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坦途stanto自动化裁床故障排除.doc_第1页
思坦途stanto自动化裁床故障排除.doc_第2页
思坦途stanto自动化裁床故障排除.doc_第3页
思坦途stanto自动化裁床故障排除.doc_第4页
思坦途stanto自动化裁床故障排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裁剪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案 思坦途(stanto)2014年03月01日一、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方案1、机头及Y导轨部分机头及Y导轨部分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案1打孔噪音大1.未正确安装打孔针,或轴套2.钻夹头与轴承轴配合不好3.马达轴承损坏或轴承与转子脱开4.气缸速度过快5.打孔器蹭磨刀石.查打孔针是否正确安装或在针头与钻套间加润滑油;2.查轴承轴与钻套安装是否正确或有加工不同心3.查碳刷是否使用尽或是否正确安装以及打孔马达内部轴承与外壳是否有松动4.调节打孔器气缸速度5.检查打孔器与磨刀石的位置,重新调整磨刀石的位置2打孔针脱落、打孔针未上紧,或打孔面料很厚或很硬2、面料容易熔着,打孔时将打孔针粘牢1、检查打孔针是断了还是整个脱落,若为脱落,检查是否钻夹套未加紧。2.及时清理打孔针上的粘着物3打孔器不打孔或无法下降、气管弹出2、接线接头旋钮松动3、传感器损坏4、受到研磨装置的阻挡5.气缸调节阀松动6.C/A 软件设置为无打孔装置7.打孔气缸电磁阀损坏或相关线路及接头松动1、检查气管连接是否完好或畅通2、检查接线及气缸调节阀旋钮是否拧紧3、检查打孔气缸传感器是否正常4、检查打孔器下降是否受到研磨装置的影响5.检查软件设置是否为钻孔电机在运行中进行6.将打孔电磁阀接头与打孔电磁阀接头更换确认是否为电磁阀故障或线缆故障4连续打孔几次最后报警,1.传感器松动位置变化2.传感器相关连线接头松动3.面料过硬打孔针打不下去1检查打孔下传感器是否正常,在打孔下降位置,打孔下降传感器应当常亮状态。手动电磁阀,将打孔器处于下降位置,察看传感器是否常亮。如果没有,请用精密一字起进行调节传感器位置。3,检查传感器相关连线接头情况。5砂轮不转1、前砂轮不转、皮带断或脱落2.轴承损坏3.砂轮轴短砂轮下固定螺丝将轴承压死4.砂轮轴“上”紧固螺丝长收紧后将磨刀石顶死、检查交叉圆皮带和小圆皮带正确连接或者完好2.更换新的轴承3.更换砂轮轴4.更换砂轮上固定螺丝62、后砂轮不转1、皮带断2.轴承损坏3.砂轮轴短砂轮下固定螺丝将轴承压死4.砂轮轴“上”紧固螺丝长收紧后将磨刀石顶死、检查圆皮带是否完好2.更换新的轴承3.更换砂轮轴4.更换砂轮上固定螺丝。搜盈供稿73、前后砂轮都不转1、型皮带断开;2、圆皮带断开;3旋转轴承卡死;4、磨刀电机损坏或碳刷用尽5、磨刀电机动力线接触不良6.磨刀电机断路器为OFF状态,RT继电器烧毁1、检查圆皮带是否完好;或砂轮是否卡死2、检查行皮带是否完好3、检查电机不带负载是否旋转正常确定旋转轴承是否正常4.更换磨刀电机碳刷5、检查电机接线插头是否松动或电控箱内的磨刀断路器是否开启,RT继电器是否烧毁8磨刀系统噪音大1、研磨装置螺丝松动;砂轮磨损可上下跳动2、电机碳刷用尽3.两磨刀石对磨4.磨刀石磨刀槽块1、检查研磨装置及固定砂轮螺丝是否紧固2、用手拖动砂轮检查砂轮是否可以上下晃动,如果有请更换新的砂轮和轴承3、检查砂轮是否对磨若对磨请重新调整砂轮4、察看电机碳刷是否正确安装或用完9无研磨动作、或研磨报警1,研磨气缸气压调节阀松动造成无气压或流量调节旋钮松动造成无流量2,连接杆螺丝脱落3,研磨气缸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路问题4,电磁阀损坏或电磁阀线路问题5,刀盘形变或打孔气缸位置有安装不到位或松动。1、察看研磨气缸压力和连接杆螺丝并用手推动研磨装置是否活动正常;2、察看电磁阀接线和阀体正常;3、检查研磨汽缸传感传感器接线和传感器是否正常。4、检查参数。搜盈供稿10研磨不到4mm1研磨缓冲座靠前2,砂轮装置有向下脱落现象,研磨时不能与刀槽块很好的吻合3研磨气缸压力不足或行程不够4.磨刀石与刀盘立柱位置过大1检查用手推动砂轮观察研磨缓冲座位置是否正常2用手推动砂轮进行研磨看砂轮凸出研磨面能否正常进入刀槽块沟槽3,检查研磨气缸的研磨行程是否足够4.重新调整磨刀石与立柱之间的间隙11磨刀效果不佳1,砂轮位置有变化;2,砂轮用完需更换;3,刀槽块磨损严重刀的位置在研磨时不稳定。4.刀盘线性轴承磨损严重或刀盘立柱磨损严重导致刀盘不稳定1,由于振动砂轮装置位置有变化,磨刀重新调整;2,更换新的砂轮;3,更换刀槽块4.更换刀盘线性轴承或将刀盘立柱转个方向12断刀1刀具使用的太窄2平凸磨轮磨损严重或有异物堵塞3平磨轮的间隙调节太紧,刀槽块位置不正常或刀槽块的螺丝松动4.磨刀不佳5.裁剪速度过快,溶着程度设的过低6.面料过硬层数过多7.转换速度过快8.