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概论.doc_第1页
礼仪概论.doc_第2页
礼仪概论.doc_第3页
礼仪概论.doc_第4页
礼仪概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程 礼仪规范教程课 题 礼仪概论教学重点 礼仪的含义,种类,作用,以及运用礼仪怎样操作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自动自发地讲究礼仪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能正确的索取名片,出入电梯的标准,什么场合,什么对象,穿什么样的衣服,打电话时谁先挂,为客人之间相互做介绍的游戏规则,以及为什么讲礼仪,何时讲礼仪。教学导入:礼仪就在身边,人无理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提出以礼治国,以礼服人。如何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如何成就你的君子形象,这就是交往礼仪和交往艺术的问题。一“礼”的含义: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但你光说尊重没用,你心理想什么,要善于表达,你得会说话,你得把这活儿做地道了。 “礼”的含义(表达尊重的形式)是恰到好处的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的形式。案例说明:“为客人之间相互做介绍的游戏规则”。小结: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既要有礼(就是尊重)也要礼仪,礼仪就是表达,没有礼是没有仪的。现在我们做个良性互动: “打电话时谁先挂?”(让同学们讨论3分钟)“谁先打就谁先挂。”错 “谁先接就谁先挂。”错“对方先挂。” 错解析: 应该是地位高者先挂;上级机关的人先挂;群众和政府公务员打电话,群众先挂(因为国家规定党为公,执政为民);商务交往中,顾客是上帝,顾客先挂;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客户打电话,客户先挂。职业道德告诉我们: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现代礼仪的内涵是哪些?一 礼仪是交往的艺术 因为我们现代社会发达,现代交通和现代通信技术,使我们可以“做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干河。”国家人事部颁布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八条里的第八条最后一句,四个字:讲普通话。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国家法律规定要推广的,有助于全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你讲方言土语人家听不懂。(例子)比如那天听个朋友讲,说他上大学那会,七八个人住一宿舍,头天开学,七个人报道准时,第八个四川来的,来晚了!学校拉闸,同学们都睡了,四川那个同学进宿舍,他挺累,好不容易找到门,结果开灯,开不着,自己就嘟嘟讲四川话,“老子床在哪里?”他乱摸,把宿舍里的同学摸醒了,同学们都生气地要当老子,他后来急了,有说:“龟儿子,你们说话呦!”结果“龟儿子”就联合起来把“老子”打了一顿,当然也不是真打,就是骂骂咧咧地给了他几下,时间长了才知道他有点冤。因为四川话“老子”“龟儿子”跟我们平常所说的哥们儿,姐们儿,兄弟差不多。他并没有要当你长辈的意思,也没有把你当晚辈讽刺的劲。实际上是没有有效地沟通。礼仪是交往的艺术,现代人交际圈大了,交往礼仪不注意很麻烦,再比如(例子):想索取别人名片,怎么要比较方便?这你要很楞地上前去问:“你有名片吗?”这有点糙,现代人要讲教养。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于素质,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你细节不注意会很麻烦。比如有一名牌学校的一位博士生,被推荐到一个国家机关去面试。考试成绩没得说,公务员考试也过关了,最后一圈,人家有个领导要见他,他晚到了十分钟。没有别的原因,这个机关不要他了,因为谁求谁。教养其实体现于细节。很省事的索取名片的有四个:一 交易法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他,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不管他愿不愿意,得回你一张,他不至于告诉你“收到”比如在舞会上,一男生想要认识一女生。总不至于傻兮兮的上去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或“这位女士,你怎么称呼?”这样就太愣,你要聪明的话,你会先做自我介绍。又比如:坐飞机,坐车。两人坐一块了,你可以这样说:“这位女士,认识你很高兴,我叫某某某。”我把我自报家门一次,你就得回,你不能说:“恩。”不可能,来而不往,非礼也。二 明示法明着说:“认识您很高兴,能交换一下名片吗?”三 谦恭法假如这个人地位比较高,你可以先做个过门:“某某教授,听了刚才您的这个讲座,很受启发,我在这方面也有待于提高,跟您想见恨晚,现在知道您累了,不便打扰您,以后有没有机会继续向您请教?”言之意就是暗示他能不能把电话留下,他要愿意就给,不愿意的话,我们也有面子。不能上去就说:“给张名片吧。”“不给。”两人都挺傻。四 如果要跟一晚辈或者平辈要名片,应该这样说:“这位小姐(先生),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以后能够保持联络,不知道该怎样和你联系比较方便?”