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重点_第1页
货币银行学重点_第2页
货币银行学重点_第3页
货币银行学重点_第4页
货币银行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1 货币概念 马克思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现代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 货币是任何一种人们在交换产品或服务 或者偿还债务时 所愿意接受的优质资产 资产是由个人或企业持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货币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一般是指通货和活期存款 2 货币的形成衍进 1 种种实物货币 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贝 古书有 夏后以玄贝 的说法 考古屡有证实 世界其他地 区也多有使用贝的 荷马史诗中 经常用牛标示物品的价值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 中国 吐蕃地区用盐块作货币 金属货币 其中 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 直到上世纪中 在世界上才基本成为货币的历 史形态 中国的刀布 五铢 开元通宝 3 层次划分 划分的依据 流动性差异 第一层次 狭义货币 是指那些流动性最强 其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即流通手 段的那部分货币 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M0 通货 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 M1 M0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 第二层次 广义货币 它既包括高流通性的现金 活期存款 又包括流通性稍差但有收益 的存款货币 M2 M1 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M3 M2 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第三层次 最广义货币 除广义货币外还包括经过一定程序可以变现的非存款性金融资产 M4 M3 L 4 现代划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 M0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 M1 企业定期存款 城乡储蓄存款 外币存款 信托类存款 M3 M2 金融债券 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Ds 5 货币制度的定义 定义 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 1 货币材料的规定 2 货币单位的确定 3 规定各种通货的发行和流通程序 4 准备金制度 6 列币法 7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列欣法则 16 世纪英国财政大臣汤母斯 格雷欣在给英国女 王的改革铸币的建议中用到 劣币驱逐良币 一语 后被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加以引用 并命名 格列欣法则 劣币是指其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的货币 良币是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其作为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 8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 年 7 月 44 个国家达成了 布雷顿森林协定 内容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即同美元保固定汇率关系 美元成了黄金的 等价物 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基本前提 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 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 20 世纪 60 年代后 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 黄金储备大量外流 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 197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9 信用 定义 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有借 方和贷方两个关系人 本质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0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1 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 2 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 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 3 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 实物信用 货币信用 4 信用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 5 信用与货币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 彼此联系 相互促进阶段 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和规模 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形式和 货币流通的发展 相互融合阶段 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 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 二者融为一体 11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Banker s Credit 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 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 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与特定商品买卖相关系 如 赊销 当 A 企业 赊销 B 企业 买卖关系完成即 商品所有权发生了转移 但贷款没有支付 从而形成债券人和债务人 商业信用的双方当事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由于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 不仅债权人是 从事生产或流通的商品经营者而且债权者也是 商业信用的供求受经济景气状态的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 商业信用需求增加 在经济 衰退时期 商业信用需求减少 特征 信用范围局限于企业 信用对象是商品资本 与产业资本运动相一致 12 消费信用 定义 是指企业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 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 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 从授 信对象看 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 从授信目的来看 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消费 资料的需求 13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它包括以赊销商品的国际商业信用 以银行借贷形式提供 的银行信用 及政府间提供的相互信用 14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 又称金融工具 Financial Instruments 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 能够证明 