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全诗用虚写的手法描写白牡丹,请结合诗中景物分析这种表达手法。参考答案 2诗人用“新妆妇”、“傅粉郎”等词语,比喻白牡丹的洁白,第三句明写明月,暗衬白牡丹,让月光与牡丹的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别,所以入院后只闻其香。诗不正面描写白牡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白牡丹的声、色、香,很巧妙的利用了虚写的手法。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朋友长久隐居,尽享山川之美。但同时暗寓了人们对待事情应持的态度,请分析。参考答案3诗人用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解朋友不能像武陵人一样,要“须尽丘壑美”。暗寓对待事情不能尝浅辄止、要坚持到底的哲理。语言虽浅白,含意却很深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歌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上各据特色,试从表达技巧上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季的绚丽美景(青青草色、鹅黄杨柳、缤纷桃花、芬芳李花),是欢乐的景象;后两句用比拟的修辞写自己的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添加遗憾),是悲哀的感情。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利用对比,真切地表现出自己的哀愁。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香严闲禅师在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当时的生活,试就描写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 李忱写的三、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51、第一句写瀑布的出处(“千岩万壑”指经历曲折,“不辞劳”指其性格坚毅),含蓄地写出不经磨难,难成大业的哲理,第二句写瀑布气象高远,是对李忱生活的客观描述。 2、像瀑布一样,不甘寂寞,想有所作为,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信心和气势。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题目是“观祈雨”,但写祈雨情景的只有一句: ,然后诗人用 的手法,写乡民与朱门对天气的担忧,从而揭露朱门 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乡农的情感: 。参考答案6“箫管迎龙水庙前”、对比、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同情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秋夜 李峤 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借助中秋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歌分析。参考答案7中秋之夜,月色明亮,但也有些地方可能正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利用同一时间的不同天气,表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道理。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参考答案8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是“可爱”的意思。 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颔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是什么意思?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结合这首诗分析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9“倚杖柴门外”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临风听暮蝉”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陶渊明写有五柳先生传一文,勾画出一个放浪形骸、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形象,诗人运用“五柳”的典故,说明自己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乡野,过恬淡的生活。 诗人选取景物有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色彩鲜明,并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李商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 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参考答案10首联写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悲故乡”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鸣。尾联写诗人梦回故乡长安杜陵,那里凫雁满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诗人用尾联的喜景衬托首联的悲情,前呼后应,显示悲伤之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村野小店,鸡鸣声唤起旅客,天空亮着残月,板桥白霜还没消退,留下行人足迹,)诗人用纯名词组合成一幅图画,一个词语表示一种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体现悲伤的情感。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首联从 和 两个角度描写景物,表现山村的 特征。 尾联表现诗人何种心境,你如何评价这种心情? 参考答案11听觉、视觉、宁静 表现诗人看到“人烟”的欢喜之情。从诗人看到山村没有遭到战火时的愉悦情感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象征意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颔联的“已”、“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友情,同时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2用浪打礁石、船下双锚描写大江(湘江)的惊涛骇浪,象征着当时的动荡、险恶的局势。 两个虚词有力地将刘司户短时间遇到的事情连接起来,充满同情之心。 全诗情景交融,有友谊、有愤怒、有讥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友情,又表现出伤时忧国之思。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清人纪昀在瀛奎律髓卷二评价这首诗说:“五六寓意深微,末二句语尤婉至。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 充分肯定了这首诗的讽刺意义。请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参考答案 13诗的前四句,写真挚的友谊。五六两句, “悲花落”是悲叹时光空逝,无所建树;“羡鸟飞”是羡慕鸟可自由飞翔,自由鸣叫,反衬出没有言论自由。尾联有言外之意,反话正说,寓贬于褒,说明朝廷并不需要犯颜直谏的人,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吴汝纶评价该诗“一气舒卷,复极高华朗曜,盛唐诗极感之作(唐宋诗举要)。”请从篇章结构上分析这首诗。 何焯义门读书记说:“结句才非世情常语,乃嗟叹之极致也。”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评说:“结句贵在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请简析尾联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14诗的首、尾联是合写;颔联、颈联分写(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暗示李少府去的地方很荒凉,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的长沙也是偏僻的地方;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是再写李少府),同时描写两人贬谪之地的萧索、荒凉景色(猿啼、归雁、秋帆、古木),相互交错进行,情景交融,结构严密。既凄清缠绵,又慷慨悲歌,别意浓重。 尾联劝解二人不要烦闷、犹豫,尽可放心去,不久就会被召还。以此劝勉二人不要为一时的得失伤心、哀痛,要努力为民做事。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情景交融是抒情诗最主要的表达方法,但这首诗却是情与景分开来写,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5、首联写诗人眼前景(孤云、归鸟疾飞);颔联写情(滞留他乡,久久不归);颈联有远及近写景(夕阳、乔木、秋山);尾联抒情(写自知憔悴、不敢照水)。这样两句景,两句情,相间而写,层层递进,表达诗人落寞惆怅的心绪。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即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选出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 A、第一句是景物描写,描写开阔的劳动场面。“白满川”,写田中的积水,这是水田正在插秧的情景。 B、“雨如烟”是指细雨濛濛,如烟如雾,写劳动的环境,与首句“白满川”相呼应。 C、三、四句工笔细描,写出乡村四月的繁忙:刚刚结束采桑喂蚕,又忙着去插秧。 D、全诗景象开阔,前呼后应,一气呵成,描写出一幅色彩鲜明的乡村劳动图,真实地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子规”即杜鹃,啼声悲切,声像“不如归去”,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一种游子思乡的悲情,如秦观的踏莎行 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而村居即事中用“子规”的意象体现的情感是 ,作用是 。参考答案16D(简析: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勾勒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杜鹃声里斜阳暮 欢喜之情子规的啼叫衬托出乡村景色的美丽。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两首诗塑造的牛的形象各是什么,有没有不同?试作分析。参考答案17李诗中的牛是一个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谷子的功臣,但在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人同情,但牛还是怀着让众生皆饱的美好愿望。李诗的牛是流尽血汗仍奉献到底的形象,是诗人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真实写照。 孔诗中的牛是完成自己一年劳作后,从丰收中获得轻松和满足的形象,有着不争不怨、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颂扬了辛勤劳动的农民。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是一样的,试结合诗作分析。参考答案18两首诗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用描写的事物表现自己的精神品质。 于诗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郑诗以竹石自况,表现诗人不论受到多大磨折击打,仍然坚定强劲风骨的精神。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解释首联中“独”的意思和作用。 欧阳修评价颔联说:“前世咏梅者多,未有此句矣。”司马光说:“人称其梅花诗,曲尽梅之体态。”王十朋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试从写作技巧角度分析颔联。 说说诗人与梅在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你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19“独”,一个,单独的意思。一个“独”,写出了百花凋谢、一梅傲放的情景,同时引出下句“占尽风情向小园”,“占尽”是“独”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挥。 用衬托的手法描写梅。用清水写梅的疏影横斜,虚处着笔,渲染静寂的气氛,富有画面之美;用月色衬托梅的清香。空间的上与下,景物的动与静、描景的虚与实、感觉的色与香巧妙结合,表现出梅花的俊俏姿态和清幽香气,构成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 通过对梅的描写,写出梅的美而不艳、秀而不俗,清幽雅致的品格,以此表达诗人的高洁的品质。但诗人的清高似乎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