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心脑血管工作计划.doc_第1页
卫生院心脑血管工作计划.doc_第2页
卫生院心脑血管工作计划.doc_第3页
卫生院心脑血管工作计划.doc_第4页
卫生院心脑血管工作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公文范文-卫生院心脑血管工作计划 篇一:心脑血管工作计划 篇一:心脑血管病工作计划 心脑血管病工作计划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部分,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地的负担, 1对新发现的心脑血管疾病按规范要求进行登记、审核、核实、报送,定期开展漏报调查。 2对本辖区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进行确认、核实,及时订正、补充病例信息,对漏报病例进行补充调查。 3(1)收集辖区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个案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对上级反馈的心脑血管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定期指导具体的康复方法 (2)协助云阳医院对本辖区居民中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随访核实,对漏报病例进行补充调查。篇二: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计划 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计划 一、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发病例报告工作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长期系统地对辖区内的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脑卒中病例进行报告,有助于动态了解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病、死亡的变化规律,探索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切实做好我中心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特定2013年度工作计划: 二、开展培训: 为让中心所有医务人员了解、熟悉此项工作,确保正常有序的开展,上半年开展一次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报告的病种、报告对象与范围、报告方法与方式、责任报告人、报告流程等。 三、目标指标: 漏报率10%,报告信息完整率95%,报告信息准确率95%,报告及时率95%。 四、督查 慢病科要对所有报告卡进行质量核查,定期对各科室上报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应报尽报。公卫一科 2014年1月10日篇三:心脑血管科2010年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为病员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学习医德医风规范,加强岗位责任管理,做到人人明确,恪尽职守,关心国家大事,学习时事政治。 二、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开展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并形成规范化治疗,扩大在我市的影响。今年拟派一名医师到省人民医院进修,争取3-5人参加全省以上的学术交流会议。 三、办好业务讲座,讲座以本科室人员为主,力争主治医师每年讲座不少于2次,有条件可考虑请外地专家上课,创造与外院技术交流的机会。 四、搞好质控:每月至少抽查一次住院病历,不定时抽查处方,保证病房病历甲级率达95%以上,力达100%,处方书写合格率力争达100%以上,门诊病历合格率达95%以上,杜绝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发生。 五、按时完成院部下达指标,力争住院人次、门诊人次、病房周转率超过去年,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再上新台阶。 2010年1月 内一心脑血管科2010年,我科在医疗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往年有更大进步。但在前进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发扬成绩,改正缺点,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医德医风建设方面 二、业务学习方面 本年度我科大力开展业务学习,强化三基本训练,开展中西医相互学习工作,提高临床业务水平,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并每月举办两次临床知识讲座,进行经验交流,相互提高,并与5月份派出一名医师去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 开展工作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开展,冠心病级预防等项目应用取得满意疗效,使众多生命垂危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在高血压预防方面取得预期效果,使众多高血压患者得到实惠,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0年12月 内一心脑血管专科为了更好地为病员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学习徐州市医疗道德规范,使大家觉悟不断提高,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改革,努力学习党中央各项文件,每周政治学习一次。 二、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大家业务水平,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积极撰写论文,要求至少每人一篇,争取有3-5人参加全国以上的学术交流会议。加强专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三、办好业务讲座,力争每周一次,讲座以本科室人员为主,主治医师人员每年讲座不少于两次,其他人员不少于一次,有条件时可考虑请外地专家上课。 四、定时抽查病房病历和门诊病历及门诊处方,保证病房病历甲级率达到95%以上,力争达100%。门诊病历合格率达95%以上,杜绝差错事故发生。门诊处方力求完整,杜绝商品名。 五、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完成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研究,及疗效观察。 六、按时完成院部下达的各项医疗技术指标,力争住院人次、门诊人次、病房周转率超过去年。 七、进一步完善内科医疗设施基础建设,迎接新的挑战,提高疾病诊断符合率及治愈好转率,扩大收治范围。 2011年1月 内一心脑血管科 2011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医疗工作较往年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并顺利的完成了二级甲等医院重点专科的初审工作。现将全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德医风建设 科室医护人员多次参加医院组织的医德医风等学习,并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学习、讨论徐州市医疗道德规范,学习先进事迹,使大家觉悟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基本杜绝了生、冷、硬等不良态度。多次拒绝患者的吃请、红包等行为,接受多面锦旗及书面表扬,深受社会好评。 二、业务学习 进一步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三基学习,组织了相关的考核,成绩较理想: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开拓了眼界。