金融交易金额 期限 价格的书面文件 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 信用工具的一般特征 1 1 偿还性偿还性 期限性期限性 虽然信用工具一般都有偿还期 但也存在着特例 如股票和永久债券没 有偿还期 但可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2 2 流动性流动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至于遭受损失的能力 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大 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能否方便地随时自由变现 二是变现过程中价格损失的程 度和所消耗的交易成本的大小 3 3 收益性收益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 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 名义收益率 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与票面金 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i 其中 为名义收益率 为票面收益 年利率 为票面金额 当期收益率 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与其市场价 格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i 其中 为当期收益率 为票面收益 年利率 为当前市场价格 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即到期时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及其资本损益与买入价格的比 其计算公式为 i 其中 为当期收益率 为票面收益 年利率 为债券的偿还价格 为债券的 买入价格 为买入债券到债券到期的时间 以年计算 实际收益率实际收益率 即卖出信用工具时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及其资本损益与买入价格的比 其计算公式为 i 其中 为到期收益率 为票面收益 年利率 债券的卖出价格 为债券的买 入价格 为债券的持有期 以年计算 15 利息的含义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也可以看作是货币持有人一段时期内放弃 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 在会计制度中 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 利息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费用开支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经营活动费用 16 利率的定义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本金额的比率 17 利息的作用 1 促进资本形成 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多储蓄少消费 对多数储蓄行为来讲 利息有增加储蓄的功能 有利 于吸收储蓄和存款 利息降低 储蓄减少 而储蓄又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 因此 一般 情况下 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 总是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的政策 把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 的货币资本和社会各界层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 转化为借贷资本 形成巨额社会资金 以 促进经济增长 2 引导资金流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主要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 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决策和规 模的变动 最终达到调节资金流向的作用 这种调节从结构上说 主要是采取差别利率和 优惠利率 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 可以对不同部门 地区和企业实行差别利率 和浮动利率等 以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 瓶颈 产业和短线产品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3 平衡国际收支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里 国际收支对利率的反映十分敏感 当国际收支失衡时 可通过 调节利率来达到平衡 如在国际收支逆差严重时 提高本国利率水平 使其高于国外利率 水平 既可阻止本国资金外流 又可吸收外国短期资本流入本国 但在经济衰退并发生国 际收支逆差时 就不能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 而应主要调整利率结构 一方面降低长期利 率 鼓励投资 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 提高短期利率 阻止本国资本外逃并吸引外资流入 从而在平衡国际收支的同时 抑制经济衰退 4 稳定物价水平 利息是货币资金的价格 也可以说是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因而对价格有重要的影响 一 般来讲 当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时 中央银行要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 缩小信用规模 抑制社会总需求 从而使物价趋于稳定 相反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时 降低存贷款利率水 平和再贴现率 扩大信用规模 刺激社会总需求 使物价回升 如果物价的大幅波动是由 于供求结构失衡所导致的 利息调节的着眼点应在于结构的调整 对供不应求的商品 可 降低其贷款的利率 促使企业扩大再生产 增加有效供给 最终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 5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利息是对企业利润的扣除 占用的资金和所付的利息越少 企业所得的利润就越多 利息 的存在使企业必须考虑投资的成本 产品的成本和持币的成本 通过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 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6 引导金融资产选择 每个经济部门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社会公众出于货币增值的要求 必须将货币收入转化为 金融资产来储存 为此 他们需要在银行存款 国债 金融债券 股票 企业债券等金融 资产中进行选择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与未来 选择什么样的资产进行投资 应当考虑资产 的收益性 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 其中 收益性的高低与利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证 券市场上 利率的变化影响到股票 债券等有价证券行市的涨落 因为有价证券的价格是 收入的资本化 利率的变化轨迹与有价证券的变化轨迹呈反方向运动 调整利率会直接影 响到有价证券的价格变化 进而影响到购买者的收益 因此 调整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 不同的金融资产 总之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 利息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 无论对微观经济还是对宏观经济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利息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 比如自我约束 的企业经营机制 统一 有序 开放的市场体系 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等等 因此 从目前看 利息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18 