言之下意还是要她(他)给名片,她要愿意给,我说:“谢谢!”不愿意给我,咱俩都不伤面子。如果你不想给我,其实很容易,可以这样讲:“以后还是我和你联系吧。”言下之意就是以后不和你联系了,大家都不上面子。这就是交往艺术,没有必要让人家过不去,也没有必要把自己交代了。二礼仪是沟通技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与人打交道,沟通是很难的。比如:我这儿举个例子,人家穿衣服,谁愿意穿的衣服让人家觉得你土?对待客人,待人接物谁愿意让人说自己糊涂/傻呀!没有吧?所以没有人愿意让人家觉得自己没有教养,没有人愿意丢人现眼,更没有人愿意伤害别人。他之所以弄巧成拙,是因为他不懂。不知礼仪就没有办法去讲礼。不如出入电梯,(电梯有多种,我们指的是无人驾驶电梯。现在的高楼大厦,宾馆,酒店,一般都是无人驾驶电梯。请问:你是主人,你陪同客人出入电梯时,标准的顺序,主人和客人怎么走?标准做法是: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为什么?两个原因:1 安全:你把门一打开,就把客人让进去,怎么能保证电梯的底版同时到位,万一它不上来呢?客人为了表示礼貌,屁股朝里,面向着你倒退进去“拜拜”人就没了。要你引导不就是带路吗?陪同引导一定要在前面走。比如在前面你要告诉客人,这儿有台阶,这个地方比较暗请留意。2 方便:电梯门口的升降钮,一按电梯就来了,但它一般有设定程序,大概15秒,20秒,顶多30秒自动关门走了。经常是客人没有上完,陪同人就着急了。拿胳膊和门搏斗,看谁能干过谁,还有的同志大喊:“快来!”这跟农贸市场似的,影响形象。你只需按住按钮就行。所以这是沟通技巧。你说穿衣服谁愿意老土呢?没有吧。但你要不懂规则就会很麻烦。比如:夏天许多女孩子穿露脚趾,露脚跟的凉鞋。凡是存在的人家穿也没有什么不对,但上班穿制服的时候,穿凉鞋是不得体的。但如果是休闲度假可以穿。再比如穿露趾凉鞋时很多女同志不在知道游戏规则。穿露脚趾凉鞋就是要透气,你要再穿双袜子,等于告诉被人腿上有情况。就是要汗毛粗重,毛孔粗大,胎斑色痣,害怕被敌人发现。在你看来挺正规,在行人看来你稍逊一筹。礼仪就是一种沟通的技巧。比如:男人穿西装,也有游戏规则;男人穿西装的最高水准要求是什么?1“三色原则”穿西装也好,穿套裙也好,穿制服也好。全身颜色在三色之内(包括上衣,裤子,衬衣,袜子在内。)当然如果喜庆的日子,可以打紫红色领带,特别情况,一般三种颜色的是正规军,四种颜色游击队,无种颜色一般比较傻。五种以上颜色一般不理他,因为没有办法和他沟通了。2 要遵守“三一律”,也叫三一定律正规场合,鞋子,腰带,公文包同颜色。而且首选黑色。三 礼仪是行为规范 现代人是讲规矩的,规矩就是标准,礼仪其实就是待人接物的标准做法。所以礼仪是交往艺术,礼仪是沟通技巧,礼仪是行为规范。现代礼仪有哪几类?一 政务礼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为政府服务时所讲究的礼仪。二 商务礼仪: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三 服务礼仪: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酒店,餐厅,旅游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在工作中所讲究礼仪。四 社会礼仪:是人们在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五 国际礼仪:是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究的礼仪。它们有不同的适用对象,你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中国人吃饭有个习惯,一般每个人都受到过这种厚待:就是老年人,长辈对客人表示尊重,他要给客人夹菜,给晚辈夹个菜。主人要给晚辈夹个菜,以示那种谦让和友善。但是国际礼仪是决对不允许的,国际礼仪讲让菜不夹菜,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它换个角度,你又不知道我是谁?又不知道我爱吃什么?你凭什么给我夹菜?不是讲尊重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选择,你给我夹的菜万一我不愿意吃,因为礼貌上我必须吃。如果别人胃寒,你偏夹两三个大闸蟹,非弄得人家一星期胃痛。还有些拿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还把筷子放嘴里“唰”的处理了一下,你等于给别人派送一口唾沫。但反过来说,熟人不讲这个,比如两个小青年,少男少女在谈恋爱。人约黄昏后,二人世界,说悄悄话,吃悄悄饭。那女孩子来了一筷子菜过来,含情脉脉地那帅哥什么感觉。恨不得把筷子都吃了,不会要求对方出示乙肝免疫证书吧?所以礼仪它是有适用范围,有适用对象的不能串了。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究竟何时要讲礼仪?1 初次交往头一次打交道,你要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人家不知道你姓甚名谁。比如你是我家孩子,我给你夹一筷子菜,是看得起你,疼爱你,但如果恕不相识我给你夹菜是不是有些差劲?所以初次交往要讲礼仪。2 因公交往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公事公办,有助于拉开距离,所以跟外单位,外行业的人打交道,即便是熟人也要讲礼仪。3 涉外交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和外国人打交道,如果不讲礼仪就会很麻烦。比如:我们北京市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花,逢年过节,尤其国庆前后,装点国庆的北京,到处是遍植菊花和摆放菊花。