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兽医基础期末复习.doc_第1页
电大 兽医基础期末复习.doc_第2页
电大 兽医基础期末复习.doc_第3页
电大 兽医基础期末复习.doc_第4页
电大 兽医基础期末复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基础期末复习参考题型: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和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 疾病: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而且有规律的斗争过程。2. 充血:器官和组织内含血量比正常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 3. 水肿:由于水盐代谢障碍使体液在组织间隙内蓄积过多,称为水肿。4. 黄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形成过多或排泄障碍,使大量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将皮肤、黏膜、浆膜及实质器官等染成黄色的一种病理现象。5. 局部贫血:机体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液供应完全断绝或不足,使局部血液含量全无或少于正常,称之为局部缺血或局部贫血。6. 坏死:坏死是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其本质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完全停止。7. 寄生生活:两种生物之间的一种生理关系,其中一方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方的体表或体内,以其组织或体液为营养,并给对方不同程度的危害。8. 抗体:抗原刺激机体,由B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9. 生活史:指的是寄生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全部过程。10. 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还包括能够促进生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11.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12.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组织按一定的规律结合成的可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13. 胸廓:由肋和胸骨共同围成的前小后大的圆锥形结构称为胸廓。14. 韧带:是指分布在关节的周围,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结构,有连接二骨、加固关节的作用,同时也限制了关节的运动。15. 脉管系统:是指动物体内由心血管与淋巴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其主要机能是运输。16. 神经元:神经系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二种细胞成分。其中,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称为神经元。17. 血清:即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在不做抗凝处理的情况下,血液离开血管后会凝固,在凝固的血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称为血清。18.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19. 临床诊断:是一个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到作出判断的过程。20. 问诊:是指通过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人员,听取有关动物发病情况的介绍。问诊的主要项目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和平时的饲养、管理、使役情况,以及本地疾病流行情况等。21. 稽留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或更长,昼夜温差变化在1以内的发热。22. 弛张热:是指发热后昼夜温差大,超过1,但不降至正常体温的发热。23. 疾病潜伏期:是指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最初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时期。24. 充血:是指某器官或局部组织中含血量比正常增多的现象。25. 水肿:过多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26. 梗死:动脉血流供应中断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称为梗死。27. 坏死:是指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病理性死亡。坏死细胞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是不可恢复的。28. 败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局部组织和血液中持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造成广泛的组织损害,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和全身性病理过程。29. 炎症:是指机体活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损伤的一种防御性反应。