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业业论论文文 TD SCDMA 基站勘察与维护 二 一四年六月 摘摘 要要 无线通信已经迈入第三代移动通信 3rd Generation 3G 时代 TD SCDMA 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 是 3G 三大主流标准之一 是我国在通信领 域首次取得与欧美等国家平等地位的标志 随着 3G 商用的进行 各通信制造商 和通信运营商为争夺 3G 市场 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用户对网络性能的满意度是 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TD SCDMA 只有提供一个高效的网络操作 维护平台 才能向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从而增加市场竞争获胜的筹码 TD SCDMA 基站操作维护负责对整个基站上所有单板进行操作和管理 本文主要是第四章列举了案例 ZXTR B328 基站的配置 单板 的配置和几个故障的处理与讨论 关键词关键词 TD SCDMATD SCDMA 操作维护操作维护 无线勘察与设计无线勘察与设计 A Abstractbstrac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3 rd Generation 3 g era td scdma 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 is one of the three mainstream standard of 3 g is our count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such as the mark of equal status As the 3 g business the communication manufacturers and operators for 3 g market launched a fierce competition Us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is in market competition to win a key factor in td scdma only provide an efficient platform for the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o provide satisfactory service thus increasing market competition to win chips Td scdma base s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ntire base station all veneer o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is the fourth chapter enumerates the case ZXTR B328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Veneer of configuration and several fault handling and discussed Keywords td scdma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wireless survey and design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ABSTRACT I 目目 录录 II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3 第二章第二章 TD SCDMA 基站主设备及天馈系统基站主设备及天馈系统 5 2 12 1 TD SCDMATD SCDMA 基站主设备基站主设备 5 2 22 2 TD SCDMATD SCDMA 天馈系统天馈系统 7 2 2 1 天馈系统测试指标 7 2 2 2 回损与驻波比对照表 8 第三章第三章 基站无线勘察设计基站无线勘察设计 9 3 13 1 TD SCDMATD SCDMA 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 9 3 23 2 基站选址勘察基站选址勘察 9 3 2 1 基站选址的主要步骤 9 3 2 2 基站选址的注意事项 10 3 33 3 机房勘察设计机房勘察设计 10 3 43 4 天面 塔桅勘察设计天面 塔桅勘察设计 11 3 53 5 勘察设计输出勘察设计输出 12 第四章第四章 ZXTR B328 基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基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13 4 14 1 ZXTRZXTR B328B328 单板组成单板组成 13 4 1 1 控制时钟交换板 BCCS 13 4 1 2 基带处理板 TBPA 13 4 1 3 接口板 IIA 14 4 24 2 ZXTRZXTR B328B328 基站设备数据配置基站设备数据配置 14 4 2 1 配置数据表 14 4 2 2 VBOX 软件仿真数据配置 15 4 34 3 ZXTRZXTR B328B328 基站设备故障排基站设备故障排 17 第五章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21 