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教育ppt课件_第1页
老年消费教育ppt课件_第2页
老年消费教育ppt课件_第3页
老年消费教育ppt课件_第4页
老年消费教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阳市消费者协会,老年消费教育,老年消费教育,第一部分保健食品篇第二部分金融理财篇第三部分旅游出行篇第四部分养老生活篇,保健食品篇,什么是保健食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给出的表述是: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篇,目前我国批准的保健食品只有27种功能:1.增强免疫力;2.辅助降血脂;3.辅助降血糖;4.抗氧化;5.辅助改善记忆;6.缓解视疲劳;7.促进排铅;8.清咽;9.辅助降血压;10.改善睡眠;11.促进泌乳;12.缓解体力疲劳;13.提高缺氧耐受力;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5.减肥;16.改善生长发育;17.增加骨密度;18.改善营养性贫血;19.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20.祛痤疮;21.祛黄褐斑;22.改善皮肤水分;23.改善皮肤油分;24.调节肠道菌群;25.促进消化;26.通便;27.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保健食品篇,保健食品消费误区:误区一:保健品能治病误区二:拿保健品当饭吃误区三:过量服用保健品误区四:撇开医生胡乱买误区五:价格越贵越好误区六:迷信“高科技”误区七:功能越多越好误区八:把普通食品当保健食品误区九:驼奶、羊奶就一定比牛奶好误区十:速成动物使用添加剂多不能吃误区十一:迷信保健品能保人长寿误区十二:认为吃长寿地区的食品就能长寿误区十三:认为声称具有“壮阳”功能的保健品真的“壮阳”误区十四:认为声称具有“补脑”功能的保健品真的“补脑”,保健食品篇,常见的消费陷阱:陷阱一:野医游商瞎忽悠陷阱二:广告明星充专家陷阱三:养生讲座当铺垫陷阱四:夸大功效要天价陷阱五:免费体验藏猫腻陷阱六:亲情拉拢为牟利陷阱七:小恩小惠是诱饵陷阱八:试吃试用套住你陷阱九:名头吹嘘不靠谱陷阱十:科技幌子难分辨陷阱十一:会员优惠暗下套陷阱十二:饥饿营销使损招,保健食品篇,典型案例类型一:轻信广告杨先生现年82岁,是一名离休干部,34岁时发现高血压,此后就间断性地吃药。因高血压要长期吃药,杨先生称,退休后就常年吃降压药,西药、中药偏方不管多难吃的都吃过,始终未彻底治愈。近几年失眠越来越严重,入睡很困难,不久前,杨先生在电视上看到某某降压片的广告,让其非常高兴,喜出望外,觉着终于有高血压病的克星了。因为非常适合病情,费用又可以承受,杨先生抱着很大的希望,买了4盒,但让人失望的是,杨先生吃了一个半月没有一点效果,每天睡觉还是离不开安定片。杨先生这才恍悟,广告说得神乎其神,什么当天吃香睡好、3天血压下降、15天血压正常、动脉硬化好转等等,全是吹牛。提醒:高血压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最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听医嘱,按时服药。平时注意养成“低盐、清淡”的饮食习惯即可。,保健食品篇,类型二:贪小便宜上大当一位北京80岁的李先生在取自家订阅的报纸时发现内夹有一张广告宣传单,称凡年满60岁均可免费听健康讲座,夫妻同时报名优先办理,而且听讲座还送东西:免费申请领取价值7680元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一台;免费申请领取价值2360元五行养生表一块;免费申请领取价值298元智能手杖一根;免费申请领取价值128元智能暖手宝一个。老先生一看这么多免费项目就报名参加了该活动。活动中有专家讲课,授课后老先生以7680元买了两台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器及3张过滤网,也得到了赠送的3件物品,高高兴兴地回了家。通过试机,发现其中一台空气净化器存在质量问题。老先生细细回忆整个销售活动,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受骗了。购买时销售公司没有给发票,他不知道销售公司的具体名称和地址。当他联系销售人员想要退货时,销售人员已不再接听他的电话。提醒:仔细分析不法商家的骗术并不高明,无非就是送面、送油、送老年人用的智能拐杖;搞优惠促销活动,免费组织老年人听健康讲座。老年人得到实惠时就放松了警惕,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不法商家布下的骗局中。投诉者中不乏有退休的大学教授、中学教师、工程师和老干部。,保健食品篇,类型三:集会式销售案例:2016年7月,四川省石棉县消委会接到消费者代表投诉,称经营者彭某在其经营场所每天举办3场集会,每场参与人数300余人,已连续开展13天。向参会老年消费者播放宣讲其销售的L牌软胶囊保健食品。宣讲内容包含“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广告,声称保健食品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药用功效,诱使60余人共花费12余万元购买L牌软胶囊。