利率种类 1 按计息时间可分 年利率 月利率 日利率 年利率 月利率 12 月利率 日利率 30 2 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分为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3 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分为 市场利率 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4 按照利率的作用大小可分为 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5 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简要关系式为 r i 即名义利 率为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胀率之和 6 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分为 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市场利率 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 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其水平高低由市场供求的均衡点决定 官定利率 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它是国家手中为实现宏观调 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 公定利率 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 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公定利率 对其会员银行具有约束性 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或者国库券的收益率 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在我国主要 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央行改变基准利率 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的高低 从而对信贷起着限制或鼓励的 作用 同时影响其它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1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 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2 在市场经济中 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由于 利率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风险溢价水平 所以 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3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 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 市场经济中 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 贷利率 也称基准利率 其中 如中国人民银行直 取基准利率字眼 并必须执行 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 其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差别利率 差别利率 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 不同期限 不同种类 不同用途和不同借贷 能力的客户的存 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借贷资金予以不同的利率 达到鼓励 限制或调节作用 也体 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及政策导向 例如我国实行的差别利率主要有存贷差别利率 期限 差别利率和行业差别利率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 在借贷过程中 存在着通货膨胀 的风险 2 考虑进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 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3 公式 pir 111 pir R 名义利率 i 实际利率 p 物价水平 4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 包括通货紧缩在内 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同步的 在市场经济中 也是这样 5 我国由政府管制的利率 在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和利率水平高低是否适当时 币值的变化 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 上世纪最后 15 年 7 次调整利率都是与通货膨胀率的涨落密切相 关的 19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一 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 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提高 投资需求增加 在货币供给不变或货币供给幅度小 于货币需求增加幅度时 利率上升 二 资金供求 利率是资金的 价格 利率水平主要由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 当资金供不应求时 利 率会上升 当资金供过于求时 利率就会下降 三 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当物价上涨时 应适当提高名义利率 四 银行成本 只有贷款利率高于银行的经营成本 保持合理的存贷款利差 银行才能盈利 五 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 相应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借贷资金成本 市场利率会因此而提高 反之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就会降低市场利率 六 国家经济政策 在影响利率的宏观政策中 尤以财政政策的影响较明显 当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时 通常会 影响借贷资金的需求 同时会引起投资需求增加和收入增加 结果会引起利率上升 从收 入方面看 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 增加政府收入 就会直接降低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可 支配收入水平 减少他们的储蓄和投资 引起国民收入下降 同时货币需求会相应减少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水平会下降 利率往往与税收呈反方向变动 七 国际利率水平 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 那么资本将大量涌入 导 致国内金融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 国内利率会下降 如果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水平 则 资本将流出 国内资金供不应求 国内利率将上升 利率与经济的关系 20 1 单利法 对利息不再计算和支付利息 公式为 nrPI 1 nrPS 其中 I 为利息 P 为本金 S 为本利和 r 为利率 n 为借贷期限 2 复利法 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与本金一并计息 又称利滚利 公式为 n rPS 1 PSI 例 1 一笔普通贷款 资金由贷方借给借方 双方讲好还款的日期和利息 到期后连本带 息一次性偿还 本金 100 元 年利率为 10 要求借款人 1 年后还本付息 那么 1 年末将 收回 元11010 0 1100 如果再将这 110 元贷放出去 到第 2 年年末就可以得到 元12110 0 1110 或同样地 元12110 0 110010 0 110 0 1100 2 这一贷款过程继续下去 在第 3 年末 你将得到 元13310 0 110010 0 1121 