致谢致谢 2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随着 3G 网络在世界各地的盛行 中国移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3G 技术在 中国大地上的进程 在世界上现有的国际电信联盟承认的 3G 标准技术 WCDMA CDMA 2000 WIAMX TD SCDMA 四种技术中 中国移动则采用了本国自行 确定的 TD SCDMA 作为发展的标准和目标 据中国移动目前最新消息 到 2009 年底 中国移动 TD SCDMA 网络规划第二期工程将完工 将覆盖全国 95 的地级 城市 基站总数达到 14 5 万个 从十个城市的覆盖提升到 38 个城市 新建或 者新开通的 TD SCDMA 的基站达到 25842 个 要在中国大地上真正铺开一张 TD SCDMA 的强大网络 让人们真正享受到 3G 技术带来的痛快 则基站的勘察与 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 否则将让此技术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挠 那么 TD SCDMA 基站该如何建设呢 怎样建设才能节约成本让更多人受益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比如如何选址站址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如何解决建站 带来的环保问题 如何选择天线配置等问题 怎样按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站 这是先前都必须考虑和论证的 TD SCDMA 基站操作维护负责负责对整个基站上所以单板进行操作和管理 作为 TD SCDMA 网络的基本组成单元 TD SCDMA 基站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 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其系统结构庞大 复杂 对整个基站的管理需要 各个单板上的操作维护与其他单板协助共同实现 整个基站的操作维护可谓是 一个复杂的软件 本文对 TD SCDMA 基站的操作维护技术进行研究 给出一个方 便 有效的操作维护方案 并对此进行实现和验证 随后 结合基站操作维护的功能需求和 TMN 的 SNMP 管理模块 设计完整 的基站操作维护应用软件 并对此进行 实现与验证 TD SCDMA 以最低的成本建造成符合近期和远期话务需求 具有一定服务等 级的移动通信网络 从而为业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TD SCDMA 基站设备种类主要有宏基站 微基站 拉远站 直放站和一体化基 站 在 2006 年的三地实验网中 宏基站得到了广泛使用和验证 部分厂商的微 基站得到少量应用 拉远站 BBU RRU 因馈线少 适应环境能力强而颇被运营 商看好 直放站在 TD SCDMA 组网中应用较少 分析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找出现有网络可能存在的问题 确定解决方案 提高网络性能 保证网络稳定 良好运行 首先解决运营网络的覆盖问题 容 量和质量问题 然后再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潜力 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 改善覆 盖 扩大容量 改善质量 提高效率等 这些也就是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TD SCDMA 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是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容包括基 站初勘选址 站址获取 勘察 设计及出图等 要求设计人员一方面从规划 可研的高度理解 TD SCDMA 网络建设目标 明确覆盖对象和策略 另一方面从工 程和技术两个层面选址勘察设计 以确保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可行 工程上易实 施并且使网络质量性能达到最优 TD SCDMA 基站勘察设计流程和以往 2G 系统基本相似 即在规划的基础上明 确最终站址 配置 天线等参数 勘察设计的结果又反馈到规划中进行局部调 整 由于目前 TD SCDMA 网络还没有实际运营和商用用户 因此某些以往的成熟 通用做法会受到限制 只能借鉴使用 TD SCDMA 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是 TD SCDMA 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建设成本 本文从 流程 设备 基站勘察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 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 和帮助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 以 TD SCDMA 基站主设备及天馈系统 TD SCDMA 基 站无线勘察与设计 TD SCDMA 关键技术 运行与维护 案例分析 总结 与展望 为主线 全面研究主设备 基站天馈系统 基站勘察 选址 智能天 线等方面 的内容 第二章第二章 TD SCDMATD SCDMA 基站主设备及天馈系统基站主设备及天馈系统 