上浆 率的方法。 、分析上浆率大小对织造生产的影响,试述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测定和调节上浆 率的方法。 答: 上浆率过高,形成表面上浆,纱线弹性下降,减伸率增大,织造时产生落浆和脆断头 同时浆料消耗量大,上浆成本提高;上浆率过低,并且浸透偏多,被覆过少,其结果是浆纱 轻浆起毛,织机开不清梭口,经纱断头增加。 (3 分) 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有:浆液浓度与粘度、压浆辊的压浆力和表面状态。影响上浆 率率的因素还有:浆论温度、浸没辊位置、浆槽内纱线张力,它们对上浆率有影响但影响不 大。 (2 分) 测定上浆率一般用退浆法。 大范围调节上浆率必须修改配方, 或调节浆液浓度与粘度。 也可通过调节压浆力等来实现(1 分) 。 3、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 LL680 剑杆织机中送纬剑和接纬剑的运动规律, 并阐述剑杆的运动规律对织物 织造的影响 剑杆织机中送纬剑和接纬剑的运动规律, 并阐述剑杆的运动规律对织物 织造的影响。 答: LL680 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