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2.感悟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2、教学难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三、教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描绘托尔斯泰1、导入:介绍列夫托尔斯泰2、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呢?你能把他的外貌给老师描述一下吗?二). 初识托尔斯泰阅读课文1至5段,探究下面问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3)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5)访问者失望之情2.思考: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托尔斯泰长相粗鄙,他多毛,浓胡须,身材矮小,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3.外貌描写技巧:(一)细观察 (二)有顺序 (三)抓住特征写外貌三).走近托尔斯泰阅读课文6至9段,探究下面问题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1)写犀利目光;(2)写目光蕴情丰富;(3)写眼睛有威力;2.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异同点是什么?从“抑”到“扬”四).探究托尔斯泰1.作者为什么要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托翁的眼睛?2.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内心世界?品读下列句子: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五).告别托尔斯泰(作业)1.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回顾当初拜见托尔斯泰的“正襟危坐、诚惶诚恐、颔首低眉”,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如果你正站在托尔斯泰的墓前,请你为这位伟大的人物写几句墓志铭。示范:(1)他出生名门贵族,但他却用一辈子时间为人们诠释什么叫做朴素之美( 2) 这里躺着一个消逝的作家,一个人类不朽的战士。 守着天平的两端,一端是良心和道德.另一端是人民期待的目光。 死亡的阴影固然恐怖,但始终坚持信念.坚持人类不屈的本性.便仿佛拥有一把利剑。可以消灭一切黑暗,赢得重生。2.走进经典。忏悔录 让-雅克卢梭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板书设计: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抑 (1-5)外貌特点:须发茂密 面部丑陋 表情愚滞托尔斯泰形象:扬 (6-9)独具慧“眼”:目光犀利 感情丰富 威力巨大导入: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没有看见家乡的风景,而是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亮未亮的天空。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四、教学反思课上完之后,反思了一下,觉得存在以下问题:在讲这节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课前准备,回去搜有关托尔斯泰的资料,作品、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历程等等,为课上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若没有读个三遍以上是读不进去的,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本想看看自己的预设教学情景和学生这种临场回答之间还存在哪些问题,但不预习对这节课来说,就如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似的,前面一大块是讲一个人物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对比、修辞。本文的修辞最多的是比喻,然后找出比喻的句子,细细琢磨体会在加一个小练习,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来刻画,用上这些写作手法。但我却怕后面时间不够,没敢多耽误时间,找出几个比喻句子之后,就立马进行下一环节。所以在找写作手法时,问的问题不明确,学生没有充分去找并去体会,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不知道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这一大的环节没有处理好,比较失败。对学生的临场回答,我没有给予恰当准确的评价,尤其在学生说托尔斯泰以前是如何的风流,在最后却因为读书变得好了,我只是从作家本身评价,他通过读书最后变好,是一个丑也可以转换成美的过程,却忽略了从中学生的审美观来看美丑,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以此来把这节课给提升出去,一个亮点没有把握好,最大的一个遗憾,很多听课的老师都为我着急,可我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去,今后一定多加强这一方面。结尾的一个是布置作业环节,激动的我(可能太紧张的缘故),大脑竟然一片空白,事先准备好的作业题目:我看托尔斯泰之“丑”,我谈托尔斯泰之美,从中学生的审美观看托尔斯泰,让学生从这节课学到的东西会去做个练笔,谈谈体会,我却一个也想不起来了,仿佛在等着下课一般,从这里我总结一点,承受能力不强,心里素质有待提高。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生动细致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体会肖像描写中比喻夸张的作用。 3、了解文章涉及的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1、学习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 2、体会肖像描写中比喻夸张的作用。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了解作者,掌握字词,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二、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著作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 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等。中短篇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等,唯一的长篇小说是焦躁的心。初一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 2、走近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早年父母双亡,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60年代创作进入颠峰,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7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后病逝,终年82岁。托尔斯泰在大学期间,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后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但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 1851-1855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战后漫游欧洲,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经历了一段思想斗争,最终在70、80年代之交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抨击,但他也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了矛盾,最后毅然出走,受风寒而客死小站。三、朗读课文 1、生字注音胡髭z 长髯rn 鬈发qun 黝黑yu 酒肆s 滞留zh 愚钝dn 禁锢g 犀利x 粲然cn 轩昂xun 盎然ng 侏儒r 锃亮zang 甲胄zhu 尴尬gn g 2、解释词语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犀利:锋利;锐利。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酒肆:酒馆。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四、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第一段: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第二段: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第三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面容表情;第四段: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第五段: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六段: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七段: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八段: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第九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5):主要写了托尔斯泰外貌的特点:平庸、丑陋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犀利、深邃 外表精神 由表及里 3、文章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4、在托尔斯泰的这幅肖像画中,作者重点描绘的部位是:眼睛。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怎样的感情?崇敬、赞美。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通过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作者对他的崇敬赞美之情。 六、课堂作业 1、掌握生字新词2、找出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句子。第二课时教学任务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体会肖像描写中比喻夸张的作用,理解重点句子,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2、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3、口头解释词语 二、合作探究1、读第一部分找出作者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的句子,看看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试说说其作用。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一部分从须发、面部轮廓、面容表演、穿戴和身材等方面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摹了托尔斯泰的相貌特征。比喻和夸张。不仅使语言形象生动,而且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2、第二部分刻画眼睛与外貌部分的写法是否相同?请说明原因。从犀利的目光、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以及赞美其目光揭示其不幸的角度重点描写了托尔斯泰犀利深邃的眼睛。相同点: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形象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