在实际的勘察设计之前 要对 TD SCDMA 基站设备及天馈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尤其是设备物理参数 性能参数和工艺要求 熟练掌握了设备特性 有助于在 勘察设计中提出最优技术解决方案 2 12 1 TD SCDMATD SCDMA基站主设备基站主设备 TD SCDMA 基站设备种类主要有宏基站 微基站 拉远站 直放站和一体化 基站 在 2006 年的三地实验网中 宏基站得到了广泛使用和验证 部分厂商的 微基站得到少量应用 拉远站 BBU RRU 因馈线少 适应环境能力强而颇被运 营商看好 直放站在 TD SCDMA 组网中应用较少 TD SCDMA 基站主设备基本物理 参数见表 2 1 表 2 1 TD SCDMA 基站主设备物理参数表 中兴大唐鼎桥厂商 ZXB301ZXB3282TDB09A1TDB144A2TNB6101TBBP5102 机框尺寸 MM MM MM 600 600 1200 600 600 1200 600 600 1600 600 600 1600 600 450 1200 600 450 700 设备重量 Kg 18017016516011655 工作电压 VC DC 48 48 48 48 48 48 设备功耗 W 157512752000100015001000 温度要求 0C 50 50 50 50 5 45 5 45 5 45 5 45 安装方式可靠墙安 装 可靠墙安 装 离墙 300mm 离墙 300mm 离墙 200mm 离墙 200mm 走线方式上走线上走线上走线上走线上走线上走线 注 1 为普通宏基站 2 为基带拉远型基站 BBU 宏基站是 TD SCDMA RAN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无线网络覆盖的主要 设备类 广泛应用于市区 郊区 农村 道路等各种环境 宏基站通过 Iub 接 口与 RNC 连通过 Uu 接口与 UE 通信 宏基站与外围设备的连接如图 2 1 所示 直流配电板 接地排 48VC DC 电源 CAN 总线 48VC DC TPA 外壳 光传输设备 天线阵列 GPS 天线 校准电缆 射频电缆 DT101 11 图 2 1 宏基站与外围设备的连接 射频拉远单元 RRU 收发 信单 元 TX RX 智能 天线 室内单元 BBU 数字 中频 基带 处理 单元 主控 和 时钟 功放 和 低噪 放 LUB 接口 板 GPS 接收机 图 2 2 基带拉远设备功能框图 2 22 2 TD SCDMATD SCDMA天馈系统天馈系统 TD SCDMA 天馈系统包括智能天线 馈线 TPA 和 GPS 等 智能天线是整个 天馈系统的核心 智能天线尺寸大 馈线多等也是目前业界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早期的 8 目智能天线 高 1347mm 宽 650mm 深 110mm 到 6 目智能天线 高 1350mm 宽 506mm 深 70mm 从 31 根馈线到 3 根集束电缆 从 2 个 TPA 到 1 个集成压铸模 TPA 其目标都是降低安装工艺要求 减少站址获取及施工的难度 2 2 12 2 1 天馈系统测试指标天馈系统测试指标 无线基站发射信号和接收由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都是通过天馈线系统来完成 的 因此天馈线系统安装质量和运行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通话质量 无线 信号的覆盖和收发信机的工作状态 当发射天馈线发生故障时 发射信号将会 产生损耗 从而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 若发射天馈线出现的故障较为严重时 基站会关闭与其相连的收发信机 当接收天馈线发生故障时 则其接收由移动 台发射来的信号将会减弱 从而产生在移动台接收信号很强的基站范围内不能 占用该基站无线信道的现象 同时也会影响通话质量 甚至导致掉话 目前基站只是对发射天馈线进行监测 而没有对接收天馈线进行监测 当 接收天馈线发生故障而影响网络服务质量时 不会产生任何的告警 维护人员 无法及时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而浪费人力和时间 当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达不到 要求时 使一部发信机发射的信号侵入另一部发信机 并在该发信机的输出级 与输出信号发生互调 产生新的组合频率信号随同有用信号一起发射出去 从 而构成对接收机的干扰 因此 对天馈线系统特别是对接收天馈线和天线的隔 离度进行日常的维护测试 及早发现问题 防范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天馈线系统的故障主要发生在天线 电缆和接头上 如在安装时不合规范造成 天线的排水不畅 在下雨天时导致天线内的积水 对接头的处理不好 在潮湿 或下雨的天气下造成接头的进水 若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则会进一步损 坏馈线 在大城市里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许多地方没有足够的空间适合天线 的安装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安装的天线不能确定其旁瓣和后瓣的去藕度够不够 而影响隔离度 对天馈线进行测试主要是通过测量其驻波比 VSWR 或回损 Return Loss 的值和隔 离度 Isolation 来判断天馈线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情况的好坏 2 2 22 2 2 回损与驻波比对照表回损与驻波比对照表 