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庄镇中心学校中小学开题报告(导展练评).doc_第1页
上新庄镇中心学校中小学开题报告(导展练评).doc_第2页
上新庄镇中心学校中小学开题报告(导展练评).doc_第3页
上新庄镇中心学校中小学开题报告(导展练评).doc_第4页
上新庄镇中心学校中小学开题报告(导展练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实施“导展练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上新庄镇中心学校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老师: 依据上新庄镇中心学校2009年教育教学计划安排,为了较快提升我镇骨干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切实研究解决课前、课中、课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申请立项市级课题的开题会在此召开,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研究中的有关事宜向各位老师作以介绍,并提出要求。一、 本课题选题的依据依据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点,本镇教育工作计划,针对目前全县快速提高质量的形势和我镇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的迫切需要,确立本课题。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全镇上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广,课题研究成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绝大多数教师锐意进取,尽职尽责,提高质量的意识逐步增强,许多骨干教师已经在学习“三大名校”经验上有了积极的探索,这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全镇上下开展课题研究的浓厚氛围已形成,多种校本教研模式已在我镇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校本教研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这为我镇今后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基础条件:已经确定的实验基地学校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东台学校、马场初中、上新庄初中和上新庄中心小学已承担过省、市、县课题研究,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水平、能力和意识,加之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高度关注和中心学校的组织保障,因此我们一定有能力做好这项课题研究。软件上:确定的实验学校已经有几部专家名著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教材,一些学校自己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校本教研方面的材料,加上校长的支持,教务主任的主动性和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完全可以满足研究的需要。另外,上小、马中、加牙和上中等学校已经开通互联网等,可以方便查询相关方法和信息。人员上:我们中心学校和实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近70多名教师成为骨干力量,这对课题研究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这些教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功底。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只有认真扎实、科学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才能主动地关注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拟定“导展练评”的教学模式研究,就是要让学生课前预习、主动学、提前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分展练习,课堂检测和教师的点拨、讲评等,最大限度挖掘学生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不会或研究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分析我镇近几年教学研究的现状发现,我镇的一部分教师不会进行教学研究,或尽管在研究但只浮于表面,成效不明显,所以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要每一位教师学会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方法,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摸索,学会以教研促质量,以教研主导教学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3、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问题。教学质量要得以提高,只依靠教师的埋头苦干是很吃力的,这里还要求教师的巧干,“巧”就是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抓住教学研究这个先导性的充满活力的要素,才能激发其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健康向上的研究文化领引下,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教学原则:全体性,实践“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 的理念,贯穿“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力所能及的提高。 自主性,每一次的学习都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并且实现“全过程让学生学”的目标。多元性,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展示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欲望。实践性,指导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学习知识,在动手过程中感受、生成知识。激励性,教师和学生都要运用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思想和方法,充分发现点滴进步和成功方法,予以保护和支持,甚至“放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实验,各实验学校依据学校特点能够熟练而有效地运用“导展练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自信心,提高运用学法的能力和学习品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提高(参加全县统考前15名提高12个名次,1525名提高23个名次,依此类推)。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养成超前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会预习的方法;通过课堂上个人展示、小组展示等不同形式,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不同层次的达成练习,巩固预习成果;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检测,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点拨、讲评解决每堂课中的难点、困惑,实现堂堂清,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3、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课题基于研究教学常规全过程,而又侧重于课堂教学,其“导展练评”,在全镇及全县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研究有较大价值。 (2)研究内容富有前瞻性和新颖性。本课题不仅研究的是课堂教学,它还包括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体现和反馈,并且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全国三所名校的先进经验即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风格。 