刀没上紧1在刀具使用到小于5mm时裁剪很硬的面料,裁剪速度没有改变时,容易会出现断刀现象属正常2更换刀盘内磨损严重得的平凸磨轮磨和清理刀盘内异物3调整刀盘上刀槽块的位置和平凸磨轮的间隙使刀具能顺畅活动、如果刀背有烧伤痕迹情况一般为凸磨轮不转 磨损严重或轴销磨损,还有磨刀的刀刃不锋利,或研磨次数少;如果是侧面有烧伤痕迹一般是刀槽块和平磨轮间隙位置不同线,或刀槽块固定螺丝松动4.重新调整磨刀石保证刀的锋利5.裁剪速度和溶着程度相互搭配合适6.减少层数或降低裁剪速度7.若断刀在转弯地方发生请调低转换速度8.检查确保装刀螺丝上紧13刀具不能正常下降上升1. 面料粘性太强裁剪厚度过高2.传感器或线路故障3 .气缸及气管故障4.刀座升降时与磨刀石或其他相关部位相碰5.刀座升降光杆及线性轴承处油污过多6.上下限位柱或减震座松动1.对于粘性比较大的面料降低裁剪面料的厚度2.检查刀具上下气缸的传感器和气管流量调节阀3.检查刀具上下电磁阀的线路和相关线路机头部为J20接头4.检查刀座升降时石否与磨刀石或其他相关部位相碰5.清理刀座升降光杆及线性轴承处过多的油污6.检查刀座升降的位置是否正常。思坦途供稿14拉杆变形或断开1拉杆螺丝未拧紧2 裁剪厚度过高或面料硬度高,裁剪速度快,刀具太薄的原因导致断刀刀具打在刀槽块上将拉杆折断,同时滑块也有可能被损坏3裁剪的面料内有硬物 或上刀时刀具未到位或刀槽块和调整块平凸磨轮磨损严重1检查拉杆上下两个固定螺丝是否拧紧2拉杆断开或变形常常是由断刀所引起的检查刀槽块固轴块是否磨损过多或是否有松动3检查滑块是否损坏,检查滑块在滑块套内是否顺畅或者滑块与滑套是否有间隙。思坦途供稿15机头噪音大1.机头罩未上紧,两对口处有缝隙2.磨刀石系统3.打孔系统4.C主轴5.平衡装置6.叉杆连杆小连杆及偏心套磨损严重7.刀位置与调整块、刀槽块、平磨轮位置不搭配8.滑块太紧或固刀轴晃9.各个气缸速度过快上下有撞击声响10.面料硬 1,检查噪音来源 是否因罩位上紧;或磨刀噪音;打孔噪音;或平衡轮装置 ;滑块和拉杆2平衡轮噪音调整叉杆小连杆和偏心轮位置并检查相关轴承是否完好,一般为叉杆小连杆磨损3滑块中心和拉杆与偏心套的中心不再一条直线时也会有很大噪音,此时易损坏滑块,同时滑块与滑套间隙过大时也会有噪音并影响裁剪精度4刀盘上的长轴与刀具座上的线性轴承磨损严重时造成刀盘在各个方向的晃动会产生很大噪音5.确认各部位气缸速度是否均匀及相关减震座是否起到了作用6.若面料过硬引起的噪音可适当减少层次或降低裁剪速度16方刀箱卡死1裁剪出现断刀情况将方刀箱打坏2方刀箱与方刀箱套的间隙过小在裁剪时受热膨胀或未遵要求为方刀箱摸油3.上刀螺丝过长将滑块顶坏1检查方刀箱外形变化及尺寸和刀柄轴的灵活情况2检查方刀箱套是否有形变和刀具作是否稳固3检查方刀箱中心与拉杆和偏心套的中心是否一致,检查刀具与平凸磨轮和刀槽块的摩擦情况17小连杆叉杆卡死1.零件磨损轴承损坏2. 小连杆的中心与偏心套的中心不符1检查是否因断刀或拉杆断开引起2检查各相关轴承及零件的磨损情况3检查相关螺丝是否有松动。18平衡轮皮带滑出或断开1皮带磨损严重或胀紧过度2平衡轮惰轮与偏心轴轮不同在一个平面3.带轮轴与底板不垂直1检查皮带断开时的使用磨损情况确定是磨损问题还是质量问题2检查平衡轮的胀紧位置是否是因为涨紧过度3皮带滑出时检查惰轮与偏心轴带轮的位置是否在一条直线 4检查皮带的直线情况。19刀盘抖动1裁剪面料过厚,或面料熔着严重造成刀具阻力过大2压盘气缸气压损坏或压力过小3刀具与平磨轮、凸磨轮、刀槽块摩擦过大配合不好4.刀盘光杆与线性轴承间隙过大1检查压盘气缸气压和气管是否正常2检查刀座线性轴承的磨损是否已经造成刀盘的晃动3检查压盘锁定气缸及其装置是否正常可适当加大布料压盘的压力4检查裁剪面料是否太厚或者面料已经熔着5检查刀具与刀槽块平凸磨轮的摩擦情况20磨刀圆皮带断开或脱落1磨损使用2皮带安装时造成划伤或者皮带尺寸不正确1更换皮带时注意皮带的使用情况如果因为皮带磨损变细张力变小而被割断或自然断开属正常2如果新皮带装上有断开或被切断的情况请确认安装方法和皮带的大小是否正确3交叉皮带脱落时请确认正确的交叉方式和在皮带上适量的加一点润滑脂21磨刀V皮带断开1皮带磨损严重2.电机带轮与中间传动轴带轮不再同一面上3.带轮止头螺丝松动带轮上下串动4.两带轮过低或过高造成V型带与铝板相蹭思坦途供稿南供稿-1检查皮断开时是否因为磨损严重2检查V皮带轮与磨刀电机皮带轮是否在同一平面22Y导轨抖动1、如果X轴皮带涨的过紧 或左右张力不均时会出现此现象2.单导轨机型轴承轮上油污过多 1检查线形导轨和线型轴承是否完好2检查左右撑板和X同步皮带是否松弛3.M系列、齿轮与齿条之间间隙太大或磨损严重23Y导轨皮带断开1.马达皮带轮与正方向带轮不在同一面上2.皮带不直或张力太大 1检查Y导轨皮带涨紧轮与马达皮带轮是否在同一平面2检查皮带裁切是否匀直24Y导轨噪音1、Y导轨罩壳安装、与皮带或电机发生碰擦,2、小链轮链条或Y导轨皮带、与外壳碰擦3、伺服电机安装的垂直位置与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有误差,当机头靠近Y轴原点时,会出现伺服机构蜂鸣声1检查Y导轨罩壳安装是否与皮带或电机发生碰擦,2检查小链轮链条或Y导轨皮带是否与外壳碰擦3、伺服电机安装的垂直位置与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有误差,当机头靠近Y轴原点时,会出现伺服机构蜂鸣声,解决方法调整伺服电机位置及皮带的安装位置。