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doc_第1页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doc_第2页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doc_第3页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一、盆景知识介绍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在创作上常常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在盆钵中栽植树木花草,未经艺术加工。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的哲学概念。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1972年在陕西出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壁画上两盆盆栽,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盆栽。盆景源出我国,盛于日本,播于世界 。依据盆栽发展经过以及各种迹象来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证明盆栽是在我国的东晋以前业已发生,至初唐时发展进步具体形成一门盆栽艺术,在盛唐期才由日本派来的朝唐使节带回国,经过日本的爱好家改良后,广传国际间流行普及世界。我国的盆景艺术起源虽早,但由于战乱连年,及至南宋偏安局部生活稳定,盆栽则加速普及扩延到民间富闲人士阶级。及至元朝演变成为些子景(即盆景),再经明、清的几段太平时期,盆栽书籍陆续问世呈现一番盛况。后因国运多艰、战乱频生、兵连祸结,以致这一高尚艺术日趋式微,将近销声匿迹,甚至清末军阀和民初富绅反由日本进口盆栽赏玩。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 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盆景分为五大流派,即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二、简易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盆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被人们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生命的雕塑”。盆景分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和其它材料类盆景等。其中树桩盆景也叫树木盆景,就是把木本植物栽在盆中,经过修剪、绑扎、整形等加工过程和精心的栽培管理,使其成为古雅奇伟的树木缩影。作为我们初中学生主要研究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工具和材料树桩盆景在栽培制作和养护时,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如:修枝剪、木锯、木锉、锤子、圆凿、金属丝、棕丝等。(二)树桩盆景苗木的培育1树桩盆景所需的材料主要是树木,而树木主要来自人工繁育。人工繁育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播种:采用播种的方法可适应苗木的大批量生产。以鼠李为例,将鼠李果实的外种皮去掉,冲洗干净,准备播种。在准备好的苗盆底孔垫上瓦片,取适量原土和腐殖土,按照1:1的比例拌匀,填入盆内。将种子均匀播入苗盆,再盖上一层浮土,浮土的厚度是种子直径的3倍,浇水,盖上玻璃,这样可以保温保湿。为使其较快发芽,可放置于温湿的地方养护。第二年,可以将小苗分栽在瓦盆中或苗床里,再培育一年后就可以用其制作小型的盆景了。高空压条:高空压条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使之繁殖成多个独立成活的个体。采用这种方法植物生根速度快,成活率高达99%。以九里香为例,先将所需植物部分,采取环状剥皮方法剥皮一到两厘米,然后用透明塑料布把下面扎紧,敷上有一定湿度的营养土,包紧。因为植物的根部不喜光,最好再用黑色塑料布包一层。待长出新根后,再移栽到盆中养护。扦插:扦插可以应地制宜,利用现有植物的枝条进行苗木繁殖。以罗汉松为例,选取当年生的健康枝条,去掉三分之二的叶子,插到准备好的苗盆里,苗盆内填上适量的纯净沙土,然后套上塑料袋,保持扦插盆内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四五天观察一次,待生根之后进行分株栽植。