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物理.doc_第1页
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物理.doc_第2页
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物理.doc_第3页
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物理.doc_第4页
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物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 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二) 考试时间 150分钟(三) 科目分值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只涉及本学科内容。(四) 试卷结构 试卷分第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计120分。其中物理7道题、化学7道题、生物6道题。第I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共计180分。(五) 组卷试卷按照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III.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物 理制定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物理部分,是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制定的。本说明对安徽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予以解释,并选编题型示例,为高考命题提供依据,供考生复习时参考。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 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 学习能力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和体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能阐明相关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等。(二) 应用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和各种资源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进行表达分析。 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密切。高考试题的解答,不仅对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极限、微元等思想方法也有初步的要求。(三) 实验与探究能力 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表达等。能独立完成附表(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进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例1】选自2010年天津理综卷 【例2】选自2009年浙江理综卷 【例3】选自2010年全国理综卷I 具体内容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版)中物理部分的要求和安徽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其中物理3-2、3-4和3-5模块的内容约占15%的物理试题分值。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详见附表。附表所列出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中用罗马数字、标出。其含义如下: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一般只要求“知其然”,不要求“知其所以然”。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列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附表要求栏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弹性势能的标记为,重力势能的标记为。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以及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形变消失即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知道关系式;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的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虽然用标记的知识一般限于定性介绍,对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比较低,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该标记的知识,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所标记的要求。附表 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1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 位移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自由落体运动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和胡克定律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只要求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计算和求解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包括共点力的平衡超重和失重 物理2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抛体运动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离心现象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只要求知道其物理意义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不要求运用关系式进行计算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物理3-1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静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常用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恒定电流导体中的电场与电流包括关系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的串联、并联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安培力的计算只要求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洛伦兹力的计算只要求速度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物理3-2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交变电流能结合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理解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推导过程,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物理3-4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机械运动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即x-t图像)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即)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间的关系光光的折射定律介质的折射定律(即绝对折射率)光的干涉,“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全反射(光疏介质、光密介质、临界角) 物理3-5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只限于一维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单位制与实验主 题 内 容要 求说 明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与探究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 系 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6: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9:描绘小电珠的伏安 特性曲线 实验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12: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计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4.关于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只要求会使用多用电表正确进行电阻、直流电流和直流点烟的测量。三、题型示例(一) 选择题【例1】-【例18】 非选择题 【例1】-【例22】以上例题分别选自2010年安徽理综卷、2003年全国理综卷、2009年广东卷、2009年全国理综卷II、2010年福建理综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