搜盈公司供稿2、机架及刚毛传送部分机架及刚毛传动部分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案1刚毛原点不能复位1;连接电缆线路接触不良2;刚毛电机链条断开3;刚毛原点传感器损坏1;检查刚毛传感器和相关线路J7接头、电控箱内CN5接头是否松动2;检查刚毛电机链条是否断开3.检查刚毛轴轴承座是否松动2换床后原点与打孔位中心不一致。 1传感器安装位置太远或链轮齿高不一致2传感器电缆接触不良3刚毛大链条长期使用被拉伸了传送一块的长度变长1,检查刚毛原点传感器的位置安装是否正确,检查刚毛小链轮齿高是否一致2;检查刚毛原点传感器线路是否连接不良原因3;刚毛大链条长期使用被拉伸了传送一块的长度变长,4重新调整刚毛变频器的参数5.检查前链轮止头螺丝以及前链轮的位置3刚毛旋转时噪音大1;爪板松动2;刚毛链条拉伸变松与底腔摩擦3.前链轮位置变化,大链条与导向条侧边摩察。 1检查前后爪板或罩壳有无松动现象2;检查刚毛大链条是否松动3;检查机架内导向条是否松动4.检查刚毛大链轮是否有松动4刚毛管变形卡死1,有异物卡在前后爪板内2,刚毛螺丝松动3,前后PVC导向条有凸起或损坏,4,前后刚毛链轮松动.5,两前链轮键槽不同心 。1;检查是否有异物卡在前后爪板内2检查刚毛链轮从动轮和主动轮是否有松动3;检查是否因刚毛螺丝松动引起4.刚毛链条张紧块固定螺丝松动5.大链条过松6.两前链轮键槽不同心。7,检查PVC导向条的凸起及损坏状况。5X轴电机皮带断开1、X轴皮带涨紧过度,2皮带轮安装位置不在同一直线。3.马达带轮从动轮松动4.有异物落入带上1检查是否有异物卡入皮带轮或是由皮带使用磨损或质量问题2 检查皮带轮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检查伺服马达安装是否正常6X轴不同步1安装错误1;将皮带松开,涨紧套松开,重新调整扭矩测试和左右检查。7X运动方向导轨噪音1有螺丝或异物掉入X轴底板上2检查机架罩壳安装是否与导轨座有碰擦3;M系列设备要检查同步齿轮与齿条的配合情况4.立块与外壳有碰撞5.线性导轨的座块内滚珠损坏。根据原因进行解决。8X轴同步带松动1、皮带使用疲劳,重新涨紧或更换皮带2.前后带轮有无松动重新涨紧皮带9前后风管不动作或动作迟缓1气管气缸进水或管路阻塞或调节阀松动2电磁阀损坏或电磁阀线路故障1检查前后风管电磁阀是否正常2检查前后风管气缸气管是否畅通,并检查气缸是否良好要注意气管内如有水应立即清理并处理进气过滤器和气源3检查连接叶片与气缸的螺丝是否松动,10刚毛电机传送链条易断1.刚毛管卡死或刚毛与底腔摩擦太大2.裁后抽气没有完全释放就让刚毛运转3.链条胀的太紧4.链条质量问题5.两链轮不在同一面上根据原因进行解决。11刚毛传动轴断裂1.轴承座固定螺丝松动2刚毛大链条过紧,3部件质量问题。根据原因进行解决。3、真空吸附部分真空吸附部分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案1真空马达噪音大1风扇松动或罩壳形变2马达轴承损坏3.真空泵马达风扇内有异物4.皮带轮与轴之间间隙太大5.电机固定螺丝松动,减震座变形。1检查真空泵马达风扇是否松动或有异物掉入2将真空泵皮带取下,单独启动马达是否有噪音,如果有噪音可能是马达轴承有损坏或后面的风扇松动或外壳有形变。如果装上皮带马达发出噪音,要调节泵与马达的平行度,另外在马达的轴承位置加润滑油,如果都不能解决请更换马达2真空吸附部分机架抖动1地脚螺钉未到位或减震座变形2皮带胀的太紧3.若设备放在楼上机架下若无有大梁会有震动,若有大梁则会好些。1检查地脚螺丝和真空泵作与真空泵的螺丝是否都到位拧紧检查减震座是否有形变2检查泵与马达的皮带涨紧度,如果涨的过紧会有抖动现象3真空泵噪音1真空箱有漏气2有异物被吸入泵内3真空泵风叶松动或轴承损坏4.泵的固定螺丝有无松动5减震座变形。1检查真空泵吸气或排气口是否有漏气,2,检查轴承、固定螺钉及减震座的状况。4吸附力不足1机架或管路有漏气2后风管不动作或叶片松动3变频器参数混乱;4,滤网未关好或未清扫。1检查前后风管动作是否正常2检查真空泵箱是否有异物附着3检查变频器参数和旋转方向是否正确4;检查机架和抽气管路中是否有漏气位置5,检查滤网情况5裁剪结束后,真空泵马达以初期值转动不能停止。从真空泵变频器到电控箱的信号线的干扰确认从真空泵变频器到电控箱的N24接线情况。重新确认从真空泵变频器到电控箱的N24接线(根数及线的断面积)。4、拾料台部分拾料台部分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案1拾料台大皮带滑出1大皮带两侧的涨紧度不同或拾料台安装的对角线长度误差大1调整皮带两侧的涨紧度可使皮带复位2拾料台大皮带不转1拾料台电机皮带断开,2.拾料台电机变频器烧坏3.电机线路故障4.大皮带内垃圾过多5.轴承卡死1检查拾料台电机是否旋转正常2检查拾料台的轴承3,检查变频器的线路。3拾料台马达皮带断开1马达皮带磨损2 大皮带松弛造成阻力过大3.