30. 肺脓肿:是指肺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31. 胃溃疡:指胃部黏膜局灶性深层组织坏死脱落后留下的缺损。32.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33.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34. 耐药:是表示检测菌不能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达到的浓度所抑制。35. 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36. 灭活疫苗:即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过人工大量培养,用理化方法灭活后,仍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使动物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疫苗。37. 检疫:是指由法定的机构或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动物产品的疫病状况及卫生安全实施强制性检查、定性和处理,并出具结论性法定证明的行为。38. 原料药:供配制各种制剂使用的药物原料,称为原料药。39. 疗程:为使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需要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因此,有些药物常常需要连续用药至一定次数和时间,这一过程称为疗程。二、填空题1. 半衰期指的是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从峰值下降到(一半)的时间。2. 任何剂型中的一个具体产品称为(制剂),如黄连素片。3. 消毒药指的是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药指的是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4. 同种动物年龄体重相近的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质或量的感受性存在的差异称为(个体)差异。5. 大量和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因乙酰化代谢产物溶解性低,在肾脏排泄过程中容易(析出结晶)产生肾毒作用6. 大黄的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小量有(健胃)作用,重量有(止泻或收敛)作用,大量有(下泻)。7. 药物进入机体后首先发生的作用称为(直接)作用8. 药物基本作用是促使机体功能(增强或兴奋)、(减弱或抑制)。9. 病毒的培养方法包括(动物接种)、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10. 寄生虫生活史,据其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分为(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类型。11. 传染发生的条件包括病原微生物、(易感动物)、外界环境条件。12. 4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为营养需要、(pH值)、(渗透压)、温度以及游离氧的存在情况。13.14. 1间接叩诊分(指指)叩诊和(板锤)叩诊。15. 2可视粘膜查检查的病理变化有(苍白)、(潮红)、(发绀)、(黄染)。16. 3精神状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精神兴奋)。17. 4体温检查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和(体温降低)。18. 5牛反刍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刍开始出现的(时间晚)、(每次反刍持续的时间短)、(每昼夜反刍的次数少)、(每个食团再咀嚼的次数少)。19. 6动物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时,说明(腹部)有疼痛性疾患,若以腹式呼吸为主时,说明(胸部)有疼痛性疾患。20. 7正常情况下,对肺进行听诊,主要是听取(肺泡呼吸音)和(支气管呼吸音)。21. 8牛尿呈烂苹果味,可见于(酮血症),猪尿有腐败味,多见于(猪瘟)。22. 9叩诊填空时,正常情况下的基本音调有(清音)、(浊音)、(鼓音)。23. 10呼吸节律的病理变化有(毕氏呼吸)、(库氏呼吸)、(陈施二氏呼吸)。24. 11正常情况下,马属动物的小肠蠕动音如(流水声)或似(含漱音),大肠蠕动音如(雷鸣)或似远炮音。25. 动物的骨由(骨膜)、(骨质) 、(骨髓)、(血管)和(神经)构成。26. 高等动物的骨骼由(躯干骨)、(头骨)和( 四肢骨) 组成。27. 动物肌肉由于功能及分布位置的不同,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概括地分为( 纺锤形肌)、(多裂肌)、(板状肌)和(环形肌)四种。28. 动物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由(口腔)、(咽)、 (食管)、(胃)、(小肠) 、 (大肠)和(肛门)组成。29. 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肺)、(咽)、(气管)、(喉 )和 (支气管)。三、选择题(只有答案)1. 血液弥漫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局部呈整片暗红色,多发生于淤血性水肿时,称为(C)。C 出血性浸润2. 热时,体温达到一定高度,即不再上升而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称为(B)期。B 高热期3. 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污染使坏死组织发生腐败称为(D)。D 坏疽4. 局部贫血病理变化特征(C)。C 发凉 5. 