其中47名消费者有退货意愿,与经营者协商退货未果,遂委托代表到石棉县消委会投诉,要求退货。提醒:本案是采用集会式方式向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的典型案例,经营者利用消费者追求健康、治疗疾病的心理,夸大保健品功效,诱使消费者上当受骗。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正确购买保健产品,提高辨假识假的能力。,保健食品篇,类型四:电视购物代收货款2015年4月中旬起至8月20日,四川省凉山州82岁的消费者李某通过电视购物广告购买了某经营者销售的价值6200元的治疗糖尿病药品,货到付款后,发现收到的是不具有糖尿病治疗功效的保健食品。消费者与经营者联系协商退货事宜未果,经营者声称若无效果可以加钱置换其他货品,以此种方式连续欺骗消费者五次,骗取金额合计高达11360元。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广告提供的地址只身前往北京寻找经营者,一无所获。消费者遂向凉山州消委会投诉,要求退货。提醒:短短1年半时间,凉山州消委会就收到利用“代收货款”业务,以“货到付款”为诱饵骗取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案例10起,只有3起投诉的货款侥幸被追回,其他的均无从查找。老年消费者不能盲目地相信宣传资料和经营者的口头承诺,对异地邮购方式选购产品应当谨慎,要核实相关产品信息和经营者有效联系方式,防止造成财产损失。,保健食品篇,类型五:假冒名医来坑骗案例:广东省江门市消费者钱老伯在2016年11月应邀参加某生物有限公司组织的老人茶话会。活动中钱老伯被自称是国家级老中医的“医生”诊断出患有肾中毒、肝上火等症状,“医生”告诫他需及时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钱老伯被检查结果吓坏了,“医生”乘机推荐其购买保健品熊之源牌“熊胆汁”,称服用后既养生又具有保肝、护肝、利胆溶石等作用,能治百病。在对方的游说下,钱老伯花了74580元买了5盒。回家后,钱老伯因怀疑产品功效便打电话要求退货,遭对方拒绝。提醒:本案销售人员以“免费常规检查”为名,把消费者往“身体状况存在严重问题”结论上作引导,让老年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进一步在哄、骗、吓的情况下购买一些作用不大或者有损健康的产品,主观上存在误导的故意,客观上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损失,依法应当追究责任。提醒老年人要理性对待商家的促销活动,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或轻信街头巷尾来历不明的讲座及产品推销,谨防不法商家以免费试用、赠送产品等伎俩诱骗消费。,保健食品篇,类型六:恐吓式推销案例:82岁的吴先生,2014年做了脑部手术后,身体状况欠佳,经老同事介绍,在深圳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陆续购买了多种不同名目的产品。2015年12月17日,该公司销售员再次以恐吓性的方式向吴先生推销产品:“脑室闭合不全、脑瘫痪、脑休克、脑部动脉血管出现破裂,不预防就会脑死亡、脑痴呆。医院治不好,我们能治好。”在对方的一连串攻势之下,老人家言听计从地购买了该公司的姬松茸压片糖果55瓶,共计金额245000元,平均每瓶4454元。2016年初,吴先生去医院做了全身复查,主治医生称不用食用任何保健品。吴先生意识到被骗,多次和该公司人员沟通,要求退还所有保健品费用,皆无果。提醒:此案经多方努力,于2017年315期间作为典型案例在媒体播出后,迫于各种压力,经营者主动联系消费者退回20万元费用。该案例再次反映了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在消费领域尤其是保健品领域,仍面临诸多风险隐患,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仍然任重道远。,保健食品篇,如何正确选购保健食品购买保健食品要提防这几个字眼“迅速起效”。即使是药品,也不是都能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服用后确实效果显著,可能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药品成分,这些成分很可能廉价、副作用多,甚至可能已被淘汰。“治疗多种疾病”。各种疾病的机理不同,对应的药物也有区别。一种药品如果对应很多种疾病,往往意味着它的特异性不强,作用温和,也就是效果不显著。保健品在这方面也类似,且只能起到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彻底治愈某种慢性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医学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不可能通过保健品彻底治愈。“纯天然成分”。这往往是商家重点宣传的卖点,但大家应注意,“纯天然”并不意味着无毒和有效,应合理使用。中药是天然成分,但也要讲究药材的炮制和辨证施治。“最新技术、最高科学”。如果看到“最新技术”“最高科学”这些绝对化的话语时也要警惕,因为这些字眼在包装盒上不被批准使用,所以这些保健食品很可能是假冒的。此外,“祖传秘方”等也是法律不许可使用的禁忌语。