两带轮平面不在同一平面4.皮带质量原因1检查拾料台马达皮带轮与大皮带轮的平行度2检查大皮带的涨紧程度4拾料台轴承损坏1.轴承质量原因2.轴承装配时将油封敲坏1.更换新的轴承二、常见电气故障及排除方案1、变频器部分()、真空泵变频器故障代码及解决方案序号故障代码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1LU在接通电源时发生欠电压信号主电路欠电压而发生保护动作检查主电路的电压是否在波动范围2OH1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散热片过热冷却风扇的滤网处积有灰尘,使散热片温度上升,而发生保护动作。用气枪清理变频器后下方冷却风扇滤网处的灰尘。使散热片温度降低。3OH3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变频器内过热变频器内通分风散热不良等,内部温度上升,保护动作。用气枪清理变频器后下方冷却风扇滤网处的灰尘,使变频器通风顺畅。4OL1电机过载1.电机轴承是否损坏2.真空泵轴承是否损坏()、刚毛和拾料台变频器序号故障代码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1刚毛或拾料台传送无动作传送负载过大或在刚毛送入时直接按送回键造成。电源断电,等待10-20分钟后重启,绿色指示灯亮故障排除。2按脚动开关,拾料台运动很慢.2、伺服机构伺服机构常见故障的对应方法序号故障代码确认内容原因对应方法1裁剪中C轴(XYZ)伺服器发生AC9报警1,确认信号线各部位插头的接触情况(C轴机头CNCE信号线 伺服驱动器上CN2C Y导轨下CNC1E,) 信号线插头的接触不良修理插头或更换信号电缆线2,确认是否在某一特定的位置发生信号电缆线的断线更换信号电缆线3,确认更换伺服马达后是否正常伺服马达的故障更换伺服马达(更换马达后必须做:X轴:伺服参数输入; 扭距测试;X轴分解能; 左右检查;十字光标的设定。Y轴:比X轴多一个Y皮带的偏移平行度。Z轴:伺服参数输入; 扭距测试;Z轴角度的设定。C轴:伺服参数输入; 扭距测试;C轴分解能。)4,确认更换伺服驱动器后是否正常伺服驱动器的故障更换伺服驱动器(更换伺服器后必须做:伺服参数输入;扭距测试)2裁剪中C轴(XYZ)伺服器发生AF5(AF6)报警1,确认动力线各部位插头的接触情况 (SMD-C在电控箱内;CNC1在Y导轨;CNC在机头处; 动力线插头的接触不良修理插头或更换动力电缆线2,确认是否在某一特定的位置发生动力电缆线的断线更换动力电缆线3,确认更换伺服马达后是否正常伺服马达的故障更换伺服马达4,确认更换伺服驱动器后是否正常伺服驱动器的故障更换伺服驱动器5C轴伺服器发生A72(过负荷)报警确认C轴传动部分的阻力:1,偏心轴、2,平衡带轮、3,连杆、4,小连杆5,、滑块、6,刀槽块、7,平磨轮、8,凸磨轮、9,平衡带的张力。14部分轴承的磨损;滑块与座的配合不好;刀片与刀槽块、平磨轮及凸磨轮的间隙配合不好;平衡带的张力太紧。更换14部分轴承;调整滑块与座的配合间隙;调整刀片与刀槽块、平磨轮及凸磨轮的间隙;再调整平衡带的张力。3、电气元件()、传感器序号元件正常状态/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刚毛原点传感器NS10正常状态在刚毛转动时,每经过一个齿,传感器灯亮一次,传感器监测的有效距离为2-3毫米,注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刚毛传感器的中心线与链轮轴中心线一条线。1检查传感器的安位置是否正确,2检查传感器线路接触是否正常(J7传感器端,CN5电控箱)1传感器损坏或线路接触不良。2X、Y轴原点前传感器NS4NS8正常状态传感器灯不亮,若亮请检查,产生现象可能是机头左右移动找不到原点,原点复位始终低速运行。1检查传感器线路接触是否正常;2检查传感器固定螺丝是否太紧或有金属物附着;3 X方向看Y轨下L板是否变形或过高。1线路接触不良2固定螺丝太紧或有异物(Y方向四个传感器一组,J16在Y导轨下,CN2电控箱;X方向原点、原点前、原点后为一组,J1靠传感器端,CN5电控箱)3X、Y轴原点传感器NS1NS5正常状态传感器灯不亮,若亮,原点复位不能停止,前后左右跑,出现报警。1,在C/A里任选项/轴控制设定/X,Y轴原点补正值不正确2,伺服马达或驱动器故障。1重新确认在C/A里任选项/轴控制设定/X,Y轴原点补正值;2,更换伺服马达或驱动器。4Y轴原点正方向传感器NS2NS6正常状态传感器灯常亮,如果正常开机接通电源后,传感器灯不亮,并且使用方向键机头无法移动传感器相关线路有问题、传感器周围有灰尘。 检查传感器相关线路,并清理传感器周围的灰尘,(应急方案为将传感器剪下将两条线路短接)5Y轴原点负方向传感器NS3NS7正常状态传感器灯常亮,传感器相关线路有问题、传感器周围有灰尘。检查传感器相关线路,并清理传感器周围的灰尘,应急方案为将传感器剪下将两条线路短接6Z轴原点复归转动不停1,确认Z轴传感器或感应块是否有灰尘Z轴传感器或感应块有灰尘而不动作清扫灰尘或油污2,确认在诊断线路检查Z轴传感器里,用金属片检查Z传感器是否ONOFF有变化传感器的ONOFF没有变化,是Z传感器或线路故障更换Z传感器或相关线路传感器的ONOFF有变化,且有从高速向低速(靠近感应块时)变化。