但是外国人是比较忌讳菊花的,尤其是西方文化中,菊花死人专用,叫葬花。如果你给外国客人送了一盆菊花摆在他家里,等于他遇见活鬼了,他的菊花在墓地摆放。所以国际交往一定要讲礼仪。 我们为什么要讲礼仪? 学习礼仪有以下三个作用:1 内强素质:和别人打交道也好,做好本职工作也好,你要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素质,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言谈举止,其实是个素养问题。有些同志在公共场合一坐,顺手把裤子一拉,露出一双飞毛腿,这顶多只能证明你发育正常,还有些同志按住一鼻孔,一下就发射出去了,还有最高境界的,他不发射而是自我消化,还有些同学,平时在校园里或在教室里都喜欢穿一双拖鞋,两只脚丫子黑呼呼的。同学们,如果遇到一位这样的同志,你说他素质如何?影响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单位形象、班级形象。因为任何一个人就是某个国家、某个市县、某个单位的。2 外塑形象:个人形象代表产品组织形象,代表产品和服务形象。所以我们要注意个人形象。男同志经常照照镜子,瞧什么呢?瞧鼻毛,有些同志有一撮鼻毛在鼻孔之外随风飘扬,甚至上面还有些小珠珠,实在是影响形象。3、增进交往 现代人我们有这样的欲望,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一个人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要与别人打交道。古人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不和别人打交道,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做任何事情,做农民也好、做工人也好、做企业家也好、做官员也好、做学生也好、都必须要与人交往,既然要跟别人交往,你就要有交往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交往。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它有游戏规则。以上三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使问题最小化。说白了少丢人、少得罪人。实际上就是效益最大化。运用礼仪如何操作?1、规范性(不能乱来)2、对象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如: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到公共场合去,穿着打扮有讲究。叫做:男人看表、女人看包。在行男士都会戴上一块高档手表或一世界名牌手表。女士就会注意包是什么颜色、与她着装能不能搭配、包里放什么东西,她都有讲究。一般的人,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女人看头首先看发型,其次看化装。注意个人形象的女性,对发型都比较介意。有社会经验的女人都知道,在重要场合是要化妆的,这是基本礼貌。化妆是对交往对象和别人的尊重。男人看腰是看什么呢?谈话讨论其实不是看我们的腰粗不粗。也不是看腰带威风不威风,你大老板系的高档腰带,还说得过去,我一学生,我花爹妈的钱,我如系个名牌腰带,那是偷来的,还是假冒伪劣,还是有不当收入的,这不合适把,也不是看你衬衫有没有放到裤腰里去,看什么呢?看这样一个细节,在重要场合,有身份有地位比较讲究的人腰带上面不挂任何东西,有些老兄往我们对面一站看他就有问题:腰上别手机一只,打火机一枚,眼镜和一个,另外还有一嘟噜钥匙,太不正规了。所以讲规范还要看对象。3、可操作性。 礼仪操作的七个字: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就是在重要的场合,在待人接物中,不能出什么洋相,不能犯什么错误。比如:你穿西装,最重要不能出什么洋相。就是袖子上的商标,你得拆了。有些同志不知道,认为袖子上有一横是品牌的标志。经常有人走路时做曲臂挺进状,要露一手。不在行,不懂游戏规则。要有所为,就是怎么把这个是事给弄好点,怎样展示自己良好教养和训练有素。课 题 站姿、坐姿、走姿的礼仪教学重点 站姿、坐姿、走姿基本规范动作要领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正式的交际场合运用自如知识目标 掌握几种基本的站姿、坐姿、走姿的理论知识技能目标 懂得在正式交际场合如何站立、坐着和行走德育目标 如何展示自己的美好气质和风度,给人留下好印象教学过程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课堂导入:(5分钟)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到一所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该大学推荐了两位候选人,这两位学生都是学校的优等生。其中一个穿着打扮适中,言谈也非常得体,但是一坐下就会高跷二郎腿,给人一种傲慢不羁的感觉。第二个人正在操场踢球,闻讯后急忙跑回办公室。当时出了一身汗,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当他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马上向来者致歉。来者笑道:“没有关系,可以坐下来随便谈谈。”这个人连忙说道:“谢谢!”坐下后,双腿稍微合拢,双手放在腿上,上身端正挺拔。端正的坐姿,给人一种谦逊、严谨的印象,来人对他由衷赞赏。结果此人被录用。由此可见,由于两个人的坐姿不同,他们的前程也就大相径庭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