,保健食品篇,如何正确识别和食用保健食品1.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识(“蓝帽子”)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通过官网查询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及真伪情况,有两种途径: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库查询保健食品;2)保健食品批准产品信息手机查询系统。2.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3.购买保健食品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忌盲目购买食用。4.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将保健食品作为灵丹妙药。5.食用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6.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7.不能食用超过所标示有效期和变质的保健食品。8.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到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商场、超市、药店购买保健食品,不可随意听信推销。,金融理财篇,常见的投资理财诈骗(1)勿轻信高收益(2)注意识别传销(3)网络诈骗。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牢记五个“不等于”:(1)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2)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3)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4)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5)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金融理财篇,典型投诉案例:案例一:使用ATM机要小心陈阿姨在银行ATM机上取款,将卡插入ATM取款机后,ATM机未出现提示语,卡也没能取出。她正一筹莫展时,发现ATM机左下角有一张标语:“如果卡被吞,请打以下电话”。着急的陈女士不仅拨打了电话,还将自己的卡号、姓名和密码都告诉了对方。最后,陈女士发现自己账户上5000元资金不翼而飞。提醒:用自助银行服务终端时要防止他人偷窥密码,如遇吞卡、未吐钞等情况,应拨打发卡银行的统一客服热线电话,及时与发卡银行取得联系。不要擅自拨打周围张贴的所谓“客服电话”,情况复杂时可以拨打110电话,请求民警的帮助。如果用的是银行里的自动取款机,找银行的工作人员解决。,金融理财篇,案例二:电话诈骗新花样多去年,市民张阿姨急匆匆来到银行营业厅办理电汇业务,要求现场办理6万元汇款,并说这笔钱务必在12点之前汇出。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向张阿姨询问情况,原来,早上张阿姨接到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说她有一份包裹中含有毒品,当天必须向一个指定银行账号汇款,否则就要被拘捕坐牢。听了张阿姨的叙述后,银行意识到这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并告诉张阿姨切勿听信。提醒:电话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花样,如遇到类似电话,首先应核实自己是否有包裹寄出,并到附近的公安机关与银行咨询,不要轻易将自己银行账号泄露给他人,以免造成财产损失。,金融理财篇,案例三:保健品投资集资诈骗案例:范某为进行非法融资,注册成立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先后在多地设立多个分公司。该公司以6个分公司为营销点,以“玛卡片”等保健产品为幌子欺骗老年人到各分公司听课洗脑,向这些老年人宣传该公司产品的功能和该公司的实力,并以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为诱饵不断吸引老年人向该公司投资。该公司从投资者投资金额中抽取40%48%不等比例的资金作为员工的个人提成,剩余投资金额中扣除公司正常开支后余款再拨付公司总部。募集到投资者的投资款后,该公司仅生产少量产品用于本公司和分公司的展示,用于吸引投资者,并没有在市面上销售,而以上方式吸收的资金主要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公司及个人债务和消费。提醒:一般而言,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下比较合理,标榜收益高达20%30%甚至更多,同时许以金条、旅游等附加品的基本上都是非法集资了。,金融理财篇,案例四:银行存单变保单62岁的隋女士去银行存款,一名银行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她推荐储蓄型保险业务,并声称高于银行同期利息。