基站发射天馈线的驻波比告警一般设为 1 5 不同类型的基站对天线之间的 隔离度要求也不一样 RBS200 基站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大于 40dB 发射 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大于 20dB 而 RBS2000 基站发射天线及发射 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都要求大于 30dB 驻波比对照表见表 2 2 表 2 2 驻波比对照表 ReturnLoss dB VSWRReturnLoss dB VSWRReturnLoss dB VSWR 15 21 42261 1411 01 15 41 4126 51 141 51 01 15 61 4271 09421 01 15 81 3927 51 0842 51 01 第三章第三章 基站无线勘察设计基站无线勘察设计 3 13 1 TD SCDMATD SCDMA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基站无线勘察设计流程 TD SCDMA 基站勘察设计流程和以往 2G 系统基本相似 即在规划的基础上明 确最终站址 配置 天线等参数 勘察设计的结果又反馈到规划中进行局部调 整 由于目前 TD SCDMA 基站还在试运用阶段 还没有大范围推广 以下建站步 骤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使用了 GSM 网络的建站方案 3 23 2 基站选址勘察基站选址勘察 基站选址隶属无线网络范畴 从网络预测到工程详细设计 其结果直接影 响到网络性能的好坏 选址是否合理 对通信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建成后的生 产效益 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直接反映了设计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 是立足通信设计市场的重要因素 3 2 1 基站选址的主要步骤基站选址的主要步骤 基站选址的主要步骤 前期针对上述地形地貌进行必要 的传播模型校正或选择适当的传播模型 进行模拟仿真 结合当地经济 人口情况判断是否具备 建站条件 确定是否需要新增基站 依据网络覆盖现状分析是否可以通过网优 方式解决问题 可以则取消建站计划 对于待建站点 应参照典型数据 结合现 场地形地物分布 估计能否达到覆盖效果 确定该站址是否满足通信需求 根据现场调查判断该站址是否满足 工程施工条件 是否符合通信工艺规范要求 确认站址 3 3 2 2 2 2 基站选址的注意事项基站选址的注意事项 1 远离加油站 至少保证 油量少于50mL时 间距大于12m 油量为 50 1000mL时 间距大于15m 油量为1000 2000mL时 间距大于20m 2 不宜在大功率无线发射台 大功率电视发射台 大功率雷达站以及有电焊设 备 X 光设备或产生强脉冲干扰的热和机 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站 3 站址不应选择在易燃 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 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 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 企业附近 4 基站尽可能避免设在雷击区 5 严禁将基站设置在矿山开采区和易受洪水淹灌 易塌方的地方 6 基站站址不宜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散发较多粉尘或有腐蚀性排放物的工业 企业附近 7 当基站需要设置在飞机场附近时 其天线高度应符合机场净空高度要求 并且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8 高压线附近设站时 通信机房应保持 20m 以上的距离 铁塔离开高压线 距离必须在自身塔高以上 3 33 3 机房勘察设计机房勘察设计 机房内勘察内容包括 1 确定所选站址建筑物的地址信息 2 记录建筑物的总层数 机房所在楼层 机房相对整体建筑的位置 3 记录机房的物理尺寸 包括机房长 宽 高 梁下净高 门 窗 立柱 和主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及其他障碍物位置 尺寸 4 判断机房建筑结构 主梁位置 承重情况 BTS 机柜承重要求 600kg m2 一般的民房承重在 200 400kg m2 需采取措施增加承重 并向 建设单位陪同人员和业主索取有关信息 5 确定机房内设备区的情况 包括机房内已有设备的位置 设备尺寸 设 备生产厂商 设备型号 6 确定机房内走线架 馈线窗的位置和高度 7 了解机房内市电容量及市电引入 接地 直流供电 蓄电池 UPS 空调 情况 8 了解基站传输及机房接地情况 具体勘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3 43 4天面 塔桅勘察设计天面 塔桅勘察设计 天面和塔桅勘察内容如下 1 待查勘基站基本信息 2 确认基站的经纬度与方位 3 楼顶塔桅 桅杆 增高架 楼顶塔等 了解天面结构 本期天馈的安 装位置 高度 方位角 下倾角 室外走线架路由 馈线方案 初步了解室外 防雷接地情况 4 落地塔 角钢塔 三管塔 单管塔等 落地塔的位置 本期天馈的安 装位置 高度 方位角 下倾角 室外走线架路由 5 记录天面勘察内容 拍照存档 6 绘制天馈安装草图 7 记录并拍摄室外接地铜排情况 8 拍摄基站所在地全貌 从勘察内容来看 天面 塔桅勘察中比较复杂的是楼顶塔桅 需要综合考 虑天面大小 结构 