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称为(A)。A 溶血性贫血 6. 充血主要指(A)。A 动脉性充血7. 血液积于组织间隙或体内叫(C)。C 内出血8. 青霉素(苄青霉素、青霉素G)可以治疗(A)A. 猪丹毒、肺炎和化脓创等9. 下面哪一种浓度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B)B.75%酒精10. 3% 过氧乙酸加热熏蒸消毒(A)A. 应现用现配,消毒时畜禽不宜留在舍内11. 敌百虫可以驱杀(C)C. 线虫和蜱、螨、昆虫等外寄生虫12. 采食过多的豆科植物引起泡沫性臌胀,最好用(C)治疗C. 植物油(豆油、花生油)13. 土霉素对(A)A.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支原体和某些原虫有效14. 龙胆是健胃药。(B)B.苦味15. 依维菌素可以驱杀(C)C. 线虫和蜱、螨、昆虫等外寄生虫。16. 下述不良反应中哪一种是难以预知的。(C)C. 过敏反应17. 治疗小动物佝偻病或大成年动物骨软症除了补充钙、磷制剂之外还要补充(A)A. 维生素一般情况下,消毒防腐药(A)A.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效果越好。18. 泻药有容积性、刺激性和润滑性三类,其中:(A)A. 芒硝适于大肠便秘,石蜡油适于孕畜便秘19. 在未弄清毒物时常先用下述药物解毒,例如:(A)A. 高锰酸钾、活性炭、淀粉浆20. 下列药可以防治球虫病(A)A. 马杜霉素、地克株利21. 长期使用可以损害听神经的是(B)B. 链霉素22. 与细菌的抗药性有关的结构为(A)A细胞壁23. 大肠杆菌在某种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该培养基属于(B)。B.鉴别培养基24. 与淋巴结具有同种功能的器官是(B)B脾脏25. 猪肺疫的病原为(A)A多杀性巴氏杆菌 26. 磺胺药引起的超敏反应属于(C)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27. 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的(D)有关D细胞壁28. 既可形成荚膜,又可形成芽孢的细菌为(A)A炭疽杆菌29. 不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C)。C抗体30. (D)明胶穿刺培养23D,细菌沿穿刺线辐射状生长形成倒松树状。D炭疽杆菌31. 细菌属于(B)。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2.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B),青霉素能阻止该物质的合成。B.黏肽33.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在(B)B可变区34. 参与I型过敏反应的抗体是(D)。DIgE35. 采食过多的豆科植物引起泡沫性臌胀,最好用(C)治疗。C植物油(豆油、花生油)36. 胸部叩诊出现水平浊音,常见于(D)D、胸膜炎37. 肠蠕动音减弱,主要见于(C)C、肠便秘38. 体温降低可见于(D)D、中毒39. 牛大量流涎可见于(C)C食道梗塞 40. 正常时,马大肠的蠕动音是:(B)B46次/分钟41. 真性无尿,可见于(C)C急性肾炎42. 马的正常呼吸次数为(C)C816次/分钟43. 马的腹围明显卷缩,可见于(D)D骨软症44. 马的粪便的颜色呈黑色,可见于(A)A十二指肠出血45. 动物排粪时,呈现里急后重的现象,可见于(C)C直肠炎46. 肺脏叩诊的清音区扩大可见于(A)A肺气肿47. 肠蠕动音增强,主要见于(A)A肠炎的初期48. 动物怕水,主要见于(C)C狂犬病49. 对马的胸廓进行视诊检查时,出现狭胸,主要见于(D)D骨软症50. 可视粘膜发绀,可见于(C)C肺炎四、简答题1. 简述出血常见的三种形态 。答:出血常见三种形态有:(1)点状出血多呈粟粒大至高梁米粒大不等,弥漫性散布,见于浆膜、黏膜及肝、肾等器官的表面。(2)斑状出血形成绿豆大、黄豆大不等或更大的密集血斑。常见发生于黏膜和皮肤表面。(3)出血性浸润血液弥漫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局部呈整片暗红色,多发生于淤血性水肿时。在肾脏、膀胱发生渗出性出血时,有时见到血尿。2. 简述体内胆红素维持动态平衡的三个环节。答:健康机体内胆色素不断地形成和排泄,保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靠三个环节来实现的;胆红素的形成;肝脏对胆红素的转化;胆道的排泄。在某些疾病时,由于体内胆红素形成过多,或由于肝细胞的严重损伤,或因胆道阻塞,就会破坏这种相对的平衡状态,使胆红素大量地蓄积在体内,从而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黄疸。3. 简述组织坏的类型答:组织坏死分为三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在蛋白质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蛋白质发生凝固,坏死组织肿胀。同时酶的分解过程又进行得比较缓慢,故坏死组织质地干燥坚实,坏死区界线明显。呈灰白或黄色。常将坏死形象的分为干酪样坏死;腊样坏死以及脂肪样坏死。(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迅速分解,进而溶解液化变为液体,这种坏死主要发生在富含水分的组织,如脑组织的坏死(因脑组织富含磷脂和水分)和脓肿(大量白细胞释放蛋白酶,引起组织溶解,形成脓液)。(3)坏疽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污染使坏死组织发生腐败称为坏疽。4. 简述磺胺与增效剂协同作用的机理。答:磺胺和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的物质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动物服用后,磺胺就和PABA竞争,使细菌不能利用PABA合成二氢叶酸。磺胺增效剂能够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使细菌不能利用二氢叶酸合成四氢叶酸。