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doc_第1页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doc_第2页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doc_第3页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doc_第4页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浅析作者简介: 卢建胜 天津财经大学2006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环境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本文试就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些探讨。关键词: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核算 环境成本控制一、环境成本的内涵(一)环境成本的定义环境成本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其他事项所消耗的环境资源价值、环境资源保护和再生支出等。环境成本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l.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随着人类环境污染的加剧,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原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如森林、矿产、水、大气等,均会随着人类的盲目使用和开采而枯竭。要使环境资源不枯竭,就要进行保护和再生,这就要投入,要投入则涉及价值和计价问题,因此,环境资源也称为环境资产。2.环境资产的使用和损耗,必须由使用的企业支付相应成本和费用,以便公共部门进行全面保护和再生。3.环境资产保护和再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在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范围内,也是企业的责任。从短期看,作为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支出,也就是构成了企业环境成本的一部分;从长期看,企业环保和再生支出会改善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资源,这时原来的支出积累形成了企业环境资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的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1.环境成本的发生起因于环保环境成本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我国在这方面还急待加强。2.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由于计量是会计的属性,因此作为环境成本也必须是可计量或可估计的。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而有些需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费用,则需要通过合理的估计。环境成本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会计的核算。二、环境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早已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社会各阶层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针对当前环境现状,提出了环境成本核算的新构想,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环境成本的发生使原有的产品成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可以将环境成本界定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即产品成本是产品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总和。也就是说在环境成本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核算,产品成本除了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之外,还应包括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在产品成本核算时,考虑环境成本的因素,更加符合配比原则。(二)环境成本的费用发生额大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各企业的环境支出费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国家立场出发,企业将一切环境成本都“费用化”,从税前扣除,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国家承担了企业的纳税义务。三、环境成本核算构想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应根据“谁污染,谁治理(承担费用)”的原则进行。凡是与产品生产有关并能分清成本对象的,直接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分不清成本对象的,先归集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然后分配转入产品成本中去。与产品生产无关的,根据承担对象不同可以记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等科目。由于违背资源利用原则,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或由于重大责任事故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还应当以此项成本为基数,乘以国家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缴纳的环保税额。这项税收支出可以列入环保费用,冲减利润。(一)对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或超标热量、噪音等,应收取的排污费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应收排污费排污量排污收费的标准单价。这里的排污量是根据向大气、水体排放有害物质或超标热量、噪音等,经专门检测,按照对环境的有害程度来测算的。根据排污量与生产量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作会计处理:1.生产量与排污量成正比或近似成正比,这时的排污成本是一种直接费用,应该与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一起,归入“直接污染”这个成本项目,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核算时,在产品生产完工后,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2.当生产量与排污量不成正比、排污量小、不易确定排污主体,或者排污发生在产品固定成本范围之内时,可将其归入“制造费用”科目,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发生时,借记“制造费用排污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实际交纳时,借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分配结转时,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贷记“制造费用排污费”科目。(二)对于固体废弃物应收取的环保费,按照其有害程度来确定,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应收某种固体废弃物污染费固体废弃物的重量(或体积)该种固体废弃物收费标准。1.工商业废弃物,即工商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工业废渣、工程渣土和经营性垃圾。对于能够分清是何种产品、工程和商品产生的,计入其成本;凡是不易确定负担费用对象的,可记入“制造费用”、“经营费用”或专设的“环保费用”科目。借记“生产成本”或“工程成本”以及“制造费用”、“经营费用”或“环保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2.生活废弃物,即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食品、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其有害性较低,但也会造成污染,影响环境质量。对生活废弃物的收费主要是垃圾倾倒费,它无需考虑人数和时间,只按实有垃圾数量收费。因其与生产经营无关,故而应记入交费单位的“管理费用”科目,即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上述应付环保费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污染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四、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思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的补偿,而且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资资源的消耗和补偿。(一)政府方面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企业目前是不可能自觉为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增加支出的。2.加强环境保护的普及性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提高环境预防的投入。3.加大对环境成本控制考核的力度。目前企业有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环境成本相关指标的考核并不突出,致使很多企业为了其短期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考核指标,这样就会使国家对企业的评价是在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进行的,也会更加全面、客观。4利用价格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对有限资源的无偿使用,无疑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利用价格手段,冲破狭义成本的束缚,在商品的成本中加入资源成本,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客观的反映,充分发挥价格应有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作用。(二)企业方面1.开拓思路,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制定环境治理的整体战略规划。价值链分析将企业视为互相联系的活动的集合体,考虑产品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通过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使成本和与其相关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2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制定企业中长期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从生产规模、技术和工艺的选择上严格按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从产品的选材、生产以及销售上尽量回避、减少扩大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选择环境负荷低的替代材料;对各种污染处理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尽量控制污染处理系统的建造、营运成本。3加强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影响环境的因子进行跟踪监测。特别应对企业排出的废弃物进行质量监测,尽量做到达标排放,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损失或罚款成本。4采取多种渠道控制环境治理成本。这是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包括环保设施运转、环境项目运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事务的管理。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废为宝,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效率;反之则会提高处理成本。另外,还应注意通过环境区域治理,采用集中排污治理的方式来降低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综上所述,环境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