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 (4.0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站在高山之(din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pn pi),掀起万丈狂(ln);浊流_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高山之(din )_ 惊涛(pn pi)_ 狂(ln)_(2)下划线字“劈”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pB . p(3)填入文中横线正确的一项是( ) A . 婉B . 宛2. (10分)补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3)杜甫望岳中表达作者敢于攀登绝顶,傲视群雄的远大抱负的两句是:_,_。 (4)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曲径通幽,引申为“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的句子是:_,_。 (5)木兰诗中表现战士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 3.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_有仙则名(陋室铭)_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爱莲说)_陶后鲜有闻(爱莲说)_4. (2分)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 .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C .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D .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二、 阅读理解(51分) (共7题;共51分)5. (3分)根据要求回答。“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天使,另一个是魔鬼。在人的一生中,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主人相伴共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使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请你在理解以上语段的基础上,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备选人物:李逵(水浒传) 匡超人(儒林外史)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曹操(三国演义)我选_,分析:_6. (2分)名著阅读。 (1)小王子这本给成人看的儿童书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因此也就格外的美。请写出小王子、狐狸、玫瑰这三个形象的象征意义。 (2)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林冲这个人物时说他是个“狠角色”,也有人认为林冲“忍”字当头,性格懦弱。请结合两处故事情节说说林冲性格中懦弱和忍让的表现。 7. (3分)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8. (1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B .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C .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D . 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 .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C .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D . 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B .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C . 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 .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9.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曹文轩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得比较快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儿地笑话它,说它是傻瓜。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了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打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跑掉了!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束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有删改)(1)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情节。 不受重视,努力练习跑跳_吓到母鸭,受到惩罚_成为猎人最喜爱的猎狗(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3)首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尾段说“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读罢此文,你获得乎哪些人生启示?请你补充下面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选择的角度启示我要补充小猎狗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_猎人(人们)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_不要嘲笑别人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10.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可爱者甚蕃( )亭亭净植( )不蔓不枝( )濯清涟而不妖( )(2)下加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权谓吕蒙曰B .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C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纹理皆有可观者D . 未果 , 寻病终 果如鹤立云端(3)翻译下面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5)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11.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行宋严羽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尾联一个“厌”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 _的情感。 (2)发挥想象,试描绘出“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三、 写作(45分) (共2题;共49分)12. (5分)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之险,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危险的。 13. (44分)微写作。 节日里,我们会用“仪式”传承文化。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踏青、扫墓等习俗。清明假期,小瓯的父母也要去乡下扫墓,已是九年级的小瓯很想和父母一起去祭祖,但父母坚决不同意,怕耽误她的学习。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客房培训
- 2025合同范本:商铺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版权保留转让合同
- 护理培训成果汇报
- 2025商业店铺租赁合同范本2
- 2025租赁合同的担保方式
- 2025网约车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劳动合同范本标准模板
- 2025标准设备购买合同参考范本
- 2025合作伙伴合同书 企业合作伙伴合同撰写
-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生成技术
- 铁路车站-铁路枢纽
- 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校教育与教育机构培训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课文原文及翻译
- 畜牧兽医工作绩效自查报告
- 设备日常点检记录表
- 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平是世界潮流教学课件设计
- 国家OTC药品目录(全部品种)
- 格力电器发展能力分析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斯伦贝谢地质导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