是Z轴马达的零相点未检测到。原因是1,电脑-转接板-Z伺服驱动器间信号线接头的松动或断线;2,Z伺服驱动器的故障;3,Z伺服马达的故障。1,检查电脑-转接板-Z伺服驱动器间信号线接头或更换信号线;2,更换Z伺服驱动器;3,更换Z伺服马达。7打孔气缸上下传感器AS3AS4正常状态打孔气缸上升位时传感器AS3灯亮,打孔气缸下降位时传感器AS4灯亮,故障时,打孔时打孔器连续打孔不能停止最后报警,传感器或相关线路故障。手动电磁阀升降打孔器,检查传感器状况,或检查线路。(相关接头:五孔插口J12DJ12B机头部位Y导轨下J13CN1电控箱)8研磨气缸传感器AS5传感器在汽缸收回时处于常亮状态,研磨动作一次等闪烁一次,如果传感器灯不亮,会发生研磨报警,如果研磨动作时间大于0.6秒也同样会发生研磨报警,1、传感器故障或相关线路故障,2,磨刀气缸动作不顺畅,1、检查方法是手动电磁阀,察看研磨动作和传感器指示灯的闪烁情况,并察看连接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 2、气缸内是否有水,使气缸回不来。(相关接头:机头部位J12CY导轨部分J13接头CN1电控箱)9压力传感器PS1故障报警“检测到压缩空气下降”,设备气压在低于0.35MP时电脑自动报警,1、检查外部空压机和器官连接是否有故障2、检查传感器线路是否有故障1、检测到压缩空气下降一般为外部压力供给不足压力表指针下降;2、传感器连接线路接头有松动(相关接头:靠近压力开关端J4CN5电控箱)10十字光标灯WL2光标灯不亮或模糊不清1、如果光标灯不亮检查5V直流电源或接线是否完好2、如果光标灯模糊不清调节光标灯的高度位置 1、直流电源或线路接触问题2、由于震动光标灯位置移动(相关接头:光标灯接头机头上接头J10Y导轨部分J13接头CN1电控箱)()电磁阀及气缸电磁阀及气缸序号元件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刀具上下动作电磁阀SOL1及气缸1、按下电磁阀手动开关,气缸无动作 2、手动开关有效线路检查或裁剪时无效 1、将气管拔出按下手动按钮看电磁阀排气是否正常,检查气管是否有阻塞 2检查气缸是否正常,一般若果气缸内积水会造成气缸的损坏,应当及时进行除水处理 3检查与电磁阀的连接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 4 将电磁阀上的信号线与其它对调,看是否为电磁阀原因还是线路故障。1电磁阀损坏,2气缸损坏3 线路连接不良(相关接头:电磁阀接头机头上接头J20Y导轨部分J13A接头CN1电控箱)2打孔器上下动作电磁阀SOL2及气缸3压盘动作电磁阀SOL3及气缸4研磨动作电磁阀SOL4及气缸研磨报警,或无研磨动作1 检查电磁阀及线路是否正常,检查气缸及配管是否正常; 2 线路检查查看电磁阀好坏或用万用表测量电磁阀好坏; 3 气缸气流量是否正常。5压盘锁定动作电磁阀SOL5及气缸刀盘抖动1、电磁阀或气缸是否损坏2、锁定装置机械结构损坏1、电磁阀或气缸损坏,2、检查电磁阀相关线路正常(相关接头:电磁阀接头机头上接头J20Y导轨部分J13A接头CN1电控箱)6刚毛清扫动作电磁阀SOL9刚毛动作时无刚毛冲刷的气流声1电磁阀SOL9插头松动,2,气路中气管弯曲。1,检查电磁阀的接头,检查气路中的气管状况( J5接头在X轴电机下位置; CN5电控箱接头)7前后风管动作电磁阀SOL12及气缸吸附力不足电磁阀损坏或气缸损坏。1、手动电磁阀按钮查看前后风管气缸是否有动作2、线路检查看前后风管是否动作正常3查看叶片位置是否正确 4 调节气流量,(相关接头:电磁阀接头SOL12接头J5CN1电控箱)()变压器变压器序号元件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380V变220V三相变压器1主电源接通电控箱及控制按钮无电源指示2设备无法开启1、查看变压器电压输出指示表,万用表检查变压器输入|输出端子三相电压情况2、检查电控箱内的断路器是否接通1,线路原因,输入380V电压检查,在开关处进线380V5%,确认NFB1; 2、总380V开关出线是否380V,排除总开关故障; 3、确认TF0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是否为220V5%,测量电控箱里转接端子TB1进线是否为220V,排除变压器故障,测量TB1出线电压是否为220V,排除TB1故障。2220V变110V变压器TF1直流电源和打孔磨刀电机无电源万用表检查变压器输入输出端电压情况,查看变压器是否完好,直流电源或打孔磨刀马达连接线路有短路或漏电烧坏变压器。 打孔系统电路:查看变压器TF1的进线是否220V,出线是否为110V,CP1打孔器的进线与出线;检测RM打孔继电器;CN11接头;J22接头在Y轨排线;J22A在机头上;J22B二针插头;J22C在电机上。 