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名师.docx_第1页
对外汉语名师.docx_第2页
对外汉语名师.docx_第3页
对外汉语名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 晓(1935.4-)笔名求知、田申瑛、田农、贺诚,男,汉族,上海市人。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留校后,历任实习研究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并被聘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客座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和南通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锦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汉语学习杂志特约编委。曾任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语法修辞研究室主任。曾应邀到日本、香港、韩国等地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 科研 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主攻语法。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型研究”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句模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语法理论”等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吴方言简明词典等(含合作)10余部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获上海市2002年第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语法研究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 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三个平面的理论并用此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还以三个平面为纲出版了语法理论纲要。围绕此理论还发表了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主张在语法研究中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从而求得语法分析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科学。这个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语法研究座谈会纪要)。 对汉语的动词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撰写了汉语动词概述、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等书和发表了汉语动词的价分类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对汉语动词的性质特点、内部再分类以及动词的配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了汉语动词和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 对汉语的短语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的讨论中,发表了关于结构和短语一文,全面论述了短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语法地位等问题。此文对这一讨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此后又出版了汉语的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书和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汉语短语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 对汉语的句子分析及其类型问题有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发表了谈谈析句问题、句型、句模和句类、略说句系学等有关句子分析和句子类型的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汉语的句子类型一书。把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句子研究上,对句子的合格度的标准给予新的解释,提出了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并把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句位系统(句系)的新观点,还提出了建立句系学的新设想。 教学 范晓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曾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教师开设过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等10 余门课程。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曾应邀到日本、香港等地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述要、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等10余部专著(含合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17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动词句句型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范晓教授是全国知名的语言学研究专家,在学术界声望卓著,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9月被浙江师范大学特聘为全职教授,担任部分教学工作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科研指导工作。 黄伯荣,当代语言学家。笔名苗木、莫木。广东省阳江县人,1922年生。1944年在广东省立两阳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文理学院中文系。1946年王力、岑麒祥在中山大学创办的语言学系,黄伯荣转入该系学习,师承于王力、岑麒祥、方光焘、杨树达、商承祚、严学宭等。1949年9月毕业后考上该校中国语言语言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生。在导师岑麒祥、商承祚的指导下写出实验语音学和古文字方面的论文。1951年研究班毕业,在中山大学语言系任助教、讲师。1954年秋,院系调整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58年春调兰州大学中文系。1959年甘肃院系调整曾在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两年1987年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教研室主任,校、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是青岛大学中文系奠基人,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顾问、甘肃省语言学会理事。黄伯荣从事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三十年,主要致力于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的研究,在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汉语方言等方面都作过许多探讨,有专著十余部,论文几十篇。 在现代汉语语法方面,黄伯荣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的分析与辨认、语法修辞等几部著作和关于划分词类问题的考察、汉语语法的研究等许多论文。他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书中,对四种句子的结构和特点都作了扼要的分析,对各种类型的疑问句分析得尤其详细。对有疑问代词的陈述句,陈述句中包含疑问句,表示祈使的疑问句,疑问句中的特指问、是否问、选择问、正反问等的辨认都作了详细的探讨。句子的分析与辨认一书,着重谈相邻的和容易混淆的句子成分和句型的分析与辨认方法,并选有几段短文作为句法示范分析。在关于划分词类问题的考察这篇重要论文中,黄伯荣不同意汉语的实词不可以分类的说法。认为划分一个词的类属,应以语法特点为依据,其中应以句法特点为重点。黄伯荣对汉语语法的历史也作过探讨。他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一文中,认为汉语语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自发阶段、摹仿西洋语法教科书阶段、搬用西洋语法理论阶段、从汉语实际出发的汉语语法学初步建立的阶段。该文列举并评介了各阶段的代表著作。在汉字教学与研究方面,黄伯荣著有祖国的文字(1954年)及语文常识小丛书汉字常识(1959年)、几种念法的字(1961年)等。 在普通话语音方面,他著有北京语音学习(1956年)一书。