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市级公开课说课稿 刘朝晖.doc_第1页
《短歌行》市级公开课说课稿 刘朝晖.doc_第2页
《短歌行》市级公开课说课稿 刘朝晖.doc_第3页
《短歌行》市级公开课说课稿 刘朝晖.doc_第4页
《短歌行》市级公开课说课稿 刘朝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歌行说课稿 岳阳市七中 刘朝辉一、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建安文学开创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汉魏诗歌的杰出代表。这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全诗运用比兴、典故等艺术手法,抒情与言志相结合,表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要求学生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感,注意不同作品在创作方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汉魏诗歌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对诗歌大意的疏通以及对重点知识的讲解。二、说学生情况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学生并不陌生,都有一定的古典诗歌学习基础。但是,汉魏诗歌时代久远,语言精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读、背诵,还要了解诗歌特点,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新课标就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抒情言志。2、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依据:单元要求: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新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品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教学难点:品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依据:新课标“诗歌鉴赏包括意象、语言、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因此,把鉴赏情感和表现手法作为重点。五、说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明确诗歌感情基调。2.自主提问:传统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有效性可疑。自主提问,就是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问题,老师和学生课堂上共同来解决学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才能真正学有所得。3探讨法:围绕“怎样写忧?忧什么?为何而忧”解读情感,归纳表现手法。4.听录音、看视频。让学生获得视听的享受,为课堂造境,同时,进一步品读曹操忧思之独特,兼有政治家与文学家的特性。5.写作。让语文课堂真正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依据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指导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境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叶圣陶六、说教学过程1、教学思路:(1)读诗。(2)品诗。(3)拓展。2.教学课时:一课时。3、导入: 他,曾经击败吕布、袁术、袁绍;他,曾经列位丞相、魏王,追尊为魏武帝;他,于军事、政治领域颇有非议,唯文学建树毫无争议。他,就是曹操。今天,我们来学习短歌行。4、读诗。(1)自由朗读。(2)请一学生朗读。(3)咬文嚼字,解决语音、语意障碍。(4)范读:听录音,找出诗眼。5.品诗。1. “忧”无处不在,作者怎样写“忧”?提示:诗歌如何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忧”?(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运用比喻,形象地把人生比作朝露,转瞬即逝,愁苦逝去的年华太多,余年渐少。宴会歌声慷慨激昂,诗人不但快乐不起来,反而悲从中来,这是反衬写“忧”。唯有借酒浇愁,这里“杜康”代酒,借代写“忧”,“慷”字又合韵,读来音韵优美,耐人寻味。而且,后两句,构成设问,思绪连贯。当然,联系下文,诗歌的开头看似有点消极,其实不然,整体上,作者忧而不颓废,不沉沦。(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本意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里,运用典故,勾联后两句,又比兴写来,表明作者对贤才的渴求。(3)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把眼前所见之景明月和贤才关联起来,二者同样璀璨夺目,光耀照人。这是借景抒情,抒发渴求人才的急切心情。后两句就不言含蓄,直接抒发忧思之情。(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辞土石才能成其巍峨,海纳百川才能博大深邃。作者以大业喻高山,以纳贤之心喻大海。我要像周公一样殷切地对待贤良,招揽天下俊杰。这四句,写壮心满怀,言政治抱负。其实,隐曲地写“忧”,成大业容易吗?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最后四句一方面写“忧”,一方面也提出了解“忧”之道。类似的句子还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借酒解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典,典雅,含蓄地表明作者喜迎人才,礼贤下士的做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这是对已来人才的做法,大摆筵席,以礼相待。小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忧”,如用典、比兴、借代、比喻、设问、反衬、抑扬等。结构上,一面写“忧”,一面写解“忧”。抒情言志相结合。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2. “忧”什么?三忧:人生短暂,贤才难求,壮志未酬。这种忧,不浓,也有既得人才的些些欣喜;这种忧,不是消极处世,而是积极思变;这种忧,忧而不伤,慷慨悲壮;这种忧,是烈士的悲心,壮士的隐忧;这种忧,是生于忧患,不是死于安乐。3.为何而“忧”? 志在统一,道阻且险。 年事已高。 遭遇失败。 对手不可小觑。 文人气质。七、说拓展训练。1. 看视频三国演义,与课文比较有何异同,并且谈谈你的看法。第一处改动,“何”改成了“无”。前者写人才的选择,“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有茫然,也有期待。“何”还蕴含有“我”之意,意蕴丰富。后者写得直白,语气也不强烈。第二处改动,“明明”改成了“皎皎”,意思相近。“掇”改成了“辍”,值得探讨。“掇”强调得才之心急切。“辍”句理解为,明月当空,永不停止。“我”对人才的忧思不会断绝。也想告诉天下贤才,不必担心人满为患,我要完成的是统一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多益善。“掇”和“辍”皆可。 小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也就是说,“以情纬文,以文被质。”2、 “忧”这类文学现象。 羁旅之思、闺怨之愁、别离之苦、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壮志难酬、人生短暂。 建安风骨:写作内容,哀叹人生,高扬政治理想。 风骨骏爽遒劲,慷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