承重 包括天面上已有其他运营商的塔桅现状 以确保足 够的隔离度 楼顶塔桅的勘察步骤如图3 4所示 如利旧塔桅 需记录原塔桅类型 归属 已用与可用平台高度 支 架高度与方位角并标注利旧塔桅 与机房相对位置 记录本期工程所有天线 包括 GPS天线 的安装位置 安装高 度 方位角和下倾角 准确记录勘察时间 基站编号 名称 站型 经纬度 海拔 共 址情况 区域类型等基本信息 准确记录新建塔桅类型 高度 在天馈草图中准确标注塔桅与机 房的相对位置 初步了解大楼地网情况 提供给土 建部门 以供参考 记录馈线的数量与长度 室外走线 架的长度 并在天馈草图中标注室 外走线架路由及馈线爬梯位置 馈 线走线路由 馈线下爬与机房馈线 入口洞的相对位置 自正北方向 每隔30 60 拍摄 基站周边环境照一张 不少于6张 真实记录基站周围环境 新建塔桅 机房位置 主要障碍物的照片 如 是利旧塔桅 需从不同角度拍摄 草图绘制 3 53 5 勘察设计输出勘察设计输出 勘察设计完成之后 需要有详细的输出报告 包括两类 一类是勘察信息 的整理记录 一类是设计图纸的输出 勘察信息一般记录在专用 规范的表格中 表格基本上涵盖了基站查勘时 需记录的全部信息 由于运营商和每期工程的要求不同 项目组可根据工程情 况进行调整和简化 在勘察前加以统一规范并报相关领导及部门批准和备案 表格类型分为两种 1 不共址基站勘察表格 主要用于新建基站的勘察 包括自建 新建 租 用机房 在这些机房内无任何运营商的基站设备 2 共址基站勘察表格 主要用于原有基站机房的勘察 包括对原有基站扩 容 增加基站机柜 改动天馈 新上另一套通信系统设备等 设计图纸输出在满足通信规范的基础上 同样会根据每期工程的不同作出 调整 一般单站需要出4份图纸 机房设备平面图 机房走线架图 室内走线路 由图 天馈安装走线 TD SCDMA基站机房的布局同一般基站类似 需要注意的 是TD SCDMA由于馈线较多 占用走线架空间较多 一般情况下 要求基站设备 安装位置尽量靠近馈线洞 第四章第四章 ZXTRZXTR B328B328 基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基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4 14 1 ZXTRZXTR B328B328单板组成单板组成 ZXTR B328 包括以下单板 如表 4 1 所示 表 4 1 ZXTR B328 包括的单板 英文简称单板名称物理位置 BCCS 控制时钟交换板BCR 机框 BELD 环境监控灯板配电插箱 BEMC 环境监控板机顶 BEMU BEMS 环境监控辅助板机顶 ET E1 转换板机顶 FCC 高新型风扇控制板风扇插箱 IIA IUB 接口板BCR 机框 TBPA 基带处理板BCR 机框 TQRN 光接口板BCR 机框 4 1 1 控制时钟交换板控制时钟交换板 BCCS BCCS 是基站的控制 时钟 以太网交换单元 是基站的系统控制板 4 1 2 基带处理板基带处理板 TBPA TBPA 即基带处理板 最多可以支持 3 载波 8 天线的基带处理 上行方向 背 板进来的 IQ 数据经过 FPGA 分组交换成帧 其中数据部分按载波为单位交由 DSP 处理 DSP 处理玩的数据传送给 CPU 而信令部分通过 LOCAL BUS 传给 CPU CPU 最后把整合之后的信息通过以太网送 IIA 板处理 下行方向 CPU 通过以太网 从 IIA 板得到信息 分离出的数据交给 DSP 处理 FPGA 从 DSP 得到处理后的数 据 从 CPU 口读取配置和信令 进行载波交换 最后通过 IQ 输出给背板 4 1 3 接口板接口板 IIA IIA 的全称是 Interface Over ATM 是 B328 设备与 RNC 设备连接的数字接 口板 实现与 RNC 的物理连接 IIA 板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 提供与 RNC 连接的物理接口 完成接口的 ATM 物理层处理 IIA 提供了 三种标准接 2 处理 ATM 物理层的所有功能 3 完成 ATM 的 ATM 层处理和适配层处理 4 接口信令数据与用户数据的收发 5 时钟提取 从 STM 1 或者 E1 T1 上提取 8kHz 送给时钟板作为时钟参考 6 AAL5 AAL2 适配功能 IIA 板把来自 RNC 的 AAL2 信元流进行 CID 交换后适 配成 MAC 包 通过 BCCS 分发到各个基带处理板 TBPA AAL5 信元流经过 AAL5 适配后 转成 MAC 包发送给 BCCS 板 在上行方向则将 MAC 包转换成 ATM 信元 7 ATM 交换功能 IIA 板将本板的信元流和级联的 ZXTR B328 的信元流 经过 ATM 交换后通过 UTOPIA 接口送到光接口或 E1 接口模块 通过标准的传输接口树 丛到 RNC 同时 将接收到的下行 RNC 数据经过交换后发给本 B328 和各个级联 的 B328 Node B 4 24 2 ZXTRZXTR B328B328基站设备数据配置基站设备数据配置 4 2 14 2 1 配置数据表配置数据表 表 4 2 配置数据表 手工开通 BODEB 步骤 配置内容手工开通 Node 步骤 配置内容 Step1 创建子网 Step6 配置 ATM 传输模块 传输链路 Step2 创建 Node B 管理网元 Step7 配置无线模块 物理 站点 Step3 创建模块 Step8 配置无线模块 扇区 Step4 配置机架 机框 单板 Step9 配置无线模块 服务 小区 Step5 配置 ATM 传输模块 承载 链路 Step10 整表同步 4 2 24 2 2 VBOXVBOX 软件仿真数据配置软件仿真数据配置 1 配置物理设备 配置物理设备对象时建议采用以下配置顺序 子网 管 理网元 模块 机架 机框 单板 其他配置对象 子卡维护 E1 联机 STM1 联机和光纤维护 2 创建 Node B 管理网元 配置资源管理树窗口 选择 TD SCDMA UTRAN 子网 单击右键 选择 子网用户标识 