磨刀系统电路:查看变压器TF1的进线是否220V,出线是否为110V,CP1打孔器的进线与出线;检测RT磨刀继电器;CN12接头;J23接头在Y轨排线;J23A在机头上;CN12电控箱内。 ()接触器及继电器接触器及继电器序号元件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空气断路器NFB0(100A)断路器跳闸,检查相关接线端子或线路是否有短路或虚接现象缺相或有漏电短接 2空气NFB1断路器50A断路器跳闸,检查相关接线端子或线路是否有短路或虚接现象缺相或有漏电短接3打孔控制接触器RM接触器跳闸,开启后又跳闸检查打孔电机碳刷安装是否正确,并检查电机和相关线路是否有短接现象电机损坏或线路漏电4磨刀控制接触器RT接触器跳闸,开启后又跳闸检查磨刀电机碳刷安装是否正确,并检查电机和相关线路是否有短接现象电机损坏或线路漏电5伺服驱动供给电源接触器MSV和继电器RSV电源开按下后,电源不能送入。1,确认非常开关是否2,确认接触器触点的灰尘或磨损状况3,确认继电器触点的灰尘或磨损状况。1,非常开关被按下2,接触器的触点有灰尘或磨损3,继电器的触点有灰尘或磨损6空气台板控制继电器REAREB不能正常启动台板吹气,检查继电器是否损坏,检查端子是否有虚接,检查外部接线是否有短接现象 1外部线路漏电或有短路现象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序号元件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24V直流电源1、指示灯不亮;2、软件中出现各种不同报警提示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接好,用万用表测量支流电源是否完好,更换电源 或重新接线1直流电源损坏或端子虚接25V直流电源十字光标灯不亮用万用表检查直流电源是否完好,确认连接线路良好,检查十字光标是否完好直流电源损坏或连接线故障;光标灯损坏4、电缆线路序号元件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各轴伺服驱动器信号线设备停止运行,伺服驱动器出现AC9 报警提示1、检查相关的接线插头是否有松动2检查是否在机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报警,此时更换信号线1接触不良或断线 2各轴伺服驱动器动力线设备停止运行出现AF5或AF6报警提示1、检查相关的接线插头是否有松动2检查是否在机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报警,此时更换信号线1接触不良或断线5、 电脑、ups及软件电脑及UPS故障序号元件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无法开机按开机按钮无任何开机反映1 检查ups是否正常开启,2检查光驱内是否有其他驱动盘3检查ups电源插座是否正常1 Ups电力不足或没有电2电源电压过低2PCIO-32H开启电脑时发生,在打开PCIO-32H卡时产生了错误,无法裁剪1,确认将电脑里的PCIO-32H卡取出,再重新正确装入。2,确认重新安装PCIO-32H卡的驱动软件。接触不良3UPS无法开启UPS开启后马上自动关闭1将UPS充电一段时间再开启UPS电力不足4原点不能复位 原点复位时X导轨到位,机头Y方向往复运动找不到原点1、检查接线及传感器2、确认参数轴控制中的Y轴原点补正值5TAC控制用电脑发生死机现象1,确认电脑内部的电源工作状态;2,确认电脑是否有病毒。1,电脑内部积有灰尘,使电脑内部散热不畅,而发生死机或者异常工作状态。2,电脑有病毒,在数据传递中带进病毒。1,清理电脑内部的灰尘,使电脑内部通风散热顺畅,2,对电脑进行杀毒,使用专门的硬件设备进行数据传递。5、CuttingAdviser及Supercut软件部分CuttingAdviser及Supercut软件部分序号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电脑显示“?開”出现安装CuttingAdviser软件,CuttingAdviser软件的文件损坏2电脑显示“CAD数据中发现了错误”重新对CAD的数据格式进行修改CAD 的数据格式错误3电脑显示“参数中发现了异常”出现确认CuttingAdviser软件里机械设定/排料图指示灯座标XY及打孔座标X/Y的参数机械设定/排料图指示灯座标XY及打孔座标X/Y的参数错误。4电脑显示“在打开PCPG-46时产生了错误”1,重新安装PCPG-46卡;2,重新安装PCPG-46卡的驱动软件;1,PCPG-46卡未安装好;2,PCPG-46卡的驱动软件文件损坏。5电脑显示“在打开PCIO-32H时产生了错误”1,重新安装PCIO-32H卡;2,重新安装PCIO-32H卡的驱动软件;1,PCIO-32H卡未安装好;2,PCIO-32H卡的驱动软件文件损坏。6电脑显示“在跟踪传送中无衣片”在Supercut软件,任选项/分割长尺寸衣片的功能/选择使用在排料图里有长衣片存在6、伺服驱动报警代码及解决方案如果伺服驱动器发生不良状况,则面板操作器会出现报警显示A.