二者在不同环节上影响细菌的代谢,最终都影响核酸的形成使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二者协同作用能够双重阻断叶酸代谢,使抗菌效率增加几倍、几十倍。5. 药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答:药物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和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6. 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包括:1) 微生物类型;2) 消毒药浓度和作用时间;3) 环境温度;4) 有机物;5) 配伍禁忌;6) 其它,如水质的硬度,溶液pH值,环境湿度,药物剂型等都影响药效。7. 药物有那些不良反应?答:伴随药物作用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甚至有害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1)副作用 2)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4)继发反应 5)后遗效应8. 试述免疫应答的过程。答:三个阶段:识别阶段、激活阶段、效应阶段。9. 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应用。答: (1)影响 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高温:对微生物有杀伤作用适宜温度:有利于生长(2)应用:保存菌种、培养微生物、灭菌与消毒等10. 简述抗原与抗体反应的主要类型与机理。答: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参与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可见的白色沉淀物。中和试验: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抗体中和了病毒,使其失去对易感动物的致病力或细胞的感染性。11. 解释病毒血凝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应用。答:血凝现象:某些病毒所具有的能使动物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现象。应用:检测与鉴定病毒病12.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呼吸运动的观察;(2)呼出气息、鼻液、咳嗽的检查;(3)上呼吸道的检查;(4)胸部及胸壁的视诊和触诊检查;(5)胸部的叩诊和听诊检查。13. 对患病动物的肺进行听诊时,可能出现的病理呼吸音有哪些?答:对患病动物的肺进行听诊时,可能出现的病理呼吸音有:(1)肺泡呼吸音减少;(2)支气管呼吸音增强;(3)出现干啰音或湿啰音;(4)出现捻发音;(5)出现胸膜磨擦音。14. 简述高等动物腹壁肌的作用。答:腹壁肌各层纤维走向不同,彼此重叠,加上被盖在腹肌表面的腹膜,形成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腹壁,对腹腔器官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当腹壁肌收缩时,可增大腹压,有助于呼气、排尿、排粪和分娩等活动。15. 什么叫物理性消化?有什么作用?答:食物进入消化管道后经过咀嚼、磨蚀、浸泡,使食物颗粒变小,充分结合水分并接触消化液,同时沿消化管道推移,与消化管壁充分接触的过程称为物理性消化。这一消化过程仅使食物由大变小,与水和消化液混合,形成半流体食糜,但不改变食物的化学性质,为化学消化和生物消化以及吸收过程创造有利条件。16. 简述淋巴结的功能。答: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清除侵入体内的细菌和异物以及产生抗体等,是肌体重要的防卫器官。机体内淋巴结单个或成群存在,每一个较大的器官或局部都有一个主要的淋巴结群。局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该区域有病变,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17. 简述神经系统活动中的反射和反射弧。答: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性反应。反射活动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问诊时怀疑有传染病的动物,应询问哪些内容?应询问发病动物的来源、是否群养、同群中及邻近场队是否有类似疾病发生、当地最近有什么疾病流行、动物的免疫情况等。对传染病病例,一经发现,应及时通报。18. 动物的呼吸类型有哪些?答:呼吸类型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大多数动物正常呼吸时,胸腹起伏是一致的,即胸腹式呼吸。19. 简述肺水肿的病理变化。答:肺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变实,被膜紧张而有光泽,肺表面因高度淤血而呈暗红色。肺间质增宽,切开时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流出大量泡沫状液体。20. 简述炎症细胞的种类。答: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21. 简述急性卡他性胃肠炎的病理变化。答:指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见于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眼观胃肠黏膜上有大量黏液,胃肠黏膜充血、肿胀,有时有出血点和糜烂,肠壁淋巴组织肿胀,隆突于黏膜表面。22. 简述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答:病变部灰白或灰黄色,质度坚实,呈局灶性结节。已发生纤维化的肺用刀不易切割,若继发化脓,切面有脓肿,并有包囊形成。支气管也有炎症,因而肉眼不易与其他肺炎相区别,必须靠组织学检查。23. 简述创伤性心包炎的发生原因及病理变化。答:原因由于牛、羊误食饲草中的钉子、铁丝等尖锐物质,当胃收缩时,穿透网胃壁、横膈膜和心包膜,引起心包炎。