3 现在发放 100 元的贷款 在每年年末所能得到的金额可以通过以下的时间序列来表示 现在 年份 年份 年份 0 1 2 3 100 110 121 133 21 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 年金分为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 即时年金是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包括零存整取 养老保险等 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 就是普通年金 例如今天 8 月 1 日 你所签订 的住房抵押合同是每个月 25 日偿还 4000 元贷款 这就属于普通年金 22 贴现 计算未来的收入在现在的价值的过程称为对未来的贴现 例如 3 年后收到 133 元 当利率 为 10 时 其现值 PV 为 元10010 0 1133 3 PV 23 古典利率特点 古典利率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古典利率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 储蓄数量和投资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 而与收入无关 储蓄与 投资的均等决定均衡利率 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 而不影响其他变 量 因此 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 第二 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的利率理论 即储蓄是由等待或延期享受等实际因素决定投资 则是由资本的收益性和生产力等实际因素决定 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 利率不受任何货币 政策的影响 因此古典利率理论又可称为非货币性的利率理论 第三 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方法 古典利率理论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 投资量的变动进行分析 因此这是一种流量分析方法 古典的利率理论 帮助理解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 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相均衡的那一点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即利率提高 投资额下降 利率降低 投资额上升 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即储蓄额与 利率成正相关关系 古典的利率理论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 1 是投资曲线 即投资与利率的线性关系 古典理论认为 投资曲线的移动 是由投 资的边际收益率发生变动造成的 图 1 中 投资曲线由I上升到I 是由于投资 的边际收益上升造成的 由于投资边际收益上升 单位投资可以承担较高的利息成 本 因此利率一定时 投资量将增加 反之 当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而利率一定时 投资量将减少 否则 增加的投资将产生亏损 图 2 是储蓄曲线 即储蓄与利率的线性关系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 储蓄曲线的移动 是由 于边际储蓄倾向发生变动造成的 图 2 中 储蓄曲线由S移到S 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 提高引起的 由于边际储蓄倾向的提高 在收入与利率一定时 储蓄总量增加 相反 若 边际储蓄倾向下降 在收入与利率一定时 储蓄总量将减少 图 3 是利率决定图 市场的均衡利率是由投资与储蓄两条曲线相交的那一点决定的 图 中的A点是I与S的相交点 在这一点上储蓄与投资相等 即S0 I0 并且均衡利率r 0也被 放弃了 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 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 能够使储蓄 和投资自动地达到一致 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 24 利率的风险结构 即期限相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由债券的违约风险 债券的流动性 以及税 收等因素决定的 25 利率的期限结构 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 即利 率曲线 来表示 26 金融市场是与商品市场 劳动市场并存 进行资金融通 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 通过市场上的金融交易 最终实现社会实际资源的配置 含义含义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同质的金融资产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大多金融市场不受固定场所 固定时间的限制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 又称又称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 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 27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较 补充 1 直接融资的优势 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 资金使用上不爱限制 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 有利于与合理配置资金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筹集资金数额较大 2 间接融资的优势 降低融资成本 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可以灵活方便的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策略降低风险 安全性较高 有利于提高金融活动的规模效益 提高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流动性较好 28 货币市场概述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 1 年以内的短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 交易工具是政府 银行和工商企 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 主要包括 国库券 商业票据 银行票据 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 单 回购协议等 29 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融资的期限划分 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这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分类方法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 其中包括同业拆借市 场 商业票据市场 回购市场以及短期证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金融市场 主要有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按金融市场交易的性质不同划分 可分为 发行市场 也称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 是指新发行的金融工具第一次出售的金融市场 流通市场 也称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 是已发行金融工具转手买卖的金融市场 各类市场 参与主体因为各种交易对象的创生 流通和清算而进入金融市场 30 金融市场的功能 1 确定价格 相当多的金融资产 其票面标注的金额并不能代表其内在价值 其内在价 值是多少 只有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被 发现 2 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帮助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将资产售出 