2养坯:无论用哪一种繁殖方法育出的树木,都必须先进行地植,培养一定的时期,叫做养坯。在养坯的同时还要进行树木的造型加工,直到树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养坯时间有23年的,也有10年以上的,如果要将一棵树苗培养成大型的树桩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类时间更长,而制作小盆景的树木,一般养坯35年即可成型。3改坯:树木经过养坯,主干达到一定粗度时,一般约在所需粗度的70%,便可挖起来进行粗加工,称为改坯。改坯包括剪去树根,截去主干的上部,选定主要的枝干等工作,改坯的时间一般宜在春季发芽前进行,有些南方植物和常绿植物可到天气暖和时进行。(三)树桩盆景的制作由于制作者的创意和审美不一样,制作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树桩盆景就形成了几大流派,如苏派、海派、北方派、岭南派等。下面我们把一些常规的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根的整形根裸露在外面,会使桩景显得苍老奇特,自然古朴,盘根错节,更具观赏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来处理。一是在每年换盆时,可将根逐步裸露。也可在换盆时,把一块岩石夹在根部中间,这样把裸露出来的根绕在岩石之后,景致别具一格。如果采用附石式盆景,可将岩石凿成小沟,将根缚在岩石上,并在根外贴上苔藓或包上麻袋片用金属丝固定,这样金属丝不会对根造成直接伤害,待成活后,去掉包裹物。茎的整形茎粗、茎老才能显示出自然枯朽的形态,可以利用雕刻的方法,剥去部分树皮,使树皮表面凹凸不平,以显苍老。剥皮前,要对所剥树皮部分用笔标示出来,剥后裸露出木质部,并用浅色墨汁涂抹木质部,使整体颜色达到和谐一致。弯曲茎既能表现出经常受到劲风吹拂的神韵,又能显示出长在山巅的千年古树之态,要想达到这种观赏效果,可以用金属丝或棕丝蟠扎,使其弯曲。劈开茎劈开的两半树生机盎然,自然古朴,方法是把主茎用凿子或斧子劈开,中间夹入小石块,固定其形态,再填上泥土,地植在背阴处,浇水,长出新叶后再移栽到盆里。枝的整形、修剪树桩盆景整形除冬季外都可以进行。根据树的不同种类和制作者的观赏角度,可以把树枝用金属丝在枝上缠绕,金属丝要贴紧树条,以金属丝和枝条成45角为最佳。可把当年新长出的交叉枝、对称枝剪掉,并要及时除掉头年捆绑的金属丝,以免勒伤枝干。平时注意留取长出的多余枝条,可用手摘叶、摘心的办法控制树形,或用锯截修剪的方法整形、定型,截取处要用浅墨汁涂抹处理。每一根枝条剪多长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须根据造型的需要而定,要灵活处理,才能富有诗情画意。(四)树桩盆景的养护和管理学会了树桩盆景的制作,我们也要加强对它的日常养护和管理。1.放置的场所 对场地和光照、温度、湿度进行调试。遇到严寒天气,应及时收进室内,室外存放一定加强管理,喜阴植物要适当遮阳。夏天最好放置在室外露天地方,冬天要放在棚内和室内通风朝阳处,注意不要摆放在地势低的地方,要防止地面积水,冻伤苗木。2.浇水根据盆钵大小、深浅,和植物生长的不同季节控制浇水,一定要浇净水、清水、酸碱度比例比较适中的存放水。不洁净的水不能浇花。常用的浇水办法:不干不浇,浇要浇透,夏秋季高温多浇,一般一天一次,冬季少浇,可两三天一次或时间更长一些。炎热夏季还要适当多喷叶面水,注意盆中不能积水。3.施肥 常用的肥料种类有马掌片和麻酱渣,它们既可以做底肥,又可浸泡做液肥用。每次翻盆换土时,要施一次底肥,平常以施液肥为主,液肥主要在生长季节施,在北方,到八月底停止施肥,防止植物徒(t u)长,以免影响其木质化生长程度,不利于过冬。炎热夏季,中小型观叶类盆景,最好少施肥,以免烧伤根部。4.翻盆以每年34月份为好,小型树桩盆景两年一次,中大型盆景34年一次。翻盆必须保留三分之二的原土,剪去老根及枯枝、烂根及无用的枝条。翻盆时重新调换大一点的盆,进行重新定型布局。5.滋养苔藓 滋养苔藓可使山石青润可爱,生命气息浓厚。滋生苔藓的重点部位一般在山脚、山谷和山的阴面,石形好、皴纹好的部位不宜滋生苔藓。滋生苔藓的方法主要有嵌苔法、接种法及自生法等。 嵌苔法:在苔藓滋生处(潮湿略见阳光的墙角、地面等处),用利铲将苔藓薄薄产下一层,贴在山石上。欲贴苔藓处应先刷一层薄泥浆。贴好放于背阴处,每天喷水1次2次,数日后便可成活。 接种法:将取来的苔藓除去杂质后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稀泥浆,将苔藓轻轻捣碎成糊状,并用毛笔涂抹于山石上,然后将山石置于阴蔽处,保持湿润,不久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