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研习题笔记.doc_第1页
城市规划考研习题笔记.doc_第2页
城市规划考研习题笔记.doc_第3页
城市规划考研习题笔记.doc_第4页
城市规划考研习题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城市规划考研习题笔记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 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1、 区域理论 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2、 经济学理论 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3、 人文生态学理论 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4、 交通通讯理论 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5、 经济全球化理论 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6、 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1、 城市的物质构成公共领域(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2、 城市的物质环境的优化可达性(与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和外部效应(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3、 城市的产业构成英国费希尔、克拉克三种部类第一、二、三产业美国贝尔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有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四、城市与区域发展1、 城镇体系的概念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具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2、 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指物流、人流、信息流3、 城镇体系的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4、 城乡在发展中形成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予的自然至上理念2、唐长安城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3、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古西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核心;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核心;中世纪城堡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一)、历史背景1、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代表人物欧文1817年协和村;傅立叶1829年法郎吉2、 (法律基础)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3、 (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及城市美化(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1、 雅典宪章(1933)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对终极状态的描述)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马丘比丘宪章(1977)社会文化论(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国际建协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2、 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初规划的选择理论及倡导性规划成为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四)、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1、 城市规划理论涉及的内容为:功能理论、决策理论、规范理论。2、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田园城市(一种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一种指城市郊区)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新城20世纪50年代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有机疏散理论1942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3、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1)政治中心、2)商业中心、3)人才中心、4)人口中心、5)文化娱乐中心)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 1957年戈德曼大城市带4、完整的城市体系:特定地域内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5、两个城市相互作用与两个城市的质量(城市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6、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1923年伯吉斯(第一环:CBD;第二环:过渡区;第三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良好住宅区;第五环:通勤区) 扇形理论1939年霍伊特 多核心理论1945年哈里斯 乌尔曼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1、 全球性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2、 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全球21世纪议程 1994年中国政府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知识经济的特点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人力素质 高科技园区的类型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 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园区 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4、经济全球化城镇体系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到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5、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都是我国当今重要的城市规划实践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一、 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2、 城市规划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3、 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1)、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2)、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3)、加强立法工作;(4)、严格依法行政;(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二、城市规划体系1、法规体系法律法规(基本法和行政法)技术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编制体系(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3、行政体系三、城市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 城市生态规划层次最高、城市规划居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最低。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发展小城镇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开发和建设。