或者CPF.另外作为警报显示,显示A.9.但A._不是报警.警报显示的原因与处理措施警报警报内容警报发生状况原因处理措施A.02参数破坏 (存储参数的EPPROM数据异常)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控制电源有AC3060V的时候将电源恢复正常并执行用户参数初始化处理(Fn005)正在设置参数时电源断开进行用户参数初始化处理 (Fn005)后重新输入参数正在写入警报时电源断开超出参数的写入次数(指令控制器每次扫描,变更参数等)更换伺服单元(重新评估参数写入方法)伺服单元EPPROM以及外围电路故障更换伺服单元A.03主电路检测部分异常(6.0KW以上不检测)在接通控制电源时或者运行过程中发生控制电源有AC3060V的时候将电源恢复正常伺服单元故障更换伺服单元A.04参数设定异常(超过设定范围)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装入了设定不适当的参数(在操作数字操作器时,因异常值错误而被拒绝)执行参数初始化处理(Fn005)伺服单元EPPROM以及外围电路故障更换伺服单元A.10过电流检测(功率晶体管1GBT)产生过流)或者散热片过热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因电源断开而数次进行过载警报复位运行变更警报的复位方法伺服单元的电路板与热开关连接不良更换伺服单元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在接通主电源时发生或者电机在运行中产生过电流U,V,W与地线连接错误检查配线,正确连接地线缠在其他端子上电机主电路用电缆的U,V,W与地线之间短路修正或更换电机主电路用电缆电机主电路用电缆的U,V,W相之间短路再生电阻配线错误检查配线,正确连接伺服单元的U,V,W与地线之间短路更换伺服单元伺服单元故障(电流反馈电路,功率晶体管或者电路板故障)伺服电机U,V,W与地线之间短路更换伺服电机伺服电机U,V,W相之间短路因负载转动惯量大并且高速旋转,动态制动器停止,DB电路故障更换伺服单元(减少负载或者降低使用转数)DB使用过于频繁(发生DB过载警报)更换伺服单元(减少DB使用频度)因电源而数次进行过载报警复位运行变更警报的复位方法位置速度指令发生剧烈变化重新评估指令值负载是否过大,是否超出再生处理能力等重新研讨负载条件,运行条件伺服单元的安装方法(方向,与其他部分的间隔)不适合(是否有存放盘过热,周围加热的影响)将伺服单元的环境温度下降到55以下伺服单元的风扇停止转动更换伺服单元伺服单元的故障A.72C轴伺服器发生A72(过负荷)报警确认C轴传动部分的阻力:1,偏心轴、2,平衡带轮、3,连杆、4,小连杆5,、滑块、6,刀槽块、7,平磨轮、8,凸磨轮、9,平衡带的张力。14部分轴承的磨损;滑块与座的配合不好;刀片与刀槽块、平磨轮及凸磨轮的间隙配合不好;平衡带的张力太紧。更换14部分轴承;调整滑块与座的配合间隙;调整刀片与刀槽块、平磨轮及凸磨轮的间隙;再调整平衡带的张力。A.C9编码器通信异常在接通控制电源时或者运行过程中发生编码器错误配线,接触不良修正编码器配线编码器电缆规格不同,受到干扰将电缆规格改为多股绞线或者多股绞合屏蔽线,芯线为0.12平方毫米以上,渡锡软铜多股绞合线编码器电缆过长,受到干扰配线距离最长为20米编码器电缆线产生啮入,包皮损伤,信号线受到干扰修正编码器电缆铺设编码器电缆与大电流线捆在一起或者相距过近将编码器电缆铺设在不会施加浪涌电压的位置上FG的电位因电机侧设备(焊机等)的影响而产生变动连接设备地线以免向PG侧FG分流编码器信号线受到干扰实施编码器配线抗干扰对策编码器承受过大的振动冲击减少机械振动或者正确的安装伺服电机编码器故障更换伺服电机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更换伺服单元A.F1电源线缺相(在主源ON状态,R,S,T相中,某一相持续1秒以上的低压状态) *在接通主电路电源时检测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伺服单元故障更换伺服单元在接通主电源时发生三相电线配线不良修正电源的配线三相电源不平衡修正电源的不平衡(调换相位)伺服单元故障更换伺服单元在伺服电机驱动时发生三相电线配线不良修正电源的配线三相电线配线不良修正电源的不平衡伺服单元故障更换伺服单元6、裁剪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裁剪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序号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故障原因1裁片有毛边或锯齿状1、减少裁剪层数;2、降低裁剪速度;3察看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的磨损情况;4、修改开切点及裁剪顺序;5,增大真空吸力。