变现 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 的功能 31 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是 交易期限短 金融资产的交易期限短的只有 1 天 长的也不超过 1 年 其中以 3 6 个 月的居多 交易的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一般是用来弥补流动资金的临时不足 交易的金融工具流动性很强且风险小 可以在市场上随时出售兑现 具有 准货币 的特点 货币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对于缓解经济活动中短期资金的供求矛盾十分重要 而且 其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32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 资金的期限比较短 一般是 1 天 2 天或一个星期 最短也可能是几个小时 或隔夜拆借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活动有着严格的市场准 入条件 一般在金融机构或某些金融机构之间进行 而非金融机构包括工商企业 政府部 门及个人或非指定的金融机构 不能进入拆借市场 交易手段比较先进 交易手续比较简便 成交时 间也比较短 a 电话协商 b 无形市场 交易金额较大 且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完全是一种协议和信用交易关系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是一种市场化很高的利率 能够充分灵敏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 的状况及变化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是比较典型的市场利率 33 商业票据融资的优点 成本较低 商业票据一般有大型企业发行 具有灵活性 可以根据发行机构与经销商的协议 在某一段约定的时间内 发行机构根 据自身资金的需要情况 以及证券市场的状况 不定期不限次数地发行商业票据 提高发行公司的声誉 商业票据的发行本身在市场上就是发行机构信用的标志 从而提 高自己的声誉 商业票据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融资市场 但它的二级市场并不活跃 交易规模很小 因为 第一 商业票据的期限非常短 第二 典型的商业票据的投资者都是采用购买 持有的政 策 第三 商业票据是高度异质性的票据 在期限 面值 利率等条款中均有所不同 交 易中存在很多的不便 34 贴现贴现 贴现定义 是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 银行按票据面额扣除自贴现日到到期 日利息后付款给票据持有人的行为 贴现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商业银行 贴现者和作为最 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 贴现的票据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票据 此外还有国库券和短 期债券 计算 例 票据的票面金额为50000元 3个月后到期 贴现率为6 当贴现人向银行申请贴现 时要从面额中扣除750元 50000 6 3 12 只付给49250元 公式 实付金额 面额 面额X贴现率X贴现日期 35 回购协议的定义 回购协议 repurchase agreement repos 是指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的同时 出售证券 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约定价格或约定利率重新购回该项证券的协议 尽管回购协议 涉及证券的买卖 但从性质上说 它相当于一笔以证券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 36 资本市场的作用 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在资本市场 资产采取有价证券的形式自由买卖 从而具有最大的流动性 发挥了调 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企业可通过股份转让实现重组 以调整经营和治理结构 有利于企业重组 通过资本市场的筛选竞争机制 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高成长性的企业还可得到资金支 持 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7 市价委托和限价委托含义 市价委托是指投资者买卖某种证券的委托指令时 要求证券经纪商按当时市价买进或 卖出证券 限价委托是指投资者要求证券经纪商在执行委托指令时必须按限定的价格或比限定价 格更有利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证券 投资者委托的形式主要有当面委托 电话委托 电报或 信函委托 自助委托等 38 计算题 例如 假设投资者有 5000 元 他选择了一种每股售价 5 元的股票进行投机 并认为该股 票价格将会上升 在 5O 保证金条件下 用这 5000 元可以购买 2000 股而不是 l000 股该种股票 因为投资者还从经纪人那里借入 5000 元 如果该股票价格上升 0 5 元 投 资者可以赚 1000 元 如果该种股票并没有如投资者预期的那样上涨 反而跌到 3 元 若 投资者现在全部卖出 投资者的股票仅值 6000 元 偿还经纪人 5000 元之后 投资者只 剩下 1000 元 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到 3 元以下 经纪人将会要求投资者补交更多的保证金 如果投资者不能交付 经纪人有权根据需要出售投资者的股票以收回借款 卖空 指的是保证金卖跌交易 也称空头交易 卖空是正常市场交易的逆转 即卖空者 不是先购入证券 然后再卖出 而是先卖出向他人借入的证券 然后再以较低的价格补进 在这种交易中 同样要和经纪人订立合同 缴一定的保证金 然后通过经纪人借入某种证 券 并将它卖出收回现金 待证券价格下跌时再以低价买进同样数额的这种证券归还给经 纪人 从中获得买卖差价收益 例如 投资者估计某种股票会下跌 便决定卖空 投资者从经纪人借入该股票 1000 股 并交 50 的保证金即 3000 元 之后在 6 元的价位卖出 如果该股票价格下跌到 5 元 投资者可以购回该股票 偿还借款 补进空头 每股赢利 1 元 总额 1000 元 如果该股 票价格并未下跌 反而上涨到 7 元 投资者想在这一价格补进 1000 股 就得付 7000 元 那么投资者的账户也就仅余下 2000 元 如果投资者还不想结束这笔交易 还须在保证金 账户上增加自己的保证金 39 股票的定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获取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 即股份公司的资本在被分为每股金额相等的若干股份的同时 公司发行相应数额的股票 投资者认缴股款 持有股票后 就成为股东 可以行使一切法定的股东权利 并依次获得 一定的收益 就股票的本质属性来看 它是代表股份所有权的股权证明书 是代表对一定 经济利益分配请求权的资本证券 是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一种宗重要的有价证券 股票的特征股票的特征 无期性无期性 股票没有还本期限 但可以转让 参与性参与性 指对公司决策的参与 流动性流动性 股票的流动性是指股票可以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自由买卖和转让 风险性风险性 股票的持有者能否获取利益 主要取决于公司经营效益和股票的市场价格 收益性收益性 与股票的风险性相伴随的是股票的收益性 40 债券的定义和特征 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 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 并在特定日期偿还 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它反映了筹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是有价证券的重要组 成部分 特 征 期限性 债券在发行时约定的还本付息的日期 安全性 和股票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流动性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可以变现 收益性 一般高于储蓄存款利率 41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 持有者权利不同 债券所有人是公司的债权人 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而股票持有 者即股东是公司的所有人 