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要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二、城市规划的调查与分析1、 调查内容:(1)区域环境;(2)历史文化环境;(3)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因素、自然生态因素);(4)社会环境;(5)经济环境;(6)市政基础设施;(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 城市的特色和风貌体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物质方面3、 调查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2)抽样、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资料的运用;4、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3)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和透视法);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评价1、城市用地标准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M2/人) 建设用地结构(%)居住用地 18.028.0 2032工业用地 10.025.0 1525道路广场用地 7.015.0 815绿地 =9.0 8153、 城市用地评价的内容(自然条件的评价;建设条件的评价;用地的经济性评价)4、 城市土地的基本性质承载性、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地租与地价 1)岩溶喀斯特现象 (2)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为主要地下水源)(3)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它因素)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土地区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城市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环境优劣度;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城市规划其它因素)因子层四、城镇体系规划五、城市总体规划(P62) 1、城市人口的构成 1)年龄构成;(2)性别构成;(3)家庭构成;(4)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5)职业构成(三大产业、十三类行业); 2、城市总体布局(1)、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运转高效 (2)、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集中式(就道路网形式: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带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散式(3)、城市中心(标志性的节点景观)和干道(标志性的通道景观)的空间布局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 (4)、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最能反映城市的性质和特色3、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规划六、城市详细规划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 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一、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一)基本概念 1、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洛杉矶的分散布局高速公路网;伦敦的生活方式19世纪的铁路;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地铁和公交系统;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作为客运工具的生活方式有关。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 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 满足城市各交通运输的要求 (3) 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5、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 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2) 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 自由式道路系统 4) 混合式道路系统 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北京);链式道路网(兰州)。 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6、城市交通枢纽 1)城市交通枢纽: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设施性交通枢纽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城市人口每人0.81.0m2 7、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 (1)交叉口间距及道路红线宽 交叉口间距取之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和隔离程度 道路红线用地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道路类型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设计车速(km/h) >=80 4060 40 <=30 交叉口间距(m) 15002500 7001200 350500 150250 道路红线宽(m) 60100 4070 3050 2030 (2)道路网密度 城市干道网密度:大城市一般干=2.43km/km2 中等城市一般干=2.22.6km/km2 建议大城市干=35km/km2中等城市一般干=2.54km/km2 城市道路网密度:大城市一般路=57km/km2 中等城市一般路=56km/km2 建议一般选用路=68km/km2 (三)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 1、 城市交通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含城市交通基础资料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交通出行OD调查 2、 OD调查出行的起点、终点调查。含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 3、 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1)出行目的(上下班出行、生活出行、公务出行)、2)出行方式、3)平均出行距离、 4)日平均出行次数(我国日平均出行次数:1.52.5次/人;国外:2.43次/人) (四)城市交通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顺序总体需求预测;直接总体需求预测;个体行为需求模式 (五)城市交通政策 城市交通政策:由交通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管理政策组成。 (六)城市对外交通 1、 铁路 1) 会让站、越行站间距812km。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长度约12.7km 2) 中间站间距2040km,布置形式横列式。 3) 区段站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长度约23.5km,宽度:250700m 4) 编组站由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通过场组成。 2、公路 1) 按性质和作用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2) 按任务、功能、交通量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3) 公路客运站按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混合站 按地位分为起(终)点站、中间站、区段站 3、航空港 1、民用航空港按航线性质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国内航线机场 按航线布局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2、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端距离为15km以上 国际机场与城市距离超过10km;我国机场与城市距离为2030km (七)城市公共交通 1、 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考核标准为:迅速、准点、方便、舒适 2、 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准公共交通组成 3、 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合乘小客车 4、 公共交通正常行车间隔时间:48分钟;上下班高峰为2分钟左右;客流少时:815分钟 5、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为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为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6、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大于1.5;中、小城市不大于1.3。一般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为1.4 7、 市中心区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应为34km/km2;城市边缘为22.5km/km2 8、 市区公共汽车和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40分钟行程 9、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棋盘型、中心放射型(单中心放射、多中心放射)、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 10、 公共交通站场分类公交车场(中心车场、大修厂、保养厂、中心站);公交枢纽站(客运换乘枢纽、首末站、到发站);公交停靠站 11、 路段上公交停靠站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在车辆前方迎面错开30m。