在汉语方言方面,黄伯荣对粤方言尤其是阳江话作了近三十年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法方面的比较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在汉语方言研究中,方言语法的研究是薄弱的一环。黄伯荣重视并长期从事方言语法的研究,特别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句法比较,是很值得提倡的。这样做不论从汉语方言的深入研究,还是从推广普通话看都是很有意义的。在方言语音研究方面,黄伯荣著有广州话和普通话的语音比较(1955年)的长篇论文,用两千常用汉字在两种话的声韵调方面进行了比较,其中以声母比较为重点,把两千汉字按广州话韵母的次序排列,每个汉字都注有两种话的声韵调。黄伯荣还为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方言词汇汉语方音字汇写了阳江方言部分。他不仅对自己家乡阳江的方言作了许多研究,对兰州方言也有研究,写有兰州方言概说兰州方言(均与赵浚合作),对兰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作了概括的介绍。 在文字改革方面,黄伯荣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参加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讨论,主张取消j、w两个字母。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之后,为宣传这个方案,他在简体字的结构(1955年)一文中分析了789个简化字的结构,把这些简化字按形体结构分为三类,它可以帮助读者记忆简体字。 1978到1979年,黄伯荣参加了高等院校协作教材现代汉语的编写工作,并与廖序东一起任主编。 黄伯荣先生带领青岛大学中文系撰写的汉语方言语法类编,180万余言,集汉语方言语法事实研究之大成,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今学术界广泛引用,是汉语语法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 胡裕树(1918,7,242001,11,22)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现代汉语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任过上海大学、华中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修辞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等职。辞海编委兼语言文字分科主编,汉语大词典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兼语法修辞分支主编。曾应邀去日本大阪访问,在大阪大学、关西大学等校讲学,并访问了大阪外国语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等校 胡裕树教授在汉语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辞书编纂等方面著述甚丰,成就卓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出版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汉语语法研究等学术专著10余部(含合作);主编教材、大中型辞书等10多种;参加标校、整理古籍旧唐书、旧五代史、五代会要20余册;已公开发表论文、序文160余篇(含合作,另有10多篇尚未刊出);主持过国家“七五”动词研究等重点项目。他发展了广义形态学说,倡导三个平面理论,在汉语语法学界影响深远。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不断修订,印数达150多万册,荣获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761982)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在台湾、香港出版了繁体字本,在韩国有韩语译本。主编的今日汉语荣获上海市优秀图书(19851988)二等奖。主编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861993)优秀成果二等奖。他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文(与范晓合作)于1995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胡裕树教授在高等院校辛勤耕耘50余年,先后给中文系、外文系和新闻系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大一国文”、“理论文”、“语法修辞”、“写作实习”、“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学”、“汉语词类”、“汉语语法学史”(包括研究生)、“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词法”(包括研究生)、“汉语句法”(包括研究生),此外,还给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汉语语法专题研究”、“语法名著选读”、“语言学名著选读”等。直接指导的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5名,直接指导的进修教师和国内外的访问学者27人。专著中学语法教学,通俗语法讲话,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怎样用词, 词汇语法修辞,数词和量词,语法和修辞,初级语法讲话,偏正复句,汉语语法研究主编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使用说明,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辞海语言学分册,辞海语言文字分科,大学写作,今日汉语,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语法修辞分支),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动词研究,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动词研究综述 张斌1920年1月21日生,湖南长沙人。1943年毕业于国立师范学院。长期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曾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并兼任上海市语文学会顾问、上海市语委顾问、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语文编委、修辞学习杂志顾问等。 张斌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语法学家,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60年,成果丰硕。20世纪 50年代,以参加词类问题讨论而闻名。张斌先生(笔名文炼)曾和胡裕树(笔名胡附)长期合作,在中国语文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语法教学、处所、时间和方位等著作,在词类问题、语法分析方法、三个平面理论等方面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张斌先生在中国语文等杂志上发表一系列论文,主要探讨语法结构的功能解释,开拓了结合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理解来研究汉语语法的新领域,并出版了汉语语法学、汉语语法修辞常识、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歧义问题、语句的表达和理解、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主编)等著作。 张斌先生不仅是语法研究大师,而且具有丰富的现代汉语教学经验与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经验,是全国文科统编教材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主要编写者和修订人,主编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和全国自学考试教材现代汉语,主编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九五”重点建设教材语法分析与语法教学丛书,又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现代汉语。并因此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邵敬敏,男,1944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迁移进上海,1955-1958年在上海市敬业中学学习,1961-196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师从王力、朱德熙、陆俭明等著名学者,1968-1970年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工作,1970-1978年浙江省浦江县文化馆工作,1978-1981年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导师王维贤教授。1981200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1998年领衔申报博士点成功,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任特聘一级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总召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