病理变化心包膜增厚、紧张,心包腔蓄积多量恶臭的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剥离心外膜的脓性纤维性膜,可见心外膜浑浊粗糙,充血及点状出血。病程稍久的病例,网胃、横膈和心包粘连。24. 动物尸体解剖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答;及早解剖,减少死后变化。防止疫病扩散,做好解剖人员的防护工作。解剖过程中应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病变。25. 动物尸体解剖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要调查了解病史、流行病学和临床化验指标、诊治情况、饲养管理及免疫情况。要分析剖检病变,分清主次、原发还是继发。要选择远离人群、畜群的地点或在专门剖检室剖检。做好器械消毒。剖检完毕,应彻底消毒场地、用具、车辆,焚烧或深埋尸体。26. 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对不能预测其敏感性的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差而需要更换抗菌药物时,对拟选用的药物进行敏感试验。利用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的经验治疗。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7. 简述免疫的基本功能。答:抵抗感染;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时,通过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将病原微生物消灭,即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维持自身稳定: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细胞,免疫的第二个重要功能就是将这些细胞清除出体外,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免疫监视:机体内细胞因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癌因素的作用变为肿瘤细胞,正常的免疫系统能够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这种功能即为免疫监视。28. 简述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和扑灭措施。答;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知疫情。迅速隔离病畜,对被污染的地方及时进行紧急消毒。条件允许时,以疫苗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畜进行及时和合理的治疗。死畜和淘汰病畜进行合理的处理。29. 动物检疫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动物检疫的基本内容是动物、动物产品或其他检疫物,如动物疫苗、血清、动植物废弃物等,及其装载容器、包装物和可能污染的运输工具等检疫对象中的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在检疫过程中,通常根据检疫类型和检出疫病的种类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30. 防止磺胺药产生不良反应有哪些措施?答;除严格把握各磺胺药的剂量与疗程外,应采取如下措施:充分饮水,增加尿量,促进排出。选择疗效高、作用强、乙酰化率低、代谢物溶解性高的磺胺药。连续用药时,应间歇给药。对犬、猪等肉食和杂食动物,应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加磺胺药及其代谢物的溶解度,加快排出。肝、肾功能不良、全身性酸中毒、溶血性贫血等情况,应慎用或禁用。31. 动物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时,如何合理应用亚甲蓝进行解毒?答:应用小剂量(0.1-0.2ml/kg体重)时,在动物体内具有还原作用,能迅速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低铁血红蛋白,恢复其与氧结合携氧的功能,因而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异解毒药。但大剂量的亚甲蓝进入体内具有氧化功能,能使低铁血红蛋白迅速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故在亚硝酸盐中毒时,注入大剂量的亚甲蓝反而会加重病情,加快动物的死亡。亚甲蓝对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仅宜静脉注射或深层肌肉注射。注射量:0.1-0.2ml/kg体重。32. 简述高等动物四肢骨的组成。答:前肢骨肩胛骨、臂骨、前臂骨、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 后肢骨髋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跗骨、跖骨、趾骨和籽骨。五、试述题1. 举例说明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及给我们的提示答:现以肠炎为例,说明机体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当动物发生肠炎时,肠黏膜受有害物质刺激使其损伤,肠道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乘虚而入,肠道为抵御病原体的侵入而分泌增加,同时增强蠕动以排出病原体,表现为腹泻。但是,腹泻使体液的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口渴、血液浓稠,如果此时体液得不到有效补充,机体产热增加、散热降低,加之肠道内的病理产物吸收入血而引起身体发热,患病动物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使役能力降低。如果机体抵抗力强,通过免疫和神经体液等调解可缩短病程而康复;反之使病程延长、甚至死亡。