创建 TD B328 管理网元 创建 Node B 管理网元 3 模块配置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 标识 配置集 创建 模块 如图 2 5 所示 单击 模块 4 配置机架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 标识 配置集 设备配置 创建 机架 5 配置单板 创建单板 根据 s3 3 3 站型 需要配置一块 BCCS 三块 TBPE 一块 IIA 和一块 TORN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置集 设备配置 B328 机架 在配置管理页面右侧的机架配置页面 选择 单板位置后 单击右键进行单板添加操作 6 配置单板子对象 单板创建完成后 在 IIA 单板需要配置线缆 线缆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 E1 另一种是 STM1 线缆 本拟机房采用 E1 线连接 7 光纤维护 在配置管理页面右侧的机架配置页面 选择 TORN 单板位置后 单击右键进 行单板配置 选择光纤维护 8 配置光纤射频资源配置 在配置管理页面右侧的机架配置页面 选择 TORN 单板位置后 单击右键进 行单板配置 选择光纤上的射频资源 9 配置 ATM 传输模块 ATM 参数配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本 Node B 与 RNC 对接 以及与其他 b 级联的信 令链路参数的配置工作 主要包括配置承载链路 配置传输链路和配置 ATM 路 由 Bode B 与 RNC 之间使用 E1 线连接 则 AAL2 AAL5 通路需要建立在承载链路上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置集 模块 标识 TM 传输 创建 承载链路 10 配置传输链路 传输链路包括 AAL2 AAL5 链路 只有配置了传输链路 Bode B 才能与 RNC 完成通信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 置集 模块标识 ATM 传输 创建 传输链路 11 ATM 路由参数 配置完成承载链路和传输链路 可继续配置 ATM 路由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置集 模块标识 ATM 传输 创建 ATM 路由 12 配置无线模块 Node B 无线模块配置是 OMCB 配置的重要部分 只有配置了无线模块 Node B 在能正常工作 无线模块配置包括对物理站点 扇区和本地小区的配置 无线模块配置流程为创建物理站点 创建扇区 创建本地小区和载波资源 13 创建物理站点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置集 模块标识 无线参数 创建 物理站点 创建扇区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置 集 模块标识 无线参数 物理站点标识 扇区 14 创建本地小区和载波资源 配置资源树窗口 右击选择 配置资源树 OMC 子网用户标识 配置集 模块标识 无线参数 物理站点标识 扇区标识 创建 整表同步 批量整表同步把后台的所有配置数据全部下载到前台 可以对多个管理网元 操作 至此 已经完成了 Node B 的数据制作 后面还要进行传输的对通 待传输 对通之后查询 IMA 链路状态 然后对 Node B 进行整表同步 待 Node B 运行正 常之后 将运行模式改为 运营中 4 34 3 ZXTRZXTR B328B328基站设备故障排基站设备故障排 下面通过系统与外部通信系统故障的一些示例来说明 Node B 设备常见故障的故 障现象 故障原因和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故障 1 从 RNC 侧观察到站点相关的接口单板上指示灯告警 2 从 B328 侧观察到 IIA 板的 ALM 灯红亮 红闪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 RNC B328 或传输设备中 任何一种设备有问题都会导致 传输断 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处理方法 1 检查 RNC 到 B328 的线路是否正常 2 用自环判断传输是否正常 必须双向环回 即从 RNC 侧环回 检查 B328 指示灯是否正常 从 B328 侧环回 检查 RNC 侧的指示灯是否正常 3 如果无法明显判断线路哪一段出现问题 则将 RNC 到 B328 的线路分成若 干段 从 RNC 最近的一段开始进行自环测试 如果告警消失 接着进行下一段 自环测试 如果又出现告警 则可把故障定位在这一段 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后台观测到 RNC 和 B328 之间链路时断时通 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原因分析 可能存在帧失步告警 时钟告警 同步或信元定界丢失 这些都会产生传输误码 故障处理方法故障处理方法 1 检查传输布线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站点 DDF 架 RNC 和传输的接地是否良好 3 从 RNC 开始逐段对 E1 线路 或光纤 进行 自环并且检查 E1 线路 或光纤 误码是否正常 如果异常 那么问题就出现在该 段 请对该段连接线或连接设备进行更换 4 使用传输测试仪进行指标测试 NCPNCP 链路中断 链路中断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NCR 和 B328 