对公司的事务具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 2 期限不同 债券一般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 而股票则无还本期限 股东只能通过转让 出售方式收回本金 3 收益稳定性不同 债券的还本付息受法律保障 且利息率是固定的 故收益较为稳定 而股票特别是普通股收益与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4 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 公司债券的债息支付是作为费用销售收入中扣除 在税前列支 而股息不属于费用支出 它属于净收益分配 在税后利润中支付 在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时 债券的清偿顺序总是位于股票之前 42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一类金融产品 其在形式上均表现为一种合约 在合约上载明买卖双方同意的交易品种价格 数量 交割 时间及地点等 主要有远期 期货 期权和互换四种类型 43 金融期货 期货期货是一种约定在未来以事先协定价格买卖某种商品或资产的标准化的双边远期合约 金融期货金融期货 financial futures 是指以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商品 如外汇 债券 存款证 股价指数等 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 其中金融期货合约 financial futures contracts 是一种标准化合约 它载明买卖双方同意在约定的条件 包括价格 交割地点 交割方式 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 44 如何实现套期保值 金融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风险 如利率风险 外汇风险 股价风险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具体做法为 该投资者可以在金融期货市场上建立与其现货市场相反的仓位 并在期货合 约到期前实行对冲以结清仓位 这种操作之所以可以回避或减少风险 是因为金融期货价 格与金融现货价格一般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交易者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建立相反的仓位 后 若价格 利率 汇率 股价指数等 发生变动 则他必然在一个市场上受损而在另一 个市场上获利 即可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45 买入期权与卖出期权 根据期权内容的不同 可将期权分为买入期权与卖出期权 买入期权 call options 又称为看涨期权 是指期权购买者可在约定的未来某日以事 先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进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权利 卖出期权 put options 又称为看跌期权 是指期权购买者可在约定的未来某日期以协定 价格向期权出售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权利 对期权购买者而言 均只有权利而无义务 而对期权出售者而言 均只有义务而无权利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以期权购买者向期权出售者支付一笔期权费为前提的 46 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权利义务对称性不同 不对称 对称 合约标准化程度不同 非标准化 标准化 盈亏风险不同 一方有限 另一方无限 双方均无限 保证金不同 期权买方不交保证金 卖方须交保证金 期货双方均需交纳保证金 47 金融中介机构 是介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挥融资媒介作用的机构 48 存款货币银行 定义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 定义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 IMFIMF 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作用 作用 1 传统的概括 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 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 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 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十二章专门讨论 2 对商业银行作用的概括是多视角的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观察商业银行作用的视角也不断交替变换 后面陆续介绍 新视角较之旧视角无疑有其优越性 但以新视角简单否定旧视角 难免陷入片面性 新视角大多是微观视角 只局限于微观视角而忽视宏观视角 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 组织制度组织制度 1 单元制 是指银行业务只有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以美国为代表 优点 不易产生垄断 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经营成本较低 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缺点 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不利于其利用最新的手段和管理工具 银行实力较弱 难以抵抗风险 单一制银行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 会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 削弱银行的竞争 力 2 总分行制 在总行之下 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一银行制度 其中尤以英国 德国 日本等为典型 3 银行持股公司制 又称集团银行制 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 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银行而建立的一种银行制度 到 20 世纪 90 年代 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控制着 8700 家银行 掌握着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 90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银行性持股公司 作用 一是规避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限制 二是通过设立子公司来实现业务多元化 三是服务设施集中 可以节约费用开支 银行持股公司缺点是 易于形成垄断 不利于竞争 4 连锁银行制 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控制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银行 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 一种银行制度 连锁银行制的作用和集团银行制一样 都是为了在连锁的范围内发挥分行的作用 弥补单 一银行制的不足 规避法律对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 连锁银行制没有股权公司的存在形式 无需成立控股公司 49 资产业务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 务 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50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关系 1 商业银行的经营的三原则 盈利性 流动性和安全性 2 三原则既统一又矛盾 要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下面自习看 下面自习看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1 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 负债 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三个演变阶段 