在销售人员热情服务下,隋女士连合同都没看仔细就签字购买了保险。半年后,隋女士急需资金打算把“存款”提出来,可是却被告知要支付一笔“风险管理费”,存款不生息反而要扣钱,隋女士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提醒:保险产品不同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更不等同于存款。老年消费者到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定要慎重签字,签字确认前应落实所签合同的性质,看清楚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旅游出行篇,老年人出游要注意哪些问题1.对于老年人来说,外出旅游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如果对旅行社信誉不太了解,应尽量多向出行过的熟人打听清楚,一般情况下建议选择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大企业通常把信誉看得很重,不会做出主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即使出现意外,大旅行社的责任承担能力也要远远优于小旅行社。2.出行前要签订旅游局统一制定的旅游合同,规范的、符合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合同,是旅游者维权的有力依据。而且国家相关法规对旅行社单方面的霸王条款是不承认与保护的,因此,如果游客发现旅行社的合同有明显不合理处,一定要与旅行社协商解决,切不可盲目签约。3.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出门旅行绝不可说走就走,在出行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做细。对于旅行中有可能会遇到的旅行纠纷或其他问题,提前做好预案,以免遇到事时措手不及。同时,最好去医院做个简单体检,开一些必需药品,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出行前可以询问一下旅行社,持有老年证是否可以免收门票,免收部分如何返还等细节,将相关证明提供给旅行社,可以省去一笔费用。4.游客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跟团游或者自助游。跟团旅游选择旅行社时,要提前确认旅行社资质许可;不要一味追求“低价”,“离奇”的低价可能存有陷阱;认真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付款同时要求旅行社出具正规票据,若商家拒签合同,其中可能藏有“猫腻”。缴纳出境游保证金应选择银行托管方式以保障资金安全。,旅游出行篇,老年人出游常见消费陷阱:陷阱一:团购价背后的陷阱生活中,一些旅行社通常会以“团购价”“低价团”“优惠团”等广告来吸引旅游者上门,但在签订合同时却又调高价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事实上,低价团的景点大多数只含第一张门票,其后的缆车或环保车等均要自费;而报价行程中所包含的景点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旅行社往往会将最精彩的、需要付费的、旅游者们都想去的景点列为“自愿自费”项目写进合同。提醒:如何识别价格是否有陷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旅行社的行程报价应该是旅游者自己支付机票、住宿、餐饮、门票等等消费总额的八成左右。这是由于旅行社与其他航空公司、酒店及景区等单位有不成文协商的价格优惠,优惠幅度平均在57折,在此基础上再添加13成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合理的行程报价,而超低的价格必定会有陷阱。,旅游出行篇,陷阱二:旅游购物陷阱导游诱购已成为旅游中的普遍现象,一些低价团也往往以旅游购物来弥补。一般是游客在导游带领下集体到指定地点购物,导游会事先游说游客这些地点的商品绝对“货真价实”,但实际上,游客所购买的物品比其他非导购商店价格高出许多,多出来的价格基本是导游提取的购物“回扣”。提醒:旅途中购买地方特色商品,一般应到当地正规商场购买,路边小店及景区内的土特产、纪念品最好不买或少买。尽量不要在旅游地购买价格昂贵的金、银、珠宝、玉器等商品,否则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旅游出行篇,陷阱三:免费旅游的购物陷阱天上掉馅饼,而馅饼后面很可能就是一个大的陷阱。“免费旅游”在不少城市都出现过,是保健品公司抓住老年人“渴望免费”的心理,为进行产品推销而组织的。上仪器、做体检,每个人都能查出一堆“问题”,然后让你掏钱买下一大堆保健品。提醒:老年人如果有出游计划,不妨选择正规旅行社推出的老年游项目,同游者也都年纪相仿,又有保健顾问陪同,玩起来会安全放心。,旅游出行篇,典型投诉案例:案例一:低价旅游强制购物消费者徐先生反映,他的妻子经常在中心广场跳广场舞。3月初,一陈姓小伙子在中心广场散发名片,自称是某旅行社的,跟当地文化部门有多年的合作关系,邀请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到香港参加比赛,每人出650元就能参加港澳9日游活动。