之间的 NCP 链路中断告警 用户不能接人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 某站点的 NCP 链路中断 可能有以下原因 1 IIA 板或与之相连的光纤或 E1 线出现硬件故障 2 BCCS 硬件故障 3 RNC 侧硬件故障 4 传输故障 故障处理方法 检查 RNC 和 B328 中 NCP 链路的 VPI VCI 等相关配置是否一致 查看传输有无告警 先解决传输问题 如果传输正常 按以下步骤继续排查 CCPCCP 链路中断链路中断 故障现象故障现象 与某 B328 的 CCP 链路中断告警 该 B328 的全部用户呼叫不能 接入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 某站点的 CCP 链路断 可能有以下原因 1 IIA 或与之相连的光纤或 E1 出现硬件故障 2 BCCS 硬件故障 3 RNC 侧硬件故障 4 传输故障 故障处理方法 检查 RNC 和 B328 中 CCP 链路的 VPI VCI 等配置是否一致 查看传输有无告警 如有告警 先解决传输问题 如果传 输正常 按以下步骤继续排查 检查该 B328 内 IIA 板是否有告警 如果是 按以下步骤处理 检查 E1 线 或光纤 是否连接正确 检查 RNC 中 IUB 接口板是否有告警 如有告警 则排出相应故障 检查传 输是否故障 用误码仪测量传输的误码情况 如果误码率异常 则排查传输故 障 包括传输设备 接地等故障情况 IIA 板光口不通 故障现象 IIA 面板上光口收发指示灯异常 后台有 B328 与 RNC 通信中断告警 用户业务无法接入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 1 IIA 硬件故障 2 RNC 侧硬件故障 3 传输故障 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处理方法 用一条作正常的光纤对 IIA 板的光口进行自环 如果自环成功 说明光口工 作正常 如果不成功 说明此光口不正常 需要更换 IIA 板 用同样地方法 对 RNC 的 IUB 接口板上的相应光口进行自环测试 如果不正 常需要更换单板 更换连接 RNC 和 Node B 之间的光纤 BBU 和 RRU 间通信中断 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原因分析 某站点的 CCP 链路断 可能 故障处理方法故障处理方法 检查 RNC 和 B328 中 CCP 链路的 VPI VCI 等配置是否一致 查 看传输有无告警 如有告警 先解决传输问题 如果传输正常 按以下步骤 继续排查 检查该 B328 内 IIA 板是否有告警 如果是 按以下步骤处理 检查 E1 线 或光纤 是否连接正确 检查 RNC 中 IUB 接口板是否有告警 如有告警 则排出相应故障 检查传输是否故障 用误码仪测量传输的误码情况 如果误码率异常 则排 查传输故障 包括传输设备 接地等故障情况 IIA 板光口不通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IIA 面板上光口收发指示灯异常 后台有 B328 与 RNC 通信中断告警 故障现象 BBU 和 RRU 间通信中断 用户不 能接入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 1 传输故障 2 BCCS 板 TORN 板以及与之相连的光纤出现 故障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故障处理方法 查看 TORN 上对应的光接口有无告警 如有告警 先解决光传输故障 如果 光传输正常 按以下步骤继续排查 倒换 BCCS 单板 确认是否能解决故障 复位 TORN 单板 确认是否能解决故障 复位 BCCS 单板 确认是否能解决故障 更换光纤 确认是否能解决故障 更换 TORN 单板 确认是否能解决故障 更换 BCCS 单板 确认是否能解决故障 若仍不能解决问题 请查看 RRU 设备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首先要查看光传输有无告警 如有告警 先解决传输问题 第五章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介绍了 TD SCDMA 基站勘察与维护 基站勘察 先期流程设计论证 到站址选址和基站最终选定 再到天馈系统 全方位给予了合理的诠释 最终 的出结论 给 TD SCDMA 基站的勘察与建设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线 基站维护 重点结合实例研究和分析了在 TD SCDMA 基站配置中的各方面问题 以中兴软件 为依据去实验配置 并且做了具体的分析 而在实际中经常工作总遇到故障的 问题本文也做了具体的介绍以及处理方法 以中国移动为主导的第二轮 10 个城市 TD SCDMA 商用实验网络建设正在如 火如荼地进行中 其中中国电信 保定 中国网通 青岛 继续在原有实验网 的基础上扩容 两家新增基站规模在 700 个左右 除了在厦门扩大建设外 中 国移动在北京 上海 广州等 7 个城市都需要新建大量基站 初步规划新增基 站规模达到 8 000 多个 室内分布系统 3 000 多套 以后 TD SCDMA 还会有更多 的为人民服务 论文中我总是一边写 一边收集资料 虽然也查了不少资料 但是人无完 人 当中还是会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希望老师多多指正 在以后的 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 致谢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 我首先向关心帮助和指导我的指导老师余建明表示衷心 