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程标准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作用 内容解读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 了解庆历新政的内容 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分析其历史作用 4 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 历史背景 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1 三冗 问题 1 北宋增设大量 官员数量大增 形成 的弊端 2 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 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 造成 问题 3 养兵 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及战争耗费和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形成 冗费 官僚机构 冗官 冗兵 高额赔款 2 两积 局面 1 三冗 问题使国家出现了严重的 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2 北宋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 将领无调兵权 导致军队战斗力降低 形成的局面 3 庆历新政 失败后 北宋朝廷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4 王安石少有大志 意志坚强 又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财政危机 积弱 1 内容 政府借贷收取利息的和市易法 改变服役方式的 兴修水利的 还有均输法 等 2 作用 抑制兼并 保障 增加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农业生产 政府收入 二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富国强兵1 理财 1 内容 省兵 精减军队 强兵 如 保马法 等 2 作用 节省了 改变了宋军原有的 提高了军队 缩减编制 保甲法 将兵法 军费开支 编制 战斗力 2 强兵 1 内容 改革 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反对 要求对官员子弟同样贯彻的原则 2 作用 保证了变法的顺利进行 恩荫 科举制 择优录用 3 科举官制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比较 三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1 变法的局限性 1 变法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 和 所以一开始就遭到强烈的反对 2 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 就要扩大税源 要 取诸民 可是一旦执行不善 便会引起的不满 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大官僚 大地主 富商 民间 2 新法的变质 元祐更化 后 新法淡出历史舞台 1093年哲宗亲政后虽有志于恢复新法 启用变法派 但是到徽宗时新法成为聚敛的工具 原有的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 但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 所以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并最终也损害了被统治阶级 农民阶级的利益 所以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拓展1阅读下列材料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 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 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 一切苟且 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根据材料说明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答案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消除弊病 克服统治危机 决定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王安石向他谈了变法的设想 宋神宗很赞赏他的主张 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阅读下列材料 陛下 宋神宗 即位五年 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 其议论最多者 五事 一曰和戎 二曰青苗 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 四曰保甲 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 则农时不夺 而民力均矣 市易之法成 则货贿通流 而固用饶矣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概括王安石变法中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 答案 1 措施 青苗法 免役 募役 法 市易法 2 成效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保证农时 政府收入增加 拓展2 拓展3读图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怎样 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案结果 最终失败 但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 改变了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启示 改革是艰辛的 必然会充满阻力 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毫不动摇 才能成功 同时改革还要顺应时代潮流 体现人民利益 注意用人 拓展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们之前900年 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 不加赋而国用足 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王安石 信用贷款的办法 有哪些 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 不加税而国用足 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办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理由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 角度1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及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提示 角度2 王安石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 又潜伏着失败的祸患 请以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说明之 提示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 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被清丈出来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但遭到大地主的反对 阅读下列材料 司马光 家传集 中载 今介甫为政 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 莫安其居 在 宋史 中也记述司马光曾说 治天下譬如居室 蔽则修之 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1 请回答 王安石针对 士 兵 农 商 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每项各举一条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 谈谈你对材料中 非大坏则不更造 的理解 答案 1 士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农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兵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商 市易法 均输法 2 非大坏则不更造 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 要求维护旧制 角度1 王安石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变法 它与商鞅变法有何不同 提示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而商鞅变法是封建化改革 促进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及结果 角度2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变法触动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阻扰和破坏 2 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3 宋神宗死后 司马光任宰相 废除新法 4 变法过程中 由于用人不当 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阅读下面材料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曰 王安石不达政体 专用私见 变乱旧章 误先帝任使 遂至民多失业 闾里怨嗟 敛免役钱 宽富而困贫 以养浮浪之人 使农民失业 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王安石 新法 遭到废除的原因 答案主要原因 损害了大官僚 大地主的利益 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 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 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的阻挠 2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及教训 角度1 王安石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变法措施的推行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值得肯定 角度2 你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 提示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 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 负担依然沉重 角度3 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会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提示 1 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 不可能一帆风顺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 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 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 行之有效 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 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阅读下面材料 台湾学者柏杨先生甚赞王安石的改革精神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与政治家 那个纸糊的宋王朝 如果不是他的整顿恐怕早就亡国了 早亡给西夏了 还用不着金国动刀动枪 3 结合上述下划线上的语句 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及其变法进步性的认识 答案 1 精神 王安石为人刚正 意志坚强 以 三不足 精神推行新法 冲破重重阻力 百折不挠 其变法精神值得肯定 2 宋朝中期积贫积弱 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革新除弊成为朝野共识 其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课中思考 1 阅读这些材料 你对青苗法怎么看 答案提示青苗法是针对豪强兼并之家利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放高利贷取利而制定的 其目的自然在于救农户之急 以达到抑制兼并的目的 这一制度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抑制了地主豪强的盘剥 2 阅读材料 思考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 答案提示保甲法的实行主要是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民 维持治安 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节省军费开支 阅读与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 想一想 他们争论的焦点在哪里 他们的理财观念各有什么合理之处 各有什么不足 结合课文内容 思考王安石变法是否做到了 民不加赋 而国用饶 答案提示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财 司马光的合理之处在于主张 节流 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乏问题 王安石主张 开源 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 但忽视 节流 是不可取的 王安石变法企图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国家的收入 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在变法中 由于地方官员执行不善 造成了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 因此 变法虽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但难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解析与探究 1 根据材料一 说一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精神 答案提示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敢于冲破世俗阻力 勇于改革的精神 意志坚定 直率无讳 据理力争 百折不挠 2 当时的人和后人是从哪些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的 答案提示当时的人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排挤忠臣 结交小人 后人对王安石变法有两种评价 一种观点极力诋毁王安石变法 如赵翼批评王安石变法误国 导致靖康之难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 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 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 其改革收到了很大成效 由于改革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比较同意材料四的观点 不可否认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王朝产生过一些消极影响 但这并非王安石的初衷和个人能力所能做到的 我们应该看到其积极的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一面 3 自我测评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北宋中期 三冗 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案提示 三冗 是指 冗官 冗兵 冗费 冗官 是由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冗兵 是由于北宋极力扩充军队所致 冗官 冗兵 和对辽 西夏支付的战费和赔款 造成了 冗费 由此 形成了北宋的 积贫 局面 积弱 则是由于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 由于过分的分权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的 归纳王安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