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健康的标志,疾病则是体内外统一、平衡、和谐的破坏。上述疾病概念提示我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应查明病因,注意区别损伤和抗损伤过程的主次因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维护、保持和恢复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谐以及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改变传统兽医以治病为主的观念,对疾病及时而尽早采取防制措施,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2. 试述脱水分类及其主要特征。答:由于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因此,在机体丧失水分的同时,电解质特别是钠离子也发生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变化。根据水盐的丧失比例不同,将脱水分为缺水性脱水、缺盐性脱水和混合性脱水三种类型。(1)缺水性脱水主要以失水为主,失水的比例大于失钠的脱水称为缺水性脱水,又称作高渗性脱水或单纯性脱水。(2)缺盐性脱水主要以失钠为主,失钠大于失水的脱水称为缺盐性脱水,又称作低渗性脱水。(3)混合性脱水是多见的一种脱水。其特点是失水与失钠的比例大体相等,血浆渗透压基本未变。因此,这种脱水也称为等渗性脱水。3. 试述炎症的局部症状。答:炎症的局部症状如下所述:(1) 红是炎症最早的症状。由于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量增多形成动脉性充血,炎症局部表现为鲜红色。(2)肿主要由于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形成炎性水肿所致。在某些慢性炎症,也可以是细胞增生的结果。(3)热由于大量动脉血流入,局部充血,炎区物质代谢旺盛,产热增多。(4)痛疼痛是感觉神经受到刺激后发生的。疼痛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致病因子、炎性物质或某些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感受器产生疼痛。如5-羟色胺、核酸代谢产物及炎区钾离子浓升高等都可引起疼痛;炎性渗出物蓄积压迫所致。尤其发生在组织紧密的区域,如胫骨前方等发生炎性水肿及炎性浸润时,疼痛尤剧。(5)机能障碍由于局部组织发生肿胀、疼痛和组织损伤,必然使相应部位的器官组织发生机能障碍。如关节炎时引起跛行。4. 说明牛反刍检查的方法及病理变化及临术意义。答:(1)检查方法:通过视诊观察牛反刍开始出现的时间,每次反刍持续的时间,每昼夜反刍的次数,每个食团再咀嚼的次数。(2)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1)病理变化:反刍障碍,表现为反刍开始出现的时间晚,每次反刍持续的时间短,每昼夜反刍的次数少,每个食团再咀嚼的次数少。2)临床意义:见于前胃机能障碍的各种疾病。5. 试述消化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答:(1)采食、饮水、咀嚼、吞咽、反刍、嗳气、呕吐的检查;(2)口腔、咽、食管的检查;(3)胃肠的检查;(4)排粪动物及粪便的感观检查;(5)直肠检查。6. 说明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答:(1)病畜登记:其主要内容包括畜主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以及病畜的一般情况。(2)问诊记录: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病史、饲养管理和使役情况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3)临床症状检查:主要是指一般检查和系统检查。(4)作出初步诊断:经一般检查和系统检查后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方可进行实验室诊断和特殊诊断。(5)备案:将检查和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记入病历并署名。7. 你认为动物疾病的临床一般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体态检查体表及被毛检查可视黏膜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的检查8. 请你以临床实践为依据,简单总结传染性疾病的共同特征。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动物机体可出现特异性的免疫学反应传染病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被感染的动物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9. 根据临床经验,你认为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免疫动物群的状况病原体的血清型和变异性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抑制性因素的存在疫苗的运输、贮藏和质量母源抗体的干扰10. 根据临床经验,你认为抗菌药应该如何合理使用?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诊断,正确选药注意用量和疗程注意不良反应和饲养管理情况正确评价抗菌药的疗效抗菌药物合理的联合应用注意配伍禁忌知识点疾病的概念一种自然现象。疾病表现为机体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出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使畜禽经济价值降低。在损伤和抗损伤的过程中,若损伤大于机体的抵抗力,则疾病进一步恶化;反之,疾病减轻并恢复健康。