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doc_第1页
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doc_第2页
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doc_第3页
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doc_第4页
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电工(仪表工)安全规程1、必须具备电气安全知识,并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色盲症人员禁止从事电气、仪表作业。2、作业前必须确认在有电的开关上检验试电笔的完好性。必须检查工具绝缘柄(套)和测试仪表的完好性。禁止使用无绝缘柄(套)或绝缘损坏的工具。3、电气作业必须遵循无电视为有电和谁联系、谁停电、谁确认、谁送电的原则,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牌和联系确认制度,做短路接地保护,高压线路必须加绝缘隔离板等措施。停电设备上应挂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4、拉、合闸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操作人员不得立于开关的正面,应立于无孔遮拦的前面或开关的侧面并略微低头快速动作,以防跨步电压伤人或电弧烧伤。5、检查电气设备或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作业时应按电压等级,保持相应安全距离(10KV0.7米,10KV35KV1.0米),严禁用手触摸带电部位。6、电气设备清灰清理必须停电,应使用毛刷和绝缘工具,禁止手抹嘴吹。7、仪表设备检修时必须停电,必须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切断水、电、气(汽)及物料来源,降至常温并悬挂禁止操作警示牌。禁止带电拆装仪表。8、对关联电气设备进行部分停电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用绝缘板或胶皮隔离带电部分,保持相应安全距离,工作时应使用有绝缘手柄的工具。9、每项维检结束时,必须清点所带工具、零件以防遗失和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第 3 页 共 5 页电工(使用管理)安全技术操作规定1.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2.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持证的电工负责只用管理。3.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时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头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5.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再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a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b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除外)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并挂牌标志。7.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经常维修和整洁。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不准乱剪乱接电源线。9.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熔体和铁丝、铜丝、铁钉等金属体替代使用10.电工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技术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11.各种用电人员应做到:a.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b.使用设备前必须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备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c.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d.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e.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12.要做好电工维修值班和工作记录。13.再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陆下方施工。高、低压线陆下方,不能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14.再建工程(含脚手架与机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15.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IKV以下为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