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单元测试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 填空 (共6题;共11分)1. (3分) (2019五下) 克隆技术是生物繁殖的新_,是科学高度发展的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克隆出_,这是轰动世界的大事。 2. (1分) (2020五下) 农民播种一般在大雨后进行,因为这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_。 3. (2分) (2020五下) 根据花的构造,花分为_和_两大类。 4. (2分) (2020五下)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_和_两种形式。 5. (2分) (2020五下) 花的_发育成种子,_发育成胚。 6. (1分) (2020五下) _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 二、 判断 (共5题;共10分)7. (2分) (2019五下) 花萼对花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 8. (2分) (2020五下) 种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芽。 9. (2分) (2020五下) 植物的花都是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10. (2分) (2019五下) 植物克隆技术能够使一片树叶变成一片树林。 11. (2分) (2020五下) 用茎繁殖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和压条。 三、 选择 (共4题;共8分)12. (2分) (2020五下) 下列全是果实的一组是( )。 A . 苹果 胡萝卜 橘子B . 香蕉 桃 杏C . 甘薯 马铃薯 枣D . 大蒜 花生 黄瓜13. (2分) (2019五下) 能长成果实的是花的( )部分。 A . 雄蕊B . 子房C . 花粉14. (2分) (2020五下)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能够萌发的种子不发芽的原因可能是( )。 A . 缺乏充足的水分B . 缺乏充足的阳光C . 缺乏充足的空气D . 缺乏土壤15. (2分) (2020五下) 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比半露在空气中的种子发芽( )。 A . 快 B . 慢四、 识图 (共1题;共8分)16. (8分) (2020五下) 标出花各部分的名称 五、 猜想与探究10 (共1题;共10分)17. (10分) (2020五下) 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吗?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六、 科学与生活 (共1题;共4分)18. (4分) (2020五下) 寒冷的冬季,怎样使绿豆也能正常发芽? 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 (共6题;共11分)1-1、2-1、3-1、4-1、5-1、6-1、二、 判断 (共5题;共10分)7-1、8-1、9-1、10-1、11-1、三、 选择 (共4题;共8分)12-1、13-1、14-1、15-1、四、 识图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岗休养协议书范文
- 影楼竞业禁止协议书
- 泥砂清运协议书范本
- 科普实践基地协议书
- 企业赔偿协议书模板
- 装修工人戒烟协议书
- 门市租房协议书范文
- 考证培训归属协议书
- 食物过敏安全协议书
- 汽车接送学生协议书
- 食品安全案例-课件-案例十二-苏丹红事件
- 肝硬化失代偿期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 2024年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龙岗青年”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方案
- DB11-T 478-2022 古树名木评价规范
-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专项方案
- 年度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执行报告审核技术支持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
- 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第17课 彩虹的形成(教学设计)
-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医院培训课件:《病区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