6、调整磨刀,7,重新调整刀的平行度.1、零距离裁剪(刀片调整角度未所有);2、面料不透气或很硬3、裁剪速度过快4、磨刀不好5,刀的平行度确认2裁片整体尺寸有误差 偏大 、偏小1、查看单位选择是否一致;2、确认样板尺寸、CAD数据与裁剪尺寸;3、确认面料的拉布或铺布过程布料无拉伸4、察看面料的缩水性和弹力及是否松布5、重新调试,进行左右检查1、面料弹性大收缩性不良,进行松布处理;2、样板输入有错误3、单位选择错误;4、设备调整精度不好。3、裁片上片与下片有误差 上片下片或上片下片(一)裁片上片大于下片1、减少裁剪层数;降低裁剪速度;增加C轴转数和磨刀次数2、察看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的磨损情况;4、使用刀具校正功能,或更换厚刀片(二)裁片上片小于下片1、降低吸附压力和层数1、裁剪中刀受到的阻力大有一定形变;2、长时间使用刀盘及相关配件磨损严重(二)、面料弹性大下层受吸附形变大于上层,大气解放后面料恢复形变4裁片对称效果不良1、增加抽气压力,降低裁剪速度或增加C轴转数2、使用自动+微调功能3、察看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的磨损情况;4,改变裁剪方向,分方向裁剪;开切点的设置很重要,一定要在远离对称线的位置开切。1、未采用对称裁剪方法;2,刀具受阻力大在切断时带动布片移动5裁片V刀口形状不良1、察看现在的刀和实际的刀是否一致(用卡尺量)2、察看CAD设定的刀口大小一般标准刀口宽度是深度的2倍(宽5mm深2.5mm)3、如果是易溶着面料要增加切换速度4、察看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的磨损情况;5、如果是刀口左端高于右端,调节V刀口终了比例由0.0调高数值最大1.0(顺时针方向裁剪)1、一次研磨的量与实际不符合,造成在研磨一定次数后刀宽不准确;2、长期使用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磨损严重3、CAD制作刀口不标准;2、面料易溶着或裁剪阻力大时也会出现此现象6、打孔位不清晰,打不透1、察看打孔针是否正确安装;2、参数设定中是否是发动机在进行中打孔;3、调节参数增加钻孔停留时间;4、更换其他类型打孔针1、打孔针很细,面料很厚;2、未正确使用打孔参数7裁片不能切断或裁片被切坏1、检查参数始点切断前和切断后增加切断量2、裁剪针织面料或很易滑动的面料时一定使用自动+微调刀盘抬起35mm 3、检查刀的宽度和实际宽度(卡尺量)4、增加吸附力或适当减少裁剪层数,降低裁剪速度5、察看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的磨损情况;6、被裁坏的情况主要是错误操作或出现在换床的位置,检查裁剪原点是否与打孔位重合;裁剪原点要在打孔位靠右侧1-2个mm;7、察看排料图是否有重叠位置1、一次研磨的量与实际不符合造成在研磨一定次数后刀宽不准确;2、长期使用刀槽块、调整块、刀盘、平、凸磨轮磨损严重3、裁剪面料很硬而刀片使用的太窄容易变形;4、使用人员错误操作;5、CAD排料是裁片重叠8零距离裁剪的常见现象1、毛边或锯齿;2、临片刀口切不尽、开切点影响邻近衣片、 毛边或锯齿状与布料的经纬线和裁片方向有一定关系;、注意修改裁剪方向和开切点对于邻近一片要从两个衣片间距大的位置向小的位置裁剪;、邻近衣片刀口切不尽是因为布料软可在铺面时夹入打孔纸或适当降低裁剪速度、零距离排料时衣片间无距离时开切点会影响到另一个一片,调节开切点位置或使用防止二次裁剪,防止二次裁剪的使用要注意衣片要规则的形状并对齐为佳。 、零距离裁剪时相邻衣片的排料不合理,2,相邻衣片的裁剪方向设定不合理不合理。9粘刀,布料熔着情况1、调整参数使用容易溶着或者降低C轴转数;2、适当调高裁剪速度,并使用自动+微调,刀盘抬起5mm或减少铺布层数3、在铺布时可隔几层面料铺一层纸;4、定期清洗刀盘,将刀盘上端的两个平磨轮换成毛毡,在一床裁剪结束后喷冷却剂。1,主要裁剪化纤面料和人造皮革面料等易溶着面料时有此种情况2、参数调节不正确或裁剪层数不适当107、TAC报警一览表报警代码ID报警信息0NORMAL_END1PROC_ERR程序不工作。2SYSTEM_ERR系统内存空间不够。3NOT_ENOUGH_MEM用户内存存储空间不够。4NO_FILES不存在相应的文件。6DATA_ERRCAD数据中发现了错误。10DSK_READ_ERR读文件时,发生了错误。11DSK_WRITE_ERR文件写入时发生了错误。请检查硬盘以及工作用磁盘的剩余空间12DSK_PROTECT_ERR软盘不允许写入。请先解除写保护后再重新操作。13DSK_FORMAT_ERR软盘没有初始化。请先初始化后再重新操作。14DSK_NON_ERR未插入软盘。插入软盘后,重新进行作业。15DRIVE_ERR驱动器号码不当。请检查一下安装着的磁盘装置。16DSK_FULL由于写入用驱动器的可使用空间太少,中断了写入处理17TOUROKU_READ_ERR剪裁数据登记系统文件出现异常。删除了登记文件。请重新进行登记。19DSK_ERR磁盘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