2 出发点都是为了使盈利性 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协调 合理 有效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源于 200 多年前的西方商业银行 至今已大体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事实上 一种理 论往往是一种实践的抽象 又服务于实践 并伴随银行的发展而成熟 因此 所谓阶段只 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或相对抽象的划分 一 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面 通过资产结构的适当安 排 实现经营方针 三性 方针 的要求 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经营理论 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泛流行 资产管理 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 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 在其早期的业务 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吸收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的数量则有限 活期存款的不稳 定性 迫使银行家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资产管理方面 特别是如何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以应付客户的提款 可见 早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求生存 而不是求发展 这是资产管理 理论应运而生的主观原因 其次 从外部条件来看 在商业银行早期 工商企业贷款需求比较单一 数量也有限 金 融市场还不够发达 这就使商业银行没有必要 也没有可能去努力增加资金来源 扩大盈 利 而只需进行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 以满足客户贷款和提款的要求 1 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认为 由于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 随存随取 流动性高 因此 相应地必须保持银行的清偿力和资产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就将业 务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 即基于商业行为而能自动清偿的贷款 具体说 就是发放短期 流动资金贷款 因为 这类贷款能随着商品周转 产销过程的完成 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 还 即所谓自偿 这种理论还强调 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 要用真实的 商业票据为凭证作抵押 这样在企业不能还款时 可以处理抵押品 保证资金安全 在此 人们又称这种理论为 真实票据论 2 转换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购买那些需款时可以立即出售的资产 只要银行持有能随时在市场上变现并不受损失的资产 它的流动性就有较大的保证 用莫 尔顿的话来说 流动性即转换 在他看来 债券的转换 或变现 不是指债券到期时的兑 现 而是指债券的转让或出售 3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贷款并不能自动清偿 贷款的清 偿依赖于借款者同第三者交易时获得的收入 简而言之 贷款是靠借款者将来的或预期的 收入偿还 因此 贷款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者的预期收入 如果一项贷款的将来收 入或预期收入有保证 如按日 季分期付款 即使期限较长 由于安全性和流动性有保证 银行仍然可以接受 反之 如果一项贷款的预期收入不可靠 即使期限较短 银行也不应当发放 根据这种理 论 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贷款 经营易于转让的证券 而且还可以发放长期设备贷 款 还可发放非生产性消费者贷款 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靠 还款来源有保证即可 以上三种资产管理理论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经营管理的特点 在保证银行资 产流动性方面而各有侧重 商业贷款理论 主要通过短期放款来保证银行资产有流动性 转换理论 是在金融市场得到一定发展 金融资产交易成为普遍的条件下 通过金融资产 的转换来保证流动性 而预期收入理论 则主要是从贷款和投资的清偿条件来考虑资产安 全和流动性的 二 负债管理理论 1 从金融方面来看 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第一 金融工具的创新 第二 金融业竞 争的加剧 第三 金融管制的影响 2 所谓负债管理理论 是主张商业银行将管理重点放在负债业务方面 通过寻找新的资金 来源 来实现经营方针的要求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 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获得 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负 债结构提供 换言之 银行可以用积极出售债务的方式 即主动负债 从各种不同的来源 渠道借入资金来提供流动性 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大 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保证 这就 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 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和投资中 在必 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 随着负债理论的发展 西方商业银行传统的主动型负债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同业拆借得 到了很大完善 同时 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 又开始向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此后 又 开始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 回购协议 等借款形式 扩大了资金来源 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 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 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 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相结合 这一理论还为扩大银行信贷规模 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 3 这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憾 主要表现在 1 负债管理理论建立在对吸收资金抱有信心 并能如愿以偿的基础上 在一定程度上带有 主观色彩 2 负债管理理论导致银行不太注意补充自有资本 使自有资本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比重下 降 经营风险增大 3 提高了银行负债成本 在美国 实施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向 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 向联储资金市场借款 或据购回协议借款 向欧洲美元市场借款 等方式 通过这些方式来借款都必须付息而且高于一般存款利息 这类负债增加 必然增 加银行负债成本 4 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 如果市场上资金普遍紧张 无论银行怎样努力也难于借到款 那 么用负债管理来提供流动性就无法保证 这样就会提高银行流动性的风险 另外 在负债 成本提高的条件下 为了保住利润 银行须把资产投放在收益高的贷款和投资上 而收益 高的贷款和投资往往伴随着更高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形成背景 