5、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我们立项的如何实施“导展练评”的教学研究课题,其导:即导学,课前组织学生按预习的内容、方法、要求去认真自学;课中组织学生按照预习的顺序进行查缺补漏,小组之间交流互通;课后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或者选择拔高或拓展的题型进行自主练习。导学阶段一定要注意时间的要求和方法的具体指导。展:即展示,以教师和部分学生为组织者,主持全班之间的交流,采用“朗读、背诵、板演、板书并介绍、图画介绍、做实验、例题讲解、宣读报告、生活小品表演、课本剧表演、唱歌表演、舞蹈表演” 等方式向全班作展示。展示活动要注意与预习阶段的成果相衔接,也可以按照预习的顺序依次展开,展示方式要合理有效,防止“过乱”、“过滥”,华而不实。每个知识类型的展示只需要一至两种为宜。练:即当堂训练,以学科教学特点,选择典型的题型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大容量、快节奏的训练。“训练”可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如语文课中的读、说、写是分散训练,数学中的计算练习、作业是集中训练。训练要确保其时间,每节课不少于三分之二。评:即评价。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导学阶段的评价是检查后的肯定、激励;展示过程中的评价是点拨、引导、启发、鼓励、矫正、补充;训练过程中的评价是个别辅导、大面积做题或者技能训练的准确率、参与率的判断、肯定和矫正、对做题速度、态度、方法、过程等的激励。评价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准确性,又要关注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方法、过程的科学性,还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态度。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学习借鉴法、行动研究法、实践研究法。通过具体的课例研究、课题研究、磨课研究、点菜式研究、三关注两反思、同课异构、案例研究、教材研究、网络研究、校际联动研究、诊断互助研究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要自始至终抓住各位教师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搜集、梳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式加以探索性研究解决。另外每个学期都针对某一个学科或者几位教师组织适当展示、总结成功的方法、经验。另外,加之网络技术等作为基础的研究手段,采用观察、经验总结、教研活动案例展示等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向周边学校辐射,或者在四个校本经验实验校之间轮回展示,达到促进的目的。 1、课题研究组织的方法: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为副组长,所有教师为研究成员的课题研究组。深入每一个教师的学科教学课堂观课,诊断该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 2、自学阶段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想品德、历史等学科,小学阶段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等学科中开展实验研究。3、中心校将分学期、分学段、分学科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分别推介各学校、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给以点评、奖励。4、各学校依各校实际每学期按教研组的实际和课题组教师的情况,分学科分阶段组织研究和展示。5、各学校和各学科教研组学习采用三大名校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提炼课堂教学中模式,通过教学成绩的比较研究等加强诊断,不断改进。 6、每次活动的校本教研资料、教师教案、反思等都要留资料,典型材料转发和交流到全镇中小学和学科课题研究教师中。六、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导展练评”教学模式,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 2、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和教师其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3、所参与学校和教师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品质明显提高;4、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研讨活动的音像资料、部分典型课例照片和文字成果集。七、本课题研究的进度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09年3月为准备阶段,宣传发动,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课题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明确校长主任和实验教师职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09年4月2012年1月为实施阶段 ,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分阶段检查、会诊、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完善方案措施;学校课题组负责人要有具体指导校本教研活动的方案,反思性笔记,生成性教案、反思等材料,形成简约性的专集;课题组每学期写出可行性阶段性研究报告。每年按完成任务的情况撰写实验报告,出全镇性的专集。 3、2011年11月,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邀请局领导和相关科室领导,部分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结题,出镇级论文集和课例、案例小册子;评出优秀课题研究组,优秀实验教师给予奖励。八、课题研究措施1、每所学校作为一个课题研究组,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全镇按学校开展相互的交流活动,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中心学校课题研究指导的负责人带头深入学生和课堂,及时搜集问题,和课题组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方案加以解决。3、中心学校校长必须深入实验学校了解实验进展情况,进行问题发现和主动指导解决;教务主任要经常参与或者指导实验学校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4、中心学校在学校管理和考核中适当提供实验的宽松环境,对实验中较快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负责人、成员等进行阶段性奖励。5、总课题组(中心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研讨展示活动,对在全镇做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的所在学校在岗位考核中适当加分鼓励。6、在外派教师参加全国、全省的培训和考察时,优先考虑实验认真且成绩明显的教师。九、课题组成员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马连雄副组长:祁晓君 成员:各校校长2、课题研究小组:全镇中小学(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本校教师为研究成员。) 3、研究基地校 第一研究组组长:井含彪 副组长:张海军组员:井含成 熊成英 赵隆轩 殷占兰 李广寿 武迎奎 张占清 唐太慧 黄永彦 武生柱 蔡成洪 张广萍 周成花 梁秀英 张海花 马俊秀 吴正乾 王洪萍 汪生珊 郭成良 李长生 王延彪 蔡守金 祁桂明 巴应琴 王 寿 庞利萍 王晓青 关启云 马秀莲 党志芳第二研究组组长:王有龙 副组长:蔡延军组员: 祁俊成 李春玲 史生彪 刘维玺 魏玉英 熊成山 刘维娥 李凤英 张世荣 戴成秀 汪生芝 刘维寿 李增盛 马生秀 李进财第三研究组组长:赵明勋 副组长:蔡守彦组员:蔡守菊 梁美贤 李进莲 严秀英 贺万珍 李启英 张海珍 王利花 谢玉兰 吴占财 王有宏 卢桂芳 贾生琴 李启英 田生梅 星玉萍 张生录 顾希芳 马宝菊 范玉桂 李占学 苏成义 贺生秀 陈玉祥 赵文寿 路晓兰 王 武 祁玉兰 龙玉祥 李延吉 严生虎 马国苍 李成寿 张文军 张永山 拉毛卓玛第四研究组组长:何启奎 副组长:马璞元 组员:魏廷福 杨虎德 谢永山 郭成满 杜成林 李成海 王占云 王守信 宋绪宗 张文焕 李琴发 牛丙芳 李明霞 寇建芳 徐桂新 杨梅桂 星生英 张国民 王生成 贾生盛 石奎章 严发辉 冯延明 李世进 井桂莲 安芝娟 陶宜军第五研究组组长:党明财 副组长:黄国鹏组员:董宝林 张占军 李发云 高锦云 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