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工作中 遇到了一些格式方面的问题 一直得到余老师的亲切关怀 和悉心指导 使我敬佩的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 严谨的治学态度 求实的工作 作风和他敏捷的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将终生难忘 再一次向他表示 衷心的感谢 感谢他为学生营造的浓郁学术氛围 以及学习 生活上的无私帮 助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 谨向余老师致以最崇高的谢意 岁月如梭 我三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 离别在即 站在人 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 心中难免思绪万千 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在三年的 时光里 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悉心指导 同时还在思想 生活上给我以无 微不至的关怀 在此谨向陶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 回顾两年多来的学习经历 面对现在的收获 我感到无限欣慰 为此 我向热心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 特别感谢我的师兄们 以及师姐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关 心 还要感谢一直关心帮助我成长的室友们 在我即将完成学业之际 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的全力支持 最后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 教授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卢孟夏 通信技术概论 2005 2 孙龙杰 移动通信与终端 第二版 2006 3 朱东照 TD SCDMA 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2007 4 刘立康 TD SCDMA 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 中兴通讯 NC 教育管 理中心人民邮电出版社 5 黄一平 TD SCDMA 基站运行与维护 科学出版社 6 孙秀英 3G 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于维护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7 王忠勇 TD SCDMA 射频电路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8 杨丰瑞 TD SCDMA 移动通信系统工程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9 张传福 TD SCDMA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10 本社 第三代移动通信规划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 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 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 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道路、桥梁、隧道设施工程招标代理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快速消费品市场复苏和零售市场展望报告-凯度-202404
- 高校体育科研发展计划
- 高一下学期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
- 酒店共同经营的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禁止两家公司不正当竞争的协议
- 2025年国际贸易仓库管理工作计划
- 学校租赁校舍合同
- 电商培训协议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农牧业三基三严管理培训计划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xx村公益性项目购买材料询价会议记录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 西师大版
- 抗日英雄人物杨靖宇介绍
- AI驱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
- 整本书阅读《林海雪原》【知识精研】六年级语文下册 (统编版五四制2024)
- 健康日用品设计与研发趋势
- 【化学】常见的盐(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
- 宜宾市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海上风电设备运输规范》
-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