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_第1页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_第2页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_第3页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_第4页
《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 D )A每天早晨做广播操 B成人使用筷子吃饭 C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 D每天浏览报纸2下列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 C )A记住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样的事实B能说出圆周率是“3.14159”C知道书又叫“book” D婴儿背儿歌如“我爱北京天安门”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 B )是对应的。A德 B智 C体 D美4按加涅和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 A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知识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5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泊尔学习分类中的( D )A机械学习 B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 D符号表征学习6动作技能不同关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 B ) A很少有认知成分 B含有肌肉协调成分 C有一系列程序 D不易遗忘7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C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D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8营业员在进行心算时不能与顾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D )A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B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D短时记忆容易因被新输入的信息替代而丧失9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麻雀”、“乌鸦”、“燕子”等概念,再学习“鸟类”这个新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D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10高中课程中的数学课、物理课的作业总比历史、政治课的要多,用知识分类学习论解释,这是因为,相对而言( A )A前两门课程的程序性知识多 B后两门课程的认知要求低C前两门课程的抽象水平高 D后两门课程的陈述性知识多11许多研究表明,人在短时内记住的孤立信息项目是( )个信息单位 ,这个数字又叫( D )。A72 记忆长度 B52 记忆容量 C92 记忆长度 D72 记忆广度12下位概念中属于城市概念的正例的是( B )A天安门 B苏州 C长安街 D人民广场13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同化论中的( B )A派生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14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D )A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 B能记住概念的定义特征 C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DA、B、C都对15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 A )A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适当的认知策略B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16让寝室里的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出寝室守则,这种方法是( B )A说服 B利用群体规定 C价值观辨析 D角色扮演17甲孩子因偷吃东西,打破1只碗,乙孩子因帮妈妈洗碗,打破15只碗。根据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认为乙孩子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可能是( A )A学前儿童 B小学儿童 C中学生 D无法确定18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是( D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们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过度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9“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宜用现代心理学( D )理论来解释。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20国外有座收费的桥,当局规定,凡乘一人的车收税,乘两人以上的车可免收税,于是人们纷纷多人乘一辆车过桥。根据强化原理,这种行为最适合的解释是( A )A受负强化加强 B受正强化加强 C受收税的影响而加强 D人们怕罚款二、问答题1、怎样说服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态度和品德。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证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以增强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通过说服也可以引发学生产生某些负向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等,这对于改变作弊、吸烟、酗酒等简单的态度有一定的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