于下半年,选派了两名医务人员到徐州市中医院参加省中医院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班”。 三、医疗工作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众多脑出血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救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并完成了相关科研论文,发表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同时开展了脑室引流术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铸型,疗效确切。医疗质量方面,病历整洁、完整,甲级率大于95%,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四、医疗效益 全科全年的收治人数较去年大幅增长,床位使用率接近100%,病原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同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年收入突破1000万。 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理念不断转变,使我们从服务型向质量型持续迈进。 2011年12月 内一心血管科1、业务收入较2011年增长20%为目标。 我们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的步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目标长远,后劲十足,紧紧围绕目标工作。 2、独立病区的建设,带动专科的发展。 心脑血管专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的病区,继续发展和成熟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同时条件成熟时建立卒中单元病房,胸痛筛查中心,icu监护病房,建好高档病房。开设高血压、冠心病门诊,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诊。 3、做好科室的文化建设,增强科室团结向上的凝结力。 在科室开展一些有益于团结,有益于工作的活动,比如:聚餐、旅游、茶话、学习讨论、病历讨论等增强大家的集体感,培养科室的凝聚力,让大家轻轻松松的工作。避免不团结的现象,减少工作中的隐患。 4、加强中药使用率和引进新技术为主要增长点。做好宣传工作吸引病员。 要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加强中药的使用率,要求每份病例中药使用占药品的20%。同时 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开展新业务,组织人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2012年准备开展卒中单元病房,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开展大众讲座,定期举办高血压、新脑血管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一些健康知识,面向广大群众,提高我院我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患者来我科就诊。同时,加强宣传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医院和科室的宣传板块宣传我们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及每位医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5、加强科室管理、落实措施 ?科室管理目标 中医疾病诊断大于等于95%,西医诊断大于等于95%。 入出院疾病诊断符合率大于等于98%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大于等于85% 入院三日确诊率大于等于95% 甲级病历率大于等于95%,丙级病历为0 处方合格率大于等于98% 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发生数小于等于1次/年.百床日。杜绝医疗事故。篇二:心脑血管病工作计划 心脑血管病工作计划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部分,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地的负担, 1对新发现的心脑血管疾病按规范要求进行登记、审核、核实、报送,定期开展漏报调查。 2对本辖区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进行确认、核实,及时订正、补充病例信息,对漏报病例进行补充调查。 3(1)收集辖区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个案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对上级反馈的心脑血管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定期指导具体的康复方法 (2)协助云阳医院对本辖区居民中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随访核实,对漏报病例进行补充调查。篇三: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计划 娄店乡卫生院2015年心脑血管事件报 告工作计划 根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 情况,制定2015年娄店乡医院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计划。 一 、病例报告 (一) 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我院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反 映我院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居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生存状态,为我全院的心脑血管事件防治提供相关信息。 (二) 内容和方法。 1.娄店乡卫生院负责制定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方案,组织培 训。建立心脑血管事件新发和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单位和管理单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质量控制要求,统一印制报告卡片及登记本和有关表格,分级培训登记报告相关人员。 2. 登记资料的收集。建立健全人口死因报告制度,收集心脑登 记资料,包括人口资料、新发病例资料和死亡资料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I21-I22)、心源性猝死()、脑卒中(I60-I64)( 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并用ICD-10 进行编码。 3. 死亡补充发病和剔除重复卡。医院每年应当将收集的心脑血管事件死亡资料与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资料进行核对。(1) 补填发病卡。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告卡的发病漏报病例,应当进行追溯调查病理学类型、诊断日期等诊断信息后,及时按规范补填。 (2) 剔除重复报告卡。 4. 病例的随访。医院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心脑血管患者户籍所在地的定期随访,进行健康促进与干预。随访要有记录,并及时归档。 5. 登记资料的保存与利用。登记资料定期备份。登记报告卡经编码、剔重录入并完成年度统计后,应当按照规则存放、备份,以备核查。 二、职责范围 (1)全院各科为心脑血管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并制定责任报告人登记报告科室。 (2)医院明确专人填写报告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