1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西方经济普遍出现衰退 并伴随较强的通货膨胀 出现 滞 胀 局面 银行的经营环境恶化 2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西方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 从而使银行负债的成本提高 影响银行的盈利 3 60 年代开始负债经营的结果 使银行自有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 短期资金的比重越 来越大 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受到威胁 4 80 年代初西方国家对存款利率管制的放松 使负债管理的必要性下降 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所谓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将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结合 为一体 在适当安排资产结构的同时 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使资产和负债统一协调以实现 经营方针的要求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及作对应分析 一种较为 简单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资产分配法 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缺口管理法和资 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1 缺口管理 所谓缺口是指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 缺口管理 是根据期限和 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划分为不同类型 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 即 缺口 Gap 进行分析管理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零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量 正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大 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量 也称资产缺口 负缺口正好相反 零缺口意味着从银行帐面上看 银行的盈利能力保持不变 因为无论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 资产收益的变化量总是与负债 利息支付的变化量相等 二者相互抵消 因此 从理论上看 银行的收益可以满足不变 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 规模对称 即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要相互对称 平衡 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总量平 衡 这种平衡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称 而是建立在经济合理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 结构对称 即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要相互对称与平衡 3 速度对称 也称偿还期对称 即按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来分配其在资产上的分布 使 来源与运用的偿还期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 4 目标互补 即资金的安全性 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尽可能 实现三者之间的均衡 5 资产分散 即银行资产要在资产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尽可能地适当分散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 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而资产负债管理理 论则将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保证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的前提 下 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80 年代以来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中引进了数理分析 管理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 使得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更为科学和完善 51 中央银行 定义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 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 实 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 在现代社会中 一般具有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金融调控与监管的银行等重要职能 组织形式 一 总分行制 或称集中单一制 在这种体制下 全国只设独家中央银行 其总行之下设若干分支机 构 组成一个中央银行的统一体 总行一般设在首都 分支行一般按经济区域设立 分支 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 不得独立地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 而是执行总行的货币政策 这 种体制的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 职能齐全 业务多样 决策迅速及时 便于贯穿业务方针 政策 因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 英格兰银行 法兰西银行和日本银行都采用这种 体制 二 复合二元制 又称多元制 是指在中央一级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都设立中央银行机构 分别行使 中央银行职能 以此构成一个中央银行体系 在这种体制下 地方的中央银行不是隶属于 总行的分支机构 它们有自己的权力机构 除执行总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外 在业务经营管 理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因其主要适用于联邦政体国家 故又称联邦式中央银行制 其特 点是有利于适应地方的具体情况 但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 美国和德国是这一体制的代表 三 跨国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是指某一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共同成立一家中央银行 由它在货币联盟 范围内统一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这种中央银行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争 取独立 加强合作的结果 目前 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 中非货币联盟和东加勒比海货币 管理局等 另外 1998 年 6 月 2 日成立 自 1999 年 1 月 1 日正式履行职责的欧洲中央银 行也具有跨国制中央银行的特点 四 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是指没有真正专业化的 具备完全职能的中央银行 而是由有关政府机 构 或与商业银行 一起共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形式 如新加坡由货币局发行货币 金融管理局负责银行发照 存款准备金收存 监理及融资等业务 我国香港地区由港府授 权三大商业银行发行港币 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