在平面和立体交叉口设置公交停靠站,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应大于200m二、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一)给水工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一级泵站、输送愿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水闸、水坝);净水工程(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输配水工程组成(从水厂到用户的管网、水池、水塔、增压泵站) 城市用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二)排水工程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雨水管渠、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排涝泵站、雨水排放口、闸及堤坝)、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组成。 (三)城市供热 热源工程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供热管网热力泵站、调压站、蒸汽管道、热水管道 (四)城市供电工程 电源工程城市电厂、区域变电所(电压大于等于110kv) 城市变电所(电压大于10kv)。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 线路电压等级(kv) 走廊宽度(m) 500 6075 330 3545 220 3040 11066 1530 35 1220 (五)城市燃气工程 燃气输送管网采用中、高压管道;配气管为低压管道直接供给用户 (六)城市环境卫生工程 含垃圾处理厂、填埋厂、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环卫管理设施 (七)城市通信工程 邮政邮政局所、邮政通信枢纽、报刊门市部、售邮门市部、邮亭 电信有线电通信(电信局、电信网)、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移动电话、无线寻呼) 广播有线广播、无线广播 电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 有的城市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 (八)城市防灾工程 消防(消防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防洪(避、拦、堵、截、导);抗震;人防;救灾生命线系统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 深埋管道给水、排水、煤气; 浅埋管道热力、电信、电力电缆 2、 压力管线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重力自流管线污水、雨水管道 3、 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易弯曲管线电力管道、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4、 七通一平给水管道、排水沟管、电力线路、电信线路、热力管道、燃气管道、道路贯通及平整场地 5、 管线避让原则1)新管让老管2)小管让大管3)压力管让自流管4)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5)临时性让永久性管6)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管7)检修少、方便的让检修多、不方便的 6、 主干管线在车行道下,支管在人行道下, 7、 管线共沟原则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2)有可能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共沟,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同沟敷设 四、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 目的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 2、 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五、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 城市防灾措施政策性措施、工程性措施 2、 防洪标准分为设计(正常运用)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非常运用)两级标准 3、 防洪标准等级河洪海潮>泥石流>山洪 4、 地震的分类按发生原因(陷落、火山、构造、人为地震);按震源距离地表的深度(浅源、中源、深源地震);按所在地距震中远近(地方性地震、近地震、远地震、很远地震) 5、 地震指标分类按地震烈度(分为12度);按地震震级(分为10等级) 6、 高层建筑主体应有不笑语1/4的防火面,在防火面一侧裙房高度不大于5m,深度不大于4m 7、 城市人防标准1)战时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m2建设工事;2)成片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2%或按总建筑投资的6%设置人防工程 8、 在山丘城镇,坡顶与截洪沟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水平净距L不小于35m。当山坡质地良好时,距离可小些,但不宜小于2m。在湿隐性黄土区,沟边至坡顶距离不应小于10m 9、 消防行政等级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消防指挥调度中心设在总队或支队所在地 10、 消防站布局与医院、小学、幼托及人流集中的建筑50m以上的距离;与危险品等单位200m以上的距离 11、 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避开易燃易爆品单位控制距离大于50m;避开有害液体和有毒重气体贮罐距离大于100m;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不宜大于100m 12、 人防工程指挥所、医疗救护队、专业队工事、后勤保障、人员掩蔽工事、疏散干道 六、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因素,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 2、基本原则1)舒适性原则2)审美原则3)生态环境原则4)因借原则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6)整体性原则 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 2、 史文化名城的分类1)古都型2)传统风貌型3)风景名胜型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5)近现代史迹型6)特殊职能型7)一般史迹型 3、 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 4、 1987年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加强历史地段保护 5、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一、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1、 城市规划实施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涉及到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的行为 2、 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直接行为和控制引导行为 3、 城市规划实施的根本目的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按照规划进行 4、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 二、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财政 1、 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明确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行政区有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名称 2、 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省级、地级、县级、乡级、 3、 行政区划的通名1)地域型通名(省、县、乡)2)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3)民族型通名(自制区(州、县、旗)、民族乡)4)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和原则 1、 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法制机制、行政机制(最基本的作用)、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 2、 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 3、 行政统一原则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 城市规划考研题目全集中国城建史部分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2. 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营国思想、管子城市建设思想)3. 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4. 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5. 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宗教上的异同6. 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周礼考工记管子孙子兵法商君书)7. 中国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的演变8. 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9. 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及其原因10.