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doc_第1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doc_第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doc_第3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doc_第4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索摘要:高校可以利用专业校友资源以业界真正的媒体为创建标准,打造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平台,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之中开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特色一、引言重庆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3年在当时的中文系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共招收了8届学生。几年来,我院加大专业建设,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收集学生的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的人才培养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理论能力有余而动手能力欠缺,缺少师生共用的专业实训平台,因而专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旺盛的广电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问题的症结发现,从专业建设发展实践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随着新闻媒介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由较单一的能力提高到媒介融合能力要求,由实践能力提高到实战能力要求”。1因此,在专业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相关高校应将提高师生实战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建设中,囿于成本控制,高校一般倾向于带学生到媒体各部门见习,或者在课外建立工作室,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实践。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专业见习,无法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有很深刻的体验。同时,课外工作室中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理想化的,更多是出自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法真正使课堂教学自身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据统计,我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拥有民间刊物星湖报,创刊14年来,这里走出了数以百记的大批文学、新闻好手,且大都供职于成渝两地的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站等。其中最为著名者,如星湖创刊人、任腾讯大渝网副总经理的张采兵,任沙坪坝区新闻中心电视部主任的杜术林,任重庆卫视主任记者的邱朝举等。笔者认为,高校本身就可以利用专业校友资源,以业界真正的媒体为创建标准,联合创建媒体,打造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平台,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之中开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以我院为例,可以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融合于专业平台之中,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师生直接与业界接触,参加行业企业第一线最真实的实践活动锻炼,同时又可以顺势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实现专业的拓展与延伸。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改造的必要性1. 培养“双能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需要让教师参与“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的建设,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培养“双能型”教师。“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平台,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亦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对外专业服务接受外包的广告制作、节目制作、大型活动媒体支持等,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双能型”教师的目的。2. 实施专业真实项目制,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需要“星湖报网社”是培养学生在“纸媒”、“网媒”以及“视媒”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平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凭借这三个媒体平台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将招收的专业新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教学学习过程设置若干个真实的项目,如报纸编辑星湖报,电视编辑星湖创作社,网络编辑星湖网,围绕每个项目设置课程群,通过一系列真实项目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编辑一份真正的报纸,建设一个真实的网络,创作一个个电视节目,这样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做到学有所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3. 整合星湖校友资源,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星湖创刊以来,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工作在机关、媒体、地产、商业、软件等不同的岗位上,很多人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中层或高层领导干部。因此,积极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丰富的星湖校友资源也是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1. 投入资金建设打造专业平台以知名校友为重点,与星湖校友沟通,取得星湖元老对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以星湖为平台的大力支持。同时,在星湖从事纸媒、网媒、视媒工作的前辈指导下,以业界的媒体为创建标准,投入资金建设包装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包括购置设备、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管理制度,等等。2. 设置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确定“纸媒”、“网媒”以及“视媒”的岗位点(群),分析岗位点(群)的专业能力结构,分别开发课程(群)以及课程(群)评价标准。每一个课程(群)围绕一个岗位点(群)设置,突出职业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以上述三个岗位课程(群)为核心,搭配专业基础素质课程和提升素质课程,最终制定全新的课程教学计划。3. 制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方案传统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往往来自于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没有将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在实际课程学习之中,学生缺乏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最真实的实践活动锻炼。2而以“星湖报网社友”为专业平台的教学则大不相同,它以真实项目“星湖报网社”为载体,依据行业相应岗位点(群)开发课程标准与体系,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因此,合理制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方案,通过一系列真实项目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编辑一份份真正的报纸,建设一个真实的网络,创作一个个电视节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4. 协商成立星湖校友会协商成立由相关校友担任会长的星湖校友会,作为专业改造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持。对多年来从星湖走出来的广电专业人才资源积极加以整合,发挥星湖人历来就有的“传、帮、带”传统,为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这些师兄师姐都是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通过他们与在校生的交流沟通,可以帮助在校生了解到社会和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对接,真正达成教育服务社会,为社会源源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5.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完成以后,将邀请业界、用人单位、专家以及学生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通过评审后,将招收广电专业新生实施项目,建设期为4年8个学期。(1)第一学期为启动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技术感知,学习摄影摄像;为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从就职于纸媒、网媒、视媒的星湖校友中遴选出三位优秀的校友开设直击职场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规范化、专业化的行业前景。(2)第二、三学期以星湖报为专业平台,正式编辑发行星湖报,面向校内外发行。依据报纸媒体新闻记者、摄影记者、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员等实际的岗位点(群)设置课程标准与体系。由专业平台负责教师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围绕制作星湖报开展课程教学。(3)第四、五学期以星湖创作社为专业平台,制作电视节目,在学校电视台播放,同时向我院所在地电视台推荐。依据电视媒体访谈节目、纪实节目、微电影节目、广告、新闻节目等实际存在的岗位点(群)设置课程标准与体系。由专业平台负责教师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围绕制作电视节目开展课程教学。(4)第六、七学期以星湖网为专业平台,打造公开的校园网站,除刊载星湖报内容外,还用电子杂志、视频、广告和网络专题的形式呈现校内校外各色信息,打造媒介融合平台。依据网络媒体新闻记者、新闻编辑、视频记者、广告制作以及其它服务的岗位点(群)设置课程标准与体系。由专业平台负责教师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围绕建设网络媒体开展课程教学。(5)第八学期以星湖校友会为专业平台,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以专业成果展演与汇报的形式开展,向全院教师汇报四年周期内该专业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与成就,并企图以此申报市级特色专业。四、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1. 从纸媒到网媒,培养一专多能的全媒体新闻专业人才在当今时代新技术蓬勃兴起、多媒体有效融合的态势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教育应当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3以“星湖报网社友”为平台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要求在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为如何能够融合知识、融合技能服务,力求能够让学生在新闻传播领域成为一个全媒体新闻人才。2. 构建“一体化、分阶段、有层次”的创新教学体系学生的专业认知、理论学习、实习实践一体化,另外从大一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有层次、分阶段地开展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努力推动学生实践成才。3. 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真正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真实的专业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消除理论教学与实践认知两张皮的现象。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教学自身和课外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一个项目的成员,真正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对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示范作用。4. 成立专业校友会,以校友资源带动院企合作和实习就业星湖走出来的校友都是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通过他们与在校生的交流沟通,可以帮助在校生了解到社会和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对接,真正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五、结语“星湖报网社友”是一个真实的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专业平台,它既是课堂教学自身开展的载体,又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以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为最大特色,突出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强化师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业界与学界的融合,培养具有精湛的专业核心能力,一专多能的全媒体新闻专业人才。这一改革,对于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示范作用。参考文献:1彭爱萍.中国内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