他的妻子等37人到达目的地后,导游给大家安排的全是购物,把游客们关在一个店里强行消费,一关就是2小时,最低消费了2万元,最高消费了三四万元,没钱的借钱买,商家店门都不开,一个景点也没去。徐先生的妻子说,本来大家是冲着旅游文化去的,没想到误入了低价游消费陷阱,最终旅游景点没参观还挨宰了,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旅游出行篇,案例二:无锡旅游两日购保健品2万上海的胡阿婆和老伴均年过八旬,身体都还硬朗,平日也关注养生。去年,小区附近开出一家老年保健品店,她成了常客,量血压、做理疗,与销售员小杨俨然“忘年交”。去年底,小杨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为答谢忠实客户,公司组织一次无锡短途游,包吃包住,两天只要100元。胡阿婆约了同小区的退休教师黄阿姨一起前往。到了无锡,他们入住的是一家小旅馆,午餐是简单的“大锅饭”,除了常规的景点,当天公司还带他们参观了保健品的生产厂。说是参观,也就是看了个外观。第二天,主办方把一行人带到一家五星级酒店,说是召开“答谢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先后上台致辞,还邀请了养生专家,现场免费体检、指导。会上,主打内容是推荐公司新研发的保健品。胡阿婆记得,有五六名老年人现身说法,关键词就是“包治百病”。后来,在小伙子的撺掇下,胡阿婆买了各4盒氨基酸和氧能源,总共花去2万多元。黄阿姨也购买了四五万元的产品。,旅游出行篇,案例三:“免费旅游”高价买了保健品2016年4月22日,家住太原市67岁的安玉仙老人外出遛弯时,在小区门口收到一张馨语养生健康中心传单,上面写有免费带老人去平遥旅游的相关内容。通过询问散发传单的人员,安大妈得知这个健康中心就在自己家附近,且确保全程旅游免费,便决定前去“凑个热闹”。4月27日,按照健康中心的安排,安大妈和其他30多名老人踏上了平遥之旅。“早晨七点出发,不到九点就到了平遥。”本以为可以在这里玩得舒心,但让安大妈没想到的是,到了平遥之后,带队的工作人员却连一个景点都没让他们进去,只是在大街上转了一圈。临近中午,对方以吃午饭为由,将他们带到了祁县,并在一家宾馆门前停了下来。“每人发了一瓶酸奶、两个面包,还让我们到会议室去休息。”安大妈说道。当安大妈进入会议室后却发现,会议室里不仅放有体检仪器,还摆放了好多保健品,还有工作人员在忙碌。很快,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安大妈和其他老人入座。紧接着一个主持人出场,开始大讲特讲他们保健品的功效及现在购买的优惠政策。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边安排老人们体检边和老人们“软磨硬泡”起来。“原价598元一盒的蜂胶,现在买三送一,不仅价格实惠还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高血压。”在对方的劝说下,安大妈花了3588元买了六盒,并被赠送了几支牙膏。“服用了一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批号竟然是国食健字。让儿子上网查了一下,这种蜂胶的价格每盒不过100多元。”5月8日,当安大妈带着剩余的蜂胶准备去这家健康中心退货时,却发现里面早已人去楼空。提醒:以上三个案例均明白无误地告诉消费者,天下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旅游”在不少城市都出现过,是保健品公司抓住老年人“渴望免费”的心理,为进行产品推销而组织的。上仪器、做体检,每个人都能查出一堆“问题”,然后让你掏钱买下一大堆保健品。老年人如果有出游计划,不妨选择正规旅行社推出的老年游项目,同游者也都年纪相仿,又有保健顾问陪同,玩起来会安全放心。,养老消费篇,养老消费陷阱陷阱一:以房养老谨防骗子设陷70多岁的陈女士在小区散步时收到一则广告,来自北京的这家公司称是获民政部授权的“以房养老”项目,只要将房产证抵押就可以每月领取2000元的“养老金”。待她身故后,该公司将获得抵押房产的处置权。陈女士动了心。她当时的想法是有了这笔“养老金”加上退休金,她就可以生活的更好一些,于是在2015年年底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刚开始的半年,这家公司每月都准时将钱转入她的账户。有一次,这家公司工作人员联系陈女士,称要用一下她的账户接收一笔钱,到账后立即取走,几经忽悠,陈女士稀里糊涂同意了对方的要求。此后,陈女士发现,这家公司不再往她的账户里打“养老金”了,她联系对方时也已经找不到人。担心被骗,陈女士将抵押在对方处的房产证声明作废,并重新办理了房产证。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可过了一段时间,陈女士却接到法庭的传票。她被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她尽快偿还60万元贷款。此时,陈女士才明白:北京这家公司工作人员让她签字并不是什么合同,而是抵押房子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了60万元贷款,而从她账户取走的钱正是这笔贷款。提醒:作为政府部门,民政部或民政局是不得参与任何商业活动的,更谈不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