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11. 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12. 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区的完善与发展13. 平江城规划以及平江图、平江城的意义14. 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和典型城市15. 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下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其各自特征16. 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17. 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 外国城建史18. 在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思想、君权思想的穿插交锋,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穿插交锋的过程演变19. 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20. 希腊化时期城市特点21.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22. 古罗马不同时期城市特点(伊达尼亚时期罗马共和时期罗马帝国时期)23. 营寨城特点及其演变,典型城市24. 中古城市社会特点、城市建设特征、典型城市的格局25. 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26. 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27. 阿尔伯蒂、弗拉锐特、斯卡莫齐的城市建设主张28. 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广场特征及典型广场格局29. 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30. 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特征及主要城市格局31. 不同时期英国新城的特点、缺点,典型城市32. 法国、美国、日本、瑞典新城建设的特征33. 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罗马营寨城古典主义雅各宾时期拿破仑帝国时期欧斯曼改建1965年巴黎总规)34. 华盛顿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郎方规划Boswash放射形长廊)35. 哥本哈根规划36.主要城市规划著作时期、作者、内容(建筑十书论建筑理想的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进化中的城市明日的城市阳光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寂静的春天城市意向美国大城市的生生死死城市不是一棵树)37. 不同时期科学城的特征和典型城市38. 田园城市理论年代、作家、书名、产生背景、概念、规划目标、内容、影响39. 勒.柯布西埃、霍华德、赖特城市理论比较40. 堪培拉、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优缺点,规划年代和规划师41. 城市广场、现代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区、园林绿化等空间要素不同时期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历史保护42. 历史保护遗产的意义43.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上重要文件及其内容意义44. 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包括哪几个等级,如何划定,在保护区内有何法律规定45. 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风貌地区概念及区别46. 文物古迹保护区保护范围包括哪几个等级47.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过程48.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49.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问题50. 古城保护的管理机制,不同层次保护的管理原则51. 历史文化名城核定标准、审批程序,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内容、审批、成果、作用52. 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53. 历史保护区划定考虑的因素、高度控制需要考虑的因素54. 名城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55. 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56. 城市更新的定义、目标、方式57. 我国城市更新的动力机制58. 城市规划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59. 保护规划编制的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6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6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62. 容积率与哪些参数有关,如何确定6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与地位64. 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65. 美国区划法、香港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台湾土地使用分区管理、深圳法定图则的区别66. 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67. 区划的定义,发展过程68. 通则式与判例式的定义与区别,典型国家,两者的结合69. 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定义、相关的影响因素70. 兼容性规划与管理如何进行完善 城市规划思想史71.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72.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73. 田园城市思想社会背景、主要概念、空间模式、社会意义、结构示意74. 线形城市、工业城市、巴黎改建、赫尔辛基规划的空间模式75. 西谛、盖迪斯、沙里宁的城市建设思想76. 纽约的区划法规77. 现代建筑思想的缘起与思想根源、主要特点78. CIAM的成立及其对城市的认识79. Le Corbusier的现代城市设想与影响80. 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与基本原则,Radburn规划81. 雅典宪章产生背景、主要内容、意义82. 广亩城产生背景、内容83. 物质空间决定论的主要概念、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其的批判84. 城市意象研究的意义、主要思想及其主要内容85. J.Jacobs的城市活力论产生的主要背景及其主要内容86. 倡导性规划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87. 公众参与兴起背景及其社会意义88. Alexander的城市半网络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89. 马丘比丘宪章产生背景、主要内容90.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对比91. 系统科学方法论产生的背景,现代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概念92. 1968年英国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93. 系统科学方法论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94. 综合规划理论、分离渐进规划理论、混合审视理论、连续性规划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创始人、特点、优缺点95. 人文生态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其城市社会理论96. 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理论的提出者、结构模式、优缺点及其发展97. Wirth 的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内容98. 经济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可达性理论、通讯理论的主要内容99. 区位理论的定义和主要内容100. 政治经济学派从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出发对城市和规划的研究的主要内容101. 后现代思潮的形成、核心、总体表现、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批判 居住区102.有关概念(人类住区日照间距城市居住区日照间距系数日照标准绿地率公共绿地环境指标配建水平千人指标住宅区社区人居环境)103. 居住小区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104.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105. 用地平衡表及其作用106.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法较以前有哪些改变,宜采取哪些具体措施107. 腾尼斯提出的社区形成的四个条件108. 社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意义109. 社区形成的基础110. 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之间的关系111. 