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月考试卷七年级语文 座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应和(h) 抖擞(su) 酝酿(yn ling)B着落(zhu) 贮蓄(zh) 吝啬(ln s)C莅临(l) 粗犷(kung) 静谧(m)D薄雪(bo) 发髻(j) 彩棱镜(lng)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化妆 凄冷 飘然莅临 B宽敞 潦亮 繁华嫩叶C静默 朗润 百草丰茂 D端庄 娇媚 呼朋引伴3.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得娇柔而缠绵,多情而纤细,持久而含蓄。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C为保持公司的新鲜度和迎战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美国运动巨头耐克近日公布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4.下列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C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D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的作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匆匆是其代表作之一。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C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本诗风格凄婉抑郁,是曹操诗歌的典型代表。D王湾与马致远时代不同,但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却相同。6.从场合、对象、礼貌三个角度分析,下列语句中得体的一句是( )(2分)A欢迎常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想这对你们会很有益的。B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来。”C你成绩虽然差,这次考得还可以,希望少犯老毛病。D前面道路正在施工,给您添麻烦了,请绕道行驶。7.古诗词默写:(9分)(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诗人开阔胸襟和宏伟抱负的诗句是: , ; ,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句是: , 。(4)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5)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6)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8.综合性学习。(7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近期,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1)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2分)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第二环节:唱四季歌曲第三环节: (2)很多古诗句描写了自然之趣,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季节。(2分)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季节:春季A.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季节: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季节: (3)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3分)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题目。(14分)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教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9.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2分)10.此段描写顺序是( ),表明顺序的词语是( )。(2分)11.文中“花衣”指:(2分)“粉色”描写的对象是:(2分)12.这是一个精美的写景片段,请你从“动词之美”“修辞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3分)13.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品秋艾里香“立秋”刚过,两三场秋雨,就把“秋老虎”给浇蔫了。它的高温已无力肆虐,特别是这清凉的秋雨一降,把满天里的空气里里外外给洗了个遍。多日混浊的闷气,经这绵绵的秋雨轻轻一洗,整个苍穹下的空气中就像加了洗涤剂,一下子清新起来,吸到口中,咽到肚里,凉爽爽的,真是舒服极了。黄叶是秋的使者,是秋带给我们的一份值得珍惜的礼物。当你漫步在洒满黄叶的混凝土路上时,你是否感受到秋的寥廓与苍凉?这片片黄叶给现代的都市增添了多少古典浪漫!碧云天,黄叶地,有如沉寂夜空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多少无尽的才思和灵感!一片黄叶轻轻地拍一拍你的肩头,然后悠然落下,在地上发出一声声轻微的嚓嚓声,这是西风在对你亲切的问候。春也温馨,秋也迷人,雁过长空,风卷落叶,古道西风,小桥流水,都是秋天里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仰望苍穹,清凉的空气越发显出天空的高远深邃,杨树光秃秃的枝丫清晰地印在天幕上,仿佛一幅挂在天空的淡雅素描。地上是厚厚的一层落叶,封藏着对远去春夏的浓浓留恋。脚踩上去,软软的,是秋天给我们的抚摸。树枝上零星的几片树叶宛如几个跳动的音符,在风中唱出秋天的赞歌。黄色是秋天的肤色,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怀旧与思乡情怀的颜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黄色是成熟的颜色。树叶由最初的鹅黄经过春夏的成长,变为朝气的嫩绿,蓬勃的墨绿;秋天,又变成成熟圆满的黄色,在冷气袭来时,它们毫不犹豫地飘落下来,堆积在母体的根部,用自己的身体为母体防寒遮雪,供给母体来年的养分。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看似无情的树木却情深义重如人类,用这种人文化的自然现象,展示着秋天的伟大与深沉。到秋夜,所谓“玉宇无尘,金茎有露”并不是它最美的一面,你看那寒星冷月,从高高的天穹上俯视着你,或许连它们也在惊讶为什么它跟人类之间居然相隔千里万里,在这个季节却能直视无碍,彼此都陶醉于对方的眼波流转,一颦一笑?秋的气质是纯真的,自古以来,秋天的一切是明净与纯洁的化身,人们往往把最美的东西赋予它秋天的特质。少女的明眸够明亮的了,就叫它秋波,所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月亮与露水够可爱的了,但在秋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些多变的、给人错觉的精灵却把它们最美的一面在人们心目中定格成永恒。秋天又是典雅的,她不同于春天的躁动,夏天的奔放,更不同于冬天的刻薄。她宛如一位典雅端庄的东方贵妇,让你在不经意间瞥见她的惊艳,让你在她的美丽中失魂落魄。一缕清风,一片红叶,几点寒星,几许秋香,都是那么具有摄人心魄的震撼力,而这一切,却是秋天里最自然、最普通的了。欣赏秋天的美如同手捧一杯香茗,需要把盏临风的耐性与超脱,因为你面对的是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又是一支荡气回肠的曲,更是一个捉摸不透的谜。 (选自大公报)14.“春也温馨,秋也迷人,雁过长空,风卷落叶,古道西风,小桥流水,都是秋天里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这句中的“古道西风,小桥流水化用了谁的什么句子?(2分)15.“而这一切,却是秋天里最自然、最普通的了。”“这一切”指代什么内容?(2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6.作者笔下的秋具有怎样的特征?(4分)17.本文语言优美,请摘录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说说欣赏的理由。(4分)四、(一)文言文阅读:(1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知。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 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儿曹:儿辈。使君:官职名,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2分)(1)太丘舍去 (2)则是无信 (3)及事讫 (4)何日当还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2)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20.文段理解(6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叙述。(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请结合文段谈一谈。(就一个故事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谈两点启示)(3分)(二)诗歌鉴赏:(4分)阅读古诗,完成题目。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