充血的概念及病理特点器官和组织内含血量比正常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按其发生机理充血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1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是指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发生扩张,血流加快,引起组织或器官内的动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这里我们指的是病理性充血。动脉性充血的特点:充血器官组织色泽鲜红(临床上称为潮红),温度增高,机能加强和体积稍肿大。2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内,动脉输入的血液量正常,而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流缓慢,引起静脉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淤血。静脉性充血也分全身性和局部性充血。淤血的病理变化:静脉性充血的组织、器官呈暗红色或蓝紫色,在可视黏膜和无毛皮肤表现尤为明显,临床上称为发绀。淤血组织器官体积肿大,机能减退,表温降低。出血的概念及病理变化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称为出血。流出体外叫外出血,如外伤性出血、咯血(肺)、呕血(胃)、黑粪(胃肠)等;积于组织间隙或体内叫内出血,如体腔积血、血肿、淤点、瘀斑等。出血的病理变化:小血管破裂性出血时,如流出的血液蓄积在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被膜下,形成肿块并压挤周围组织,称为血肿;如血液流入体腔,则称为积血(如胸腔积血、心包积血等)。伴有组织破坏的出血称溢血(脑溢血)。同时,根据破裂的血管种类不同,分为动脉性出血、静脉性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渗出性出血时,常因发生的原因、出血量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常见有以下几种形态。(1)点状出血多呈粟粒大至高梁米粒大不等,弥漫性散布,见于浆膜、黏膜及肝、肾等器官的表面。(2)斑状出血形成绿豆大、黄豆大不等或更大的密集血斑。常见发生于黏膜和皮肤表面。(3)出血性浸润血液弥漫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局部呈整片暗红色,多发生于淤血性水肿时。在肾脏、膀胱发生渗出性出血时,有时见到血尿。局部贫血的概念及病理变化概念:机体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液供应完全断绝或不足,使局部血液含量全无或少于正常,称之为局部缺血或局部贫血。局部贫血的病理变化:局部缺血的组织,因失去血液而多呈现该组织原有的色彩,如肺呈灰白色,肝呈褐色,皮肤与黏膜呈苍白色;贫血组织体积缩小,被膜皱缩,贫血的组织器官代谢机能降低,因此可感到缺血部位发凉。坏死的概念及类型坏死是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其本质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完全停止。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将坏死分为三种类型:(1)凝固性坏死在蛋白质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蛋白质发生凝固,坏死组织肿胀。同时酶的分解过程又进行得比较缓慢,故坏死组织质地干燥坚实,坏死区界线明显。呈灰白或黄色。常将坏死形象的分为干酪样坏死;腊样坏死以及脂肪样坏死。(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迅速分解,进而溶解液化变为液体,这种坏死主要发生在富含水分的组织,如脑组织的坏死(因脑组织富含磷脂和水分)和脓肿(大量白细胞释放蛋白酶,引起组织溶解,形成脓液)。(3)坏疽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污染使坏死组织发生腐败称为坏疽。坏疽常发生在易受腐败菌污染的部位,如肢端坏死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坏死。腐败产生的硫化氢与红细胞分解释放出的铁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变成黑色,即为坏疽。如坏死组织局部水分逐渐蒸发,含水量减少,腐败菌繁殖很慢,病变区同正常组织可有明显的分界线,即外围活组织有充血及炎症细胞渗出所形成的反应带,此称为干性坏疽。在冻疮及褥疮时常见。若在含水量多的组织发生坏死,加之腐败菌及其他病原体侵入繁殖,使组织分解液化,产生许多臭而有毒的物质,并可引起机体中毒,此称为湿性坏疽。如牛马的肠扭转、肠套叠及异物性肺炎时常见。药物的概念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还包括能够促进生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毒物指的是能够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的物质。但是药物和毒物没有绝对的界限,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长期使用在体内蓄积也能产生毒害作用。药物的作用药物作用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药物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抑制入侵的病原体,或协助机体提高抗病能力,这个过程称为药物的作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基本作用是促使机体功能增强(兴奋)或减弱(抑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的兴奋和抑制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平衡失调,就会出现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