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12. 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及其在住宅区规划的作用113. 服务半径的定义以及设施分级、服务半径确定考虑的因素114. 住宅区路网布局时应遵循的原则115. 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素116. 人居环境设计的指向原则117. 城市规划、行政区划、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118. 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有何问题,如何修编120. 社区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公众参与的作用121. 居住区规划现存的问题以及进行社区规划的必要性城市化122. 城市化的概念123. 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124. 城市化进程的S形曲线的主要内容125. 世界、中国、发展中国家(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126. 概念的区别(城市化与城市化;正统城市化、过度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乡村城镇化;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127. 城市化的单一指标度量法与复合指标度量法的定义128. 人口比例指标的计算方式及缺陷,城市人口如何确定129. 人口集聚度指标法的内容130. 城市化速度的定义131.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前景132.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小城镇问题133.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134. 发展小城镇的优势、弊端、出现的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135. 我国小城镇发展应采取的对策136. 几个概念(小城镇城市乡村城乡结合部城乡一体化郊区城市边缘区)137. 城中村现象、特点及问题焦点城市结构与形态138.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定义、关系与作用139. 城市结构如何协调发展140. 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定义141.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模式及图示142. 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以及信息时代的城市物质结构的演变特征143. 卫星城式发展模式的特征144.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表征及特点145. 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146. 工业化、后工业化、逆工业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定义147.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总体规划、战略规划148. 英国、美国和香港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149. 我国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150. 深圳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组成框架以及与传统城市规划运作体系的对比151. 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152.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别、联系153. 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之间的关系154. 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定义、内容155. 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156. 现阶段我国的总体规划实施存在哪些问题157. 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158. 城市性质、城市职能的定义以及确定依据159. 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开发区的定义160. 城市发展方向定义161. 战略规划的产生背景、与总规的区别162. 战略规划的技术核心、方法论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163. 近期建设规划的产生背景、原因16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期限、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区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165. 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定义以及之间的关系166. 区位理论与增长极核理论的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167. 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三种基本类型的结构形态168. 区域规划再兴起的原因16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规划的发展变化170.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的概念及之间区别171. 城镇体系的概念172. 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规划目标、编制内容土地173. 土地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174. 区位、区位理论的定义及内容175. 城市层面的土地经济学中的土地特征176. 竞租理论内容及推导177. 城市开发的类型以及其经济特征178. 世界层次土地政策的演变趋势179. 我国土地所有制所包括的内容180. 我国土地市场机制所包括的内容181. 我国土地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82. 用地适用性评价的概念和基本要求183. 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经济条件评价的概念和内容184. 城市土地使用分类185. 国标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指标比例186. 土地兼容性的定义、相关影响因素187. 兼容性规划和管理如何完善188. 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189. 我国经济体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190. 有关概念(城市开发土地开发公共开发区位郊区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1. 土地储备制度的定义、作用、运作、意义、作用、问题、目标、对策192. 土地储备制度的土地征购方式、运作程序193. 土地置换的定义、问题、对策194.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交易的参加者、交易形式热点问题195. 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定义196. 工业时代城市功能结构的特征197. 信息化城市在结构、空间、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198. 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199. 信息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200.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历史201. 人类住区的定义、发展任务202. 环境、社会、经济、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体现20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204.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205. 郊区化的定义206. 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的分别207. 郊区化的表现208. 中外郊区化在背景、动力机制、表现方面的对比209. 睿智增长的产生背景、内容、目的、特征210. 中国郊区化的利弊以及解决措施211. 全球化的背景、重要文献212. 全球城市、国际性城市、全球城市化、城市全球化的定义以及区别213. 世界城市的特征以及指标体系214. 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的发展趋势215. 社会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216. 实体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217. 巨型城市、大都市连绵区的定义及联系218.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219. 全球化对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220. WTO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机遇221. 老龄化的定义、带来的社会问题222. 我国老年人独有的特点223. 城市规划、居住区建设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